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們看過來!如何高質量的陪伴孩子

2020-11-08 幼兒園裡孩子王

歡迎關注「幼兒園裡孩子王」,和我一同討論幼兒園裡的那些事兒!


很多家長都知道,陪伴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可是,同時,很多家長也發現,自己花費了很長時間陪孩子,好像孩子也不喜歡,自己反倒是和孩子陪伴時間長了,越來越容易生氣了!你們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歷和疑惑呢?!

其實,很多時候,很多家長的陪伴都是低效的陪伴,或者壓根兒就不能稱作陪伴!那如何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呢?

高質量陪伴的是有「七大秘密」的!

秘密一:尊重、欣賞而不功利

尊重和欣賞,意味著父母能夠把孩子視為獨立的、獨一無二的生命個體,平等地對待孩子,與孩子共同學習和成長;父母能夠把孩子視為一個正在發展的「人」,遵循孩子成長與發展的規律;父母能夠發自內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接納孩子的聲音、讚美孩子的奇思妙想。


秘密二:參與、共情而不主觀

當父母能夠拋開成人固有的的看法和價值觀,真正靜下心來關注孩子的做事、遊戲過程,不幹涉孩子的自主探索,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學習方式和成長規律,也會正確看待孩子的「不完美」和「小缺點」,在全面了解孩子的基礎上因材施教,這才是有質量的參與。

參與不僅指向結果,更關注過程;參與不僅是簡單的「加入」,更需要父母轉變角色,拋開成人視角,發現兒童視角。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與孩子共情。


秘密三:支持、引導而不代辦

孩子在遊戲、生活中難免遇到困難,作為父母,孩子的成長,我們可以支持、引導,卻不能代替。

人生就是探索未知的過程,想讓孩子樂觀、勇敢、自信,父母就要放手讓孩子去探索、去發現。成功讓孩子獲得成就感,失敗也會幫助孩子積累新經驗。

要記得,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每一步、每一坎兒、每一個跟頭,都有它的意義和價值。當父母為孩子擋住了所有的困難挫折,也就擋住了孩子生命的多彩體驗,擋住了孩子發展的更多可能。千萬不要讓父母的「愛」,成為孩子成長的阻礙。


秘密四:合理規劃陪伴時間

家長可以與孩子共同討論,製作一份能達成共識的方法途徑。

在孩子開始陪伴時光之前,家長可以與孩子聊一聊「今天你想做些什麼」「你打算怎麼做」「你要完成的目標是什麼」等等;在孩子遊戲或者學習結束後,家長還可以和孩子聊聊感受和發現,幫助孩子梳理新經驗。這樣可以提升孩子遊戲的計劃性、專注性和任務意識。

這裡也想給爸爸媽媽一個溫馨提示:在幫助孩子合理規劃時間的同時,也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規劃和安排。因為,身教勝於言教。


秘密五:與孩子一起沉浸在遊戲的時光裡

遊戲帶給孩子的不僅是簡單的快樂,也是孩子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徑。

例如,通過推小車、蹺蹺板、親子瑜伽、有氧兒童操等室內運動遊戲,幫助孩子鍛鍊體能,增強體質;通過玩樂高、搭積木、拼拼圖、猜字謎等益智遊戲,幫助孩子發展思維品質,在挑戰中獲得自信與成功;可以收集家裡的廢舊材料,與孩子一起進行創意手工製作,不僅能夠節約資源,變廢為寶,還可以發散思維,提升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還可以利用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材料,與孩子進行家庭小實驗,在探索發現中感受科學的魅力與有趣。

相信豐富多樣的親子遊戲,不僅能夠增進親子情感,提高陪伴質量,更能讓孩子在快樂遊戲中獲得全面發展。


秘密六:關注孩子的心理情緒,呵護孩子的幼小心靈

父母在陪伴中,首先要做好自我情緒的調節,用自身積極正面的態度和行為為孩子樹立榜樣。

當發現孩子出現了心理或情緒問題時,要幫助和引導孩子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能讓孩子獲得自我肯定的遊戲,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幫助孩子在持續的自我認同中充實心靈、樹立信心並保持樂觀。


