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件新媒體戰「疫」精品的創作秘笈

2020-12-19 金臺資訊

編者按:11月19日,在中國記協和湖南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上,中國記協新媒體專業委員會發布了中央媒體、地方媒體「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各10件。今天,我們選取中央媒體的10件案例,與大家分享這些融合式、沉浸式、社交化、場景化的戰「疫」精品背後的秘笈,聆聽創作者的思考和感悟。

01

人民網《武漢日記——人民網前方報導團隊武漢採訪實錄》

推薦詞:春節前夕,人民網記者深入重症監護室、火神山和雷神山建設工地、居民社區、援鄂醫療隊駐地、方艙醫院開展系列報導,60多天連載40多篇日記、24條Vlog。報導採用日記體例,融合圖片、人物特寫、現場直播等表現形式,記錄了幾十個鮮活的人物故事,為戰「疫」報導提供了微觀視角,也是一次兼顧傳播效果和社會效益的全媒體報導生動實踐。

創作感言

人民網記者王欲然:真實反映武漢戰「疫」狀態是「武漢日記」這部作品的初衷。在40餘篇「武漢日記」中,我們記載了幾十個鮮活人物,他們的故事為復盤戰「疫」提供了另一種角度和參考。戰「疫」中,有溫情也有苦情,而「武漢日記」力求為每一種情緒找到出口和歸宿。比如《我的城,我來救》這篇日記,就發出了戰「疫」初期武漢人積極自救的吶喊;再如《武漢,要有光》這篇日記,為全社會扛過「至暗時刻」帶來了溫暖與力量。創作、刊發「武漢日記」的日日夜夜,不僅是人民網貢獻戰「疫」力量、提供戰「疫」智慧的縮影,也是人民網踐行「四力」要求、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真實寫照。

02

新華社紀錄片《英雄之城》

推薦詞:《英雄之城》是全景記錄武漢戰「疫」2個月的重磅紀錄片,凝聚了新華社記者2個多月勇闖「紅區」拍攝的珍貴影像,以時間為軸、故事為核心,將國家視角、百姓視角和歷史視角結合,多層次、多角度全景展現了武漢戰「疫」史,展現了凡人英雄的溫情大義。全片視角宏闊,兼具故事性、思想性和藝術性,是一部「為歷史留影、為人民紀錄」的戰疫紀實精品力作。

創作感言

新華社音視頻部黨委常委張平鋒:記錄片《英雄之城》是首部記錄武漢戰「疫」2個月的全景紀錄片,中英文版全球推出後獲得熱烈反響。

片子能夠成功,首先在於謀劃早,抓住重大新聞事件精心策劃。1月23日武漢「封城」,這也是新華社第一批赴武漢抗疫前線記者出發的日子。音視頻部主任孫志平要求組建紀錄片報導團隊。這一點很關鍵,否則很多現場畫面是無法補拍的。第二,編導團隊「用心」。導演王冰笛等同志,連續兩個多月熬夜加班,可以說是一天天與記者溝通,一段段梳理素材,一字字推敲腳本,一幀幀剪輯畫面。前方視頻記者也非常辛苦。全片凝聚了新華社記者2個多月在武漢深入採訪,勇闖「紅區」拍攝的珍貴影像。

在新華社音視頻部,有一群為紀錄片夢想而奮鬥的年輕人,他們很有才華,也很有想法,除了《英雄之城》,今年還推出了《登珠峰的人》《背水之戰》等作品。

03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系列時政微視頻《總書記指揮這場人民戰爭》

推薦詞:10集時政微視頻《總書記指揮這場人民戰爭》自2020年3月5日陸續在央視新聞客戶端發布,總播放量超過4.1億,持續引發全網熱轉。從「令出如山」「不負人民」到「大國擔當」「凝心聚力」,用生動的現場、真實的同期,樸實的解說,多角度全方位展現了總書記帶領全國人民共同抗疫的歷程,彰顯了同心合力、共克時艱的中國力量。

創作感言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製片人韓任偉:能夠入圍,我感到第一是驚喜;第二是慚愧,我們知道,這個作品還有太多需要進步的空間;第三是加強了自信,對我們在新媒體領域進一步發展堅定了信心。

《總書記指揮這場人民戰爭》是國內第一個相對比較系統地從總書記指揮戰「疫」這個角度策劃製作的系列短視頻,比較及時。十集內容,講述總書記發起戰「疫」之初的決策、理念,如何展開武漢的重地之戰,如何向世界提供援手等等。從傳播上看,這個系列得到了各方較高認可,全網總播放量超過4.15億,引發熱烈反響。

