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述原始社會的教育特徵
1.原始社會的教育還未從社會生活中分化出來;
2.原始社會的教育沒有階級性,實現原始狀態下的機會均等;
3.原始社會的教育,由於沒有文字和書籍,因而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都十分簡單。
二、簡述古代社會的教育特徵
1.古代教育有專門的教育機構和執教人員;
2.學校教育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等級性;
3.教育與社會生產勞動相分離;
4.古代社會由於文字的發展和典籍的出現,豐富了教育內容,提高了教育職能。
5.教育方法崇尚書本、死讀呆記、強迫體罰、棍棒紀律;
6.形成官學和私學並存的教育體制;
7.形成個別施教或集體個別施教的教育組織形式。
三、簡述近代社會的教育特徵
1.從法律上廢除了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普遍實施初等義務教育;
2.國家加強對教育的重視與幹預;公立教育崛起;
3.教育逐步確立了實用功利的教育目的,科學教育的興起,教育內容日益豐富;
4.學校教育系統逐步完善;
5.創立新的教學組織形式——班級授課制;
6.教育逐漸擺脫宗教的影響,走向世俗化;
7.重視教育立法,實施依法執教。
四、簡述教育學學科的特點
1.教育研究對象的普遍性和平凡性;
2.問題界域的恆定性和回答的不確定性;
3.學科基礎的廣泛性和跨學科性;
4.理論類型的多元化和學科路徑的多樣化;
5.學科屬性的綜合性和理論結構的層次性。
五、簡述教育學的發展趨勢
1.教育學的研究問題不斷拓展;
2.教育學研究基礎的擴展和研究範式的多樣化;
3.教育學學科的細密分化和高度綜合同時進行;
4.教育學研究和教育實踐改革的關係日益密切。
六、簡述教育學的價值
1.反思日常教育經驗;
2.科學解釋教育問題;
3.溝通教育理論與實踐。
七、簡述教學的特殊作用
1.教學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形式傳授人類經驗,使教學活動具有良好的秩序與節奏,從而大大地提高了教育效率;
2.教學內容的傳授是經過科學選擇,依據知識的邏輯順序以及學生獲得知識的認知規律進行教材編寫,作為學生認知世界的媒體;
3.教學是在教師引導和精心安排的過程中進行的;
4.教學能夠確保學生的全面發展。
八、簡述遺傳素質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1.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生理基礎;
2.遺傳素質的成熟程度,制約著人的身心發展的過程和階段;
3.遺傳素質是造成人的發展的個別差異的原因之一;
4.遺傳素質的本身隨著環境和人類實踐活動的變化而變化。
九、簡述環境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1.環境使遺傳提供的可能性變為現實;
2.環境制約著人的身心發展的水平和方向,影響著人的身心發展的進程和速度;
3.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廣泛的,是潛移默化的;
4.社會生活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基礎。
十、簡述學校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一)學校教育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環境,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1.學校教育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2.學校教育具有較強的計劃性、系統性和高度的組織性;
3.學校教育是通過一支經過專門訓練的教師隊伍擔任培養人的工作;
4.學校教育能夠對影響學生發展的因素加以調節、控制和利用,以最大限度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辯證地看待學校教育在人的發展的作用
1.學校教育的作用不是萬能的;
2.學校教育對人發展的指導作用是有條件的。
十一、簡述個體主觀能動性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1.主觀能動性是人的發展的動力;
2.主觀能動性通過活動表現出來。
十二、簡述經濟對教育的制約和決定作用
1.經濟發展對教育的需要是促進教育發展的動力;
2.經濟發展水平決定和制約著教育的規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內部結構;
3.經濟發展水平決定和制約著教育的目的;
4.經濟發展水平決定和制約著學校課程的設置和內容;
5.經濟發展水平對教學手段和教學組織形式有著重要的制約作用。
十三、簡述教育的經濟功能
1.教育是勞動力再生產的基本途徑;
2.教育是科學技術再生產的最有效形式;(繼/傳的條件;擴大;高效率)
3.教育是創造和發展新的科學技術的重要基地。
十四、簡述政治對教育的制約和決定作用
1.政治制度決定著教育的領導權;
2.社會政治制度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機會和程度;
3.社會政治制度決定著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內容體系;
十五、簡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通過傳播一定社會的政治意識形態,完成年輕一代的政治社會化;
2.教育通過選撥和培養專門的政治人才,為促進社會政治的穩定、完善和發展;
3.教育通過形成輿論、思潮,對社會政治產生影響。
十六、簡述社會文化對教育的影響和制約作用
1.社會文化規範影響著教育的價值取向,制約著人的教育觀念;
2.社會文化影響教育內容;
3.社會文化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
十七、簡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傳承功能;
2.教育的文化選擇功能;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4.教育的文化創新功能。
十八、簡述人口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1.人口影響著教育發展的戰略目標和戰略重點;
2.人口數量制約著教育發展的規模、速度和教育經費;
3.人口結構對教育結構的影響;
4.人口質量影響著教育質量。
十九、簡述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是控制人口數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人口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3.教育是促進人口結構趨向合理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十、簡述教育的相對獨立性的表現
1.教育具有自身的質的規定性;
2.教育具有歷史的繼承性;
3.教育與社會發展具有不平衡性;
教育的獨立性表明:
1.教育必須堅持自己的獨特品格;
2.教育必須對社會有所批判;
3.教育必須要對社會的適應有所選擇。
當然,教育的獨立性畢竟是相對的,既要反對抹殺教育的相對獨立性的形上學的機械論,又要反對把這種獨立性絕對擴大化的歷史唯心主義。教育與社會具有緊密聯繫,我們既要跳出教育看教育,同時又要回歸教育自身和教育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