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到底應該如何銜接?

2020-12-11 陝西法制網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幼小銜接,到底應該如何銜接?

大家都知道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向小學的過渡,但由於幼小兩學段教育內容與教學形式上存在較大差異,加上媽媽們的入學焦慮等問題,使得幼小銜接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

畢竟孩子們都還沒有步入小學,到底小學裡面需要哪些準備,媽媽們真的是各有各的道理

小學的教育看上去的確跟幼兒園不一樣,那該如何幫助孩子做好入學準備呢?那些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準備在哪裡?

1聊天、看圖畫書與拼音學習

小學各科的學習內容都有一個序,拿語文來說,無論是哪一版的教材,開篇都是學拼音加識字。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中圖、字、拼音一併呈現,就是想使拼音符號與它的意義一併呈現出來(如下圖)。

因此,學習拼音也需要幾方面的鋪墊:

一是有口頭語言積累,這樣才能把發音與有意義的詞句聯繫起來,推知詞句的意義;

二是能意識到「符號或圖形可以表達意思或具有某種功能」,這樣才能有興趣探索拼音這套注音符號。

事實上,幼兒園的活動為孩子學習拼音做了大量看不見的準備:

在遊戲和教學中鼓勵孩子們互相交流,使他們積累了大量的口語理解和表達經驗,在豐富他們見聞的同時也構建起他們理解詞句、辨別讀音的經驗

給孩子提供了很多圖文並茂的故事書和其他書籍,組織看圖書、講圖書的活動,幫助孩子積累了大量「圖畫與符號連貫起來可表達意思」的體驗

有了這些鋪墊,孩子很容易理解拼音作為「表音符號」的用途,這樣才能減輕孩子「糊裡糊塗背符號發音」的迷茫感,讓拼音學習真正為孩子閱讀課文和其他文字材料服務。

推薦以下三個,可以做為參考:

可以手指點讀的紙板書

拼音課程,實物+課程,讓孩子在動畫中學會拼音

2拼圖、搭積木與幾何學習

一談到數學,很多人想到的往往是「加減乘除」,其實,幾何圖形也是小學數學課重要的學習內容。

無論哪一版的小學一年級數學課本,都有比較長短、大小、高矮、粗細,認識事物形狀,描述物體位置的內容。一年級下學期還會有下圖這樣的任務。

這些都需要孩子的「形狀與空間感知」經驗作為基礎。

試想,如果孩子缺乏用眼睛辨別「不同形狀物體的輪廓是方正的、尖銳的還是圓滑的」經歷,缺乏「圓滑的物體比方正的物體更容易滾動起來」「彎腰低頭把自己的身體縮小才能鑽過比較小的圈而不碰到圈的邊緣」「長方體積木不夠用時可以用兩塊小的正方體積木或兩片薄的長方體積木拼起來代替」等種種經驗,他們在認識和熟記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的名稱及其特性時,以及在做類似上面這樣的圖形題時,就可能會感到迷茫吧。

幼兒園的遊戲和運動給孩子的數學學習做了大量看不見的準備,只是沒有像小學裡那樣用數學符號表示出來而已。

平面的從玩形狀屋、七巧板到難度各異的拼圖,立體的從玩積木、樂高插粒到大小形狀各異的紙盒等。

還有對動態空間關係的感知經驗,如騎小車時感知車身與車把的角度與車行駛方向的關係(感知位置的變化),感知以怎樣的速度騎行才不至於撞牆(感知距離與速度的關係)等等。

這些經驗都是小學數學學習的基礎。

3聽講、參與課堂活動和做作業

「坐不住」「不認真聽講」「不把作業放在心上」是令小學一年級教師憂心且常常與家長溝通的「學習習慣問題」,因為它們極有可能影響孩子對學習內容的掌握。

一些小學非常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在孩子進小學之初就專門進行「入學教育」,讓孩子明白學校的要求,如上課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傾聽別人發言,參與課堂活動,按時完成作業,等等。

也正因為小學在教學方式、班級人數及其課堂組織形式(桌椅擺放方式)、教室環境、教師人數等方面都與幼兒園有差異,再加上小學必備任務———作業,導致媽媽們原本期望孩子自己「逐漸適應新環境」的從容心態被面對「斷崖」的緊張感所取代。

因此,當家長在關注孩子入學準備是否充足時,也要關注自己的言語和態度,千萬不要用「上了小學讓老師管你」之類的話嚇唬孩子。

疏導孩子的入學緊張,激發孩子對小學生活的嚮往,為孩子入學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比如,可以對孩子說一些欣賞和鼓勵的話,還可以給孩子聊聊您上學時的趣事和遇到的老師,帶孩子到小學參觀等,讓孩子儘可能多地了解小學。這會讓孩子覺得上小學很光榮,喚起孩子對新生活的嚮往之情。

在孩子入學後,也請家長不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孩子的成績和分數上,這會給孩子帶緊張和壓力。可以多和孩子聊聊新學校、新老師和新朋友,聽聽孩子在學校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表現出對孩子新環境的興趣和讚賞,這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引導他儘快適應和喜歡新的小學生活。

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培養孩子的習慣!!!!