央視新聞微視頻製作部團隊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團隊。我們會繼續努力。

04

科技日報社《追問新冠肺炎》系列報導

推薦詞:科學是最好的謠言「粉碎機」。在全民共同戰「疫」之時,科技日報「追問新冠肺炎」系列融媒體報導從公眾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入手,保持科學態度,用事實說話,推出了40多篇有深度、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精品,為消除恐慌,理性引導、提振信心發揮了積極作用,展現出主流專業媒體的重要價值。

創作感言

科技日報社科技創新傳播中心副主任管晶晶:今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來,各種流言不斷。回應熱點、答疑解惑,是媒體的職責。

本著這個思路,我們策劃了一個系列話題——追問新冠肺炎,1月28日開始推出。話題選擇以公眾疑惑程度為依據,從當時人們急切想知道、又易被誤導的話題入手,如「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又如「發燒咳嗽要不要去醫院?」…… 「追問」系列一共做了47篇,發揮了我們的專業優勢和資源優勢,及時發出權威聲音,化解社會焦慮。

對於新冠肺炎,以及各種熱點事件中的科學問題,我們會一直追問下去……

05

中國青年報《互喊加油,四大「天團」會師武漢!網友:王炸來了,中國必勝!》

推薦詞:在全國人民都為武漢揪心的時候,中國最頂尖醫院的精銳團隊在武漢機場相遇,並互相致以樂觀問候,現場感極強的短視頻,輔以激昂的背景音樂、現場圖片、網友評論、相關資料等,一時間刷屏網絡。中國青年報的這則新媒體產品選題精準,極大緩解了受眾的情緒焦慮,堅定了全國戰「疫」必勝的信心,是抗疫新媒體報導的上乘之作。

創作感言

中國青年報社官微編輯張力友:在中國青年報官微的主頁面寫著這樣一句介紹語:歷史的一份底稿。這個作品入選戰「疫」十大精品案例,也是我工作生涯的一份底稿,它將激勵和鼓勵我前進。

06

新華社湖北分社《壯哉,大武漢——獻給英雄的武漢人民》

推薦詞:新華社的全媒融合報導《壯哉,大武漢——獻給英雄的武漢人民》,精心謀篇布局,結構獨具匠心,以封城期間的「識大體、顧大局」、勇鬥疫魔的「傳大愛、擔大義」、闖關奪隘的「迎大考、戰大疫」,六個「大」共同詮釋主標題的「大武漢」之「大」。

創作感言

新華社湖北分社常務副總編李鵬翔:《壯哉,大武漢——獻給英雄的武漢人民》稿件主題重大,精心謀篇布局,結構獨具匠心,以封城期間的「識大體、顧大局」、勇鬥疫魔的「傳大愛、擔大義」、闖關奪隘的「迎大考、戰大疫」,一線串珠;通過大量鮮活生動的感人故事,並嵌入經典標誌性圖片和煙火氣息濃鬱的短視頻,全媒體全景式記錄英雄城市和英雄人民的犧牲和奉獻,真情聚焦偉大的人民力量,真實大氣,直抵人心。大疫大考面前,新華人不畏生死,堅持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在英雄之城,在一線、火線,切實扛起為時代畫像立傳的責任擔當。

07

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紀錄片《生死金銀潭》

推薦詞:拍攝團隊深入武漢金銀潭醫院ICU病房連續跟拍36個日夜,記錄了大量一線治療的完整而詳細的素材,反映了新冠肺炎治療的真實情況。全片沒有主觀解說,全用醫護人員和患者的客觀鏡頭和同期聲,鏡頭語言冷靜克制,敘事剪輯邏輯清晰,節奏得當,張弛有度,片尾以患者出院作結,帶給人以希望。

創作感言

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社交媒體運營一室副主編李志偉:疫情初期,坊間流傳一句話:「世界看中國,中國看湖北,湖北看武漢,武漢看金銀潭」。這部紀錄片,我們在武漢金銀潭醫院的「紅區」連續跟拍了36天,前前後後一共準備了49天。

我們這個「雲」製作團隊人不多,核心隊員只有8個人。每天前方攝影師和記者拍完素材,傳給後方。到了深夜,編輯團隊和前方再溝通下一步拍攝,每天如此。可以說,疫情期間,我們就靠著百度網盤、語音電話和一點默契,完成了這部半小時的紀錄片。

