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空中課堂」資源包研發啟動 探索融合教育的海澱經驗

2020-09-16 兄弟團隊小杜

「數學我喜歡聽人大附中梁麗萍老師的課。」「我最愛上一零一中學孔繁華老師的英語課。」「聽清華附中的關勁松老師講歷史是我以前不敢想的事兒……」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全市中小學經歷了延期開學複課、再次居家學習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海澱·空中課堂」5468個免費學習資源也讓全國的學生在家聽京城名師的課成為可能。

5468個資源輻射全國

今年的春季學期,學生居家防疫,返校試開學,再次居家學習,中高考延期……雖然線下課程受到影響,但學習並未按下暫停鍵。

自3月16日開始,點開愛奇藝、騰訊、今日頭條等五大平臺,觀眾可以看到的不光是各種娛樂產品和新聞,中小學生還能通過「海澱·空中課堂」上網課了。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羅濱介紹,根據中央、市、區工作要求,海澱教研員和全區的骨幹教師一起,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研發出整個春季學期的空中課堂資源。100餘位教研員、1000餘位骨幹教師大兵團作戰,一共研發了5468個「海澱·空中課堂」資源。通過雲教研、雲培訓,根據小學和中學的不同特點,細化教學管理指導,把教學安排等各項工作落地,為海澱的學生和老師做出了巨大貢獻。

「幾乎海澱教師進修學校的所有教研員都參與到了線上學習資源的研發工作。」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林秀豔介紹,我區大部分學校都採取了整合利用空中課堂資源加教師自主個性化設計的方式。課程資源包經歷優化升級,增加了對學生指導的建議,包括學習任務單,引導學生用好資源自主學習。

據悉,「海澱·空中課堂」涵蓋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各學科。作為優質教育區,除我區所有中小學開啟全員全學科線上教學活動外,懷柔區、延慶區,河北赤城和易縣、內蒙古科右前旗和敖漢旗、雲南怒江州、四川省涼山州、湖北省等多個地區,都使用了我區的課程資源,這是海澱區在疫情期間的特殊貢獻。

探索融合教學的海澱經驗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部委聯合發布《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大力發展融合化在線教育」被列為十五個重要方向之一。未來教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教授、城市綠色發展科技戰略研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陳浩認為,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的融合式發展將是未來教育的根本發展方向。

「融合式發展,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和推動下,未來將走向常態化,這也是『新冠及後新冠疫情』時期的教育技術發展方向。」陳浩指出,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的融合式發展將提升教育薄弱地區的教學水平,促進教育的公平與均衡發展。

「這與海澱近年來的教育發展方向完全吻合。」林秀豔介紹,「海澱已經建立起面向未來的資源研髮長效機制,未來,海澱線上課程資源的研發不會停,將研發每學年1至12年級的全學科資源,讓每名學生都有跨校選擇骨幹教師優秀課的機會。我區將持續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共同培育教學與教研新生態。」

羅濱指出,各個學校將圍繞線上教學的關鍵問題,基於空中課堂資源的使用實踐,帶領本校各學科教師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型教育範式的行動研究,區校協作,探索中小學融合式教學的海澱方案和海澱經驗。

秋季學期資源包研發已啟動

記者從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了解到,2020—2021學年上學期「海澱·空中課堂」資源包研發已啟動。

羅濱表示,海澱區響應北京市要求,超前準備,新學期「海澱·空中課堂」資源包的研發,是具有海澱特色的超大規模的集體備課,大量的準備與研發工作將在暑期完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享受更好的學習資源,讓海澱名師課堂惠及每一位學生;同時為全區的老師減負,是區教委為骨幹教師專業發展搭建的實踐平臺。

海澱區教委主任王方介紹,2020—2021學年上學期「海澱·空中課堂」資源包研發工作,為新的教學形態常態化做好充分準備。「海澱·空中課堂」資源升級、長效化研發是應需而生,也是海澱基礎教育在新形勢下進一步走向優質、均衡、特色發展的重要舉措。此次研發的資源是春季學期資源的升級。資源研發,以國家課程標準為依據,結合海澱學生實際,全面考慮畢業年級和非畢業年級的不同特點,系統研發。

王方表示:「海澱教師進修學校是海澱的、北京市的,也是全國的。」「海澱·空中課堂」資源研發,充分發揮海澱教研員們的學術優勢和學術影響力,進行學術攻堅,將對全國的教育扶貧和教育輻射發揮積極的作用。 (聶蕊)