秘密七: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給予孩子滿滿的幸福感

愛的表達有很多種,高質量的陪伴不必拘泥於時間和形式。如果家長實在找不出大塊的時間來陪伴孩子,一些碎片化的小儀式也可以讓孩子感到滿滿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例如:在每天清早起床,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讓他知道爸爸媽媽睜開眼睛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他,這是向孩子表達愛的最佳時機;給孩子洗澡時,不妨和孩子一起玩玩泡泡遊戲,一個簡單的洗澡環節也能成為親子之間的快樂時光;晚上睡覺前,花上幾分鐘和孩子聊一聊今天發生的最有意思的事情,陪他玩一玩在被子裡「藏貓貓」的遊戲,和他講一講爸爸媽媽小時候的故事,一句簡單的「我愛你,晚安」,讓愛在孩子心中無聲地流淌……

這些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瑣碎場景、這些小小的儀式,在爸爸媽媽傾情投入後就會定格成孩子心中歡樂溫馨的畫面、轉化成支持孩子成長的無窮力量。


陪伴中,如果發生了「衝突」怎麼辦?

一、允許孩子的「作」,TA才能學會靜下來

相比瘋狂的「鬧」,家長們更喜歡孩子安靜的「玩」。但安靜的遊戲不能替代體能遊戲帶給幼兒的身心發展。正是這些看上去瘋狂、出格,甚至有點「作」的活動,才是孩子們靜下來的前提。

爸爸媽媽若能理解和陪伴孩子「瞎折騰」,孩子也會更願意聽從爸爸媽媽的建議,增強了親子之間的親密感、信任感。


二、努力做心平氣和的父母

「父母情緒穩定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面對日常生活,爸爸媽媽也時常會有焦慮情緒。我們一定要注意不能將這樣的情緒傳遞給孩子。比如:把孩子犯的「錯誤」當成自己情緒的宣洩口等。這雖然讓大人的內心似乎得到了暫時的平衡,卻將壓力和不安轉嫁到孩子身上。

因此,父母需要冷靜,控制好自己情緒的小怪獸,孩子也會在這樣溫暖有愛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為內心強大的人。




我是幼兒園裡的孩子王,歡迎大家和我共同討論幼兒園裡的那些事兒!

