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中的海澱進修人(十一)——「在線」培訓團隊智慧戰「疫」

2021-02-16 海澱進修
有這樣一個團隊,他們秉持「進、實、研、專」的團隊文化,堅持做專業的培訓,服務教師專業發展。疫情期間,他們積極探索線上研修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路徑,始終奮戰在海澱教育戰「疫」的第一線!師訓部的老師們在申軍紅常務副校長和劉鋅主任的帶領下一直「在線」,為全區一線教師提供最大的教育教學支持。非常時期,學習方式的轉變讓新任教師培訓項目組不得不重新調整1300多名新任教師的基本功培訓思路。負責人王化英、崔瑩瑩和韓民揚三位老師大年初三就開始圍繞線下教學的「老問題」和線上教學的「新困惑」組織了在線研討,指導30個學科方案分別在技術平臺、課程資源、互動方式和學習任務等方面進行了優化與創新

實施過程中,各學科負責人基於新教師延期開學期間的特別需求提供針對性的研修課程,課前針對基礎性或共性內容開展異步研修,課上藉助直播平臺針對關鍵性和重難點問題答疑解惑,課後基於研修作業的數據追蹤實施「補償研修」或個性指導,為新教師在特殊期間的教育教學提供智慧支持與精神動力。

截至目前,各學科共完成在線研修300餘次。為進一步實施精準培訓,項目組還為不同層次的新任教師提供「學習指南」「學習標準」和「學習支架」

做新任教師培訓,他們是精準的

骨幹教師是推動學校課堂教學改進的「前鋒」。田成良副主任、樊凱、馬萍和張鎔涵老師帶領骨幹教師項目組從價值領導力、教學領導力、學術領導力和發展領導力四個維度探究骨幹教師特徵和需求,依據需求,研發「指向核心素養培育的骨幹教師領導力提升」研修課程。每個學科的研修課程均須通過「學科內、部門內、專家」三輪次論證方可實施。疫情期間,6個學科通過課例研修、工作坊研討、在線觀摩等多種形式開展線上研修,近300名骨幹教師參加。思政學科藉助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優質資源,開展骨幹教師清華大學浸潤式研修,實現了思政課大中小一體化教師研修;化學學科基於《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指導標準》進行精準能力診斷,開展以深度學習為主題的研修;數學學科聚焦「單元大概念下作業設計與實施能力提升」開展線上研修等。政治學科骨幹教師清華大學浸潤式研修班(郝國強)物理學科骨幹教師案例分析(田成良)

為基層學校提供針對性的校本研修指導

他們一直「在線」

疫情期間,為解決中小學校本研修課程建設的關鍵性問題,師訓部啟動了96門精品課程的建設工作。王永祥副主任和李珂老師藉助高校資源組建了不同學科的研究共同體,各組教師在線互動、深度參與,將校本研修中的「困惑」和「痛點」轉化為精品課程的「思考點」和「行動點」,提煉出了行之有效的校本研修策略。對此,基層學校表示,「這次疫情讓我們突然意識到研修課程資源的重要性,在師訓部各位老師的幫助下,我們的校本研修課程研發意識、研發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王秀英、遲淑玲、譚文明和李珂老師經2個月的調研,深入挖掘各校疫情期間校本研修的特色案例。師訓部於6月28日召開了海澱區中小學「線上校本研修」經驗交流會,並以騰訊會議同步直播的形式開展,鞏固了線上校本研修的實踐成果,搭建了交流學習的平臺,引領了未來混合式校本研修的發展方向。

      疫情突襲給中小學教師帶來的衝擊不僅是學習方式的改變,更是信息技術應用的挑戰:錄製軟體、視頻截取、格式轉換……一系列的技術實操問題困擾著一線教師。師訓部迅即行動,劉鋅主任、張曉副主任、李珂、張鎔涵和閆夢菲老師經過5天的連夜奮戰,與信息技術部共同研發了「線上教學12問與答」,並基於調研進行了2輪迭代更新,幫助廣大教師克服線上教學的技術難題。

「線上教學12問與答」培訓課程

疫情期間,針對教師的研修工作與其說是培訓,不如說是「賦能」。對於立身於教學一線「戰場」的教師,他們需要最切合的「裝備」、最實用的「戰略」、最明確的「安排」。而線上研修對於培訓者來說,如何藉助技術把握教師的認知障礙點、思維衝突點、情感體驗點和智慧生成點,都需要深入研究。

張曉副主任帶領團隊依託海澱進校教育集團2020年度專項課題《教師線上研修模式與策略研究》,圍繞研修平臺、研修主題、研修資源及研修活動等基本要素,開展行動研究。通過研究提升了線上研修的質量,針對性的課程資源為教師在防疫特殊時期帶來了及時的「能量補給」;突出問題導向的線上互動研討為教師搭建了智慧眾籌式的「生態學習圈」;強調進階性的學習導引為教師個性化的自我研修提供了精準的「學習地圖」……

