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麼道理都懂,可就是學不進去,怎麼辦?

2020-11-03 孫韻心理諮詢師

「你能不能看會書,你說你能幹點什麼?將來學不好,就別上學了,跟你爸去打工去吧!讓你學習是為你好,你怎麼就這麼不懂事呢………」


「此處要省略一萬字,老師,我真的不誇張,我媽就是這麼能嘮叨,我特別討厭她這樣,我知道我該學習,我也知道我懶,可我就是動不起來!」


「我也想學習,可是我一學習,就犯困,我也控制不住自己,老師,我要怎麼辦?」


這是一個已經上高二的男孩子,在班級裡成績是倒數,剛來高中時的成績是是班級前5名。

高一一年的時間裡,他的成績不斷的後退,退到了班級倒數。



班主任和家長都非常著急,想了各種辦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可孩子就是沒有學習的勁頭。


於是家長懷疑是不是孩子心理出了問題,就把孩子領去看心理老師。


這個男孩什麼道理都懂,也知道老師、家長都是為了自己好,也知道自己該學習。但就是學不進去。


孩子的品質不壞,人也聰明,但就是不學習,可把家長愁壞了,到底要怎麼辦?


這樣類型孩子的問題出在家長的身上了。


孩子的品質不壞,證明家長小時候對孩子的教育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問題出在當孩子的青春期時,家長要如何對待?



1.家長要降低對孩子的期待


這個孩子的問題不出在思想觀念上,因為他品質不壞,道理都懂。他的問題出在他的行為上,他行動不起來。主要的原因是對行動的目標期待過高。


這個時候,家長的言語潛意識裡就會讓孩子覺得「你很聰明,你學就能追上去。」「你以前很好,只要你學,你就能回到從前。」


我們都知道不努力成績肯定上不去,但孩子高中的學習不是努力就一定會見效果的。


家長要降低對孩子的期待,「慢慢學,學一點是一點。」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家長不急了,也有助於孩子一步一步,踏踏實實的學習。



2.提升自己的語商


家長對孩子說了那麼多話,說的都有道理,也能看出家長的苦口婆心,焦急的狀態。


可這麼多話,沒有一句是對孩子有用的。


甚至會起反效果,讓孩子破罐子破摔了。


真正對孩子好,那家長就說一些有用的話,也就是提升自己的語商


語商指的是如何用最短的話,讓對方達到自己的行動目標。


讓孩子學習這件事情,是不可商量的,那就簡潔的說:到時間了,你要學習了。


如果孩子還不動,就在重複一遍,


如果孩子還不動,就說:「馬上,立刻去學習!」


如果這時候,你因為孩子不學習,說了一大堆難聽的話,以為這些話會讓孩子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能激勵孩子學習,那家長就想錯了。


這些話,只是家長在宣洩自己的情緒而已,會讓孩子反感,同時你也給孩子一個不學習、跟你反抗的理由。


家長要記住: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講民主和孩子商量的,原則上的事情,可以不用協商。



3.增大虛擬反饋收益


孩子行動力不強,還有一個原因是貪圖目前的享樂,也就是延遲滿足能力差。


他也知道考個好大學好,可是那還離他有點遙遠,他放不下眼下的手機、和同學一起玩的快樂。


這個時候,家長要嚴格管教的話,只會讓青春期的孩子跟你對著幹,或者是玩的更隱蔽。


我們家長往往會把話說的很決絕,「你不學習,你以後就只能掃大街,你不學習你就……」以為這樣就能讓孩子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可事實並非如此,你說或者不說,改變不了什麼。


我們可以採用增大虛擬反饋收益的方法。


增大虛擬反饋收益,就是給孩子「畫大餅」,不斷地告訴他,你學習之後會有什麼收益,將來的生活會有多好,會有多幸福,大家會怎麼誇你,那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就會有所提升。


比如:

