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閉潮」有因可尋 地板企業創新方能自救

2020-12-14 九正建材網

經濟新常態下,整個家居建材市場的經營環境都較為複雜,而其中**為明顯的標籤莫過於「倒閉潮」。事實上,目前地板行業仍處於良性發展時期,倒下的一般是小作坊及沒有自主品牌的中小企業,而這部分企業被淘汰出市場甚至可以說促進了地板行業的健康發展。那些行走在倒閉邊緣的企業也並非無路可走,倒閉都是有因可尋的,地板企業創新模式方能自救。

企業倒閉原因何在?

當前,地板行業亂象眾生,小作坊,無品牌的中小企業,OEM代加工企業眾多。小眾企業完全沒有創新能力,沒有自主設計能力。因此其在市場就不具備品牌價值,當消費市場開始追求品牌,追求原創設計時,這些企業只能被淘汰,或者轉型。

但地板行業確實也有大企業倒閉的現象,這可能不是一兩句話能解答的,但大企業倒閉還是有某些共性。比如企業的管理層,沒有沉下來做品牌,而是大肆開發新品,但遇到市場環境不佳時,這種試錯的成本是巨大的;比如「不務主業」,一大批企業賺到錢後,就開始進入房產等行業,而恰逢房產低迷時期,大量的資金被套,資金鍊斷裂,一發不可收拾,只能選擇倒閉;比如不良資本入侵,民間借貸曾讓很多企業背負著沉重的債務,在大環境不好的時候,這些企業不能獲得銀行貸款,只能轉向民間借貸,但高額的利息,及下遊市場的需求疲軟讓企業慢慢「淪陷」。

創新發展模式自救

地板行業由於入行門檻較低,專業人才匱乏,在種種特殊原因下,導致了地板行業內部魚龍混雜,企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地板行業陷入惡性循環。由於地板行業缺乏專業人才,地板行業一直都處在「粗狂式」發展,隨著地板行業遇冷,也讓多數企業意識到「粗狂式」發展的弊病。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地板企業只有拋開「粗狂式」發展,精細化管理才能讓其企業獲得更強的競爭力,從而在市場中站穩腳跟。

現如今,電商也已成為重要突破口,在網際網路時代,唯有電商,或堅持做中高端品牌才能「獲救」。電商在各個渠道平臺的競爭都已經非常激烈,現在做電商,選擇渠道還是很重要。地板企業可以通過電商平臺採購原材料,節省成本。地板企業不但要電商,還要有更好的創新模式才能自救。

