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基礎知識》綜合整理十一

2020-12-27 中公教師網

為了更好的備戰2016年教師招聘考試,中公教師網為考生綜合整理了《教育基礎知識》考點彙編,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祝願考生順利考試,早日教師!

1、教師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

2、教育學科知識包括在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中。

3、學生年齡特徵包括生理和心理特徵。

4、課的類型一般分為單一課和綜合課。

5、教師各課三方面工作:鑽研教材、了解學生、設計教法。

6、教育過程以認識為基礎,促進學生發展的過程。

7、知識能力誰為主兩種教育論:形成教育論(能力為主)、實質教育論(知識為主)、

8、《學記》中:「學而等」體現循序漸進原則。《學記》中:「不陵節而施」體現循序漸進原則。

9、新型的師生關係——平等、理解、雙向。建立的途徑——師生間的雙向交流。

10、改變原有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是這次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

11、1939年,蘇聯教育理論家凱洛夫明確提出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編寫《教育學》。

12、在教學史上先後出現的影響較大的教學組織形式有:個別教學權、班級授課權、分組教學和道爾頓制等。

13、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時涉及兩種道德規範不可兼得的情境或問題叫作:道德兩難。

14、班級管理的主要模式有:常規管理、民主管理、平等管理、和目標管理。

15、古希臘提出問答法的哲學家和思想家是:蘇格拉倫。

16、班主任是班級建設的設計者,是班組組織的領導者,又是班組人際關係的:藝術家。

17、發展個性是教育的理想,進行個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質和真諦。

18、教學過程中領會知識,包括使學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教材。

19、彼得羅夫斯基在其1972年主編的《年齡與教育心理學》一書中,將學習分為兩大類:(反射學習、認知學習)。

20、我國學者將學生的學習分為:(知識的學習、動作技能的學習、心智技能的學習和社會生產規範的學習)。

21、新課程從「文本課程」走向「體驗課程」。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質屬性是主體性,交往的基本屬性是互動性與互惠性。

22、新課程提倡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改變過去的那種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

23、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最早探討教育學問題的是前蘇聯克魯普斯卡婭《國民教育與民主制度》,馬卡連柯《論共產主義教育》。

24、贊科夫的《教學與發展》認為學生的「一般發展」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屬,它包括智力、情感、意志品質、性格集體主義思想,「差生」發展。

25、教學方法是師生共同活動方式。

26、新中國第一次學制改革是在1951年。

27、馬克思主義觀點認為,造成人的片面發展的根本原因是社會分工。

掃一掃關注教師考試網微信(qgjsks),教師考試資訊盡在掌握!!

>>>考試題庫:試題命中分析每日一練模擬試題!

相關推薦>>>2016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基礎知識》綜合整理十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