相關焦點

  • 海澱凱文學校 用清華標準 辦優質國際教育
    在北京海澱凱文學校執行校長周兆玉看來,「一帶一路」研學活動不僅是一次跨學科融合教學的有益嘗試,在內容設計上,還突出了傳統文化教育。課程加大中文課程比重形成科藝體特色時鐘撥回到2016年。早在海澱凱文籌建之際,被任命為新學校執行校長的周兆玉就已經關注到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 海澱「課程資源包」指導師生,本學期教學任務6月底前完成
    4月13日,中小學線上學科教學啟動。此前一周,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已經把全區100多位教研員帶領一線教師研發的全科學、全學段的教學資源包放到平臺上,供全區教師使用。資源包裡除了微課視頻,還加進了對教師、學生的指導。
  • 教育部組織召開這一工作啟動會,海澱示範區將這麼做——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區內各個示範校、高中校要高度重視,抓住機遇,結合海澱教育及各校特色,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為新時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供創新性、可參考的探索和經驗,繼續使海澱教育勇領潮頭。海澱示範區的建設思路是:做好頂層設計,統籌推進示範區建設,堅持科研引領、教研支撐,加強實踐研究與指導,激發辦學活力,破解改革中的重難點問題,發揮示範校「龍頭」作用,構建學校特色聯盟,開展行動研究,注重評估與改進,注重成果推廣,成功經驗向全市全國輻射。
  • 北京海澱:圓明園博物館今年啟動建設
    北京海澱:圓明園博物館今年啟動建設 2021-01-15 03:26:29 來源:新京報 作者:朱延靜 責任編輯:朱延靜
  • 海澱啟動智慧教育雲 滿足條件的學校可申請加入
    圖源│海澱教育新京報訊(記者 方怡君)12月19日,海澱智慧教育雲正式啟動,這是北京市第一個政府專有教育雲。「教育雲」是雲計算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它是由教育信息化所需的硬體資源和分布式處理、並行計算、網格計算等技術實現的雲服務平臺,為學校提供雲計算輔助教務、教學服務。據介紹,海澱智慧教育雲是繼海澱區光纜光纖、視訊平臺、無線網絡及英語機考後的又一全區性質的統建項目,將提升海澱教育數據存儲、運行能力。
  • 啟動辛莊等村莊騰退……海澱將幹的大事兒!
    大力促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率先構建軍民融合創新體系,加快推動一批重點項目、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探索企業利益分享機制和產業協作轉移機制,在京津冀大格局中構建完整的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實現差異化跨區域協同發展。支持企業開展國際化布局,強化與全球創新主體的協同聯動。 優化拓展創新空間。
  • 海澱北部新添一所「未來教育」實驗校
    作為海澱北部地區唯一一所以「未來」命名的實驗學校,海澱區教科院未來實驗小學將依託海澱區教科院的科研力量和資源,構建未來學校理念體系,在學校課程體系、課堂教與學形態、學生綜合評價方式、學校治理模式等方面,進行一系列探索實踐。10月31日,北京市海澱區教科院未來實驗小學正式啟用。
  • 海澱凱文開放日預約 後疫情時代的擇校焦慮,優質國際教育不再是...
    出身於傳統教育強區的海澱凱文學校從自然環境到校園風格都在競爭激勵的京城獨樹一幟:既涵蓋了九年義務教育大綱的教學內容,又借鑑了清華附中百年的辦學經驗和國外先進課程理念,海澱凱文極具特色的K-12一貫制雙語融合課程體系(Kaiwen Integrated Curriculum,簡稱KIC)既能讓孩子從小在夯實中文基礎的前提下沉浸在英文的教學語境,又能一掃家長在各階段的選擇苦惱。
  • 2020海澱教育將有這些規劃!附海澱17個區教育資源分配表
    近日,海澱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新聞發布會,透露了海澱區2020年教育的大動作。知名大學雲集,優秀中小學集中的海澱區,被稱為教育界和學區房的「宇宙中心」,海澱區的教育有何動作,牽動著全北京甚至全國家長的心。據介紹,對於優質教育資源不足的西三旗、永定路、四季青地區,將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建設。
  • 海澱街道召開研討會,推進轄區教育科技創新發展
    要聞2020年9月11日,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海澱街道組織召開了主題為「新時代新變革、實現傳統教育與科技創新的融合發展」的研討會。隨後,新東方教學管理部總經理汪珺,以「傳統教育與科技創新的融合」為主題,結合新東方的情況和自身的工作經驗進行了介紹
