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高聽,蜂翁,狗皮道士,劉生青詞之譴

2020-12-25 滄海一粟古代志怪故事

高聽

《賢奕編》裡記載,有種蛇叫做高聽,經常闖入大蜂窩裡收集毒液。出來後,就藏在路旁的草叢裡,等到有路過的,它就出來咬人。然後尾隨被咬的人,到了人家附近,就爬到樹上偷聽。如果這家傳出哭聲,它知道這是被咬的人死了,就洋洋得意地走開。如果沒有哭聲,它就很氣憤,再去蜂窩裡收集毒液,躲到草叢裡咬人。

【原文】賢奕編 有蛇名髙聽,常闖入巨蜂房中,盡収其毒,乃出。伏道傍莽中,伺人過而螫之,已 ,尾其人至於宅,近處縁樹,末而竊聽之。聞其家有哭聲,諗其人既斃,乃悠然去。否則憤憤,復集毒 螫人如初。

蜂翁

《稽神錄》裡記載,廬陵有個舉子應試途中,晚上到一個農家借宿。一個老翁出來說:「我們家屋子窄,人口多,一個房間只能容納一張床。」舉子就在老翁家住下,房子裡能有一百多小房間,都非常窄小。過了一會兒,他餓了,老翁說:「我家不富裕,吃的只有野菜。」隨後就給他拿來了點。味道很好,非常甜,和普通的蔬菜不一樣。等睡覺的時候,舉子聽到嗡嗡的聲音。早晨醒來,他發現自己躺在田裡,旁邊有個大蜂窩。這個舉子原來有風溼病,後來好了,應該是因為吃了蜜蜂的食物。

【原文】廬陵有人應舉行,遇夜詣一村舍求宿,有老翁出見客曰:「吾舍窄人多,容一榻可矣。」因止其家,屋室百餘間,但窄小甚。久之,告飢,翁曰:「吾家貧,所食惟野菜耳。」即以設客,食之甚甘美,與常菜殊。及就寢惟聞訌訌之聲,既曉而寤,身臥田中,旁有大蜂窠。客常患風,因而遂愈,蓋食蜂之餘爾。

狗皮道士

叫狗皮道士的人,不知道他的家鄉,也不知道他的真實姓名。明朝末年,他光著腳,披張狗皮在成都乞討。每到一家門口,就學狗叫,非常像。家犬聽到,以為真來了狗,也跑出來叫。道士就和狗對著叫個不停。鄰居的狗也跑出來,聚成一群圍著他叫。道士生氣了,忽然學了一聲虎嘯,群犬嚇得落荒而逃。

他獨自住在破廟裡,到了深夜,就學一聲狗叫。過一會兒,又學很多狗的叫聲。周圍的狗也叫起來,傳播開來,全城的狗一起吠叫。

一年多後,張獻忠帶著部隊進了成都,道士突然闖到他馬前幾十步的地方,學了幾聲狗叫。張獻忠大怒,讓手下騎馬追殺。道士走的不快,但就是追不上。張獻忠更加生氣,命令放箭。箭像雨點一樣飛過去,都沒射中。張獻忠認為道士會妖術,親自拉弓,一箭射中道士的腦袋,卻沒扎進去,箭飛回來射死了張獻忠的坐騎。張獻忠大驚,不再讓人追趕。

過了些日子,張獻忠在成都建立大西偽朝廷,正月初一朝見百官。忽然看到狗皮道士也在官員行列裡,他披著一張狗皮,手裡拿著一個上朝用的笏板。看到眾人發現了自己,他就又學了幾聲狗叫。張獻忠大怒,命人捉拿。道士大聲學狗叫,就好像有千百隻狗在吠叫,聲音傳出去很遠。全城的狗聽到了,也都隨聲附和。一時,狗叫聲驚天動地,張獻忠命令抓道士,手下也聽不見。張獻忠驚慌地退到後堂,接著狗叫聲停了,道士也不見了。

外史氏說:世上神仙的故事很多,我半信半疑。現在看狗皮道士的所作所為,不就是神仙嗎?不然哪能這麼輕鬆的戲弄張獻忠?

