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偶式育兒什麼樣?一道小學生連線題透露答案,說多了都是淚

2020-10-09 Ainee媽咪

我們都知道,在孩子三歲以前陪伴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於是越來越多的女性放棄了事業成為了全職媽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中國全職太太生活調查報告》統計:我國已婚女性選擇成為家庭主婦的比例為26%

雖然說照顧孩子應該是夫妻兩個人共同的責任,但似乎更多的工作都是由寶媽來完成的,爸爸們卻總是能想出各種各樣的理由。

而這種情況不僅是寶媽特別的疲憊,也讓夫妻感情以及家庭和諧逐漸步入更加危險的境地,於是「喪偶式育兒」這個詞彙就產生了。

「喪偶式育兒」到底什麼樣?一道小學生連線題透露了答案

我們經常聽到「喪偶式育兒」這幾個字,而其中真正的含義恐怕只能當我們用生活中的一些細節進行體現的時候,才能展現出它的形象具體

小學生的一道連線題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這個連線題左邊是爸爸,媽媽,右邊是洗衣,拖地,做飯,買菜等各種生活內容。看到孩子的答案後有不少寶媽都表示:說多了都是淚呀!

但讓人感覺心酸的是小女孩把媽媽連接到了所有的任務上,而爸爸這個角色卻好像什麼都與之無關,讓大家不禁為媽媽這個角色感覺心酸不已。

其實「喪偶式育兒」的含義到底是什麼,我們通過這道連線題就已經明確答案,可能是受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大家普遍認為做家務照顧孩子就應該是媽媽的責任,但這反而不利於一個家庭的和諧。

父親的「失語」會影響孩子性格形成

有人針對北京3-6歲兒童的父親做過調查,81.2%的父親都聲稱自己工作太忙,沒有時間陪孩子。

孩子的成長經歷,性格的塑造,心理形態是否都呈正向發展,其實和父母所創建的家庭環境有很大關係。

都說孩子叛逆多麼不好,但是家長們又是否知道每個叛逆的寶寶背後,都有著一個「失語」的爸爸,和一個累壞了的媽媽,這些因素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

父親這一角色尤為重要

◆內心缺少安全感

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到的作用真的太大了,父親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也是責任的擔當,更是給孩子提供安全感的重要角色

如果孩子的成長缺少了父親的陪伴,孩子內心的安全感會減少,他們就會變得膽小怯懦不自信,和父親的關係也自然會不好。

◆性格缺陷

我們通常會發現一些性格較為內向,不懂得人際交往的孩子都是缺少父親的陪伴的,或者說從小到大和父親交流不多,父親也沒有太去顧及過孩子。

這樣就容易給孩子造成一種性格缺陷,父親是力量感的一種體現,也是給孩子生活播撒陽光的那個人,如果這些都沒有,孩子就會變得自卑。

◆與父親關係生疏

最為直接的一點就是父親要是缺席了孩子的成長,一般來看兩個人的關係都不會好,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父親本身就是威嚴的代表,不去和孩子近距離接觸,孩子也無法主動靠攏,或者說即使有意靠攏,但是爸爸也未必接受,久而久之,父子關係就冷漠了。

寫在最後面:

「喪偶式育兒」是一種不可取的育兒方式,父母盡職盡責才能讓孩子更好的發展,關注孩子的成長,幫助孩子塑造健康的成長環境。

今日話題:你覺得怎樣才能更好的避免「喪偶式育兒」狀況的發生呢?