相關焦點

  • 民辦幼兒園面臨「倒閉潮」,幼師紛紛轉行,民辦幼兒園如何自救?
    然而,有一個群體卻依然身處寒冬,他們就是「民辦幼兒園」。學前教育被安排在復學隊伍的最末端,在多地發布的開學通知中,關於幼兒園開學的備註分別是「暫不考慮」或「另行通知」。出於多重考量,幼兒園開學遙遙無期,園方、家長、孩子都盼望著開學,但殘酷的事實是,三方盼來的卻可能是倒閉。
  • 經濟不景需求欠佳 珠三角企業直面「倒閉潮」危機
    為此,《民營經濟報》記者日前分赴東莞、佛山、惠州、珠海等地實地調查,真實再現廣東企業的現狀和問題。  記者通過專題調研發現,珠三角企業正面臨原材類和人工成本上漲、內外銷市場萎縮、融資難的多重困境,但並未出現大規模的「倒閉潮」,大部分企業正通過內部挖潛、外拓市場的辦法維持生產和經營,爭取熬過這個最困難的時期。
  • 因缺乏創新 印度90%的初創企業都會倒閉
    騰訊財經訊 據《福布斯》文章,印度可能會成為全球第三大創新公司經濟體,但是這些初創的小公司缺乏成功的技術創新
  • 年終盤點丨聖象、大自然、德爾、兔寶寶頭部地板企業戰略布局一覽
    前言——毫無疑問,地板行業的格局正在重塑,風雲變幻只在剎那間;固步自封者,必將被同行遠遠地甩在後面,被時代所遺棄。對於地板行業而言,2020年稱得上是變革叢生的一年,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影響之下,一大批主做地板出口業務的企業轉戰內銷市場,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中小地板企業舉步維艱。大勢之下,出路何處尋?
  • 日本壽司店大批倒閉 關店潮席捲
    【日本壽司店大批倒閉】據日媒報導,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日料業正在陷入困境。著名的「迴轉壽司」為應對危機,不得不轉變經營方式,改成櫃檯式經營。據悉這樣可以減少食材的損耗,同時也能節約電費。據東京商工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9月,共有23家壽司店倒閉,是去年同期的1.5倍。如若照此勢頭發展下去,預計會有共30家壽司店倒閉。
  • 塗料企業應冒險創新 不努力只有倒閉的企業
    在2016年,倒閉的陰雲一直籠罩在家具行業,眾多大品牌家具也紛紛宣布破產清算,令人震驚,小廠的倒閉還令人理解,而那些在行業內擁有知名品牌,擁有完整產業鏈條的龍頭企業的倒閉更讓人出乎意料。中國民營塗料企業,離倒閉有多遠?經過幾十多年的發展,塗料行業逐漸成熟,巨大的市場成就了大量民營塗料企業,使國內塗料品牌林立,企業間的競爭日趨激烈。
  • 各行業實體店的「倒閉潮」,猶如「生物群落演替」,該如何應對?
    而各行業實體店的「倒閉潮」,就像「生物群落快速演替現象」,那麼,如果生物群落面對環境變化和內部競爭,在快速演替的過程中,又是如何去進化、變異和適應的呢?是否可以參考,讓我們找到企業生存、轉型和生存發展的方向?我們先來了解以下生物群落演替。
  • 素藝玩具等企業倒閉促使東莞急建預警機制
    9日,東莞市人力資源局(以下簡稱東莞人力局)稱,針對近期東莞又發生多起工廠倒閉、老闆「走佬」事件,東莞人力局已全面實施企業減員情況周報、員工欠薪監控月報、企業倒閉群體性事件即時報告等制度,加強對此類事件的預警。  一波三折的倒閉潮之爭  昨日(8月10日),已經有十多年歷史的東莞華世利貿易公司一夜間倒閉。
  • 孵化器倒閉潮來臨,未來孵化器的出路在哪?
    繼地創倒閉兩個月之後,位於深圳南山科興科技園的創業孵化器孔雀機構被強拆了。孔雀機構成立於2010年,在被拆前,其佔地面積已發展到3000到4000平方米這樣的規模,擁有22家聯盟企業,在該平臺上的孵化項目達到三四十個,堪稱深圳最大的孵化器之一。據悉,孔雀機構這次被拆,直接導火索是租金問題,因連續三個月拖欠租金以及物業管理費用,遭到中正物業的強行拆除。
  • 倒閉潮來臨,家政企業老闆該醒醒了
    家政企業想要吃下這塊蛋糕,需要在不過多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提高自身專業度和服務水平。而線上培訓,是降本增效的最好辦法。疫情的突發,使各行各業都受到了沉痛的打擊,一夜之間成千上萬家企業倒閉,網絡上到處充斥著家政企業瀕臨倒閉的新聞,某知名公司高管更是表明疫情讓70多萬家政企業面臨至暗時刻。
  • 員工降薪、菜品漲價、押注外賣,餐飲企業花式自救