【原文】狗皮道士者,不知何許人,亦未詳其姓氏。明末,嘗冠道冠,躡赤舄,披狗皮,乞食成都市。每至人家乞食,輒作犬吠聲,酷相類。家犬聞之,以為真犬也,突出吠之。道士輒與對吠不休。鄰犬聞之,亦以為真犬也,輒群集繞吠之。道士怒,忽作虎嘯聲,群犬皆闢易。每獨居破廟,至深夜,輒作一犬吠形聲,少頃,作眾犬吠聲,儼然百十犬相吠也。久之,通國之犬皆吠,而達乎四境矣。

歲餘,獻賊入寇,道士突至賊馬前數十步,大作犬吠聲。獻賊怒,令群賊策馬逐殺之。道士故徐徐行,賊數策馬,馬不前。獻益怒,令飛矢射之,如雨,皆不中。獻賊益大怒,以為妖,親策馬射之,中其首不入,矢還中賊馬,馬斃。獻賊大駭,乃已。

他日獻賊僭尊號,元旦朝賊百官,忽見道士披狗皮,列班行,執笏作犬吠聲。獻賊大怒,令群賊縛之。道士乃大作犬吠聲,盈庭如數千百犬爭吠狀,聲徹四外。合城之犬,聞聲從而和吠之,聲震天地。獻賊大聲呼,眾皆不聞,為犬聲亂也。獻賊大驚而退。既退,犬聲息,道士亦不知何往。

外史氏曰:世之言神仙者比比,餘則疑信相半。今觀狗皮道士之所為,豈非神仙哉?不然,何侮弄獻賊如襁褓小兒哉?

劉生青詞之譴

真和初年,中牟陽橋人劉慎,為同鄉劉六作青詞(道家做法事時上奏天庭的表文)。劉六平時名聲不好,做過壞事。劉慎在青詞裡巧言為他辯解粉飾。幾天後,他徒弟魯羅的孩子忽然被什麼附了身,讓家人把劉慎找來。劉慎到來後,這個孩子嚴肅的呵斥到:「你昨天給劉六作青詞,你知道要送到哪裡嗎?敢這麼亂寫?」劉慎聽了,非常惶恐,馬上寫了認錯書,發誓再也不給人寫青詞。孩子不再說話。