許多網友反饋說看哭了。其實,全片沒有旁白,鏡頭也很克制,更不追求煽情,因為真實的場景就處處是淚點。最終,這部紀錄片全網播放量過億,境外的瀏覽量超過了200萬,網友還自發翻譯成了土耳其語、日語、俄語等多個版本。我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呈現中國最真實的抗疫鬥爭。

08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疫情賽跑——「兩神山」等系列慢直播》

推薦詞:《與疫情賽跑》系列慢直播從1月27日高清直播信號上線,到VR沉浸式體驗,在國內外媒體和網友中引發高度關注,累積觀看量超過1.6億人次,其新聞素材被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媒體採用。該系列慢直播用事實向全世界闡釋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和「生命至上」的價值觀,見證了爭分奪秒「與疫情賽跑」的「中國速度」,彰顯了「中國精神」的深刻內涵。

創作感言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頻政務號負責人王秀帥:回想起在武漢架設慢直播的日子,現在還歷歷在目。在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很多建築工人都是爭分奪秒地工作,累了就在地上睡覺。當我問他們為什麼要拼命去搶時間搶進度時,他們說因為全國人民在看著他們,都在慢直播的屏幕裡為他們加油鼓勁,他們每加快一分鐘就能讓病患儘早得到治療。那一刻,我們感受到了作為媒體人的責任和意義。

「兩神山」慢直播是總臺央視頻上線後的第一個爆款產品,用慢直播這種形式介入重大突發事件報導,是媒體融合傳播的全新探索,我們會更加努力。

09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網絡部《新冠病毒:遇到PLA是種什麼體驗》

推薦詞: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人民軍隊聞令而動、勇挑重擔、敢打硬仗,出色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任務。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網絡部中國軍網策劃製作的《新冠病毒:遇到PLA是種什麼體驗》以長圖漫畫的形式,全景式展現了疫情發生以來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的感人故事,內容和形式實現了較好的融合,在網絡平臺引發了廣泛共鳴和積極互動。

創作感言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網絡部助理編輯張詩夢:我們的長圖作品《新冠病毒:遇到PLA是種什麼體驗》獲得認可繞不開「堅守戰位」這四個字。

大年初七,我的同事就已經深入抗疫一線,源源不斷為後方提供大量新聞素材。我們決定大膽創新,用新冠病毒的口吻來反襯軍隊抗擊疫情的歷程。

即使創作的每一步走得都比較艱難,但是誰也沒有一句抱怨,因為我們深知,抗疫前線是第一戰場,宣傳報導是「第二戰場」。作為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的一員,必須把「堅守」二字牢牢寫在抗疫宣傳報導戰位上。我想這正是軍事媒體的榮光,更是軍事媒體工作者的使命。

10

中國日報網《「抗擊新冠病毒的中國方案」英文網站》

推薦詞:在中國疫情防控形勢得到有效控制之時,疫情開始在全球範圍蔓延,國際社會迫切希望了解中國的防控經驗。中國日報網圍繞國際關切,及時推出「抗擊新冠病毒的中國方案」英文網站,權威、系統、及時、準確地向國際社會介紹中國有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做法,分享中國方案、中國經驗,講好中國抗擊疫情故事,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創作感言

中國日報網副總編輯張春燕:從推出「抗擊新冠病毒的中國方案」英文網站的第一天,我們團隊的每個人就深深體會到了它的意義。因為當時疫情開始在全球蔓延,國際社會迫切希望了解防控經驗。我們網站上線,公布熱線郵箱後,很快就收到了世界各地的電子郵件。

