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協奏曲》 威尼斯畫派中的一道謎

2020-12-20 新京報

  西方美術史之油畫篇

  威尼斯畫派活躍於15世紀至16世紀,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出現的畫派。由於佛羅倫斯城的衰落,很多佛羅倫斯的藝術家來到當時已成為地中海沿岸最大商業中心的威尼斯發展。因商業的發展,威尼斯整座城市瀰漫了濃重的世俗氣息。湛藍的海水與東方商船的絢爛色彩交相輝映,使得威尼斯畫派的藝術家們對色彩極其敏感,創作題材也從宗教轉向了世俗,繼而轉向美麗的自然風光,作品透露出一股強烈的享樂主義色彩。異教和女性裸體題材備受推崇,這些裸體不像波提切利的那麼空靈,也不像米開朗琪羅的那麼雄偉,而更多的是偏重肉感的表現。

  16世紀初,威尼斯畫派最著名的兩位畫家是喬爾喬內(Giogrione,約1477-1510)和提香(TiTian,約1488-1576),他們吸收了文藝復興時期畫家的精華,並在用色上更為明快,同時人物背景的風景比例更大。喬爾喬內是架上畫的先行者,他本身也是一名音樂家。他的作品極富有音樂感,像一首歡快的奏鳴曲,色階的變化柔和溫婉並且極富有層次感。這一畫風直接影響了提香及後代威尼斯畫派畫家。提香繼承和發展了威尼斯畫派的特色,並將油畫的色彩、造型能力推進到新的階段。他中年的作品畫面精緻,沉穩而有力;晚年則用筆豪放,色彩單純而富於變化。

  喬爾喬內1510年死於瘟疫時,只留下少數帆布油畫,但他曾與提香一起工作,提香是他的助手。學者們長久以來都在爭論誰是《田園協奏曲》(Pastoral Concert)的作者。這幅畫完成於喬爾喬內去世那年。所以有人認為是喬爾喬內的作品,而另一些學者又從筆法用色等信息推斷作品出自提香之筆。

  《田園協奏曲》的內容是不明確的。畫左的女子為什麼要把水倒進井裡?為什麼一個男子是衣冠楚楚的紳士,而另一個是鄉下的農民打扮?魯特琴是當時宮廷所用樂器,而笛子則來自牧羊人,為什麼會同時出現在畫面?這有什麼寓意?也許只是寓意了神聖與世俗之愛的可能,或許是吟唱了一首大自然與人類共存的讚歌,抑或是畫家從神話人物中尋見了塵世的歡樂生活與美好嚮往。作品內容的寓意和作者之謎一樣引得我們產生不盡的遐想。

  【小知識】

  「金色光芒」

  由於威尼斯四面環水,氣候潮溼,所以在歐洲其他城市隨處可見的壁畫很少出現在威尼斯,1475年「油畫(混有亞麻油的顏料畫)」開始興盛,於是壁畫在威尼斯幾乎絕跡。用油彩在帆布上作畫,成為新興的繪畫方式。通過把顏色上光(即塗抹一層透明的顏色),使用少量顏料混合大量亞麻油製成的油彩,使畫家能夠製造一種「光」彩,仿佛來自畫面內容本身。通常,少量的黃顏色會加到畫面最後一層的保護色中,從而形成維尼斯畫派獨有的「金色光芒」。除此之外,帆布本身的質地也被畫家們很好地利用,帆布在光油的作用下反過來也「捕捉」到了最真實的光線。

