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聯軍真的是黃粱一夢嗎?國際政治永遠是成年人的遊戲!

2020-10-18 博物wiki

在一戰結束100周年的紀念活動上,馬克龍在法國歐洲第一電臺(Europe 1 radio)呼籲,「我們必須保護自己,免受中國、俄羅斯甚至美國的影響。」歐洲應該打造一支真正的軍隊來減少對美國的國防依賴。

法國總統馬克龍與德國總理默克爾當地時間10日共同在一戰停戰地法國貢比涅森林紀念一戰結束100周年。

國內的媒體對此事件稱:「作為兩場世界大戰的發源地,歐洲人更應該認識到,想要擁有和平與繁榮,靠的並不是軍事力量。如今歐洲各國面臨的更多是經濟發展停滯、民粹主義抬頭、社會裂痕加深等內憂,而非一些領導人臆想的來自東方的威脅。與其繼續做著歐洲聯軍的黃粱夢,不如以史為鑑,珍惜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安全關切,加強全球合作以消弭民粹主義。」

事實的真相真的如表面那麼淺顯嗎?馬克龍作為大國領袖,其所聲稱的防範中美俄,實屬醉翁之意不在酒。

二戰後期,第一個提出來搞歐洲聯合的是邱吉爾,目的在於形成一個英國主導的歐洲聯合,成為可以與美蘇分庭抗禮的第三股勢力。但是,這個構想最終在美蘇的聯合打擊下破滅了。

美國順勢組建了封堵蘇東陣營的北約,把整個歐洲的防務都綁上了美國的戰車。在法德和解的基礎上,開啟了歐洲的經濟一體化。但美國深知歐洲絕不能發展政治一體化。

在歐洲一體化的進程中,法德都想成為歐洲聯合的盟主,從冷戰到今天,美國的基本戰略就是利用法德矛盾控局歐洲,阻礙歐洲的政治一體化。

馬克龍此次提出要建立歐洲聯軍,直接原因固然是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川普讓歐洲各國為集體安全承擔更多「責任」。

而法國一直希望能打造一支歐洲自己的軍事力量。其目的在於要形成以法國為核心新歐洲。馬克龍呼籲的「我們必須保護自己,免受中國、俄羅斯甚至美國的影響。」表面上捎上了一大片國家,而馬克龍的實際的目的只有一個——拉德國入坑,讓德國承認法國在歐洲的盟主的地位。

對於深諳大國博弈原理的德國同樣不是等閒之輩。德國一直在東歐國家施加自己的影響力,尤其在施洛德政府時期大搞德俄和解,默克爾政府時期也與俄國藕斷絲連。

面對馬克龍的「歐洲聯軍」,德國副總理奧拉夫.肖爾茨11月29日在柏林洪堡大學發表演講,公開呼籲法國放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轉交給歐盟,以便歐盟在國際舞臺上為歐洲發出更有力的聲音。肖爾茨還說, 「我知道說服巴黎並不容易,但這是大膽且明智的目標。」為了減輕失去這個強大席位的痛苦,他建議法國可以成為「歐盟常任聯合國大使」。

假如這一建議真的實行,歐盟取代法國席位之後,將如何行使常任理事國權力呢?德國意在承擔起代表歐洲的角色,這樣一來的結果就是動搖了法國的地位。而德國一旦實質代表了歐洲,其實等於事實上成為了五常之一,歐盟也就等於實現了向主權國家的轉型。

面對奧拉夫.肖爾茨的公開忽悠,法國人馬上作出了反應, 法國駐美國大使阿諾德發推回應肖爾茨,「這個建議在法理上與《聯合國憲章》相左,不具有政治上的實際操作可能性。」

