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康師傅控股(0322,HK)發布公告稱,以4612萬美元的價格向母公司頂新公司出售僅剩的5.55%味全股份,至此,康師傅將不再持有味全的股權。
對於這次徹底放棄味全的原因,康師傅方面表示,集團將專注於發展核心業務,逐步減少對金融資產的投資。
中投顧問研究員向健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康師傅出售味全股份剩餘股權、專注於發展核心業務或是為其分拆食品飲料業務做鋪墊。
三度剝離味全股份/
康師傅控股公告顯示,出售前公司擁有味全2807.3萬股,約佔股本5.55%,出售完成後不再持有任何味全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味全是一家在臺灣生產中式調味品、罐頭食品、乳品、飲料及冷藏食品的企業。1998年4月,康師傅集團的控股股東頂新集團以每股70元的價格併購臺灣味全公司,康師傅獲得經營管理權。1999年,康師傅增持味全股份,持股比高達19.96%。
2001年,康師傅從味全母公司——味全集團手中購得味全冷藏業務,在杭州建廠,成立杭州味全食品有限公司。味全成了康師傅拓展大陸乳製品市場的的主力。按照康師傅的設想,通過味全自身品牌運作能力和渠道做大冷藏業務,但味全的表現並不理想,在大陸業務遲遲未能大面積鋪開。
2008年11月24日,康師傅控股在其第三季度報告中聲稱,該公司已經與臺灣味全旗下全資附屬公司味全(BVI)有限公司訂立協議,將旗下杭州味全食品有限公司以7396萬元人民幣出售給BVI。
2012年9月,康師傅又將味全股份賣掉約2/3,康師傅當時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主要股東頂新出售所持有的11.61%味全股份,總價為6225.5萬美元。
中投顧問研究員向健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味全股份業績不如人意是康師傅決心將其出售的根本原因。雖然味全股份的產品眾多,目前表現並不太好。
對於出售味全股份的原因,康師傅表示,由於公司專門從事生產及分銷方便麵、飲料及糕餅,側重點不同於味全。今後公司將專注於發展核心業務,逐步減少對金融資產的投資,並且,按照味全股份當前市值出售味全股份也可為公司帶來收益。
或為分拆上市鋪路/
康師傅的這一解釋被業界解讀為康師傅價值回歸專業主業的信號,而這背後是康師傅業績和行業競爭的壓力。
其財報顯示,2013年第一季度業績,雖然康師傅營業額提高37.39%至26.48億美元,但淨利潤卻出現大幅下滑,跌幅達47.42%,至1.05億美元。主營業務之一的飲品業務,從去年同期的2.08億美元跌至2147.9萬美元,跌幅近9成。
康師傅控股的主要業務是方便麵、飲品和方便食品三大類,其中康師傅在方便麵領域佔據絕對的優勢。今年第一季度集團的營業額同比上升37.39%,但方便麵業務的營業額同比上升僅7.31%。
值得注意的是,康師傅控股董事長魏應州近期曾表示,未來有將旗下飲料及食品業務分拆上市的計劃。
據了解,魏應州有3個兒子,如今有兩個兒子參與康師傅的運作,一個主要負責食品相關業務,另一個主要負責飲料業務。
康師傅新聞發言人陳功儒此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按照規劃,集團未來將交給魏應州董事長的兩個兒子繼續打理,接下來會邀請專業的經理人進行管理。
而在中投顧問研究員向健軍看來,康師傅出售味全股份剩餘股權、專注於發展核心業務或是為其分拆食品飲料業務做鋪墊。
「早前康師傅高層就已表明未來分拆食品飲料業務上市的可能性,如今出售味全剩餘股權,致力於將食品飲料這一核心業務發展得更強,未來業務分拆將更容易實現。」向健軍解釋道。每經記者 趙陳婷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