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偶式育兒說得太多了,那到底什麼育兒方式才是健康的?

2020-08-18 廣州伊理雅通心理諮詢


(圖文無關,圖片已獲授權)


​喪偶式育兒,顧名思義,就是撫育孩子過程中一方的顯著缺席。現在很多家庭當中的丈夫,一天天忙著工作、打遊戲、在外應酬,獨獨在撫育孩子方面什麼都「不忙」。妻子除了工作家務,還得從娃睡醒開始一直忙著他們的日常飲食,上學放學,作業學業等等。這樣的現象非常普遍,以至於很多妻子都感覺不堪重負。

然而,除了老婆扛不住,你知道這種育兒方式也會對孩子心理健康帶來影響嗎?那到底什麼樣的育兒模式才能促進寶寶的心理健康發展呢?

01. 共同撫養的概念


與喪偶式育兒相對應的概念,是「共同撫養」(co-parenting)。這個術語除了經常用來指一些已經結束夫妻關係的雙方,為了共同撫養孩子的目的,彼此仍相互聯繫,也可以用來指任何兩個成年人共同努力撫養一個或更多的孩子的關係。「養育」指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一種縱向關係,而「婚姻」、「伴侶」、「合作」或「浪漫」指的是兩個成年人之間的橫向關係,而共同撫養則是兩個成年人在養育孩子方面的行為、態度和信念方面所經歷的橫向與縱向交互的過程。

共同撫養是一個過程,它包括了親子關係中的不同溝通方式、伴侶彼此支持水平的差異以及父母與孩子互動時的模式。研究人員已經證明,在由已婚異性父母的家庭中,孩子的心智發展和情感成熟程度受到父母自身個性特質、和孩子互動方式以及父母與孩子之間互動質量的影響。

02. 積極的共同撫養能帶給孩子……

現今我們的文化如此強調養育子女的重要性,那麼除了關注「詐屍式育兒」「喪偶式育兒」這些負面的概念,我們關注正面、積極的共同撫養過程的獨特影響是否有其價值呢?有的,因為共同撫養關係能夠在家庭中創造一個積極的動態關係的環境,並能在以下幾個方面促進孩子的心理成長。

1、研究發現,健康的共同撫養過程能夠預測兒童的良知和道德決策能力的發展;

2、令人滿意的共同撫養更可能讓孩子發展出隨和、開朗的個性;

3、研究人員發現,在不健康、消極的撫育關係下成長的孩子,更有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和不當行為;

4、也許最令人驚訝的是,一些實證研究證據表明,一個人在成為父母之後,他很可能會重複自己童年時期受到過的父母共同養育自己的方式(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在這個社會,很多父母其實都在拼破頭逼著孩子上各種興趣班,做作業,拿好的成績,因為出於愛,怕孩子長大落後於其他同齡人,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落於下風。然而,作為父母能夠帶給孩子最寶貴最長遠的財富,不是金錢,不是教育,不是優秀,而是健康的心理。

當孩子的父母能夠積極參與共同撫養過程時,孩子真的會受益匪淺。除了為孩子提供一個滋養的家庭環境,父母也應該努力獲得和維持以支持、團結、共情和溫暖為特徵的共同撫養的關係。


作者:Lynn

編輯:唐詩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或支持其觀點。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歡迎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廣州伊理雅通心理諮詢中心】