英、美對歐洲統一的攪局,法、德對歐洲領導爭奪的固有矛盾,註定了歐洲的統一是一個極其漫長而曲折的過程。

國際社會帶有天生的叢林屬性。對於國際政治的遊戲規則,美國懂、英國懂、法國懂、德國懂、似乎只有我們的媒體不懂。

相關焦點

  • 八國聯軍中的這個國家,歐洲四強之一,卻純屬是來湊數的
    這就是著名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這次戰爭導致清朝和各國籤訂了《辛丑條約》,徹底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其實表面上看起來是八個國家對清朝進行入侵,其實有些國家就是來湊數的。有一個國家表現的非常明顯,這個國家是歐洲四強之一,看他們來的人數說真的就是來湊熱鬧的。我們看一下八國聯軍出兵的人數。
  • 成年人的崩潰就在一瞬間,而且永遠是雪上加霜
    成年人的崩潰就在一瞬間,而且永遠是雪上加霜。這位網友本來打遊戲連跪已經非常難受了,本想要吃個外賣壓壓驚,沒想到竟然被外賣嘲諷到了,直接更傷心了。商家也是躺著中槍,真的太冤枉了。健身房已經是現代年輕人除了酒吧和KTV之外的第三大消費場所。
  • 來劇場吃飯、上課、玩遊戲《黃粱一夢》《語文課》東藝跨年上演
    圖片說明:《黃粱一夢》和《語文課》劇照。(東藝供圖)東方網記者桑怡12月14日報導:東方藝術中心在新年之際,特別邀請黃盈工作室帶來兩部風格截然不同的戲劇作品《黃粱一夢》和《語文課》。「黃粱一夢」這個成語可謂家喻戶曉,但故事卻並不是每個人都熟悉。《黃粱一夢》源自中國唐代的傳奇小說《枕中記》,至今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 故事圍繞著失意的讀書人盧生展開。盧生在旅店裡遇到了道士呂翁,在等候店主烹製「黍飯」的過程中得到了一個神奇的青花瓷枕頭。他就著煮飯的香味睡去,卻在夢裡經歷了這一生,美夢不斷、噩夢連環,生老病死、欲罷不能。
  • 這些歐洲知識分子為何反對「政治正確」?
    麥克倫南希望從歐洲整體的視角出發,重新理解歐洲為現代世界所帶來的歷史遺產,以重新建構新「歐洲人」身份認同,並以此思考未來歐盟該在新世紀的國際格局裡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對話 胡裡奧·麥克倫南胡裡奧·麥克倫南,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加拿大布蘭奇中心高級研究員;牛津大學桑坦德學者,著有《歐洲:歐洲文明如何塑造現代世界》。
  • 馬克龍欲組聯軍保歐洲安全 減少對美軍事依賴
    中新網11月7日電 據外媒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6日到訪法國北部地區時,再次重提成立「歐洲聯軍」的主張,強調只有擁有「真正的歐洲聯軍」,才能加強自身保衛力量,應對各方軍事威脅。資料圖:法國總統馬克龍視察法國戰略飛彈核潛艇「可畏」(Le Terrible)號。
  • 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義和團難道真的比八國聯軍還可恨嗎
    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義和團,難道真的比八國聯軍還可恨嗎? 袁老師,這符合您的身份嗎?這就是您的治史態度?
  • 【地評線】潮評丨公知在網上組建了116國聯軍包圍中國,川普卻怒...
    俄羅斯的態度就更有意思了,  他是最早表態要加入提案的大國,  但是俄羅斯代表在講話裡也表示要讓WHO主導調查,  並且特別強調不能讓政治因素幹擾調查。  如果真的搞獨立調查,  是不可能按照他的套路來的。  他能做的只有利用美國強大的實力威脅WHO,  逼迫WHO讓步。  推特有網友就調侃:  川普想要實現他的計劃,  只能讓彭斯或者蓬佩奧去接替譚德賽了。
  • 新政府幾度「難產」,義大利會成為歐洲政治「火藥桶」嗎?
    義大利是歐盟創始國之一,經濟體量位居歐洲第三,其政府的穩定性對歐盟可謂至關重要。義大利政府組閣一波三折之際,整個歐洲似乎被義大利帶著上了過山車,玩的是「心驚肉跳」。人們不禁憂心,義大利會成為歐洲政治的「火藥桶」嗎?
  • 學習成語:黃粱一夢
    今日成語黃粱一夢成語讀音huáng
  • 國際聯軍在敘使用白磷?美軍方:彈藥符合國際標準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14日報導,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表示,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聯軍不會公開其在敘利亞所使用的彈藥,但這些彈藥都符合國際標準。    報導稱,五角大樓發言人表示,聯軍不會就其在軍事行動中使用的具體武器和彈藥類型作出評論。
  • 啞舍:黃粱一夢,一個瓷枕,可以讓你美夢成真,也會讓你噩夢成真
