2019-08-06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暑期還沒結束,有些家長已經被暑假作業逼瘋,然而其中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吐槽的家長絕大多數都是媽媽。
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媽媽是絕對的主角,爸爸的角色甚至完全消失。這種現象被戲稱為「喪偶式育兒」。父親在育兒中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角色?
本期問吧題主常爸爸
「常青藤爸爸」創始人
碩士畢業於耶魯大學,常青藤爸爸兒童雙語啟蒙教育品牌創始人及CEO。我認為父親在育兒中的責任重大。當年,自己七個月大的兒子認不得離家出差一月未歸的爸爸讓我深受觸動。因此,我辭去百萬年薪工作陪孩子、自編育兒經。著有《別錯過孩子英語學習敏感期》、《教孩子唱學最美古詩詞》等多本少兒啟蒙類圖書。
▍No.1 父親角色在育兒中的重要性@Nuu:
父親在育兒中的缺失會對孩子有哪些方面的影響?@常爸:
其實不應該說如果父親不參與,孩子就會缺失什麼。應該說你自己的缺席,你自己的忽視,其實對你來說也是一種人生的缺憾。這是一個去體會孩子對父母無條件的、純真的愛的機會,也是你付出無條件的愛去愛一個人的機會。這是一個愛與被愛的機會。
@Mikka:
有一期奇葩說裡的辯題設定就是「爸爸陪伴孩子每周低於十二個小時,就被取消爸爸稱呼」雖然這是個假設的議題,但這個現象在現實中其實很普遍,育兒從來都應該是父母雙方共同的責任。@常爸:
要解決「喪偶式育兒」問題,必須要父親先改變他們的固有觀念。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雙方共同參與,任何一方的缺席都是不完整的。和母親相比,父親可能會給予孩子不同的特質,母親通常更加溫柔細膩,而父親會帶來冒險的因子。「很多媽媽覺得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爸爸可能覺得那就試試看吧,沒什麼大不了的,摔了就摔了吧,磕了就磕了吧,沒關係。這個就是讓孩子們在受到母親的關懷和愛護時,又有一定的空間去探險。」
▍No.2 父親育兒的煩惱@何去何從ylf:
在it行業工作,每天晚上加班經常到凌晨,早上走的又早基本沒有時間陪小孩,現在基本就是爸爸的角色消失情況,只有周末陪小孩一天,應該怎麼處理?爸爸育兒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常爸:
父親和母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同等的角色,需要付出持續不斷的努力,而且永遠談不上最終完成。在我的公眾號「常青藤爸爸」有一篇文章「如何做一個好爸爸」專門給爸爸們做了一份「爸爸專屬育兒清單」,可以去參考一下乾貨
https://mp.weixin.qq.com/s/1hMqxNrOPGiu0cyfcfzo9Q
@ kozydady:
孩子兩歲多了,我感覺我兒子有沒有我這個爸爸都無所謂,媽媽一離開馬上哭,請問該如何改變?@常爸:
每天都要抽時間陪伴孩子,父親需要及早與孩子建立連接。「孩子小的時候你去培養感情,其實要比他三四歲以後再開始要容易很多,那個時候其實孩子還是很容易『收買』的,你多帶他去小區裡走一走,玩一玩,多帶他去外面逛,看看貓貓狗狗,看看風景,他很容易就覺得你對他很好,然後很願意跟你玩。」
越晚則越難,而且容易陷入惡性循環。「如果孩子在前期都已經形成了我什麼事都去找媽媽,確實會讓爸爸有挫折感,就覺得孩子跟我不親,跟我不親我就體會不到育兒的快樂,我體會不到這種快樂以後我就越不參與,這就是一個非常惡性的循環。」
@omygod哈哈哈:
常爸,您當時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您是如何解決的?@常爸:
比如,有一次,兒子看到我在喝黑咖啡,就想喝一口試試,妻子馬上喝止了,「小孩不能喝咖啡,裡面有咖啡因,對神經是不好的。」我說,「那你喝一口試試。」兒子喝了一口,吐吐舌頭,「好苦呀。」從此再沒有提過這種要求。
「你想嘗試,就嘗試一下。孩子都不喜歡苦的東西,所以我預測他喝一口就不會再喝了。喝一口能怎麼著?能讓你中毒嗎?也不可能,那你就可以去嘗試,我覺得很多男性正因為粗枝大葉,所以反而是一種優勢,或者說對孩子成長來說是有另外一種助力吧。」。
我覺得父親需要及早與孩子建立連接。「孩子小的時候你去培養感情,其實要比他三四歲以後再開始要容易很多,那個時候其實孩子還是很容易『收買』的,你多帶他去小區裡走一走,玩一玩,多帶他去外面逛,看看貓貓狗狗,看看風景,他很容易就覺得你對他很好,然後很願意跟你玩。」
▍No.3 對父親而言,如何平衡陪伴孩子和賺錢養家@貝貝虎:
我老公經常出差,每個星期只有一兩天在家,但他每次回來都儘可能多花些時間陪小孩。大部分男人都喜歡陪伴小孩,享受這樣的親子時光。但養育後小孩後各方面的開支非常大,男人會花更多時間努力的工作賺錢,承擔更多的家庭經濟責任,導致陪伴家人的時間比較少,這兩者怎麼平衡?@常爸:
對於這類人群,建議是:「在你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你把孩子的優先級排得高一點,所有的沒時間,實際上都能夠把它翻譯成優先級不夠高,但凡你優先級夠高的話,實際上你總能擠出時間。」
▍No.4 警惕「詐屍式育兒」@SLA:
最近又有「詐屍式育兒」具體講的就是父親在家庭教育上面經常會缺席,沒有參與到孩子的教育層面上,但是偶爾有看不慣的情況的時候又會站出來指責孩子或者是媽媽....您怎麼看待?常爸:
常爸破解之道:保持開放心態,嘗試理解對方的意圖;做好心理預期,堅定自己的立場;用幽默化解緊張,或用反問將對方一軍;
做父母,不是因為足夠完美才優秀,而是因為足夠用心。所以,每個認真努力當父母的人都值得被誇一句:「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No.5 育兒細節的支招@柒零爻:
您好常爸,想問一下孩子從什麼時候開始學英語最好?@常爸:
學英語什麼時候都不晚,但是我們提倡幼兒時期就做開始英語啟蒙,我在《別錯過孩子英語啟蒙敏感期》制訂出了適合0-9歲中國孩子英語啟蒙學習路線圖,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 空空空不空:
現在的家長都特別焦慮,恨不得讓孩子從小就精通各種技能。讓孩子自然成長,還是從小各種精心培養呢?@常爸:
尊重孩子的自主意識。父母還要從三個點來權衡:1、考慮孩子的科學成長規律;2、符合孩子的特點;3、整體家庭是鼓勵還是反對。
教育
我是「常青藤爸爸」常爸,如何擺脫喪偶式育兒,問我吧!
關鍵詞 >> 教育,育兒,喪偶式育兒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