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下或者像我們這樣一個小縣城裡裡,學校的英語課三年級才會開課。
能讓孩子報班學英語的家長已經是很不錯了。
關注教育的家長可能會更早一點讓孩子接觸英語,但僅僅是接觸,更多的只是讓孩子知道了ABC或者就是CAT DOG BLUE APPLE BANANA等非常常見的單詞,如果是句子,恐怕只有byebye 。
英語就是一門語言,學習語言無非就是聽說讀寫。所以如果家長能夠做到從小和孩子親子閱讀、和孩子交流日常用語那是再好不過了。
如果沒有這個條件,只有等上了三年級再開始學英語,也別覺得就晚了,畢竟我們那會好多還是從初中才開始學英語,雖然學的有些吃力,但現在堅持下來,不停的閱讀,聽,用,也還是可以學好的。
最近三年,因為有了孩子本著要和孩子一起學習的初衷,專門重新學了英語的發音,重新拿起課本,現在也開始教孩子們學英語。發現,教孩子學反而促進了我自己的英語能力。
我總結一下。
一定要讓孩子多讀,而且要大聲讀。在沒有英語語境的條件下,多讀是唯一的語境。尤其是剛開始學如果能遇上一個發音比較標準的老師一定要跟上。發音越標準,以後聽力會更容易。
只有張開嘴巴讀,才能知道自己讀的對不對。而且現在APP也有很多不錯的免費資源。比如我推薦過的有道少兒詞典,跟讀後會自動評分,孩子們也很喜歡。所以,哪怕自己不會,也要堅持讓孩子給你讀,讓他教你,或者和孩子一起挑戰,看誰得的分多,既學了英語,也高效的陪伴了孩子。
先別管語法什麼的,多讀,最好讀到能夠背下來,當然一定要正確,畢竟正確的語法都在課文裡。就像讀詩,背會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二,就是要寫。尤其是剛開始學習英語的孩子,26個字母一定要陪著孩子寫好,寫對。比較考試還是要落實到紙上。還有基本的書寫規則,比如,單詞之間要隔開一個字母,每個單詞的字母要寫的緊湊,每句話的首字母要大寫。還有什麼是單詞,什麼是首字母,這些概念一定要確保孩子搞清楚。
單詞就相當於漢語裡的一個字。
首字母就是每句話的第一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
不要覺得這些概念很簡單,對於剛開始學英語的孩子來說,很重要。良好的基礎對以後的學習會很有幫助。
如果,我們能在孩子初期學習的時候多下點功夫,以後會很省很多力氣。其實教育拼的不僅僅是學校和老師,更多的是父母。畢竟,用50種方法教1個孩子要比用1種方法教50個孩子效果要好很多。因材施教,家長實施起來要比老師容易的多,只要你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