相關焦點

  • 喪偶式育兒竟然敗給了詐屍式育兒!
    家有小孩,每天圍繞小孩的吃喝拉撒,感覺夫妻,婆媳,家人之間是不是有彗星撞地球的感覺,家庭育兒永遠自帶流量,在育兒這條道路上學問太多,挑戰不少。什麼是喪偶式育兒,大家應該都比較清楚了,指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夫妻其中一雙在一起,但是有一方長期缺位,不參與育兒過程,什麼事情都是另一半獨立完成,這裡多半指爸爸的缺席。
  • 「喪偶式育兒」的癥結到底在哪兒?
    近些年來,「喪偶式育兒」的話題,常常出現在育兒圈的談資中,也是很多媽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今天,我特意就這個話題,好好和大家談談,「喪偶式育兒」的癥結到底在哪兒。大家有什麼自己看法或心得的,可以在評論區踴躍發言,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 喪偶式育兒和詐屍式育兒,媽媽的煩惱,爸爸的困境
    「孩子發燒在家,他出去喝酒把手機都喝丟了我還能說什麼?」「他賺不了幾個錢,我現在每天接送孩子還得工作做飯,我還怎麼多體諒他?」也許這只是一個極端現象,畢竟越來越多的奶爸也加入了照顧孩子的行列中來,但實際情況往往一言難盡。這種現象的名字叫喪偶式育兒。所謂喪偶式育兒是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顯著缺失。
  • 「喪偶式育兒」,你躺槍了麼?
    有人說,這不就是典型的「喪偶式育兒」麼?其實,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電視劇中,在現實生活中更是比比皆是,要說有什麼不同,那就是顧佳能力超強朋友偶爾會在我面前發牢騷,「你說,要個老公到底有什麼用,家裡什麼都不管」。我除了好言相慰,還能說什麼呢?
  • 喪偶式育兒什麼樣?一道小學生連線題透露答案,說多了都是淚
    而這種情況不僅是寶媽特別的疲憊,也讓夫妻感情以及家庭和諧逐漸步入更加危險的境地,於是「喪偶式育兒」這個詞彙就產生了。「喪偶式育兒」到底什麼樣一道小學生連線題透露了答案我們經常聽到「喪偶式育兒」這幾個字,而其中真正的含義恐怕只能當我們用生活中的一些細節進行體現的時候,才能展現出它的形象具體。
  • 喪偶式育兒簡直太太太太太太爽了
    一說喪偶式育兒,眾人腦海裡立馬浮現出一張苦大仇深的媽媽臉,和一個關我屁事的爸爸臉。仿佛喪偶,限定了只能是「喪夫」。這些天,我體驗了一把喪偶式育兒,重點是這次換我裝死。我終於明白為什麼中國的爸爸們情願背著「喪偶」的罵名,也要將這種生活方式進行到底,因為那感覺簡直是太太太太太爽了。
  • 喪偶式育兒:誰給你的勇氣在育兒路上裝聾作啞
    喪偶式育兒指那種在家庭育兒方面基本是單方面的一個人搞定,育兒路上的另一半因為各種原因基本上處於沉默狀態喪偶式育兒誰都不想碰到,但是這件事婚前不一定能看出來,等恍然大悟的那天,卻發現為時已晚。喪偶式育兒模式中缺失的那一半,表現平平,屢屢逃避。
  • 喪偶式育兒並不可怕,比它更可怕的是育兒路上的攔路虎
    那時候我還說她是喪偶式育兒,還為人家忿忿不平來著。然而這幾天我發現,喪偶式育兒並不可怕,比它更可怕的是育兒路上的「攔路虎」!我不指望你能教多少,麻煩不要把不良習慣傳遞給孩子,阻礙我教育孩子,那真的愛比喪偶式育兒還慘!場景二​這段時間天氣暖和點,我就想讓孩子學會自己洗澡,穿脫衣服。在做這些事時我也慢慢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完成,偶爾看他實在不會了,才會給他搭把手。
  • 我是怎樣從「喪偶式育兒」的泥潭中爬出來的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語霖聆朗讀音頻音樂:Tom Misch-The Journey文︱尹建莉父母學堂輔導員 壹 「喪偶式育兒」是近兩年新興的熱詞。有人說它一針見血,帶著不容分辯的霸氣。不管是線上媽媽群還是線下姐妹聚,只要一說起家裡那個「什麼都指望不上」的男人,簡直有點「罄竹難書」的味道。
  • 機智的父母,在孕期,就開始預防「喪偶式」育兒
    但在另一件事情上,則幾乎是絕對:自己育後會否遭遇「喪偶式育兒」。這引起了妻子的不滿,就像被瞬間點爆的炸藥桶:「你什麼意思啊!孕婦就一定得變醜嗎?!」丈夫啞火了,他認為自己不應該再說下去,也知道孕期的女人無理可講。