有了好的習慣和強的學習能力,比學到多少知識更重要

作者/來源:未央早期教育分享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幼小銜接,到底是銜接啥?
    這段時間,很多家長關於孩子「幼小銜接」的困惑,滿是焦慮和不安:「孩子中班結束了,接下來到底上大班,還是幼小銜接班更好?」「孩子馬上就要入小學了,聽說入學有測試,可是孩子聽說讀寫能力很一般,就連安安靜靜坐個30分鐘都辦不到,好擔心他到時候跟不上,現在臨時抱佛腳來得及嗎?」
  • 如何做好孩子的「幼小銜接」?長沙首個幼小銜接教研基地掛牌
    華聲在線7月15日訊 「幼小銜接到底是什麼?」「幼小銜接有必要嗎?」「該如何給孩子做幼小銜接?」……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可謂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為了不讓孩子輸在第一起跑線上,不少家長往往會在暑假給孩子報各種「幼小銜接班」,那麼,是否應該進行幼小銜接?
  • "幼小銜接",到底該銜接什麼?
    我市小一新生報名工作進行正酣,記者從近日南山區組織的中小學進社區招生服務活動中了解到,除了申報資料的準備,「幼小銜接」已經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焦點。  知識學習:最佳教材源自生活  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與小學兩個教育階段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幼兒成長發展過程中需要面臨的一個重大轉折期。提起這個話題,很多人想到的便是書本。
  • 揭秘北京慧讀國際幼小銜接到底怎麼樣?
    作者:來源網絡 時間:2020-06-11 14:09:20 瀏覽:1次   幼小銜接重要性-揭秘北京慧讀國際幼小銜接到底怎麼樣  幼小銜接進行得不順利,孩子身上往往會出現睡眠不足
  • 幼小銜接到底銜接的是什麼?新一年父母要了解這幾點
    開學季就這樣來了,這個時候最頭疼的應該是上了幼兒園,該如何選擇幼小銜接的父母吧。不讓孩子上,擔心孩子在上小學各方面的不適應。讓孩子上,又擔心學得過多,在三年級會因沒學會聽課而拉下課程。關於幼小銜接,其實有這幾點想說。
  • 剛上完幼小銜接的我們來回答,幼小銜接孩子要銜接的到底是什麼?
    從事過幼兒園和小學教學的我,經常會被家長諮詢到是否有必要給孩子報幼小銜接。其實幼小銜接這個概念不是現在剛剛就有的新名詞,過去的幼兒園學前班基本就是目前家長們給孩子報名的幼小銜接的雛形。於是校外的培訓機構開始興起,「幼小銜接班」、「拼音班」、「識字班」等到開始如雨後春筍般爆出,向家長們販賣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心情,讓家長們心甘情願的買單,甚至不少家長最後一年的幼兒園都不讓孩子上了,而直接送去全託制的幼小銜接機構了。
  • 幼小銜接到底有多重要?
    幼小銜接有多重要?幼小銜接的意義何在?孩子到底需要不需要幼小銜接? 可能這幾個問題,是廣大家長最困惑的問題。 首先我們說一下幼小銜接的重大意義何在: 首先可以幫助孩子平穩地從幼兒園到小學之間的過渡;,您準備如何讓孩子過渡呢?
  • 幼小銜接,到底銜接什麼?幼小銜接班孩子要不要上?怎麼選?
    哈哈哈哈……即將上小學的父母們不淡定了,眼看著別人家孩子一個個都上幼小銜接班了。自己家孩子也得迎頭趕上啊,不能讓娃輸在起跑線上……(中班的家長們紛紛表示:我們現在就已經不淡定了)幼小銜接,到底銜接的啥?弄明白這一點很重要!幼小銜接,真正銜接的是孩子的社交能力與(學業)抗壓能力。
  •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及如何開展
    為什麼要進行幼小銜接的培養?幼小銜接是根據幼兒過渡期身心的特點,加強孩子由認知能力向學習理解能力的轉變,同時能夠儘快適應新的環境下學習生活方式。為孩子以後長遠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下面大家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幼小銜接家長應該如何進行。
  • 幼小銜接,銜接的是什麼?
    這不幼小銜接要上嗎也成了熱門討論的話題。說到幼小銜接,作為家長,關注的應該是:需要銜接什麼?而不是要不要上的問題,找準方向,你才有可能根據孩子情況判斷要不要上,才不會如無頭蒼蠅亂打亂撞,平添焦慮。幼小銜接,銜接的就是規則和習慣。孩子在幼兒園階段是形成規則意識的關鍵期。這個時候如果注重孩子的規則培養,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90%的父母都沒有想明白:幼小銜接,銜接的到底是什麼?
