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個世界上,還剩下最後一個可以給人心靈安慰的人,那一定就是宮崎駿。踏進他的動漫世界裡,就像是走進了自己的心裡。讓人能夠和內心的自己對話,安撫自己受傷的心靈。
《龍貓》這部動畫電影對於很多人來說,都不會感到陌生。這是宮崎駿的動畫電影中,可以說是知名度很高的一部。並且關於這部動畫電影的故事由來,也一直是大家熱議的話題。無論是來源於一個悲傷的真實故事,還是宮崎駿的聯想,我們都會愛上這個溫馨的故事。
人生從來不是一帆風順
《龍貓》這部動畫電影,並不是一個快樂的故事,從這個故事的內容入手。一開始就是為了方便妻子草壁靖子養病,草壁達郎決定帶著兩個女兒小月和小梅,搬到了鄉下。這樣可以離妻子養病的養老院近一些,方便照顧。
這個故事放到現實社會裡,作為成年人,我們不難品味出這個故事裡的悲傷味道。妻子生病需要住進療養院,說明不是一段時間就可以痊癒的病。據說這部動畫電影的故事背景,是和當時發生在日本的「狹山事件」有關。
雖然這個故事,從我們成年人的角度來看,並不是一個美好的開篇。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可以搬家到新的地方,也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故事的主角是小月和小梅兩個小姐妹,所以更容易讓人聯想到「狹山事件」裡的小姐妹。
我喜歡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已經很多年。宮崎駿的動畫電影還是一樣的治癒,我對於它的看法,卻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所改變。
我不再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少年,我就不單單是品味出宮崎駿動畫電影裡搞笑有趣的地方。更多的是看到了這些動畫電影故事背後的情節。
人的一生不像電視劇裡演的一樣大起大落,但是也不會沒有任何的波瀾起伏就可以度過這一生。我們都是在這樣冷暖都有的空間生存,所以沒有人的生活可以一帆風順。
在《龍貓》這個故事裡,小月和小梅的爸爸,不僅要照顧兩個孩子,還要工作,還有生病的妻子。就算是,在現實社會中的我們遇到這樣的事情,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感到生活的擔子無形的加重。
所以宮崎駿的動畫電影,讓不同的年齡段的觀眾都喜歡看,品味出不同的含義。
壞到極致就會大反彈
其實,對於《龍貓》這部動畫電影,我看了無數遍,每一次都會因為小月和小梅的懂事而心疼。這兩個可愛的孩子,並沒有因為家庭生活的艱辛而失落。姐姐小月更是像一個小大人一樣的照顧妹妹小梅。
在《龍貓》這個故事裡,小月因為妹妹小梅任性地想要找媽媽,而賭氣不管妹妹,造成妹妹小梅找不到了。我每次看到小月明明自己也很想媽媽,卻不想讓父母操心。
所以在妹妹看起來任性地找媽媽的時候,小月生氣妹妹小梅的不懂事。我每次看到這裡,心裡都好像壓著一塊大石頭,無論怎樣也不能把心情平復。
我一直以為,女孩子還是不要太懂事。原本就是應該被呵護的女孩子,太懂事的話,很多事都自己扛著,自然讓看到的人很心疼。故事裡的小月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姐姐,讓我心疼的想要抱一抱她瘦弱的肩膀。
在我看來,在《龍貓》這個故事裡,小月一家已經是經受了很大的考驗。上帝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很多事情壞到一定程度,就沒有了可以更壞,而是開始一點一點的變好。
就像是《龍貓》這個故事,小月和小梅遇到了大龍貓的幫助。小月和小梅一起去看望了媽媽,小梅把玉米也送給了媽媽。她們的願望,在大龍貓的幫助下都實現了。
努力過後才有發言權
我喜歡《龍貓》不僅僅是因為,在這個故事裡,有小月和小梅的有趣故事。還因為他們的父母身上,特別是爸爸草壁達郎身上的積極樂觀。就像是一盞明燈,不僅照亮了小月和小梅的心靈。也讓在電視機前的我們看到,生活給予我們苦難,但是我們可以化成努力的力量。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就要付出與之對等的努力。自己賺來的饅頭,吃著都帶著甜味兒。
我們都知道沒有誰的人生可以重來,也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都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的孩子。就像是宮崎駿一樣,在他的動畫電影裡,總是能夠看到,宮崎駿從來沒有蒙上灰塵的心靈,總是能夠看到事情積極樂觀的一面。
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上很多苦難是我們必須經歷的過程,小月和小梅在父母堅強樂觀的氛圍中長大,才能夠成長為堅強樂觀的人。
生活中總是不經意的出現挫折,我們沒有辦法躲開。但是可以選擇嘗試努力改變,小月的爸爸從來沒有抱怨過命運的不公,在他的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不放棄的豁達。
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給自己一個堅持下去,努力不放棄的理由,讓我們的人生不要留下太多遺憾。
這就是《龍貓》想要告訴我們的生活的哲學,畢竟是我們努力之後,能體會到努力的感覺,就是這樣的讓人興奮,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