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高山農場的無公害蔬菜種植之路

2021-01-19 福州新聞網

寒冬時節,走進延平區茫蕩鎮巖頭村康享家庭農場,薄霧下,一片片「冬眠」的土地正等著開春以後孕育新的作物。「等到春天,這裡又會是一片忙碌耕作的景象。」康享家庭農場負責人崔心鳳說,在海拔上千米、森林覆蓋率達90%的茫蕩山上,崔心鳳的農場收穫了一批又一批優質的無公害蔬菜。

崔心鳳從事農業已有20個年頭,300多畝的農場裡,主要種植了普通白菜、結球甘藍、青椒、葉用萵苣等蔬菜。早在2010年,崔心鳳便發現化肥和農藥施用過量帶來的不良影響,於是萌生了種植無公害蔬菜的想法。無公害蔬菜是指蔬菜產品中不含國家規定的不準含有的有害物質,其他物質的含量控制在允許範圍內的蔬菜。崔心鳳說,生產無公害蔬菜,農藥的選擇是關鍵,必須保證農藥安全、低毒,同時延長使用周期。這樣,既能減少蔬菜的農藥殘留,提高蔬菜產品的質量,還能減少環境汙染。此外,採取綠色防控措施也是必不可少。康享家庭農場內裝有太陽能滅蛾燈,斜紋葉蛾誘捕器、小菜蛾誘捕器等,比起傳統的農藥殺蟲,這些新「武器」使農藥的使用量大大減少,而且降低了蟲害爆發風險。

化肥的減量使用也是崔心鳳生產無公害蔬菜的秘訣之一,他使用有機肥代替化肥,且菜地耕作半年,修生養息半年,土壤的養分得到了很好的補充,為來年種植蔬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現在,國家鼓勵使用有機肥,給予農民相關補助,我們種植無公害蔬菜的積極性更高了。」

多年來,崔心鳳保持著清理菜園的良好習慣,從源頭上杜絕菜園汙染源。崔心鳳指著一片乾淨整潔的菜地說,白色汙染對土壤的破壞不容小覷,因其難以降解處理,給生態環境也帶來了難以承受之重。「所以,使用過的廢地膜、各種塑膠袋,特別是農藥袋和農藥瓶,我們都要仔細回收。」

據介紹,南平市積極打造農業農藥減量增效示範點。2019年,延平區成立了十個示範點,康享家庭農場便是其中之一。「控藥控肥,提高品質。無公害蔬菜種植之路,我會一直走下去。」崔心鳳說。 (黃煒莉 鍾偉欣 施孿寧)

