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地方。據記載,在舊石器時代(約十萬年前),這裡就有人類居住。大同古稱雲中、平城,是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晉冀蒙交界地區中心城市之一,是重要的綜合能源基地。來山西旅遊,大同是一個必去之處。
大同地處華北地區、山西北部、大同盆地中心、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實為全晉之屏障、北方之門戶,且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北接中國對蒙古國最大口岸二連浩特市,是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
大同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境內古蹟眾多,著名的文物古蹟包括雲岡石窟、華嚴寺、善化寺、恆山懸空寺、九龍壁等,是中國首批十三個較大的市之一,中國九大古都之一,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大同鼓樓,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永泰街,始建於明天順七年至八年間。清代曾多次修繕,是明清樓閣式建築的典型代表。大同鼓樓外觀呈方形,面闊,共三層且均為進深三間,底層磚、石砌成,中為十字穿心門洞,行人可縱橫通行,充分顯示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二零一九年十月,大同鼓樓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到大同,位於恆山腳下的懸空寺是必去景點。懸空寺位於大同市東南約八十公裡的恆山腳下,隸屬於渾源縣管轄。
據記載,懸空寺原叫「玄空閣」,「玄」取自於中國道教教理,「空」則來源於佛教的教理,後改名為「懸空寺」,是因為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上,在漢語中,「懸」與「玄」同音,因此得名。
懸空寺建於四九一年,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懸空寺」建築極具特色,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說法,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
據報導,歷史上的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後,北魏天師道長寇謙之去世前留下遺訓,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達「上延霄客,下絕囂浮」。之後天師弟子們多方籌資,精心選址設計,懸空寺於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四九一年)建成。
唐開元二十三年(公元七三五年),李白遊覽懸空寺後,在巖壁上書寫了「壯觀」二字。懸空寺現存建築是明清兩代修繕的遺物。二零一零年,懸空寺入選《時代周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築。
懸空寺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巧借巖石暗託,梁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相連,曲折出奇,虛實相生。全寺為木質框架式結構,在陡崖上鑿洞插懸梁為基,樓閣間以棧道相通,背倚陡峭的絕壁,下臨深谷,寺雖不大,但巧奪天工。
「石壁何年結梵宮,懸崖細路小徑通。山川繚繞蒼寞外,殿宇參差碧落中」。如今,懸空寺依然每天堅守於石壁之上,迎接各地的遊客,向世人展示著我們古老民族的燦爛文化藝術和文明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