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便甘願為其傾注所有的時間和精力,以愛之名,守護寶寶的每一次成長。
但生命玄秘,寶寶發育的過程中更是充滿未知數,有驚喜,也隱含擔憂。天才畢竟少數,發育遲緩卻常見,所以如果家長發現自家寶寶三歲了,卻還不會完成以下動作,那就要引起重視了!
01 異常哭鬧或安靜
在寶寶無法用語言表達情感和需求的情況下,哭就是他們傳達訊息的方法。但如果孩子經常大哭,尤其是在受到刺激後哭鬧時間很長或很用力,那就要引起注意了。反之,如果孩子一直不哭不鬧,表現得異常安靜,那也不一定是「乖」。
02 運動發育落後,沒有呼名反應
寶寶的運動發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如果3個月了還不會抬頭,5、6個月的時候還不會翻身,9個月了還不會主動伸手夠東西,兩三歲還走不穩路,並且叫他的名字很少得到反應……這些都表明孩子的發育已經出現異常,需要諮詢專業醫生。
03 吮吸、咀嚼能力差
吃奶困難,不會吮吸、經常吐奶,是智力障礙的寶寶最早最明顯的表現。往後發展,如果寶寶在半歲開始添加輔食的階段,還不會咀嚼或餵養困難,無法正常吞咽食物致使嘔吐,那可能是寶寶的神經系統受到了損傷,需要及時問醫。
04 表情呆滯,語言發育落後
健康的寶寶軟萌可愛,但一些具有先天性智力障礙的寶寶在面容上卻會有明顯異常,例如他們可能表情呆滯、舌頭常拖在嘴外邊、控制不住地流口水……
另一方面,智力發育障礙的寶寶在語言能力上也會落後於正常寶寶。比如,說話口齒不清、不喜歡與人交流、對社會性逗引沒有反應等,出現這些情況都是寶寶智力遲鈍的表現。
0-3歲是寶寶發育的關鍵期,細緻觀察寶寶發育的發展動態,如有異常,應該及時問醫治療,以免錯過幹預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