我們第一時間利用已掌握的內容認真回復解答,對於專業性較強的問題,比如醫院裡如何劃分隔離區等,及時諮詢權威機構回應。

我們做了很多視頻、直播、動畫來進行科普,還上線了多語種自動翻譯功能,覆蓋法語、西班牙語、德語、阿語、義大利語等語種。

我們最大的體會是:這個網站的誕生,及時、準確、權威地向國際社會介紹了中國有效抗擊疫情的經驗,為全球抗疫合作貢獻了一份力量。(本文版權歸中國記協所有,轉發請註明來源為「中國記協」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10件新媒體戰"疫"精品的創作秘笈
    原標題:看招 | 10件新媒體戰「疫」精品的創作秘笈   編者按:11月19日,在中國記協和湖南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上,中國記協新媒體專業委員會發布了中央媒體、地方媒體「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各10件。
  • 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揭曉
    華聲在線11月19日訊(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王為薇)今日舉行的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內容創新創優分論壇,發布了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在今年這場席捲全球的疫情面前,全國新聞工作者表現出強烈的社會關懷和使命擔當,他們以紙筆和鏡頭助力戰「疫」,創作出大量飽含著真情、感動與信念的作品。中央及地方媒體都湧現出了一批重量級、現象級、代表性、標誌性的新媒體作品,一批彰顯新媒體時代記者職業精神和職業素養的全媒體現場報導,一批代表媒體融合新進展的創新創意成果。
  • 玉師學子創作的戰「疫」歌曲《與你共甘苦》已上線!
    今天為大家帶來一首歌曲《與你共甘苦》為戰「疫」加油!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mv製作:何昊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首歌的作者吧何昊玉林師範學院音樂舞蹈學院音本171班學生Q:請問創作這首歌的背景和靈感是什麼?
  • 在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上 華龍網分享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作品背後故事
    今(19)日下午,在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內容創新創優」分論壇上,第30屆中國新聞獎的特等獎和一等獎獲得者現場分享了創作體會,5位大咖就「內容創新創優」舉行圓桌論壇。論壇現場,中國記協新媒體專業委員會還發布了「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中央媒體)」和「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地方媒體)」。
  • 遵義市文體旅遊局:一手「硬核」戰「疫」 一手重啟文體旅遊
    文藝戰「疫」隔離病毒不隔斷精神食糧。從2月1日起,遵義市文體旅遊局陸續推出網上觀美術作品展、精品劇目網上賞析、網上「有聲聽書」、線上藝術培訓、線上館藏文物鑑賞及網上全民健身挑戰賽等20餘種「網上營養餐」。
  • 戰「疫」時刻 河北新聞界書寫責任擔當
    原標題:戰「疫」時刻,河北新聞界書寫責任擔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河北省廣大新聞工作者迅即進入戰時狀態,全面、全景、全媒體報導燕趙抗疫進展,講述一線感人故事,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營造萬眾一心防疫抗疫輿論氛圍,凝聚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
  • 戰「疫」團旗飄,邯鄲青年先鋒戰「疫」記
    在團市委下達立即行動起來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組建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青年文明號集體創優創效的動員令後,全市各級團組織迅速組建了188支「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動員260家青年文明號集體,4300名團員青年突擊隊員,1萬餘名青年志願者參與戰「疫」。
  • 點讚|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 滎陽市新媒體之家在行動
    據悉,為全力配合好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保護全市人民的生命健康,滎陽市新媒體之家向全市新媒體從業人員發出倡議,號召各個成員積極開展正確的自我防護,做網絡正能量的傳播者,利用自身新媒體優勢創作內容健康、形式活潑、傳播力廣的作品,主動做好疫情防控正能量宣傳,提升網友自我防護意識和防護能力,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 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官網上線 大會11月19日在湘震撼啟幕