這個小孩兒剛六七歲,根本不知道青詞是什麼。這是劉六惡行太大,劉慎給他掩飾祈福,神借這個小孩的嘴來警告他。

【原文】正和初,中牟陽橋人劉慎,字榮輔,為裡人劉六作延薦青詞。劉平生有穢行,榮輔作詞,曲為辨理,又依例薦拔。後數日,榮輔作首,學生魯羅兒者,病中忽為物所憑,令家人請榮輔來。劉至,羅兒作色呵之曰:「汝昨為劉六作青詞,汝於誰處敢妄語耶?」榮輔聽罷,惶懼殊甚,手寫首狀,言自後更不敢復作青詞!羅兒不復有言。此兒甫成童,初不知青詞為何物。殆是劉過惡顯著,榮輔妄為飾說,邀福,神故假此兒以警之耳。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四大志怪小說是哪些|民間故事
    中國自古就有鬼怪之說,有些簡單的故事經後人的加工就變得更加離奇了,而這些故事後來也都被收錄整理成集。那麼,你知道中國古代四大志怪小說是哪些嗎?
  • 冷知識:「青詞」
    「過鎮江,見賽玉皇及風神、雷神者,禱詞無數,道士乞撰青詞。」 青詞奏御 原來這首詩是為道士寫的「青詞」。那麼青詞又是什麼呢?
  • 華美詞章:道教青詞
    這種青紙朱書的用色,蘊含著豐富的宗教象徵意義,《上清靈寶濟度大成全書》載:「青者,東方之色,始生之炁,紙所以用青也。以言者尚其詞,詞所以捈中心之所欲也。朱者,至陽之精。書以朱,以類而感格。」從以青色作為東方始生之色這一點而言,華夏道教崇尚青色,以青色為尊,青詞以青紙書寫是一種對上神尊敬的表現。而朱者,有以類感格的作用,青詞作為向神靈奉告的文書,需要與神靈相互感通才能達到齋醮的作用目的。
  • 鄉土桐城 | 古代志怪故事:吳子云
    古代志怪故事:吳子云來源|小說故事收藏館  康熙初年,桐城秀才吳子云春夜賞月
  • 古代志怪故事:韶舞,田畝定限,尉遲敬德,淮南道士
    忽有一人,長丈餘,蕭疏單衣,角巾,來詣之。翩翩舉其兩手,並舞而來,語何云:「君曾見 』韶舞 』不?此是 』韶舞 』。「且舞且去。何尋逐,徑向一山,山有穴,才容一人。其人即入穴,何亦隨之入。初甚急,前輒閒曠,便失人,見有良田數十頃。何遂墾作,以為世業。子孫至今賴之。《搜神後記》田畝定限瑞安木匠王俊,年少時就手藝精湛,製作的木器和老木匠不相上下。
  • 中國古代7本著名的志怪書籍,每一本都讓人拍案叫絕
    小時候,我們最喜歡的或許便是神話傳說、牛鬼蛇神之類的故事,甚至有些人聽各種鬼故事,即便是被嚇得哇哇大叫,依然樂此不疲。古人的想像力直衝雲漢,讓人不得不佩服,中國古典志怪書籍眾多,優秀作品也不乏其作。本期將為大家推薦7本優秀的關於神仙志怪的書籍,都是地道的中國古典書籍,原汁原味,讓我們一起領略大羅神仙、牛鬼蛇神的風採!01.《西遊記》:位列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無論是藝術特色還是思想內涵上,實在都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其影響程度和家喻戶曉的程度,相信已經到了無人不知的地步。
  • 一意媚上的青詞宰相嚴嵩,為何能在官場屹立不倒直到85歲?
    朱厚熜建造了富麗堂皇的祭壇,召集法力高深的道士,再搜刮出字典裡所有美好的詞彙,寫成讚美玉皇大帝的頌詞,用硃砂寫在青色的藤紙上,稱為「青詞」。他認為,道士在祭壇上焚燒青詞,尊貴的玉皇大帝就能看到,就能感受到他修道成仙的一片赤誠,因而賜給他更長的壽命,如果表現得更好,或許就能飛升成仙。於是,酸腐文人得到了契機。霎時間,一批青詞高手活躍起來。
  • 除了嚴嵩,嘉靖皇帝還有哪些「青詞宰相」
    「有嚴閣老珠玉在前,臣真怕瓦礫在後,有誤聖上敬天之誠。」徐階一邊答著,慢慢從袍袖裡也掏出了自己的青詞雙手呈上。嘉靖拿起了噱上一頁青詞,朗聲念了起來:「離九霄而應天命,情何以堪?御四海而哀蒼生,心為之傷!呂芳,你知道徐閣老這兩句好在哪裡嗎?」呂芳想了想:「奴才以為,徐閣老這兩句寫出了萬歲爺的無奈。」嘉靖臉一沉:「怎麼是無奈?」
  • 「青詞宰相」指的是誰?「青詞」又是什麼意思?
    答案:A解析:青詞宰相指的是嚴嵩,他因青詞深得世宗的賞識。青詞:又叫「綠章」,明世宗信奉道教,不好好當皇帝,就愛玄修,喜歡煉製丹藥和研究長生不老之術,在一些神神叨叨的儀式中,就會用朱紅色的筆在青藤紙上寫一些祭天的詞。「青詞宰相」諷刺那些升官階梯並非正路的人。不靠幹實事和政績,就靠弄一些七七八八的沒用事情討皇帝開心。
  • 中國歷史故事: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