相關焦點

  • 從有地域特色的媽媽們陪伴孩子,再談怎麼給孩子高質量陪伴
    導語: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而守護是最沉默的陪伴。如何有效陪伴孩子一直是父母們熱議的話題。小區的多多媽說:「最近身邊幾個要好的媽媽接連說到了有關陪伴的困惑,其中一個因為擔心陪伴不夠會給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沒心思工作,天天想要辭職。和她們一樣,至今我時不時也會有這樣焦慮的時刻。
  • 自閉症家長如何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孩子?
    在康復訓練中心,每天會看到許多家長來送孩子上學,同一個孩子有時候會看到是爺爺、奶奶來送孩子,有時候是爸爸、媽媽來送孩子,甚至還有許多家長竟然為帶孩子還僱傭保姆,養孩子似乎成了大多數家庭最重的負擔,一個大人往往沒辦法帶好一個自閉症孩子,最常見的情況是,一個全職媽媽需要配備一個老人或者保姆,兩人或多人合作才有可能完成養娃這個艱巨的任務,更為可怕的是,甭管幾個人合作養娃,只要參與的人都會累得精疲力盡
  • 父母對孩子的陪伴是很重要的,那麼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呢
    父母對孩子的陪伴是很重要的,那麼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呢現在很多家長都明白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往往不知道怎樣陪孩子才是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們在旁邊玩的時候,家長們認為一起玩手機是一樣的,但是這樣的同伴卻沒有從孩子那裡學到什麼,反而孩子們在父母的手機裡讓人感興趣,小小年紀就喜歡玩手機
  • 告別喪偶式育兒,爸爸也可以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那麼在賺錢養家與陪伴家人之間,如何權衡才能保證家庭責任不缺失,帶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呢?什麼是高質量的陪伴?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高質量陪伴」的重要性,也希望抽出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成長,但是,真正做到高質量陪伴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看似父母在陪著孩子,但實際上並不走心,這樣的陪伴實質屬於低質陪伴,效果甚至不如不陪伴。那麼什麼樣的陪伴才屬於高質量的陪伴呢?
  • 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老師們這麼說→
    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父母的陪伴,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又該注意什麼呢?
  • 三流媽媽給手機,二流媽媽給玩具,一流媽媽懂得給娃高質量陪伴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先問家長們一個問題,你多久沒有看著孩子的眼睛說「我愛你了」?由於工作忙或者事情多,家長對孩子的陪伴越來越少,自己心裡明白,但行動卻身不由己,為了生活也為了對孩子好,只能自己承受。不過,大多數父母(除了特殊職業)只要想,其實都可以給孩子想要的陪伴,忙不是藉口。
  • 6-13歲男孩,如果爸爸陪伴少,媽媽們需要幫他再找個「爸爸」
    導讀:6-13歲男孩,如果爸爸陪伴少,媽媽們需要幫他再找個「爸爸」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6-13歲男孩,如果爸爸陪伴少,媽媽們需要幫他再找個「爸爸」!
  • 爸爸怎樣高質量陪伴孩子成長?這3個爸爸的做法,媽媽表示很放心
    雖然爸爸們不太靠譜,但媽媽們也都知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愛是不可缺失的。有爸爸陪伴的孩子,往往更加獨立、自信,也更具有探索精神。當然,也不是所有的爸爸都那麼不靠譜,最近我陪著孩子讀《跟著爸爸學古詩》,覺得別人家的爸爸真的蠻厲害的,有的懂繪畫,有的能寫詞,還有的會播音,孩子在這樣的環境滋養下成長,能不優秀嗎?陪著孩子讀讀古詩,這樣的帶娃方式,媽媽也表示很放心。
  • 陪著≠陪伴 高質量的陪伴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統計數據指出,眾多小朋友離不開電子產品的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往往是極度缺乏高質量的陪伴。陪著≠陪伴只有走進孩子的世界,給予高質量的陪伴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孩子們跟爸爸媽媽相處的時間很少,或是孩子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等。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會把注意力轉移到遊戲中,而遊戲就成為另一種形式的心理慰藉。