相關焦點

  • 「喪偶式育兒」,僅僅是爸爸們的錯嗎?
    不得不承認,現在孩子出生後,幾乎所有的事情都交給了媽媽。你會發現,在各種群裡探討育兒問題的基本都是媽媽,帶孩子上興趣班、輔導班的人大多也是媽媽,接送孩子上下學同樣還是以媽媽為主。●什麼都不管的爸爸,經常被吐槽「光知道工作掙錢,從來不關心家裡」;●幫忙做點小事的爸爸,通常被抱怨「你怎麼這麼點小事都做不好」;●偶爾想表達自己看法的爸爸,接受的差不多都是指責:「你知道些什麼,孩子都是我在管……」從隱藏式爸爸到喪偶式爸爸再到詐屍式爸爸,爸爸們好像是一屆不如一屆......
  • 問吧精選 | 對「喪偶式育兒」說不!父親育兒的N種優勢
    問吧精選 | 對「喪偶式育兒」說不!本期問吧題主▍No.1 父親角色在育兒中的重要性@Nuu:父親在育兒中的缺失會對孩子有哪些方面的影響?@常爸:其實不應該說如果父親不參與,孩子就會缺失什麼。應該說你自己的缺席,你自己的忽視,其實對你來說也是一種人生的缺憾。
  • 喪偶式育兒說得太多了,那到底什麼育兒方式才是健康的?
    (圖文無關,圖片已獲授權)​喪偶式育兒,顧名思義,就是撫育孩子過程中一方的顯著缺席現在很多家庭當中的丈夫,一天天忙著工作、打遊戲、在外應酬,獨獨在撫育孩子方面什麼都「不忙」。妻子除了工作家務,還得從娃睡醒開始一直忙著他們的日常飲食,上學放學,作業學業等等。這樣的現象非常普遍,以至於很多妻子都感覺不堪重負。 然而,除了老婆扛不住,你知道這種育兒方式也會對孩子心理健康帶來影響嗎?那到底什麼樣的育兒模式才能促進寶寶的心理健康發展呢?
  • 如果孩子長期缺失父愛,會變成什麼樣?別成為「喪偶式育兒」家庭
    相信,在很多家庭裡都能出現這樣的場景,什麼為母則強,只是身邊隊友「不給力」!玩電腦;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本應該是一家之主的爸爸,變成了這個家的局外人,孩子的事情很少管,只有媽媽兼顧著孩子和家庭,這就是大家所說的「喪偶式育兒」。
  • 吐槽爸爸「喪偶式育兒」?了解這幾點,輕鬆帶娃沒壓力
    今天來給大家聊一聊最近很流行的一個詞,「喪偶式育兒」。什麼是「喪偶式育兒」,前兩年流行一個詞:假性單親媽媽,說的就是父親在孩子養育中的角色缺失。這不,最近流行的詞叫做:喪偶式育兒,細品其中透露著一絲絲寒意……透著孤獨、無奈、焦慮還有怨恨的「喪偶式育兒」這個詞兒看著很扎心。
  • 李萱:當我們在說「喪偶式育兒」時
    今年初,李萱在一席做了場名為「爸爸有啥用」的演講,通過現有的全國和地方調查數據數據,以及自己的研究,她在現場討論了父親與母親在育兒上的不對等付出、所謂「喪偶式育兒」背後的部分觀念,以及對父親角色理解的若干誤區。演講內容在一席公眾號推出後,不到24小時,閱讀量就突破10萬,留言區的討論很熱烈,以媽媽們的吐槽為主。
  • 育兒不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別讓「喪偶式育兒」成為家庭常態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他們一沒有在家庭中投入精力,二沒有給予寶媽育兒上的幫助,沒有承擔起屬於自己的那一份責任,更應該被人們所唾棄。01二胎寶媽的「喪偶式育兒」生活,讓她身心俱疲王女士是一名二胎媽媽,如今一個孩子五歲,一個孩子兩歲。
  • 喪偶式育兒和詐屍式育兒,媽媽的煩惱,爸爸的困境
    「孩子發燒在家,他出去喝酒把手機都喝丟了我還能說什麼?」「他賺不了幾個錢,我現在每天接送孩子還得工作做飯,我還怎麼多體諒他?」也許這只是一個極端現象,畢竟越來越多的奶爸也加入了照顧孩子的行列中來,但實際情況往往一言難盡。這種現象的名字叫喪偶式育兒。所謂喪偶式育兒是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顯著缺失。
  • 「喪偶式育兒」,你躺槍了麼?
    有人說,這不就是典型的「喪偶式育兒」麼?而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位女性資質平庸,家庭條件一般,老公常年出差在外,一個人面對孩子,深陷在這種「喪偶式育兒」的模式之中,辛辛苦苦的維繫這個得來不易的家。我有一個朋友就是這種情況,一邊上班,一邊帶著兩個孩子。好一點就是兩個孩子一個上小學,一個上幼兒園,而丈夫的工作是銷售,經常出差在外,一個月能回家兩三天的樣子。
  • 「喪偶式育兒」的癥結到底在哪兒?