「你好好學,將來我和你爸爸跟你在一個城市,我們一家三口多幸福!」

「孩子,將來上大學你想去哪個城市?」

「你現在多好,將來高考取個好成績,大家都會問你你怎麼做到的?你怎麼努力學上來的。」

「上大學可好了,到時媽媽給你買個筆記本,現在的大學生都有,到時媽媽給你買。」


4 .設定簡單有效的目標,並監督


孩子的行為能力弱,我們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制定一些簡單的目標,比如每天就完成幾道題就行,如果孩子實在不愛做,一道題也行。


有的家長會說,「寫一道題有什麼用啊?」


可是如果你不幫他從一道題開始,他可能一道題也不做。


這就需要家長協助孩子先制定簡單有效、可實施的目標,然後幫助孩子監測他的行為。


一點點的從一道題、兩道題、三道題開始做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家長的耐心、信心、理解、包容、支持,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沒有不想學習的孩子,希望我們家長能夠陪伴孩子度過他「心理波動」的階段。


相關焦點

  • 想學英語。但就是學不進去,怎麼辦?
    自從開通了學英語專欄以來,很多小夥伴問到了這樣一個問題:我真的很想學好英語,但是就是學不進去,怎麼辦?直接上答案,在這一個問題的背後,每個人的情況其實都不一樣:情況一,那就別學了。學不進去很可能是沒有學的必要。
  •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
    這句話已經流傳了百年,但是在物質條件如此豐富的今天,仍是很多家長最習慣、發揮起來不費力氣的處理方式。還有一個家長,說他4歲的女兒夏天穿冬天的裙子出門,在家折騰了快2個小時,孩子不聽話、哭鬧、發脾氣,導致上課遲到。他問我該怎麼辦?
  • 道理都說了,可孩子就是不聽,父母該怎樣教育一個"理想型"孩子?
    道理都說了,可孩子就是不聽,父母該怎樣教育一個&34;孩子?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是心力交瘁,給孩子說了那麼多大道理,孩子也能明白,但是還是和以前一樣不聽大人的話,說了也是白說,一點用也沒有。對此,不少家長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很頭疼。比如,現在很多孩子都架起了眼鏡框,有的甚至在小學的時候都得了近視眼。
  • 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怎麼辦?
    有父母問,你們說的那些養育孩子的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做不到,怎麼辦?我想,我們必須要正式地介紹一下上瀕地這位大人物了!姥姥是一個脾氣直爽,操持家務、與人溝通各方面能力都很強的人,看到外孫女動作慢就特別著急,有時乾脆直接替代外孫女做。在教育方面姥姥和小玲爸媽意見不太一致,小玲爸媽希望適當放手,以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但姥姥忍受不了,看不下孩子動作太慢。
  • 「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
    平常我們總聽到別人說起一句話:「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這些人的潛臺詞其實是:我知道我要控制脾氣,我知道早睡早起對身體好,但我這個人就是這樣,知道該這麼做,但就是做不到,所以還是算了。再比如,你和我說:「你知道下班回家要好好學習,別總是玩手機,但就是做不到。」那我問你:「下班回家要好好學習,為什麼很重要?除了玩手機,你知道自己該做點什麼事情嗎?你給自己訂過什麼目標嗎?」如果這些問題,你都答不出來,那你怎麼敢說,自己「知道」了道理,但就是做不到?
  • 可道理都懂,就是不會