2月16日,市教委下發《關於建立2020年春季北京市中學教師開放型在線答疑工作專家庫的通知》,牛永生、朱東雲和閆夢菲老師迅速組建導師團隊,組織19位學科專家進行在線答疑。幾個月來持續跟進,及時解答並審核了學習平臺及微信群中近1400餘人次的個性化問題。繼教項目組的每一項工作面對的都是全區所有的中學、小學和直屬單位,他們力求每個數據信息精準、每位教師的困惑得到解答。師訓部教師在高水平完成部門工作的同時,還發揚協作精神,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工作。集團校工作中有他們的身影、「海澱·空中課堂」資源建設中有他們的身影、在線教學與教研系列研討中有他們的身影……回顧過往,展望未來,此次在線教育發於疫情所需,卻孕育出未來教育發展的新方向。師訓部將不斷努力探尋未來教師學習的新方案、新思路、新方法,直面時代發展帶來的挑戰,用高品質的培訓迎接未來教師教育發展的新機遇

相關焦點

  • 第十七屆海澱文化季:歌頌家國情懷 致敬戰「疫」英雄
    主辦方供圖第十七屆海澱文化季通過系列活動講述抗疫期間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善意和真摯情感,書寫身邊的抗疫感人事跡或感悟,強化責任與擔當,樹立愛國主義情懷,堅定決勝信心,傳遞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增強地區文化凝聚力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通過講述中國戰「疫」故事、展示中國抗「疫」形象、弘揚中國抗「疫」精神,引導人民深切感受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優勢,激發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激勵廣大市民積極投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踐中。
  • 【戰「疫」日記】佟盛磊:我和我的戰「疫」姐妹們
    ,她們用勇氣、智慧和擔當撐起了疫情防控「半邊天」。今天,我們翻開牡丹江中院行裝辦幹警佟盛磊的戰「疫」日記,來看看她和她的戰「疫」姐妹們的故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生活的寧靜,擾亂了節日的祥和。面對這場疫情,我們法院人沒有害怕、更沒有退縮。我與中院機關30名姐妹們第一時間投入到林機社區戰「疫」一線,齊心協力,共同抗「疫」。
  • 翻譯機、智慧課堂……戰「疫」守關 科大訊飛在青島
    停課不停學 500位老師在線培訓疫情威脅到民眾生命健康,也打亂了不少人的腳步。除了嚴守關口防止擴散,如何保障生活儘可能有序進行,也成了社會思考的問題。尤其是在學校延遲開學、學生無法返校的情況下,如何讓學生的成長不因此而停滯,成了社會共同努力的方向。
  • 華僑大學啟動「在線」教學 境內外學生同戰「疫」
    (抗擊新冠肺炎)華僑大學啟動「在線」教學 境內外學生同戰「疫」中新社泉州2月17日電 (記者 孫虹)華僑大學17日啟動疫情防控期間利用網絡平臺的教學工作,使境內外本科生與研究生可通過多個平臺進行在線教學。
  • 【戰「疫」說理】科技戰「疫」強化自主創新信心
    戰「疫」中,處處閃耀著科技之光、創新之光,也充分彰顯了科技創新的關鍵利劍作用。科技創新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提供了戰略支撐,並凝結成全球戰「疫」的中國經驗、中國方案。我們應把戰「疫」科技創新的成功實踐作為生動教材,常學常思、悉心領悟,從中體悟科技創新的硬核力量,進一步增強自主創新的信心,更加堅定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
  • 最美「疫」中人·專家篇丨朱華波:把初心印刻在戰「疫」前線
    原標題:把初心印刻在戰「疫」前線——記「逆行者」守護人、湖南首批援鄂醫療隊副領隊朱華波在戰「疫」一線的朱華波。艱險時刻,愈加堅勁。3月10日,好消息從戰「疫」一線傳來——湖南對點黃岡的縣市區住院患者清零!
  • 北二外教師翻譯服務助力戰「疫」
    來源標題:翻譯服務助力戰「疫」 「我相信——消退的一定是黑暗中的邪惡,永遠消失的將是陰影中的病魔。經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師張惠芹、韓小也翻譯後,為國人所知,「永不屈服、永不退縮的中國精神」,鼓舞著同心協力戰「疫」的人們。疫情襲來,在二外,有一群教師組成的「多語種抗疫語言服務團隊」,發揮專業特長,用20個語種,值守熱線,翻譯戰「疫」,普及防疫知識,為各國合作戰「疫」架設橋梁。
  • 戰「疫」中的環保人(80)丨感受廣西南寧的戰「疫」環保力量
    當前,面對嚴峻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生態環保鐵軍義不容辭投入到疫情阻擊戰中。他們堅定地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用堅守詮釋著初心和使命,盡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鐵軍風採。下面,讓我們一起走近——戰「疫」中的環保人。眾志成城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
  • 全員戰「疫」 東北大學教務系統全力備戰在線教學
    教務處通過網絡會議組織相關人員多次討論具體工作,制定《教務處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本科生開學課業組織相關事宜應急預案》,發布了《關於2019-2020學年春季學期開學期間本科教學工作實施方案》《東北大學關於組織開展「在線教學能力提升」教師培訓的通知》《戰「疫」!學生在哪,課堂就在哪兒!