    近些年來,「喪偶式育兒」的話題,常常出現在育兒圈的談資中,也是很多媽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今天,我特意就這個話題,好好和大家談談,「喪偶式育兒」的癥結到底在哪兒。大家有什麼自己看法或心得的,可以在評論區踴躍發言,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 喪偶式育兒:誰給你的勇氣在育兒路上裝聾作啞
    喪偶式育兒指那種在家庭育兒方面基本是單方面的一個人搞定,育兒路上的另一半因為各種原因基本上處於沉默狀態喪偶式育兒誰都不想碰到,但是這件事婚前不一定能看出來,等恍然大悟的那天,卻發現為時已晚。喪偶式育兒模式中缺失的那一半,表現平平,屢屢逃避。
  • 改變「喪偶式育兒」,不妨從育兒假開始
    參與立法的江蘇省婦聯負責人坦承,共同育兒假的目的是為了倡導男性參與家務勞動,共同養育子女。這一句話乍一看沒什麼問題,往深處一想又覺得哪裡不對,男性本來不就應該參與家務勞動、共同養育子女嗎?是啊,本來應該,可現實卻是,大部分家庭都是「喪偶式育兒」。
  • 你的家庭是否也在承受喪偶式育兒?
    聽到很多朋友抱怨說,自從生了孩子後,就體驗到了什麼是喪偶式育兒,孩子完全是給自己生的。在孩子的養育上完全感受不到父親的存在,參與感也幾乎為零。為什麼會存在這種現象呢?1、被動式剝離育兒中的存在感朋友茜茜說,從懷孕開始,老公就在外地工作,一周回來一次,平常都見不到孩子。
  • 「喪偶式」育兒,怎麼能帶出聰明孩子?
    一聽「喪偶式」育兒,絕大部分人都會覺得一定是在家庭環境中男性缺失的結構。但是,不褒不批,「喪偶式」的家庭,爸爸角色的缺失和媽媽角色的缺失都是存在的。只不過,爸爸角色的缺失相對比較普遍。我們不是要批判哪一方,重要的是,如果已經處在「喪偶式」的環境中,如何能培養好孩子。
  • 我也經歷了喪偶式育兒
    說真的,很多時候,婚姻在我們這一代人眼中早已經不像看起來那麼的美好了。雖然說現在很多男性也都能夠明白女性的辛苦,可是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所經歷的都是喪偶式的婚姻。哪怕是到了如今這個時代,很多時候,還是就是媽媽的責任。
  • 機智的父母,在孕期,就開始預防「喪偶式」育兒
    但在另一件事情上,則幾乎是絕對:自己育後會否遭遇「喪偶式育兒」。而當丈夫、孩子的父親習以為常的用這樣的思維模式與妻子相處的時候,這份思維模式會得以延續,在孩子出生後,同樣也會認為孩子的一切事情都是母親應負責的,「女人這個階段都是這樣。」,最終形成喪偶式育兒。
  • 「喪偶式育兒」的漩渦:別再把母親的付出看作理所應當
    劇集所反映的社會問題我們也不陌生——喪偶式育兒 什麼是喪偶式育兒? 指的是家庭教育中一方的顯著缺失。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長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邊,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情感支持(如早出晚歸、子女很難見面、無語言交流等)。 大多數情況下,缺席的是孩子的父親。
  • 讓男人背鍋的」喪偶式育兒」
    現在很流行喪偶式育兒說法,一提起這個說法,固有的思想就是這個喪偶一定值得是育兒中爸爸的缺位,而不是媽媽的缺位。自從有了娃以後,重新思考了下這個詞,發現這個詞實際是讓男人背鍋了。綜合以下幾個原因:1、沒有人是天生的父母,育兒是兩個人的事情,前期懷孕包括生產階段都只能媽媽一個人獨自面對,爸爸能參與的非常有限。
  • 喪偶式育兒頻發!這幾大原因值得思考
    喪偶式育兒方式因為現在有很多是喪偶式的育兒方式,新手媽媽們都被逼成了女漢子所以說&34;這個詞的產生是為了譴責的是那些有孩子後和沒孩子時一樣瀟灑、自我,對養娃育兒漠不關心,把所有育兒任務撒手給媽媽的爸爸們。 當「喪偶式育兒」這一種現象出現時,爸爸們的任務引起討論。
  • 老公對孩子不聞不問,喪偶式育兒是啥體驗?過來人的講述很戳心
    老公對孩子不聞不問,喪偶式育兒是啥體驗?過來人的講述很戳心在前段時間,「喪偶式婚姻」是非常流行的一個詞彙,也是目前很多夫妻所面的狀態,陳女士與丈夫就是其中之一。拒絕「喪偶式教育」,讓父親更多的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吧陪伴育兒首先在孩子幼年童年的時候,父親主要應該多陪伴孩子,給予孩子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