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斑馬消費
沉寂多年的萊茵體育,終於迎來了一個重大資產重組的機會。14日,公司公布預案復牌,股價暴跌5.93%。
從地產轉型到體育,萊茵體育一路發展不順。本次收購成都文旅股權,加碼冰雪運動,實際上是用體育的外殼裝了一顆旅遊的芯。
控股股東資產曲線上市
入主萊茵體育(000558.SZ)一年多後,成都國資終於開始動手術了。
14日,公司公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預案,擬向控股股東母公司成都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成都文旅集團」)發行股份,購買成都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成都文旅」)63.34%股份。
啟信寶顯示,成都文旅集團屬於成都市國資,旗下擁有寬窄巷子、西嶺雪山等文化旅遊項目。
預案介紹,成都文旅主要在成都西嶺雪山景區內從事滑雪(滑草)項目及相關配套業務。西嶺雪山是成都市第一峰,海拔5364米,終年積雪。景區內的滑雪場海拔高度為2100-2800 米,佔地約7平方公裡,建有多條滑雪道及配套纜車。公告稱,西嶺滑雪場是目前中國南方地區規模最大、設備最齊全的室外滑雪場。
在成都體投成為控股股東之前,上市公司已轉型布局體育產業並向體文旅商融合發展,2015年8月,公司證券簡稱由「萊茵置業」變更為「萊茵體育」。
此後,公司能源及貿易業務,從2016年的 20.33 億元萎縮至2019 年的0.15 億元,房地產業務再無新項目,主要是存量商鋪和寫字樓的銷售和租賃。
轉型以來,公司重點布局了「足球、籃球、冰雪」三大運動領域。2016年10月,公司曾高調宣稱收購控股股東下屬公司,入主英超球隊南安普頓足球俱樂部。半年停牌期內,因實際控制人未完成對該英超俱樂部的收購,重大資產重組終止。
然而,轉型多年,公司體育產業發展遠不及預期,已然成為業績拖累。2018年,公司體育運營業務收入4304.62萬,毛利率-79.07%;2019年,該板塊收入降至1900.02萬元,毛利率-113.25%。
成都體投入主後,主導剝離了上市公司旗下西部體育和萊茵小鎮等虧損子公司,確立了深挖冰雪產業鏈的戰略。
此次,控股股東將成都文旅置入上市公司,是不是正契合了公司的長期戰略呢?
披著滑雪的外殼
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近年來,全國各地興建滑雪場,每到冬季去滑幾場雪,逐漸成為了一種時尚運動。在四川及周邊省份,就分布有峨眉山滑雪場、茂縣太子嶺滑雪場、湖北神農架滑雪場、貴州六盤水玉舍國家森林公園滑雪場、雲南玉龍雪山滑雪場等。
成都文旅於2015年12月在新三板掛牌,斑馬消費扒拉了公司最近幾年的財報,發現這樣幾個問題。
資料顯示,公司在西嶺雪山景區運營多條滑雪道,初中級滑雪道 2 條、中級滑雪道 1條、高級滑雪道2 條、兒童滑雪道 1 條、單板公園道 1 條;配套纜車包括四人吊椅2 條及魔毯2 條,此外景區還配備箱式纜車3 條,其中2 條為交通索道,1 條為觀景索道。
雖然,在收購預案中,公司突出強調了滑雪業務,事實上,在成都文旅的收入構成中,滑雪所佔比例不高。以2018年和2019年為例,滑雪的收入貢獻分別為19.42%和19.03%,公司近60%的收入都是來自於索道。
另外,單一的景區服務,導致成都文旅成長性有限,未來想像空間不足。斑馬消費梳理了該公司2013年-2019年的主要財務數據,期間,公司收入規模整體略有增長,但淨利潤波動明顯,2014年,公司錄得淨利潤0.56億元,為新三板掛牌以來的最好成績,2019年淨利潤僅0.22億元,為最差業績。另外,公司毛利率在46%和61%之間上躥下跳,沒有明顯規律可言,盈利水平極不穩定。
另外,自然災害對成都文旅的運營存在重大影響。
2019年8月,西嶺雪山景區所在的成都市大邑縣西嶺鎮境內遭遇洪災,通往景區道路被衝毀、通訊中斷,導致公司9-11月暫停對外營業,直到12月16日才重新開業。
今年的經營旺季,遇到了疫情,景區於2020年1月25日凌晨暫停對外開放,直到2月23日才以預約限流的方式逐漸恢復。受此影響,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滑55.80%至5168.76萬元;淨利潤234.0萬元,同比下滑95.08%,全年業績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