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校園,鍛造更強的你。
表彰「彭城好爸媽」,爭做孩子好榜樣。
今年中高考成績發布後,一批考取高分的「別人家的孩子」格外引人注目。高考理科分數434分的喬子卿、中考總分679.5分的文謹怡、中考總分667分的王開婷鈺、中考總分665.5分的李欣玥……那麼,這些「優秀學子」是怎樣煉成的,來自鼓樓區三所學校的老師們帶我們一起來追溯他們的小學時代,看一看優秀學子的成長秘籍。
拿到徐州市本屆高考理科最高分的喬子卿,是民主路小學2014屆的畢業生。提到他,帶過他課的小學老師們評價說,這孩子智商情商雙高,學習習慣好,聽講專心,發言積極,勤於思考,不會的題從不放過。他在小學階段一直擔任數學課代表,工作井井有條、耐心負責。
喬子卿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平時要保持對學習的好奇,這是非常重要的。
「中學階段具備良好的語文素養非常重要,而提升語文素養的途徑就是多讀書。在各個年齡段都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目。」喬子卿表示,「最幸運的是在從小學到中學,老師們都非常重視培養我們的閱讀能力,從課外菜單書目的推薦,到大大小小的讀書節活動,使我們在書香氛圍中一路成長。」
喬子卿的小學班主任徐州市民主路小學林林老師這樣評價他:「他在小學的時候特別的愛讀書,他讀書不是泛泛地讀,而是帶著問題去讀,讀完之後有思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對於數學,喬子卿表示,「學習數學沒有其他技巧,多做、多練,最重要的是將錯題按題型歸納總結。」至今,喬子卿還非常感謝民主路小學馮煜老師教會他使用錯題本,從小就養成了歸納整理的好習慣。
而對於學習英語的經驗,喬子卿認為要給自己創造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他喜歡閱讀英文原著,如《飄》《哈利波特》等世界名著,他都反覆閱讀過,還喜歡觀看英文原版電影。
「清晨,陽光透過雲層照在樹上,照在地上,照在每個人的身上。大家像聖潔的天使,鍍上金邊,竟有幾分幻影的感覺……」
這是文謹怡六年級時一篇作文的節選,通過文字,我們看到這樣一個內心細膩、思想穩健、且不失少年的天真與靈氣的女孩。就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中考,文謹怡穩紮穩打,一舉奪魁。
在老師、同學的眼中,文謹怡性格沉穩、內斂,做事細心、謹慎,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詢問其取得好成績的法寶,文謹怡坦言:在學習中,擁有堅實的基礎知識至關重要,所以比起刷題,她更喜歡翻課本,在課本裡抓細節。回歸課本、打牢基礎知識,運用思維導圖、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鞏固、整合已學內容。與此同時,充分地利用課上、課下時間也是她的制勝法寶,緊跟老師課上的講課節奏、不走神兒,再將碎片化時間整合運用,讓學習收穫最大化。
文謹怡的小學班主任民主路小學老師喬祥貴說,文瑾怡低年級時就顯露出自律、踏實的優秀品質,在學習上喜歡追根究底,不留任何疑問。除了認真學習課內知識外,她平時最喜歡的就是博覽群書,小學階段,就閱讀經典書目千餘冊。民主路小學的《上下五千年》校本課程、「小古文」研究課程都是她的最愛。
對於王開婷鈺取得全市中考第二名的好成績,擔任她小學六年班主任的徐州市中山外國語實驗學校的焦香雲老師一點都不感到意外。全面發展,興趣廣泛,好學上進是小學各科老師對王開婷鈺的普遍印象。而王開婷鈺說,成功源於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課堂認真聽講,高效的課堂效率。
課堂上王開婷鈺總能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在老師的鼓勵下敢於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老師講過的問題,她不光要做會,還要弄明白為什麼這樣做。遇到有的地方聽不懂,先作個記號,暫時放下,下課及時求教老師或同學,直至明白為止。就這樣,她每項作業都一絲不苟,保質保量地完成。
小學階段的她各方面的基礎都很紮實,這得益於長期以來的家校共育。中山外國語實驗學校一直十分關注學校和家庭的雙向溝通,每學期老師們都會及時進行家訪或者電話尋訪,了解學生在家庭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及時反饋學生在校表現、緩解學生學習壓力並給家長傳遞優秀教育方法,通過家校雙方的共同培養,王開婷鈺養成了勤學、善思、樂觀、上進的好習慣。她經常說:「不要把學習作為負擔,要讓學習成為一種興趣。」
中考總分第四名的李欣玥,父母都是鼓樓區教育工作者,從小家庭學習氛圍濃厚。小學班主任中山外國語實驗學校耿靜老師這樣評價李欣玥:品行兼優,尊師敬長,還寫得一手漂亮的字,並且小小年紀就博覽群書。不僅如此,李欣玥有較強的領導組織能力,在小學中高年級時,就策劃主持了班級的許多活動。
在同學的眼裡,李欣玥是個名副其實的「全能學霸」。她學習成績優秀,熱愛音樂,喜歡做手工。師長的期望、同學的勉勵都會為自己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動力,欣玥的動力不僅來源於這些,更重要的是來源於同學之間的比學趕幫超,找到和自己「水平旗鼓相當」的勤奮好學的同學作為自己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為自己努力前進開發源源不斷的動力。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李欣玥用行動為這句話做了最好的詮釋。李欣玥的媽媽說:「世界這麼大,一定要讓孩子走出去,看書學習很重要,開闊視野一樣重要。」從李欣玥幼年起,父母就開始帶著她去旅行。西起新疆,東至撫遠,無論天堂蘇杭,還是聖地西藏,都留下了李欣玥與父母的腳印。李欣玥年齡大一點之後,會自己策劃每一次的出行,從乘坐的交通工具,到匹配合適的出行物品,事無巨細。正是因為這樣,李欣玥在學習中也有著較強的自主能力。不僅如此,每次出行前,李欣玥都會制定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和行程,自己去收集資料。在李欣玥的成長相冊中,祖國的大好河山從未缺席。
幾位「優秀學子」的小學時代,讓記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從小給孩子種下「愛學習、會學習」的種子,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多麼重要。而從學校來說,怎樣引領孩子愛上學習,學會主動學習,更是技高一籌。立德樹人,立心鑄魂,絞盡腦汁給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幾位老師交流後,就會發現鼓樓區多所學校會通過精心設計的一系列學生們喜歡的活動,逐漸豐富孩子的童性、豐滿其人格。這些活動飽含家國情懷、責任擔當、幸福生活,就這樣價值理念不斷浸潤孩子心田,潛移默化指導孩子們的行動,日積月累好習慣逐漸形成。
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呵護每一個家庭的希望,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擁有出彩人生,鼓樓區教育局長期致力於家校共育,組織2.2萬餘個家庭參與「彭城好爸媽」標準大討論,區內多所學校自主設計製作的《榜樣爸媽養成手冊》《生命成長指導手冊》《學生智慧成長手冊》等科學引導手冊。手把手指導父母成長進步,「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已成為鼓樓父母烙印在心底的格言。我們相信,在一代又一代鼓樓教育人的共同努力下,更多的鼓樓優秀學子將在未來綻放最美的自己,建設美好祖國。
圖:徐州教育在線
文:徐報融媒記者 魏欣 通訊員 馬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