相關焦點

  • 種植無公害綠色蔬菜
    11月23日,晉城市陽城縣鳳城鎮美泉村無公害蔬菜基地的農民在茄子蔬菜大棚掛粘蟲板。近年來,陽城縣大力發展現代無公害綠色蔬菜產業,採用蔬菜種植不打農藥、不施化肥的方法,推廣運用防蟲網、粘蟲板和施用有機肥等。
  • 鐵嶺:昌圖鎮無公害蔬菜認領園打造QQ農場
    去今兩年,鐵嶺市昌圖縣昌圖鎮積極探索設施農業向綠色觀光農業轉型發展的路子,在交通便利,種植技術、管理經驗成熟的太陽山村建起現實版QQ農場,吸引了諸多業主認地耕種;帶動了鄉村旅遊發展。目前,QQ農場種植工作正在紅紅火火進行中。
  • 廣西來賓市鳳凰華僑農場打造高效無公害農業基地
    廣西來賓市鳳凰華僑農場打造高效無公害農業基地
  • 高山蔬菜種植特點及技術,高山種植蔬菜有哪些要求?一起了解一下
    在人們的日常飲食中,蔬菜必不可少,能為人們提供必要的維生素,對維持人們的身體健康具有積極的意義。而高山蔬菜正好能滿足人們的需求,高山地勢較高,環境汙染程度低,而且夏季不存在炎熱問題,能夠有效解決蔬菜種植「伏缺」的現象。因此,有必要分析高山蔬菜的種植特點以及種植技術。
  • 來賓鳳凰華僑農場歸僑後代子承父業創興業之路
    中新網來賓3月19日電 題:來賓鳳凰華僑農場歸僑後代子承父業創興業之路  作者 張祖良  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安置了2300多名越南歸僑在廣西來賓鳳凰華僑農場,他們在越南時大多數是以從事農業為主。
  • 南平打響農村直通城市攻堅戰
    20多家來自福州的銷售企業,與南平聖豐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籤署閩北高山蔬菜直供基地戰略合作協議。這標誌著,聖豐農業「農村直通城市」攻堅戰役正式打響!南平聖豐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宗遠說,以「閩北·農特館」社區加盟店為例,在以往的合作模式中,農場提供什麼產品,門店就銷售什麼產品。「這是一種非常原始與初級的合作,缺點非常明顯,那就是產品不夠人性化、定位不夠精準,無法滿足市民的多樣需求。」 胡宗遠說,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市民對各類產品的個性化需求與日俱增,食材需求同樣如此。
  • 高原農場:藏北牧民冬天吃上自己種植的蔬菜
    原標題:西藏日報新春走基層:牧場上的「綠色農場」  深冬的藏北草原上,巍峨的念青唐古拉山銀裝素裹,冒著炊煙的牛毛帳篷外,氣溫已達零下17攝氏度,而當雄縣寧中鄉巴靈村牧民巴果家的溫棚內卻是另一番景象,空心菜、大白菜等蔬菜吐露嫩芽,展現出綠意濃濃的盎然生機。
  • 全面貫徹無公害種植,季節農場:以自然本味贏取市場!
    季節農場創始人非常痛斥此類不對消費者健康負責的行為,才決定自己建立品牌,從種植源頭做好把控,堅持不打農藥、不催熟,為消費者呈現自然本味。在種植過程中,避免容易造成殘留的化學防治,而採用更為安全、無害的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
  • 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示範基地農場及產品名單
    12月6日從在京召開的第二批全國農墾無公害農產品示範基地農場驗收總結會上獲悉,農墾系統現已有100家基地農場通過了「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示範基地農場」驗收。在示範基地農場中,種植業產品示範面積達252.75萬畝,水產示範面積7.06萬畝,牲畜產品示範規模達134萬頭、禽類583萬隻,通過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三品」之一認證的產品總數達269個。
  • 安徽省水生蔬菜種植面積居全國前列
    我省水生蔬菜種植面積居全國前列推出18項「地方標準」,產量快速增長,品牌越來越靚8月9日,第十屆全國水生蔬菜學術及產業化研討會在合肥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我省水生蔬菜種植面積和產量在全國排名第四,成為名副其實的水生蔬菜大省。
  • 2月6日至9日 到廈門農展會買綠色無公害農產品
    這是種苗公司的家庭蔬菜直銷模式,消費者可將蔬菜架置於家中陽臺,蔬菜現摘現吃。嘉義縣布袋漁業生產合作社帶來了原汁原味的知名臺灣美食新鮮蝨目魚肚和蝨目魚丸,臺灣一來順帶來了旗下名牌一來順貢糖和面線,金門農漁生產運銷合作社帶來了保柚果……吃飽了,還有臺灣佑樺農場和蔴鑽農坊準備的土芭樂茶、苦瓜茶、柚子參、阿里山高山茶等特色當地茶讓您「喝足」。