  • 爸爸媽媽們看過來,孩子總是三心二意,問題出在哪
    各位爸爸媽媽們,你們好。小編發現一個表面很好笑但卻暴露許多問題的現象,就是有的時候,家長給孩子布置閱讀的作業,小孩子坐在書桌前看書,20分鐘後看的都還是第一頁。這就說明孩子並沒有看進去,孩子的注意力可能在別的地方。
  • 「孩子用錢買媽媽的一天」,當代兒童有多缺乏父母高質量的陪伴?
    近日,一個小男孩想要用存錢罐的錢買媽媽一天陪伴的視頻,吸引了近45萬人點讚。視頻中,小男孩哭著衝媽媽大喊:「錢真的有那麼重要嗎?」,看得人既心疼又心酸,而評論幾乎一邊倒的站媽媽,認為孩子還小,還不懂錢有多重要,等他長大就明白了。
  • 爸爸們真的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嗎?
    但是,工作壓力和親子陪伴也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也就是說,儘管兩者之間的矛盾尖銳,但仍有可以調和的餘地。有一類&34;爸爸,可能和孩子住在同一屋簷下,但因為工作太繁忙而很少與孩子溝通,同時,由於房貸、車貸、孩子學費等經濟上的巨大壓力,又都沒有辭職的可能。對於這類爸爸,我們的建議是&34;。
  • 職場媽媽:沒時間陪孩子怎麼破?建議:高質量陪伴,高效教育
    為了養家餬口,迫於生存的壓力,很多爸爸媽媽選擇把孩子交給自己的父母照看。有的和父母住一起,哪怕早出晚歸,但是至少每天都能見著孩子;有的和父母分開住,一周見一次;更有甚者,半個月乃至一個月才去看一次。小蘭是一位職場媽媽,她和丈夫的工作都很忙,加班可以說是家常便飯。
  • 父母工作忙碌造成孩子心理缺失,如何用高質量的陪伴挽回親子關係
    這期《天使日記》的主人公是一位護士長,同樣也是一個10歲孩子的母親,節目裡這位護士媽媽講到,這次王前線是有史以來離開孩子最久的一次。以前同樣也有過一次短暫的別離,那是孩子還小的時候,因為工作將孩子送到父母家由孩子的姥姥姥爺幫忙照顧,而當這位護士媽媽下班匆匆趕回去,看著躺在嬰兒床上的孩子充滿愛意的說道「寶寶,媽媽回來看你嘍」是,沒想迎來的確是孩子冷漠的看向一邊。
  • 親子閱讀 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導語】親子閱讀,是父母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激發孩子閱讀興趣的一種方式,近日,近20名孩子在父母、社工的陪伴下來到涪城區圖書館,開啟了繪本閱讀之旅。【同期聲】(現場) 這是北極熊 因為北極熊會保暖 才在很冷的地方 它為什麼不怕冷 因為它有厚厚的皮毛 【正文】在媽媽的陪伴下,四歲的孟艾林正認真閱讀繪本。 【同期聲】孟艾林 我喜歡看書 但是有一點 我不會讀書 但我拿到哪本書就想和媽媽一起讀 你跟媽媽在一起讀書開不開心 開心 最喜歡的書是什麼 就是孔雀開屏 【正文】孟艾林的媽媽劉芳說,她因為工作原因,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
  • 孩子不在身邊,父母如何高質量陪伴孩子
    在我3歲時,爸爸媽媽就離開我跟妹妹去廣東打工。所以,跟爸爸媽媽都是相見時難別亦難,每次看到別的孩子與父母相偎相依時,我都羨慕不已,多麼希望爸爸媽媽也能在我們身邊,但那只是我們的妄想。長大結婚後,我暗自下定決心,以後絕不能讓我的孩子像我小時候那樣成為留守兒童。
  • 陪著和陪伴千差萬別,這一點才是高質量陪伴的關鍵
    家長們實在太容易分心了,陪著孩子心裡卻想著明早開會和領導討論的話題、今天晚飯做什麼、拍什麼照片發社交圈、埋頭看手機刷抖音……缺少關注和愛的孩子會發現當她哭鬧搗蛋時,爸爸媽媽才會真正全心全意開始陪伴,而不是陪著。用心陪伴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難,每日五個一心一意做起來吧!
  •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高質量的陪伴
    回想這些年和孩子的相處,平常上班很忙回家比較晚,孩子爸爸又經常出差,孩子自己在家估計是很孤單的……孩子爸爸經常出差,但只要回來總是會花很多時間陪伴孩子:上學接送、下棋、講故事、一起去散步……我就差遠了,除了管她學習還有生活,真的是少了很多陪伴,以後的日子裡多多陪在她身邊,哪怕是靜靜地坐著!
  • 無法給娃高質量陪伴,很苦惱,了解這幾點,陪好孩子很簡單
    朋友說,寶寶快三歲了,我沒有辦法做到好好有耐心地教她,每次一教她正兒八經學的東西,她就不學,看到一篇文章說,如果不能給孩子高質量陪伴,就不如提早送幼兒園,我就覺得讓孩子在家,我又做不到高質量陪伴,就有一種愧疚感,壓力感,所以這幾天我看了好幾家幼兒園。高質量陪伴真的那麼難嗎?
  • 父母想要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到底應該怎麼做?
    關注「安安小宇宙」,2020和爸媽們一起成長!自從我和我的同學當了媽媽之後,一起聊天,總避免不了說說孩子。當然,說起孩子自然有一大堆要吐槽的,不過經常對話戛然而止,或是在吐槽過一陣以後,最後的結尾都是:「不說了,孩子醒了,我沒空看手機了,下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