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幼兒園裡孩子王」,和我一同討論幼兒園裡的那些事兒!
很多家長都知道,陪伴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可是,同時,很多家長也發現,自己花費了很長時間陪孩子,好像孩子也不喜歡,自己反倒是和孩子陪伴時間長了,越來越容易生氣了!你們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歷和疑惑呢?!
其實,很多時候,很多家長的陪伴都是低效的陪伴,或者壓根兒就不能稱作陪伴!那如何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呢?
高質量陪伴的是有「七大秘密」的!
秘密一:尊重、欣賞而不功利
尊重和欣賞,意味著父母能夠把孩子視為獨立的、獨一無二的生命個體,平等地對待孩子,與孩子共同學習和成長;父母能夠把孩子視為一個正在發展的「人」,遵循孩子成長與發展的規律;父母能夠發自內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接納孩子的聲音、讚美孩子的奇思妙想。
秘密二:參與、共情而不主觀
當父母能夠拋開成人固有的的看法和價值觀,真正靜下心來關注孩子的做事、遊戲過程,不幹涉孩子的自主探索,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學習方式和成長規律,也會正確看待孩子的「不完美」和「小缺點」,在全面了解孩子的基礎上因材施教,這才是有質量的參與。
參與不僅指向結果,更關注過程;參與不僅是簡單的「加入」,更需要父母轉變角色,拋開成人視角,發現兒童視角。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與孩子共情。
秘密三:支持、引導而不代辦
孩子在遊戲、生活中難免遇到困難,作為父母,孩子的成長,我們可以支持、引導,卻不能代替。
人生就是探索未知的過程,想讓孩子樂觀、勇敢、自信,父母就要放手讓孩子去探索、去發現。成功讓孩子獲得成就感,失敗也會幫助孩子積累新經驗。
要記得,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每一步、每一坎兒、每一個跟頭,都有它的意義和價值。當父母為孩子擋住了所有的困難挫折,也就擋住了孩子生命的多彩體驗,擋住了孩子發展的更多可能。千萬不要讓父母的「愛」,成為孩子成長的阻礙。
秘密四:合理規劃陪伴時間
家長可以與孩子共同討論,製作一份能達成共識的方法途徑。
在孩子開始陪伴時光之前,家長可以與孩子聊一聊「今天你想做些什麼」「你打算怎麼做」「你要完成的目標是什麼」等等;在孩子遊戲或者學習結束後,家長還可以和孩子聊聊感受和發現,幫助孩子梳理新經驗。這樣可以提升孩子遊戲的計劃性、專注性和任務意識。
這裡也想給爸爸媽媽一個溫馨提示:在幫助孩子合理規劃時間的同時,也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規劃和安排。因為,身教勝於言教。
秘密五:與孩子一起沉浸在遊戲的時光裡
遊戲帶給孩子的不僅是簡單的快樂,也是孩子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徑。
例如,通過推小車、蹺蹺板、親子瑜伽、有氧兒童操等室內運動遊戲,幫助孩子鍛鍊體能,增強體質;通過玩樂高、搭積木、拼拼圖、猜字謎等益智遊戲,幫助孩子發展思維品質,在挑戰中獲得自信與成功;可以收集家裡的廢舊材料,與孩子一起進行創意手工製作,不僅能夠節約資源,變廢為寶,還可以發散思維,提升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還可以利用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材料,與孩子進行家庭小實驗,在探索發現中感受科學的魅力與有趣。
相信豐富多樣的親子遊戲,不僅能夠增進親子情感,提高陪伴質量,更能讓孩子在快樂遊戲中獲得全面發展。
秘密六:關注孩子的心理情緒,呵護孩子的幼小心靈
父母在陪伴中,首先要做好自我情緒的調節,用自身積極正面的態度和行為為孩子樹立榜樣。
當發現孩子出現了心理或情緒問題時,要幫助和引導孩子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能讓孩子獲得自我肯定的遊戲,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幫助孩子在持續的自我認同中充實心靈、樹立信心並保持樂觀。
秘密七: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給予孩子滿滿的幸福感
愛的表達有很多種,高質量的陪伴不必拘泥於時間和形式。如果家長實在找不出大塊的時間來陪伴孩子,一些碎片化的小儀式也可以讓孩子感到滿滿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例如:在每天清早起床,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讓他知道爸爸媽媽睜開眼睛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他,這是向孩子表達愛的最佳時機;給孩子洗澡時,不妨和孩子一起玩玩泡泡遊戲,一個簡單的洗澡環節也能成為親子之間的快樂時光;晚上睡覺前,花上幾分鐘和孩子聊一聊今天發生的最有意思的事情,陪他玩一玩在被子裡「藏貓貓」的遊戲,和他講一講爸爸媽媽小時候的故事,一句簡單的「我愛你,晚安」,讓愛在孩子心中無聲地流淌……
這些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瑣碎場景、這些小小的儀式,在爸爸媽媽傾情投入後就會定格成孩子心中歡樂溫馨的畫面、轉化成支持孩子成長的無窮力量。
陪伴中,如果發生了「衝突」怎麼辦?
一、允許孩子的「作」,TA才能學會靜下來
相比瘋狂的「鬧」,家長們更喜歡孩子安靜的「玩」。但安靜的遊戲不能替代體能遊戲帶給幼兒的身心發展。正是這些看上去瘋狂、出格,甚至有點「作」的活動,才是孩子們靜下來的前提。
爸爸媽媽若能理解和陪伴孩子「瞎折騰」,孩子也會更願意聽從爸爸媽媽的建議,增強了親子之間的親密感、信任感。
二、努力做心平氣和的父母
「父母情緒穩定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面對日常生活,爸爸媽媽也時常會有焦慮情緒。我們一定要注意不能將這樣的情緒傳遞給孩子。比如:把孩子犯的「錯誤」當成自己情緒的宣洩口等。這雖然讓大人的內心似乎得到了暫時的平衡,卻將壓力和不安轉嫁到孩子身上。
因此,父母需要冷靜,控制好自己情緒的小怪獸,孩子也會在這樣溫暖有愛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為內心強大的人。
我是幼兒園裡的孩子王,歡迎大家和我共同討論幼兒園裡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