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當網創始人,夫妻反目離婚未休,又傳兒子狀告父母!
8月9日晚間,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發布微頭條自曝自己和俞渝被兒子告上法庭,其目的是「要求法院確認我和俞渝為他代持噹噹股份的代持協議有效」。
李國慶、俞渝和兒子一家(姑且還稱為一家,離婚官司還沒結束)在用狗血劇情,來給我們全民上了一堂《公司法》和《婚姻法》的生動課,也在為《民法典》的普及做宣傳。
今天不談法律,我們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解讀一下這場公共事件。
本是隱私的婚變,因為利益關係成了熱門話題,現在兒子也被牽扯進來,真是越來越亂了。
去年,李國慶採訪時失控摔杯,既不得體又有失風度,甚至是情緒失控。
是什麼讓原本恩愛的創業夫妻反目成仇?
是什麼讓父慈子孝到仇人相見對簿公堂?
今天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開分析一家人的行為和悲劇發生的原因。
第一情感的錯位,身份的重合。毫無疑問李國慶,俞渝夫妻有過愛情甜蜜期,是令人羨慕的神仙眷侶。男的英俊瀟灑,才華橫溢,北大畢業少年多金;女的視野開闊,格局較大,相夫教子,聯絡風投,推動上市。
可以說在事業創始和上升期,兩人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但是,兩個性格強勢,非常有主見的人,在有共同利益是會暫時掩蓋矛盾,有一方顧全大局隱忍犧牲。
當當網在2004年逐漸佔據了網絡圖書零售市場的40%份額,也就在這一年,二人有了第一次分歧,亞馬遜想要收購當當網70%以上的股權,俞渝當時偏向於接受,畢竟這次收購可以實現資本與財富的最大化,而李國慶則看好當當網的後續發展,不願亞馬遜以此控股。
最終這次分歧,以俞渝的妥協告終,而後續當當網的發展,也確誠如李國慶預期的那樣。2010年,當當網在美國上市,原本對企業來說,是發展裡程碑的存在,但對於二人的婚姻而言,卻成為了走向破滅的開始。
從那之後,二人在公司的發展與運營中,分歧重重,不僅影響了公司的正常運營,還多次因為決策的分歧喪失發展良機。可謂是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眼看京東商城攻城略地,拿下網上圖書銷售第一份額。
所以,兩個都強勢的人,並沒有發揮出合力。因為事業關係與婚姻關係的重合,兩人因愛生恨,愛情和婚姻走向陌路。
無論是心理諮詢還是企業管理還有政府公共部門,有一條職業道德規範,那麼就是避免雙層身份和利益糾葛,如果存在利益關係,必須終止服務尋找替代。
而李國慶,俞渝夫妻就是因為婚姻關係和事業合伙人關係的雙重身份造成的悲劇。
如果兩人能夠把事業和婚姻的界限分清楚,不因為工作事業上的事情影響感情和婚姻。但是,很難,除非兩人和平協商一人退出管理層以一人為主。可惜,事情發展事與願違。
第二李國慶大男子主義思想嚴重,俞渝沉默之後的爆發。
從沒有看到過夫妻反目成仇後,互相傷害到這個程度,互揭老底曝光隱私,連最後一塊遮羞布也不要了。
主要原因,從雙方曝光信息來看,李國慶大男子主義思想嚴重。
創業初期及上升期,女方可以為共同利益沉默隱忍。可是到了困難期,事業上公司發展上的分歧,難免傳遞到婚姻家庭上。隨著俞渝股權的增加,話語權也增加,李國慶大男子主義的尊嚴逐漸接受挑戰甚至毫無尊嚴一臉無奈的退出管理層,把他認為是他一手創造的噹噹拱手讓人。
這個事件中,李國慶覺得是被「八王逼宮」
被迫出走,這也是所有矛盾激化的原因。
作為一個大男子主義思想嚴重的人,士可殺不可辱,矛盾公開化後,只有魚死網破。
第三子女教育中,父母缺位。
從兩人互揭老底的公開論戰中,我們可以看出,因為事業發展的需要,兩人或多或少都錯失了孩子的教育和陪伴。
而兩人公開開撕,揭露隱私,也是對孩子的二次傷害。不管怎麼樣,孩子很無辜。
現在,兒子也參與進來了。後續走向無從得知。
我想李國慶,俞渝事件給我們普通人也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家庭和事業都是要經營的,要用心經營,不肯犧牲和包容的關係是不長遠的。
家不是講道理的地方,家裡講愛,愛是不講道理的。刺蝟原理是既要互相溫暖又要保持距離。那麼,保持距離的邊界很重要。
家庭的不幸會代際傳染的,原生家庭對子女的的影響是一輩子的。所以,對待孩子最重要的是愛和陪伴。夫妻感情沒有了,對子女的愛不會變。為了孩子,也要好聚好散。
最後,還是希望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家庭幸福。因為,這是生活常態!
我是沙漏無痕,一個專注情感問題的心理諮詢師,如果喜歡請關注,轉發,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