  □潘鴻 

  女,80後雙子座自由撰稿人,美術史專業碩士,現為策展人。

相關焦點

  • 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畫派大師提香作品展(組圖)
    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畫派大師提香作品展於3月5日至6月16日在義大利羅馬的義大利總統府斯庫德列展廳舉辦,展覽內容分為宗教題材和人物肖像,觀眾可欣賞到《天使報喜》《花神》等提香經典名作。新華社記者 許逆之  5月14日,在義大利總統府斯庫德列展廳,一名參觀者在提香作品展上參觀提香經典名畫《花神》。
  • 「藝術中國」——中國田園風景畫派2019展覽
    ▲《七寶寺》中國田園風景畫派簡稱:田園畫派、田園意派>全稱:中國田園寫意風景畫派屬於後現代主義範疇,這是一個純粹的抒情現實主義風景畫派。不排斥其他任何藝術追求和藝術團體,也不與其他任何藝術團體相衝突;在創作中推崇廣泛吸收和多元的藝術方法,既是對古代藝術和現代主義藝術的延續也是對它們的發展;以歐洲傳統的寫實手法為基礎,結合中國的寫意精神。主要表現21世紀上半葉中國和部分歐美國家的社會變遷和田園風光,特別是四川的田園風光;表現社會進步美和自然美以及世俗生活之美,藝術之美是不能完全用語言來表述的,只能用藝術來表現。
  • 西方美術史二十四講:威尼斯藝術發展【第十二講 02】
    但威尼斯的文藝復興文化發展居於佛羅倫斯之後。從15世紀後期起,威尼斯畫派才逐漸形成,它的繁榮時期是16世紀。 威尼斯畫派較早就採用了從尼德蘭傳來的油畫技法,在運用色彩方面勝過佛羅倫斯畫派,形成自己的風格,對歐洲17~18世紀繪畫有深遠影響。
  • 維瓦爾第 四季 小提琴協奏曲
    1717年維瓦爾第生活環境由街道狹窄、布滿運河的水都威尼斯來到風光明媚的鄉間,心情因而獲得很大的轉變,他在短詩中描寫了潺潺的流水、鳥叫蟲鳴、牧羊人午睡、村民豐收的舞蹈、獵人狩獵的各種鄉野情懷,充滿詩情畫意。
  • 中國「海上威尼斯」,田園風景如畫,朝夕朝落生活很愜意
    威尼斯是世界知名的水城,在全球享有盛譽。那麼,中國的「海上威尼斯」你知道在哪裡嗎?這裡的田園風景如畫,居民都生活在「海上」,使用的交通工具幾乎是船隻,他們的生活隨日升而作,日落而息,井井有條卻十分愜意。中國「海上威尼斯」說的是位於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溪南鎮臺江村東安。
  • 在義大利油畫技法中,有「提香」工藝,是威尼斯派的技法
    義大利技法中又可分為二個系統,一是佛羅倫斯派技法系統,一是威尼斯派技法系統。佛羅倫斯畫派的先期代表人物有達·文西,拉斐爾等。他們的初期作品使用白色石膏底。畫法如同雞蛋清膠粉畫,但和尼德蘭的畫法有所不同。因為義大利氣候比尼德蘭乾燥、溫和,所以使用畫布作畫較多。
  • 義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三:威尼斯
    威尼斯的真正發展是從公元十世紀左右,到十四世紀大航海時代之前,成了地中海上的航運中心之一。有了發達的航運,地方經濟就發展起來了,當然文化就也發展起來了。所以,在威尼斯即使看不到像維羅納圓形劇場那樣的古羅馬遺蹟,但是可以看到中世紀之後的文化古蹟。威尼斯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的一個重要城市,最著名的要說是在繪畫方面,威尼斯畫派是和佛羅倫斯畫派齊名的文藝復興美術先鋒。
  •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我們經常看到類似「世界十大未解之謎」之類的書籍或者唱片,這種歸類篩選的方法雖然看似簡單粗暴,卻也吸引了不少人去窺探一個自己少有了解過的領域。 在古典音樂領域,我們也常能見到這樣的「榜單」,今天我們將要分享的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就是一首被歸入「榜單」的作品,它與貝多芬、勃拉姆斯、以及孟德爾頌的三首小提琴協奏曲一同被樂迷稱為「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 簡單說說威尼斯(二刷)
    對於大多數來此的遊客,可能多數不關心威尼斯的歷史,大家慕名而來的是這裡迷人的水城、運河和貢多拉,也許還有文藝復興,畢竟這裡產生過提香、喬爾喬內、委羅內塞和丁託列託等威尼斯畫派的代表人物。威尼斯歷史上重大的活動以及戰爭勝利的凱旋儀式,都是乘船沿大運河舉行。電影茜茜公主中有個鏡頭,弗朗茨國王夫婦前來威尼斯訪問,就是沿著大運河巡遊,但當地居民沒人出來歡迎,那威尼斯和奧地利又是什麼關係呢,等寫威尼斯歷史時再說吧。威尼斯的魅力之一,就是幾百年未變的大運河及兩岸的建築。
  • 義大利威尼斯「大運河」——水上的香榭麗舍大道
    義大利威尼斯「大運河」——水上的香榭麗舍大道威尼斯這個城市,我聽過兩次便按捺不住心情去了,第一次是在課本中的《威尼斯的小艇》,這座只有公交船和貢多拉的城市吸引了我,第二次便是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那個有著醜惡嘴臉的猶太商人夏洛克和那個有著天使般心腸的安東尼奧讓我好奇
