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12月14日電(記者劉能靜、張欽)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上灣鄉九子溝村小的學生們最近體驗到了「空中課堂」帶來的便利。他們通過教室裡的電子白板和網絡,與康樂縣胭脂鎮的馬集中心小學結成「對子」,跟著那裡的英語教師上了一堂生動的英語課。
    九子溝村小地處偏遠山區。近年來學校的硬體設施有了很大提高,但由於這裡山大溝深,交通不便,學校長期以來師資十分匱乏。而「空中課堂」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個不足。
    甘肅省通信管理局政策法規處處長韓應紅介紹,「空中課堂」其實就是縣域一體化均衡教室。它利用網絡和兩套終端設備,將農村中小學與具備更優質教學資源的城鎮學校聯結在一起,讓農村地區的學生們能夠分享本地優質教師的實時教學內容,還能與城鎮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們進行互動交流。
    和九子溝村小一樣,甘肅很多偏遠的農村中小學師資存在結構性不足,英語和音體美教師缺乏。據甘肅省教育廳統計,截至2016年初,甘肅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學點共1.3萬所,其中百人以下的中學和小學8624所,只有一個教師的學校1190所。在一些農村教學點裡,學生們的音樂課本甚至從未使用過。
    《甘肅省教育綜合改革重點推進事項實施方案》提出,要提高優質信息化教育資源的使用率,增加優質在線網絡教學資源的供給量。縣域一體化均衡教室的出現則為優質教育資源在城鄉之間的共享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目前,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和康樂縣正在開展縣域一體化均衡教室的教育扶貧試點工作。
    最近幾個月,甘肅省電信公司高級技術經理張斌一直在山裡安裝調試網絡設備,剛去時,山裡的孩子們靦腆得不說話,但在「空中課堂」上就像變了一個人,積極搶答問題。
    「這也是教育扶貧和網絡扶貧相結合的新探索,它盤活了本地的優質教師資源,有利於促進城鄉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韓應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