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走進延平區茫蕩鎮巖頭村康享家庭農場,薄霧下,一片片「冬眠」的土地正等著開春以後孕育新的作物。「等到春天,這裡又會是一片忙碌耕作的景象。」康享家庭農場負責人崔心鳳說,在海拔上千米、森林覆蓋率達90%的茫蕩山上,崔心鳳的農場收穫了一批又一批優質的無公害蔬菜。
崔心鳳從事農業已有20個年頭,300多畝的農場裡,主要種植了普通白菜、結球甘藍、青椒、葉用萵苣等蔬菜。早在2010年,崔心鳳便發現化肥和農藥施用過量帶來的不良影響,於是萌生了種植無公害蔬菜的想法。無公害蔬菜是指蔬菜產品中不含國家規定的不準含有的有害物質,其他物質的含量控制在允許範圍內的蔬菜。崔心鳳說,生產無公害蔬菜,農藥的選擇是關鍵,必須保證農藥安全、低毒,同時延長使用周期。這樣,既能減少蔬菜的農藥殘留,提高蔬菜產品的質量,還能減少環境汙染。此外,採取綠色防控措施也是必不可少。康享家庭農場內裝有太陽能滅蛾燈,斜紋葉蛾誘捕器、小菜蛾誘捕器等,比起傳統的農藥殺蟲,這些新「武器」使農藥的使用量大大減少,而且降低了蟲害爆發風險。
化肥的減量使用也是崔心鳳生產無公害蔬菜的秘訣之一,他使用有機肥代替化肥,且菜地耕作半年,修生養息半年,土壤的養分得到了很好的補充,為來年種植蔬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現在,國家鼓勵使用有機肥,給予農民相關補助,我們種植無公害蔬菜的積極性更高了。」
多年來,崔心鳳保持著清理菜園的良好習慣,從源頭上杜絕菜園汙染源。崔心鳳指著一片乾淨整潔的菜地說,白色汙染對土壤的破壞不容小覷,因其難以降解處理,給生態環境也帶來了難以承受之重。「所以,使用過的廢地膜、各種塑膠袋,特別是農藥袋和農藥瓶,我們都要仔細回收。」
據介紹,南平市積極打造農業農藥減量增效示範點。2019年,延平區成立了十個示範點,康享家庭農場便是其中之一。「控藥控肥,提高品質。無公害蔬菜種植之路,我會一直走下去。」崔心鳳說。 (黃煒莉 鍾偉欣 施孿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