  • 遂生健身|Balanced Body Rialto-威尼斯的回憶 裡亞託橋上的希望
    琳琅的小店、川流不息的水巷,悠悠的葡萄酒香,俏皮的貢多拉船夫們共同編織了後現代的浪漫威尼斯。威尼斯,位於歐洲亞得裡亞海濱,義大利北部威納託大區首府,威尼斯省省會,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威尼斯畫派的發源地,其建築、繪畫、雕塑、歌劇等在世界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威尼斯有著「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的美譽, 它也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等美稱。
  • 齊默爾曼演奏《莫扎特第五小提琴協奏曲》
    有意思的是,科岡最出名的錄音就是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多年後也帶給他一些俄羅斯學派的影響。齊默爾曼在北京音樂會上那些暴風驟雨般的力量感,總讓人想到科岡。 齊默爾曼崇敬的音樂家,總是那些造詣深刻、多少有些怪癖、帶有謎一般色彩的大師。
  • 什麼樣的協奏曲最適合中國作曲家?
    比如,宗教裡的彌撒、安魂曲、眾讚歌,被後來的近似者替代的康塔塔、田園詩,被標題音樂取代的不帶標題的交響曲,以及被作曲家自己淘汰的協奏曲。曾幾何時,作曲家還身兼演奏、經紀、樂務和舞臺監督數職,協奏曲曾是他們最親密的「小夥伴」,也經常被「玩壞」。比如,李斯特就常在協奏曲的樂章之間插演奏自己的獨奏作品,讓樂團乾等一邊,觀眾也可以在樂章間鼓掌。
  • 歐洲文學地圖 | 與很多文豪結緣的威尼斯
    一八一六年,旅居威尼斯的拜倫勳爵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我打算在威尼斯過冬,或許因為這裡一直是我幻想中最為蔥綠的島嶼。」剛到威尼斯不久,他就有了新的情人——房東的妻子。因為畸足,他很少逗留在聖馬可廣場,但參加了一次遊泳比賽。在這場比賽中,他輕易擊敗了所有對手,以至於在賽程最後五公裡,整個水道上只有他一人在爭勇擊水。
  • 獨奏家樂團「市民音樂會」一展威尼斯弦樂風情
    5月5日,義大利威尼斯的獨奏家樂團將為「2013年東方市民音樂會」晚場版帶來「首秀」。據悉,今年市民音樂會的晚場演出較之去年,無論從規模、陣容還是場次數量都有較大幅度提升。  由歐洲著名指揮家克勞迪奧·西蒙創建的威尼斯獨奏家樂團,無論是在廣大樂迷心中,或是專業音樂媒體的評價中,都是實至名歸最受歡迎、並擁有最精湛技術的義大利樂團。它位於全球頂級室內樂團之列,也是在國外最具影響力的義大利室內樂團之一。他們尤其擅長巴洛克音樂的演繹,更被評價為維瓦爾第音樂最權威的演奏者。
  • 威尼斯水城旅遊攻略 遊覽路線推薦
    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亞得裡亞海的女王」、「橋城」等美稱。這座義大利東北部重要的港口水城,由118個島嶼組成,之間以177條水道、401座橋梁連成一體,以舟相通,主體建於離岸4公裡的海邊淺水灘上,西北角有長堤與大陸相通。
  • 威尼斯,獨特的建築和交通方式,已成為這座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
    仍記得小學課本中,馬克吐溫描寫過威尼斯小艇以及高中課本中,我國著名的散文作家朱自清就描寫過威尼斯,散文中提到威尼斯是一個別致的地方,沒錯,威尼斯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水之都」「運河之城」名字的由來,因為威尼斯大運河是由人工開鑿,蜿蜒曲折地貫穿整個威尼斯,除了部分在半島以上居住的居民,大部分居民都是在威尼斯島上生活的,至今大運河都是威尼斯水城最重要的交通要道。「漂浮之都」大概就是指威尼斯小艇、水上巴士的主要交通工具在威尼斯之間來回穿梭,整個威尼斯小島都浮現在大運河上。
  • 中國畫壇:畫派·劃派
    了解一下「畫派」的含義,我們可以知道這些所謂「畫派」的荒唐與無聊,他們折射出當代中國畫壇的混亂與無知。當這些畫家們拼湊到一起要成立所謂的「畫派」的時候,常常連關於「畫派」的基本常識都沒有。在許多人的觀念中,拉幫結派似乎已經成為他們的一個思維定式。從技術層面而言,許多「拉幫結派」的行為其實自有其合理的內在邏輯。
  • 水城威尼斯的水下木樁為什麼能夠不腐爛,千年來歷久彌新?
    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的美譽,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亞得裡亞海的女王」「橋城」等美稱。是義大利北部威尼託大區首府,威尼斯省省會,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威尼斯畫派的發源地,其建築、繪畫、雕塑、歌劇等在世界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