    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將於11月19日在湖南長沙啟幕。11月17日,本次活動官網(http://cnmc.zgjx.cn/)正式上線。大會官網設大會綜述、大會動態、大會概況、大會論壇、展示活動、大會影像、往屆回顧等多個版塊,通過圖文、視頻等多種形式,全面呈現大會最新進展和中國新媒體大會創辦以來的成果。
  • 抗疫題材紀實話劇《戰「疫」2020》亮相省藝術節
    11月29日,由廣東藝術家和廣東援鄂醫療隊員共同創排的全國首部邀請援鄂醫療隊員參與演繹的抗疫題材紀實話劇《戰「疫」2020》將再次在廣東藝術劇院上演。該劇自今年6月5日首演至今,反響熱烈,已經上演了11場,在7月的廣東2020年文藝精品創作生產會議上還得到了肯定。
  • 「戰「疫」」網易嚴選 蘇寧極物 小米有品等精品電商平臺措施盤點
    其中,網易嚴選、蘇寧極物、小米有品、辛有志嚴選、兔頭媽媽甄選等精品電商發揮平臺責任,為供應商、用戶以及前線醫務人員提供各種保障。對此,網經社盤點六大精品電商平臺援疫措施。網易嚴選:為供應商提供1億基金及10大政策2月17日,網易嚴選發布《網易嚴選致全體供應商書》,設立1億元防疫專用採購及扶持基金,同時推出10大政策,支持供應商渡過難關。
  • 李娟:皮影戲裡說戰「疫」 用皮影作品向廣大醫務工作者致敬
    鍾南山院士走進皮影「秀」 《隔空擁抱》創作完成後,李娟又創作了她的第二部抗擊疫情皮影作品——《億心戰「疫」》。與《隔空擁抱》相比,《億心戰「疫」》的故事更豐富、道具也更複雜,大大小小的道具有20多個。 《億心戰「疫」》講述了各省醫務工作者支援武漢、共抗疫情的故事。
  • 3000餘部影像作品展現中國戰「疫」力量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記者孫蕾)全國高校萬眾一心戰「疫」短視頻影像展映30日在線上正式啟動,3000餘部影像作品以獨特的光影視覺藝術展現中國戰「疫」力量。據了解,本次活動由中國文化信息協會國際影視文化交流專業委員會、平頂山學院等單位聯合舉辦,近萬名全國各地高校學生和青年影像愛好者參加作品徵集創作。
  • 80後畫家7天創作70幅戰「疫」漫畫,熨帖暖心
    李國開本來是一名80後國畫家,但這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傳染肺炎的戰「疫」打響以後,他變身為一名用毛筆為槍的漫畫「戰士」,以每天10幅作品的速度創作漫畫,或謳歌白衣天使,或圖畫防疫細則,或勸戒人心世態,或讚賞人間真情……畫面簡潔熨帖,筆墨輕鬆詼諧,可謂是閉門生活中的一副「暖心劑」。
  • 歌曲MV、京歌、藏文書法、字畫……來看硬核文藝戰「疫」
    在危難時刻,全國政協文藝界委員不忘初心,勇於擔當,在做好履職作業中積極解答新課題,為打贏抗擊疫情阻擊戰貢獻智慧與力量。人民政協報文化周刊特採訪多位文藝界委員文藝戰「疫」經歷體悟,以實際行動響應倡議,做好委員特殊的履職作業。
  • 烏魯木齊中小學校開展線上戰「疫」活動 書法創作表謝意,線上歌唱贊英雄
    連日來,烏市各中小學開展線上戰「疫」活動,學生們通過蔬菜皮擺畫、接龍合唱、書法創作等方式,向抗疫工作者們致敬。「居家期間,小區建了微信群接龍買蔬菜包。蔬菜包裡有黃瓜、土豆、西紅柿……每次都有十幾樣蔬菜。」武星宇說,媽媽告訴他,這小小的蔬菜包裡有大愛,從採摘、分裝、配送每一個環節裡都有很多人的付出,他們是平民英雄。
  • 奉獻精品內容 影視人攜手戰「疫」
    為此,在廣電總局指導下,各大電視臺、視頻平臺等視聽服務機構,紛紛響應號召,努力提供豐富多樣的精品內容,充分發揮文化娛樂生活主陣地、主力軍作用,加強優質內容供給與編播,豐富網民精神文化生活。紀錄片《長江之戀》《本草中華》《人間世》《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等10部,共約70小時。廣播劇《中國船長》《羅湖橋》《父親》《天若有情》等60餘部,共約60小時。
  • 〈戰「疫」之歌〉書評:《生死相依的春天,雄渾的英雄讚歌》
    《戰「疫」之歌》出版以後,受到社會和媒體的廣泛關注。2020年6月10日,《中華讀書報》整版刊登兒童文學評論家、安徽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韓進的書評文章《郭曰方新詩集〈戰「疫」之歌〉:生死相依的春天,雄渾的英雄讚歌》。
  • 好戲上網雲端遊藝 文藝精品線上共享
    線上平臺將進一步拓展廣東文藝惠民新形式,為全省文藝工作者開拓文藝創作新模式,共同激活文藝創作活力,推動廣東文藝繁榮。●南方日報記者 徐子茗 李培雲創作、雲展播廣東文藝戰「疫」線上出新3月20日,一場沒有現場觀眾的演唱會,在酷狗直播平臺吸引了120萬網友觀看。
  • 名流茶館推出戰「疫」曲藝作品
    記者獲悉,暫停演出的天津名流茶館並沒有因此而閒下來,演職員們發揮曲藝「輕騎兵」優勢,已經創作出了快板、山東快書、相聲等眾多戰「疫」主題曲藝作品。  名流茶館近日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了兩期抗擊疫情曲藝作品展播,包括由趙丹丹創作的快板小段《沒有硝煙的防疫戰》,方琦創作的山東快書《眾志成城抗疫情》,梁明宇創作的相聲《食·疫》,趙開山、王文水創作的對口快板《天使、勇士、英雄》,郭瑞創作的天津快板《防疫新冠病毒》,王朝正創作的快板《疫情口罩篇》,梁原創作的相聲《野味disco》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