  • 南田農場芒果種植情況介紹
    南田農場創立於1952年,土地面積近20萬畝,是一個以經營橡膠、芒果、高效農業、旅遊地產為主的國有農場。  目前,芒果是南田的主導產業,現有芒果種植面積4.5畝,種植戶達4623戶,2009年芒果產量為4.9噸,產值2.5億餘元。
  • 漯河三劍客艾克生態農場開園 大河網五百餘網友冒酷暑採摘有機蔬菜
    艾克農場零化肥無農藥種植的辣椒。大河網訊 7月12日下午,位於漯河市陰陽趙鎮程莊村的三劍客艾克生態農場舉行開園儀式,大河網車友會漯河分會聯合漯河自駕遊協會組織車主、網友五百餘人來到艾克農場,採摘有機生態蔬菜。下午4時許,三劍客艾克生態農場同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司總經理張向陽介紹農場無公害蔬菜的種植及運營情況。
  • 浙江仙居:深受大眾喜愛與青睞的無公害高山「小香薯」上市了
    2020年8月28日,細雨綿綿,仙居縣上張鄉20多位小學生在鄉婦聯志願者和家長的幫助下參加採收高山「小香薯」農事勞動。當日,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上張鄉婦聯開展「體驗農耕、愛惜糧食」採挖高山小香薯親子活動。小學生們在鄉婦聯志願者和家長的幫助下,手拿小鋤頭冒雨參加採挖小香薯勞動。
  • 懂菜網打造從農場到餐桌一站式生鮮蔬菜採購平臺
    從源頭嚴格把控品質實現產品可溯源    從農場到餐桌是一個怎樣的過程?無公害蔬菜又是一種什麼樣的蔬菜呢?    11月28日下午,記者走進懂菜網蔬菜基地,對基地的有機無公害蔬菜進行了了解。    在董勝利的引導下,記者來到虞城縣劉集基地。
  • 衡水愛心家庭農場為困難家庭、養老院送「愛心菜」
    衡水新聞網—衡水晚報訊(記者王秀)8月12日,衡水愛心小分隊攜手小分隊愛心基地——衡水愛心家庭農場,為市區六戶貧困家庭以及桃城區社區老年公寓的老人們送上了農場種植的無公害綠色蔬菜。  為了讓貧困家庭及老年公寓的老人們吃上最新鮮的蔬菜,12日早上4時,愛心家庭農場的工作人員就來到採摘園採摘,一個多小時後,帶刺的黃瓜、新鮮的茄子、嫩嫩的豆角等無公害蔬菜就裝了幾大筐。  為了防止炎熱的天氣使蔬菜變質,他們採摘完後就立即驅車來到了市區九州廣場,為等候在那裡的六戶貧困家庭送上「愛心蔬菜」。
  • 創業農場:特色水稻種植 每畝高出200元
    黑龍江日報12月10日訊 記者從創業農場有限公司農業發展部了解到,創業農場有限公司不斷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以規模化標準化綠色化特色化品牌化為路徑,特色水稻種植面積達90%以上,整體效益較常規圓粒種植高出200元/畝以上,實現了農業提質增效,農戶增收。
  • 讓蔬菜種植告別農藥、化肥和激素 泰州這個農場入選全國典型案例
    在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教授張培通的點撥下,曹光甫找到了發展新路:「家庭農場必須要有自己的拳頭產品,樹立質量品牌,同時要將產品變為商品,避開中間商,才能獲得高額回報。」當年,光普家庭農場從省農科院引進盆栽有機型蔬菜種植新技術,建成20畝盆栽蔬菜生產大棚,推出了農場第一個主打產品。
  • 後廟村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
    鄒城鎮後廟村圍繞城區礦區的「菜籃子」,培植自己的「搖錢樹」,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目前,這個村已發展蔬菜300畝,建冬暖式蔬菜大棚61個,大小拱棚118個,蔬菜年收入可實現58萬元。    在發展無公害蔬菜中,這個村主要抓了以下幾點:一是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 天津薊州區禹道家庭農場 「小而精」特色蔬菜贏得市場
    養心菜、非洲冰草、荷蘭馬齒莧、觀音菜……走進位於天津市薊州區的禹道家庭農場,琳琅滿目的特色蔬菜讓人應接不暇。「農場一共種植了300多種蔬菜,有普通市場上常見的蔬菜,營養價值較高但未在市場上廣泛銷售的特種蔬菜,還有針對特殊需求人群的功能性蔬菜。」農場主王俞介紹,在經過前期充分的市場調研,禹道家庭農場堅持走「小而精」的特色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