    所以父母就會很糾結,到底要不要幫助孩子做幼小銜接。實際上,這樣的理解是有偏頗的,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偏差,教育部才會出臺《學前教育法草案》公開徵集意見,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
  • 關於幼小銜接,這些才是你應該做的
    一位媽媽面對幼小銜接的焦慮肯定是你想像不到的。周末去朋友家,和朋友在聊天中,朋友說起了他們小區的一位媽媽最近在群裡聊孩子幼小銜接的問題,然後他看了看自己小兒子,感覺到非常焦慮。 他說本來疫情期間孩子悶在家裡面就比較憋屈,但是為了孩子能順利「銜接」,她又給孩子報了很多班,把孩子的整個暑假全部塞滿了。
  • 幼小銜接什麼意思,幼小銜接的重要性,你真的懂嗎?
    很多家長,至今都不太懂幼小銜接是什麼意思,幼小銜接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幫助?真的就是因為幼兒園不能教授小學知識嗎? 如果真的只是因為這一點點,我想幼小銜接市場不會呈現爆發式的增長? 思考完這幾個問題,你再來仔細看幼小銜接到底是什麼意思?幼小銜接對孩子有什麼幫助?你就會一目了然了。 幼小銜接是什麼意思?
  • 幼小銜接親子講座:幼小「愛」相聚,銜接零距離
    為此,為了更好地幫助流動人口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務,更加快速地融入社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2020年8月1日,園博社區居委會攜手開心社工服務中心開展了「好爸好媽養成記」如何做好幼小銜接父母課堂之親子教育講座
  • 「幼小銜接」焦慮
    近半個月來,到底送不送孩子去幼小銜接班的問題,一直困擾著長清區居民郝麗。「孩子幼兒園大班裡的孩子明顯減少,據說大多轉到培訓機構去上幼小銜接班了。」她不確定自己讓孩子繼續留在幼兒園是否正確,猶豫著要不要也給孩子報個班。 17日16:30,在無影山東路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多名家長排隊等待接孩子。
  • 廣州耀華探討幼小銜接究竟應該銜接什麼?突擊行不行?
    幼小銜接到底銜接什麼呢?暑期要不要報個班學學算術……」耀華重慶融科園內,一位大班家長急切地向園長王之玉諮詢。「現在家長對幼小銜接的焦慮,很普遍。」王之玉坦言,一些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內容,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幼兒園家長們,反而開始擔心,自己的娃在知識的起跑線上會不會被落下。
  • 幼兒園還沒開學 家庭版幼小銜接如何打開
    與小學生家長「終於等到你」的歡欣雀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至今開學無定期的幼兒園大班學生家長似乎難以淡定了:孩子下半年就要上小學了,而眼下快進入5月,他們宅在家看電視、玩遊戲等放養式狀態,會不會影響幼小銜接?大班孩子在園時間縮短,培訓機構又尚未營業,家長如何在家幫孩子做好幼小銜接呢?記者就此採訪了長沙多位資深幼兒園園長、知名小學校長,為家長支招。
  • 寶寶幼小銜接心裡苦?專家:家長也要幼小銜接
    在幼小銜接階段,軒軒並不是一個人。因為擔心孩子一上小學就掉隊,不少家長把起跑線設在了幼兒園大班甚至更早。專家表示,幼小銜接更重要的習慣的培養,這一點大多數父母都懂了。而在學科方面,幼兒園階段再早的搶跑,一般也只能管到小學二年級。幼小銜接適當進行一些知識儲備是可以的,但不要硬灌,可以採取浸潤的方式,讓孩子入個門,就能更順利地完成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
  • 比入園適應更應該受到重視的其實是幼小銜接
    因此,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從幼兒園過度到小學階段是每個家庭最應該關注的話題。幼小銜接是幫助孩子從心理、能力等方面做好適應小學新模式、新環境準備的一個主動過程,它並不是小學知識的簡單提前,而是綜合素質的必要準備。
  • 幼小銜接市場如何正確打開百億規模
    來源:北京商報作者:程銘劼 趙博宇隨著父母知識水平的提高和教育體系的完善,學前教育已經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與此同時,如何做好幼兒園與小學之間的銜接也越來越成為家長們的剛性需求。不過,根據《2020幼小銜接行業調研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當前的幼小銜接賽道處於良莠不齊的階段,仍有機構打著政策「擦邊球」進行超前教育。在超百億的規模之下,幼小銜接市場藏著可觀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規範化發展的挑戰。需求膨脹從數據來看,幼小銜接已經越來越成為家長眼中的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