  • 戰「疫」團旗飄,邯鄲青年先鋒戰「疫」記
    疫情發生後,團市委迅速組織動員全市廣大團員青年加入疫情阻擊戰,讓火紅的團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譜寫了新時代我市團員青年的壯麗篇章。  我是青年突擊隊員,我上!「全市各級團組織、團幹部要真正做到黨有號召、團有行動,主動投身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來」,團市委書記陳國慶說。
  • 重慶:智慧城市打響智能化戰「疫」
    從最原始的紙質出門條,到後來的電子二維碼;從最初的挨家挨戶排查,到後來的大數據高效排查;從最初的公共運輸減小運力,到後來的精準調度、科學安排……重慶的這場戰「疫」正在因為大數據智能化的運用而變得更加精準、高效、智慧。
  • 戰「疫」中的開學典禮
    今天世紀路小學用一場別開生面的釘釘直播形式進行2020年春季開學典禮——讓我們在戰「疫」中成長。疫」,特別的升旗儀式在每一個世小學子的家中準時召開,衣冠整齊的同學們佩戴上紅領巾,在鮮豔的國旗下唱國歌、少先隊員敬隊禮、一年級同學及全體家長們行注目禮,神情莊嚴而肅穆。
  • 在線學習進行時:今天下午,江西全省大中學生同上一堂戰「疫」課
    3月27日14:30,人民網聯合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廳共同推出的「同上一堂戰『疫』課 江西專場」打響「上課鈴」。 這場特殊的大課,還特別邀請到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黨支部書記、博士生導師張文宏,同為江西人的滴滴出行董事長兼CEO程維,兩位特約嘉賓將分別以「疫情防控秘訣」和「讓我們一起與時間賽跑」為主題與大家暢談。 疫情期間,全國學生「停課不停學」,在線教學成為了傳統教育的有益補充。
  • 《新聞聯播》頭條點讚泰州戰「疫」人才
    日前,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頭條點讚泰州戰「疫」人才王春香博士。  王春香博士系美國海歸博士,國家特聘專家,2010年在江蘇泰州中國醫藥城創辦江蘇康為世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主要從事高技術含量生物試劑的研發與生產,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瞪羚企業。
  • 睿丁英語56天戰「疫」日記
    睿丁英語戰「疫」日記 1月20日 農曆:臘月二十六 大寒 國家級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對媒體明確表示存在人傳人,並首次證實有醫務人員感染。 2月1日、2日 總部學術老師、技術老師回到北京,在家中開始【戰「疫」特別課程】的製作。
  • 繪戰「疫」,畫英雄|最萌正能量!小學生畫筆中的戰「疫」故事
    對售賣、食用野味的抵制對醫護人員衝鋒陷陣的敬佩對打贏戰「疫」單純而堅定的信心當新冠肺炎疫情席捲而來他們沒有選擇置身之外而是將所有的感受融入繪畫通過繪製一幅幅戰「疫」作品為武漢送去溫暖傳遞滿滿的抗疫正能量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戰「疫」小先鋒的畫中「話」希望這些「00後」孩子的作品能夠給予大家溫暖和鼓勵
  • 永州一中師生:在戰「疫」中感悟成長(4)
    紅網時刻通訊員 王受吉 唐凱 屈甘霖 永州報導【前言】雖不能做一名「逆行者」,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線,但戰「疫」,從來都不是一個人或一群人的事情。他們心在課堂、情系時艱、志在遠方,共同拿起紙筆,在戰「疫」中感悟成長……教師篇:願做「停課不停學」的護航人永州一中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唐凱2020年春節期間,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共同阻擊新冠肺炎疫情。
  • 戰「疫」中的依能力量,科技賦能智慧防疫與在線教學
    在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為全力幫助各地高校、職業院校、中小學做到「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成都依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始終心系教育,發揮一直以來在智慧校園、智慧教學解決方案等方面的領先優勢,在疫情期間免費為各學校提供遠程辦公、在線教學、疫情填報、視頻會議等服務,保障學校在線辦公和遠程教學的需要。
  • 10件新媒體戰「疫」精品的創作秘笈
    在40餘篇「武漢日記」中,我們記載了幾十個鮮活人物,他們的故事為復盤戰「疫」提供了另一種角度和參考。戰「疫」中,有溫情也有苦情,而「武漢日記」力求為每一種情緒找到出口和歸宿。比如《我的城,我來救》這篇日記,就發出了戰「疫」初期武漢人積極自救的吶喊;再如《武漢,要有光》這篇日記,為全社會扛過「至暗時刻」帶來了溫暖與力量。
  • 戰「疫」中的福佑「戰師」
    在這場戰役中,有這樣一群人,她們用手中的電腦繪就最美的「戰師」,她們就是新城區福佑路小學勤奮上進的教師團隊。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各位教師積極開展網絡教學,展現了福佑人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生活狀態及戰「疫」必勝的信心、決心。特別是該校的畢業班老師們,勇於創新、敢於擔當,用行動為其他教師樹立了榜樣,用熱忱書寫出了對教育的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