  • 戰「疫」中的海澱進修人(十一)——「在線」培訓團隊智慧戰「疫」
    疫情期間,他們積極探索線上研修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路徑,始終奮戰在海澱教育戰「疫」的第一線!師訓部的老師們在申軍紅常務副校長和劉鋅主任的帶領下一直「在線」,為全區一線教師提供最大的教育教學支持。非常時期,學習方式的轉變讓新任教師培訓項目組不得不重新調整1300多名新任教師的基本功培訓思路。
  • 百強名校訪談 | 北京海澱凱文學校校長李永遠
    ,開發完善了一套有海澱凱文特色的K-12雙語融合課程體系(Kaiwen Integrated Curriculum),簡稱KIC。,開發完善了一套有海澱凱文特色的雙語融合課程體系(Kaiwen Integrated Curriculum),簡稱KIC。
  • 辦園質量、食品……您關注的,「海澱教育」為您把關!
    尹麗君表示,機關和學校幹部雙向跟崗鍛鍊是教工委加強教育系統幹部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對於海澱教育持續發展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的意義。他強調學校要通過此次檢查,釐清思路、總結經驗、固化成果、強化管理,做好疫情常態化下校園食品安全工作。
  • 海澱北部新添一所學校!海澱區教科院未來實驗小學來了!
    海澱北部的溫泉地區將誕生一所「面向未來」的學校。這所學校不僅滿足了區域百姓對優質教育的期待,也將為海澱教育在優質均衡發展的歷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今天上午,「北京市海澱區教科院未來實驗小學啟動儀式暨科技嘉年華活動」,在和平小學楊莊校區隆重舉行。
  • 首屆海澱國際藝術節開幕式在海澱美術館(北館)成功舉辦
    由北京市海澱區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市海澱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海澱美術館(北館)、北京稻香湖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稻香湖景酒店、朗弗國際協辦的2019年第十六屆海澱文化季之首屆海澱國際藝術節在海澱美術館(北館)舉行,並於2019年11月10日舉行開幕式。
  • 兩個「國字頭」訓練基地落戶海南 海澱外國語教育集團雙優教育迎來新突破
    ▲ 揭牌儀式2020年12月13日,中國網球協會、中國擊劍協會與海澱外國語教育集團戰略合作啟動儀式在北京市海澱外國語實驗學校海南校區隆重舉行
  • 「新技術時代下的未來教育」論壇圓滿落幕,再次吹響海澱「教育高地...
    海澱區教育委員會副主任 胡劍光  海澱區教育委員會副主任胡劍光致辭中說到,海澱作為信息化基礎雄厚、教學理念先進的教育強區,在全國起到率先探索、經驗引領的帶頭示範作用。今年,海澱區獲批成為教育部「基於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同時成立了海澱區網際網路教育研究院,期待政府、學校和企業能夠多交流、多碰撞,為中國教育貢獻更多的「海澱智慧」。
  • 「北京大學海澱醫院教學醫院」揭牌由北醫三院與海澱醫院融合發展
    今天在「北京大學海澱醫院教學醫院籤約揭牌儀式」上,海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林航表示,海澱醫院成為北京大學教學醫院,不僅可以提升醫院科研教學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醫院的醫療水平,提升患者的救治能力。據北京大學醫學部教育處處長劉虹介紹,海澱醫院是一所有著教學傳統的醫院,與北醫三院融合發展以後,從教學體系、教學規章制度、師資隊伍、教學場地設施等方面均取得了較快提升。2018年10月,經過評估達到了北大醫學部作為本科教學醫院的基本條件,與北醫三院籤訂教學合作實施方案細則。
  • 「北京大學海澱醫院教學醫院」揭牌 由北醫三院與海澱醫院融合發展
    中國網財經12月10日訊(記者 牛荷)今天在「北京大學海澱醫院教學醫院籤約揭牌儀式」上,海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林航表示,海澱醫院成為北京大學教學醫院,不僅可以提升醫院科研教學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醫院的醫療水平,提升患者的救治能力。
  • 北京升學路上的徘徊,北京海澱凱文學校告訴你選擇公立學校還是國際...
    尤其是今年情況特殊,讓很多家庭重新審視留學問題,也有家長認為一年幾十萬的學費還是有點貴,或者不忍心捨棄公立學校的好資源。  為此,不同年齡階段的家長們都會出現的疑慮,要不要從公立學校轉學到體制外的學校? 那麼,接下來北京海澱凱文學校就從體制內VS體制外學校如何做選擇這一方面進行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