    進人魏晉南北朝後,志怪小說在各種條件的作用下有了長足的發展,不僅作家多、作品多,而且形式上更趨於成熟,不僅有了一定規模的故事情節,而且也有了某種程度的人物形象描寫,同時現實性和時代感也大大增強了。繁榮的原因,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當然是在兩漢志怪的深厚基礎上發達起來的,但它的繁榮和進步又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
  • 古代志怪故事:黎道人,變驢
    三更後,突然亮起燭光,看到三個道士飲酒,旁邊還有幾個人侍候。一個道士說:「這裡怎麼有生人氣?」侍者到處尋找,把黎道人找了出來。道士們問了他姓名,又問:「能喝酒嗎?」回答說能。於是讓他一起喝酒,並給他一個棗梨吃。吃完後仍舊讓他回紙錢堆裡躲藏,道士們不見了。從此黎道人不用再吃飯,只喝水就可以了。
  • 語文小知識:「青詞宰相」指的是誰?「青詞」又是什麼意思?
    答案:A解析:青詞宰相指的是嚴嵩,他因青詞深得世宗的賞識。青詞:又叫「綠章」,明世宗信奉道教,不好好當皇帝,就愛玄修,喜歡煉製丹藥和研究長生不老之術,在一些神神叨叨的儀式中,就會用朱紅色的筆在青藤紙上寫一些祭天的詞。
  • 古代志怪故事:齊無咎
    (故事出自清代志怪集《小豆棚》,模仿痕跡很明顯,作者一定是看過唐傳奇裡的崔慎思,和聊齋志異裡的俠女。崔慎思的故事也是講一個女俠隱姓埋名給人做妾,報仇後為了斬斷牽絆,殺了兒子離去。聊齋俠女的故事大同小異,不同在於俠女沒殺兒子,並且中間出了一個插曲。有個少年狐精多次騷擾俠女,被她飛劍斬首,這和齊無咎故事的無名死屍相對應。
  • 古代志怪故事37(餘德,出自聊齋志異)
    一天有個道士登門來討碎石頭。尹圖南拿出來給道士看了看,道士說:「這是龍宮裡的蓄水器。」尹圖南就向道士講述缸碎了以後,水不淌出來的怪現象。道士說:「這是白石缸的靈魂在顯靈。道士向尹圖南討一點白石缸的碎碴兒。他問道士有什麼用處,道士說:「把它碾成碎屑,摻到藥裡,吃下去可以長生不老。」尹圖南十分大方,就送給道士一片碎石頭,道士高興地向他道謝,興高採烈地走了。
  • 大明王朝歷史上最著名的「青詞宰相」顧鼎臣
    於是,生性陰晴難測的嘉靖開始犯嘀咕,夏言通過青詞走近自己是否僅僅是權宜之計,甚至還有其他的目的。在陰謀家嚴嵩的不斷挑唆下,嘉靖的這種猜測轉而成為了憤怒,他竟然下旨罷免了夏言的首輔之職。同時,內閣次輔顧鼎臣被任命成為了大明王朝的第三十一位內閣首輔。
  • 古代志怪故事:某郎中
    這個人是鎮江人,生於貧寒之家,自幼失去父親,母親帶著他乞討。到了七八歲就每天跪在大街上討飯養活母親,一定的母親吃飽自己才敢吃飯,這樣過了七八年。等到他母親不能行走,又背著母親乞討十多年。後來他母親病死,這人討來一領蘆席簡單安葬,然後投江而死。他的一生專門行孝,沒有別的想法。百善孝為先,這麼下等的人卻做出這麼了不起的事,難道還不足以感動神明嗎?」
  • 古代志怪故事——煨芋夢(世俗是幻,方外也是幻)
    煨芋夢(黃粱夢類的故事不少,這個故事和其他的有些不同)仲生是世家弟子,不到二十歲卻文武雙全,富有謀略。平時喜歡道家學說,也嘗試燒丹鍊汞,但都沒成功。兩天後,他走到一個廟裡,看到兩個道士在廟裡烤山芋。都五十多歲,鬚髮飄然若仙。仲生上前拜見,並說自己很餓。一個道士說:「我們是求道而來,你是從嶗山來的嗎?」仲生講了自己的經歷。另一個道士說:「求道心誠才行,你先歇歇,山芋馬上就熟了。」仲生非常疲倦,看到旁邊有塊光滑的大石頭,躺在上面就睡著了。
  • 青詞行走故事3:寫作那點事
    今天我想說其中一個點,一方面,這100條故事,已經成為我接下來公眾號持續寫的一個系列。簡單來說,也是我對過往自己的一種回溯和省思。 另一方面,我看到不少優秀的朋友和客戶,TA們對總結、寫作能力的推崇,所以,激勵我把寫這件事情,加速和加倍持續做下去。
  • 追求內在的美 | 岸田劉生 作品
    1906年(明治39年),十五歲的劉生受洗成為基督徒,這或許與前一年他父母雙亡成為孤兒的遭遇有關。劉生曾希望成為牧師,而周圍的人們意識到他在水彩畫方面的天賦,勸說他成為專業畫家。,以此次畫展為分界線,劉生的作品急速呈現出現實主義的風格。
  • 道合元始天尊,天生嘉靖皇帝:封神演義的起點,或許就在這篇青詞
    《四遊記》之首的《東遊記》中,八仙過海時與東海龍族大打出手,呂洞賓燒海(故事的源頭應即《張生煮海》),打死龍王大太子,打傷二太子,殺死蝦兵蟹將無數。接著八仙乘勝追擊,燒光東海之水,除龍王及其妻子逃得性命外,「其他魚龍等類皆為煨燼」。南海、西海、北海三龍王聞訊,盡起精兵報仇,被八仙逃走,搬泰山以填東海,砸死水族十萬精兵,砸塌了水晶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