    尤其是以線下消費場景(堂食)為主的企業,也都迎來了危難時刻。雖然目前疫情稍有緩解,但餐飲行業普遍現金流吃緊,大部分企業都在想方設法挽救損失、另尋出路。不過政策減負、布局外賣、菜品漲價等自救措施,或能緩解餐飲業部分壓力,但消費者信心恢復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而疫情對企業收入的影響有可能延續到今年第四季度。
  • 疫情下月子中心分化嚴重:倒閉潮、擴張潮交替 行業集中度提升
    「不久前在一次全國性的行業交流時得知,在疫情衝擊下,全國80%-90%的月子中心都受到影響,甚至出現了倒閉潮,我們長沙有40家其中20家倒閉。」近日,月子服務機構馨享月CEO秦衛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透露。
  • 作為世界工廠的東莞,為什麼這幾年倒閉了很多工廠?
    東莞如今卻面臨著外來工大量流失與難以吸引外來工的狀況,勞工的不足直接限制了企業發展,導致許多中小型企業經營不善而倒閉破產,大型企業也選擇朝東南亞、非洲等地區遷移。     一,作為世界工廠的東莞,為什麼這幾年倒閉了很多工廠?
  • 韓國3個月後迎來企業倒閉潮?韓經濟學家:需直面大衰退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韓國3個月後迎來企業倒閉潮?據韓聯社22日報導,韓國不少經濟學家認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對韓國經濟的衝擊,很有可能比1997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還要嚴重。如果當前內需不振和出口受阻的「內憂外患」情況持續,4個月後韓國企業可能大部陣亡。報導稱,韓國延世大學教授成泰尹認為,新冠肺炎疫情讓韓國內需處於停擺狀態,國際人員、貨物流動受阻,可以說韓國經濟處於必須直面大衰退的局面。韓國經濟學會會長李仁浩表示,如果當前這種狀態持續下去,那麼企業「都將倒閉」,很多企業實際上撐不過3個月。
  • 盤點2018年那些倒閉的家居裝修企業
    有機構整理了2018年已被曝光的破產清算、關停、倒閉等家居企業「大敗局」事件,這些曾經烜赫一時的知名企業,它們的敗局或許可以成為 2019年家居企業發展的一面鏡子。   倒閉:商賈亦難無米炊   資金鍊斷裂為導火索
  • 教培行業九月開端:倒閉潮持續、轉型壓力大、40%機構教師流失
    儘管疫情和二次疫情一直衝擊著教培行業,但是教培從業人員一直未放棄,積極開展復工複課積極自救,希望能讓機構重現生機,但實際上並不算樂觀!剛剛開始的九月,就呈現了獨特的行業開端:倒閉潮持續、轉型壓力大、80%機構教師流失!第一,倒閉潮持續,為何到了九月依舊還有機構倒閉呢?對教培機構而言,暑期類似電商行業的雙十一,是一年營收」黃金檔「,暑期收入在全年佔比中甚至可高達50%。
  • 萬華化學集團:唯有實幹創新方能成功
    ­  新華社北京10月30日電 題:萬華化學集團:情懷只是起點 唯有實幹創新方能成功­  新華社記者劉開雄­  1978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的時候,煙臺萬華合成革集團悄然在膠東半島的山東省煙臺市成立了。
  • 從瀕臨倒閉到出口逆勢飄紅——重慶一家製造企業的改革創新之路
    新華社重慶10月31日電題:從瀕臨倒閉到出口逆勢飄紅——重慶一家製造企業的改革創新之路新華社記者趙宇飛走進金龍銅管集團的生產車間,機器轟鳴聲中,一塊塊銅板仿佛被施了魔法,經過熔鑄、軋制、聯拉、退火等複雜工序,變成一根根不同規格的精密銅管。
  • 教培行業九月開端:倒閉潮持續、轉型壓力大、40%機構教師流失
    儘管疫情和二次疫情一直衝擊著教培行業,但是教培從業人員一直未放棄,積極開展復工複課積極自救,希望能讓機構重現生機,但實際上並不算樂觀! 從現實來看,很多教培機構用了很多方式進行了地推和宣傳,甚至承諾湊夠五人就可以開班,但報班率依舊還是很低。這讓本來以為暑期可以引爆的線下教培機構大受打擊,這或許是因為北京、新疆、大連的疫情影響,讓廣大家長打了退堂鼓。
  • 美國健身行業將迎「倒閉潮」?
    美國健身行業將迎「倒閉潮」?) 央視新聞消息,據美國福克斯網站報導,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美國健身行業受到重創,該行業數十萬員工失業,各地健身房紛紛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