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名浮利兩悠悠。終不道,把身囚。好貪多敗更多憂。
又著個,甚來由。願人識破早抽頭。從前事,盡都休。
飄飄物外不淹留。管有分,繼吾儔。
—— 金朝 · 王丹桂《悟黃粱》
黃粱一夢,比喻虛幻不能實現的夢想。後來比喻榮華富貴如夢一般,短促而虛幻,美好的事物,容易消散,轉眼成空;或者比喻夢寐以求的夢想落空,出自唐朝小說家沈既濟的《枕中記》。
話說唐開元七年,有一讀書人喚盧生。盧生家境貧困,鬱郁不得志,騎著青駒穿著短衣進京趕考,結果功名不就,不禁灰心喪氣。
一天,旅途中經過邯鄲,遇上大雨。在旅店避雨時,遇見了法術高明的道士呂翁,兩人相談甚歡。盧生自嘆貧困,言語中流露出悲傷愁悶之情。
呂翁便拿出一個青瓷枕頭給他,告訴他,有了個這個枕頭什麼美夢都能成真。
盧生倚枕而臥,一入夢鄉便娶到了美麗溫柔、出身清河大戶人家的崔氏為妻,家中資產也越來越豐厚。
過了些日子,他又進京趕考,一舉高中進士。升為陝州牧、京兆尹,最後榮升為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
一時之間名望清高,而受尊重。結果卻被當時的宰相所妒忌。宰相用流言蜚語中傷他,害他被貶做端州刺史。三年後,又回到皇帝身邊當常侍,沒多久,又當上了宰相。
同朝的官僚再次陷害他,又誣陷他和邊疆的將領勾結,圖謀不軌。皇帝下詔把他關進監獄。
盧生擔心自己性命不保,對妻兒說:「我老家有良田五頃,足以禦寒防飢,何苦要求官受祿呢?如今落得如此地步,還不如穿著粗布衣服、騎青色的小馬,行走在邯鄲的路上!」
於是拿刀抹脖子自殺。他的妻子立即搶救,這才保住了一條性命。
受他牽連的人全部死了,只有盧生因宦官求情保住了性命,免了死罪,被流放到外地。幾年以後,皇帝知道他是冤枉的,又恢復了他的宰相職位,冊封為燕國公,恩寵依舊。
他的5個孩子也高官厚祿,嫁娶高門。盧生兒孫滿堂,享盡榮華富貴。80歲時,生病久治不愈,離開人世。斷氣時,盧生一驚而醒,轉身坐起,左右一看,一切如故,呂翁仍坐在旁邊,店主人蒸的黃粱飯還在鍋裡,還沒有熟。
盧生問道:「難道剛才那些只是一場夢?」
呂翁回答:人生如夢一場,你一生所經歷的輝煌,不過如此啊。」
盧生惆悵良久,謝道:「恩寵屈辱的人生,困窘通達的命運,得與失的道理,生與死的情理,我明白了,全都明白了。您這是在遏止我無窮無盡的慾念啊!」
盧生大徹大悟,不再執著於功名,磕頭拜謝後離去。黃粱一夢由此而來。
呂翁知道以盧生的能力不足以實現他的野心與欲望,於是借這一夢來點醒他。免得他越陷愈深,無法自拔,最終被欲望控制了人生。
人這一生,美夢多美都可以,但現實卻是很殘酷,很冰冷。就好像沒有翅膀的烏龜是永遠無法展翅高空的,但它可以在其他地方尋得屬於自己的生活。
盧生能夠及時看透人生,面對現實,不再執著於不切實際的美夢和欲望,是他的幸事。
正所謂,黃粱一夢終須醒,無根無極本歸塵。金龍飛天歸何處,不如凡間做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