    #啞舍#你聽說過黃粱一夢嗎黃粱一夢傳說中的高中進士,娶了漂亮老婆,當了節度使,打了勝仗,高升至宰相,享盡榮華富貴,最後兒孫滿堂的故事。那個傳說中的人,便是盧生,也因此有了黃粱一夢的由來。這場夢很長,直到他八十多歲驚醒;這場夢又很短,短到連一碗米飯都沒有煮熟。
  • 黃粱一夢是什麼夢?關於它的故事你知道嗎?
    —— 金朝 · 王丹桂《悟黃粱》黃粱一夢,比喻虛幻不能實現的夢想。後來比喻榮華富貴如夢一般,短促而虛幻,美好的事物,容易消散,轉眼成空;或者比喻夢寐以求的夢想落空,出自唐朝小說家沈既濟的《枕中記》。黃粱一夢由此而來。呂翁知道以盧生的能力不足以實現他的野心與欲望,於是借這一夢來點醒他。免得他越陷愈深,無法自拔,最終被欲望控制了人生。人這一生,美夢多美都可以,但現實卻是很殘酷,很冰冷。就好像沒有翅膀的烏龜是永遠無法展翅高空的,但它可以在其他地方尋得屬於自己的生活。
  • 臭名昭著的「英法聯軍」怎麼誕生的?最終破裂竟源於美國的計謀?
    與此同時,在戰後的「分贓會議」中,沙皇對歐洲勢力範圍的重新劃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並試圖以武力相要挾,英、奧等對此頗為警惕,雙方之間的隔閡開始出現了。與此同時,繼拿破崙之後上臺的法國政治精英塔列朗等則看準機會,向英、奧等國拋出了合作的橄欖枝,英法官方間合作的基礎之雛形開始出現了。
  • 來劇場吃飯、上課《黃粱一夢》《語文課》東藝跨年上演
    除石倚潔、曹鵬、張浩天等人即將接棒獻上精彩的音樂會之外,東方藝術中心在新年之際,還特別邀請黃盈工作室帶來兩部風格截然不同的戲劇作品——《黃粱一夢》和《語文課》將重磅上演。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1日,「新國劇」《黃粱一夢》將在跨年時分展現東方哲學思辨、呈現傳統與現代交融,舞臺上特別烹飪的「黃粱飯」也將讓觀眾們在米飯飄香中與主角一起「大夢一場」。
  • 為何歐美遊戲喜歡成年人槍戰,日本ACG卻不喜歡?
    遊戲界中歐美遊戲都是成年人拿著槍戰鬥,有現代和科幻背景的,連蒸汽龐克也有。有的是與人槍戰,有的是射喪屍、外星人。但是日本ACG卻很少有成年人拿槍戰鬥的作品。就是成年人拿槍戰鬥的作品很少。是甚麼原因導致?這是XBOX吧友的想法:網友1:因為日本要輸出他們日本刀的文化啊,不見所有卡通遊戲電影都弱化現代武器嗎?
  • 為包圍中國,「英法聯軍」又來了,這次還加上這些國家
    按這樣算下來,中國的大門口可真是熱鬧了,美法英德,再加上時刻提防中國的日本,印度,澳大利亞等國,差不多也能再湊出個「八國聯軍」。但此時非彼時,中國不再是那個中國,而這些聯軍表面上目標一致,實則各有目的,如同一團散沙。
  • 八國聯軍爬上慈禧的鳳床,留下了一句外語,卻無人敢去翻譯!
    今天小編就以八國聯軍爬上慈禧的鳳床,留下了一句外語,卻無人敢去翻譯為題來講一講關於慈禧太后的歷史故事!武則天,她是真正有雄才大略的人,在她的統領下,還是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很多的好事的,武則天可以說是一個明君,也有一定的政治才能和統領才能,雖然是女人,他一向是備受讚揚的皇帝。
  • 搞「新八國聯軍」?尷尬的事情出現了
    (原標題:搞「新八國聯軍」?尷尬的事情出現了…)這是想整個新「八國聯軍」?今年頻繁借反華議題「興風作浪」的反華「草臺班子」——「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又來「加戲」了。同時,分別來自斯洛伐克和德國的歐洲議會成員米裡亞姆·萊克斯曼(Miriam Lexmann)和萊因哈德·比蒂科弗(ReinhardBütikofer),聯名致信了歐盟。這些信件均使用統一的模板,內容也完全一致。
  • 翼騎兵是歐洲戰爭史上的「浪漫傳奇」,拯救歐洲基督文明的衝鋒劍
    在國際舞臺上,它遠沒有周圍的朋友那麼活躍。但誰還沒有輝煌的過去呢?它也曾是一個吊打過條頓騎士團,並佔領俄羅斯的英雄。尤其是它的翼騎兵,這是歐洲浪漫和傳奇的象徵。很長一段時間,享受著不可戰勝的赫赫威名。3、維也納戰役在17世紀上半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再次發動入侵歐洲的計劃,企圖挽救衰落。土耳其軍隊先後佔領了中歐,以及中東歐的大片地區,歐洲國家聯手打擊土耳其人。1683年,奧斯曼土耳其襲擊了維也納市。
  • 歐洲永遠需要美國?為表忠心,德國和法國「吵了一架」,毫不留情
    德國女防長認為,歐洲永遠需要美國據報導,前段時間,德國女防長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歐洲永遠需要美國》。她認為,在短時間內,歐洲還無法獨自保衛自己,這種情況下還在幻想擺脫對美國的依賴,實現歐洲的戰略自主根本就是在做白日夢,這種幻想是不切實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