  • 問吧精選 | 對「喪偶式育兒」說不!父親育兒的N種優勢
    問吧精選 | 對「喪偶式育兒」說不!本期問吧題主▍No.1 父親角色在育兒中的重要性@Nuu:父親在育兒中的缺失會對孩子有哪些方面的影響?@常爸:其實不應該說如果父親不參與,孩子就會缺失什麼。應該說你自己的缺席,你自己的忽視,其實對你來說也是一種人生的缺憾。
  • 「喪偶式育兒」,僅僅是爸爸們的錯嗎?
    ●什麼都不管的爸爸,經常被吐槽「光知道工作掙錢,從來不關心家裡」;●幫忙做點小事的爸爸,通常被抱怨「你怎麼這麼點小事都做不好」;●偶爾想表達自己看法的爸爸,接受的差不多都是指責:「你知道些什麼,孩子都是我在管……」從隱藏式爸爸到喪偶式爸爸再到詐屍式爸爸,爸爸們好像是一屆不如一屆......
  • 育兒不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別讓「喪偶式育兒」成為家庭常態
    她們在視頻裡抱怨自己帶孩子又苦又累,還得不到家人的諒解,甚至還被老公惡語相向,認為自己在家裡什麼都不幹,是個只會伸手要錢的米蟲。自己在家裡任勞任怨,沒有想到換來的卻是這樣的結果,很多寶媽都說後悔生了孩子。如果沒有孩子的話,自己至少還能出去工作,有點收入,不至於寄人籬下,一切都要看賺錢的那個人的臉色。只能說手裡沒錢,說話真的無法挺直腰杆。
  • 李萱:當我們在說「喪偶式育兒」時
    今年初,李萱在一席做了場名為「爸爸有啥用」的演講,通過現有的全國和地方調查數據數據,以及自己的研究,她在現場討論了父親與母親在育兒上的不對等付出、所謂「喪偶式育兒」背後的部分觀念,以及對父親角色理解的若干誤區。演講內容在一席公眾號推出後,不到24小時,閱讀量就突破10萬,留言區的討論很熱烈,以媽媽們的吐槽為主。
  • 我也經歷了喪偶式育兒
    說真的,很多時候,婚姻在我們這一代人眼中早已經不像看起來那麼的美好了。雖然說現在很多男性也都能夠明白女性的辛苦,可是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所經歷的都是喪偶式的婚姻。哪怕是到了如今這個時代,很多時候,還是就是媽媽的責任。
  • 家長群裡「搞曖昧」正在蔓延,孩子成「幌子」,喪偶式育兒要警惕
    時間一長,齊小姐因為內心的空虛,把那名寶爸似乎當成了精神寄託,兩人開始不僅僅談論孩子,而是變得「無話不談」。「你今天吃了什麼?」「你想不想知道我在幹什麼?」兩人的言語間透露著曖昧的氣息。齊小姐一驚,這才意識到自己雖然沒有做出「出格」的事情,但是思想、精神已經基本跑偏了,她立即選擇了「懸崖勒馬」,誠懇地回復老公說是家長會認識的一個寶爸,偶爾討論下育兒經驗。
  • 「喪偶式育兒」危害重重,除了傷害孩子,也正在摧毀家庭幸福
    文 | 小鴻兒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如今社會,絕大多數家庭都存在「喪偶式育兒」的現象,所謂的喪偶式育兒是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缺失,如父母其中一方長期外出,或者待在孩子身邊,父母其中一方與孩子並無溝通交流,毫無情感輸出
  • 喪偶式育兒頻發!這幾大原因值得思考
    喪偶式育兒方式因為現在有很多是喪偶式的育兒方式,新手媽媽們都被逼成了女漢子所以說&34;這個詞的產生是為了譴責的是那些有孩子後和沒孩子時一樣瀟灑、自我,對養娃育兒漠不關心,把所有育兒任務撒手給媽媽的爸爸們。 當「喪偶式育兒」這一種現象出現時,爸爸們的任務引起討論。
  • 豆瓣9.0,《坡道上的家》披露喪偶式育兒,是什麼壓垮了母親
    我記得《奇葩說》裡也有過關於喪偶式育兒的話題討論,其中有一期話題是要求父親一星期最起碼陪伴孩子12個小時,否則就取消爸爸們父親的稱號。在節目上討論這樣的敏感話題,能看出現在很多媽媽都深受喪偶式婚姻的影響,對孩子也是守寡式育兒。
  • 讓男人背鍋的」喪偶式育兒」
    現在很流行喪偶式育兒說法,一提起這個說法,固有的思想就是這個喪偶一定值得是育兒中爸爸的缺位,而不是媽媽的缺位。自從有了娃以後,重新思考了下這個詞,發現這個詞實際是讓男人背鍋了。但唯獨沒有告知準爸爸育兒中父親的缺位會產生什麼問題,應該如何做。3、爸爸不是不想帶,而是不敢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