    上個周末,去老同學家玩,發現他正在教訓他家孩子。見我來了,就和我說:「煩啊小蕈,你說現在的孩子為什麼上個網課費勁吧啦的,明明老師都已經講的那麼清楚了,可是這小兔崽子作業還是不會寫,題目就是不會做!嫂子接著指著她家孩子說:「我真是理解不了,為什麼那麼聰明的孩子怎麼就不把腦子用在學習上呢!」
  • 孩子學不進去習,你怎麼辦!
    我的一個來訪者,爸媽焦慮的來到我身邊,咋辦呀孩子學不進去孩子來了,看到他的樣子還是很健碩的一個年輕男孩,精神狀態稍顯頹廢我說:「怎麼了呀」來:「我想學好,但是就是學不太進去」嗯,還有麼,我想變好,但是做不太到,我也做出過努力,但是不行!
  • 你對孩子苦口婆心的講道理,為什麼孩子就是聽不進去呢?
    當孩子逮到空就拿手機玩遊戲,當孩子不想去上學,甚至當孩子出現早戀的苗頭......,做為家長的我們,都會苦口婆心的給孩子講道理-------為什麼不能這樣做?他應該怎樣做?  可是你會發現,儘管你嘴巴磨破了皮,孩子依然是聽不進去的。他們還是堅持著自己的做法。
  • 想讓孩子懂道理,千萬別和孩子講道理
    當了媽媽的女性朋友們,應該都有所發現,自己以前溫柔甜美的形象早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則是怒目圓睜,高分貝大嗓門吼叫講道理,什麼原因變成這樣,大家都心知肚明。每個媽媽在孩子面前都有一部心酸史。孩子在成長的路上,總是會出現各種千奇百怪,始料未及的狀況,讓我們這些當媽的應接不暇。
  • 孩子上了高一突然學不懂了,該怎麼辦?
    孩子上了高一突然學不懂了,該怎麼辦?孩子初中成績一直是班裡第一,年級前兩名,很聰明也愛動腦筋,但今年升入高中重點班,雖然學習很努力,突然跟不上老師的節奏,特別是數學,經常聽不懂了,或是一講就懂,但到了測試就不會了,孩子也很努力很要強,我和孩子都很苦惱,問題到底出在哪?該怎麼辦?
  • 夜讀| 你什麼道理都懂,所以一事無成(有聲)
    網際網路時代,海量的信息和資訊每天都撲面而來,天文地理,醫學養生,學習方法,娛樂八卦,人生道理,只要你想,你可以隨時獲得最全面,最權威的資料,我們仿佛一下子變成了通曉萬物的人。聽到什麼觀點和道理,我們都不覺得新鮮,別人一張嘴,我們早已準備好「那個我知道」,「這個我聽說過」,「你說的我都懂」 來回應對方。
  • 孩子喜歡「左耳進右耳出」,講道理沒用對方法,別怪孩子聽不進去
    文 | 齊麗娟「我說的話你是都沒聽到是麼?」「讓你做XXX你怎麼還不去?!」「把我的話當耳旁風了是吧?!」「你怎麼還不去XXX?我都說了幾遍了!」……類似於這種場景相信很多家庭每天都在上演,孩子喜歡把家長的話當「耳旁風」「左耳進右耳出」不記在心裡怎麼辦?我們經常說「教育、教育」,其實最關鍵的部分就在於「教」,家長/老師要把我們所了解的道理教給無知的孩子,這樣才算完成了教育的目的。
  • 媽媽和孩子講道理磨破嘴,孩子就不聽,聰明媽媽都用這4招講道理
    這時候孩子可能並不「買帳」,會不依不饒地和媽媽僵持。「我就要吃,我就要吃。」一般這樣的「鬧劇」會讓雙方都精疲力盡,不是孩子用哭鬧取得勝利,媽媽累了買了冰淇淋妥協,就是孩子被媽媽的眼力教育馴服,被迫放棄冰淇淋。相信很多父母對上面的情景既熟悉又困惑,經常會抱怨:「現在教育孩子不能打不能罵,好好講道理又聽不進去,這也太難了吧!」
  • 孩子想學,但就是學不進去---聽老師教您一招
    學員提問:兒子十五歲初三了,因為前段日子和老公一直吵架,夫妻關係不好,親子關係也不好,導致孩子厭學,沉迷遊戲。通過自己的學習,夫妻關係緩和了很多,兒子也感覺到我們的變化,也在調整。今天剛開學,發現兒子焦慮不安,說學也學不進去,遊戲也不想玩,感覺前途一片黑暗,也不知道該怎樣協助孩子。
  • 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不喜歡《82年生的金智英》
    文 | 河 西 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不喜歡《82年生的金智英》。 這是很多80後夫妻會面對的問題: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之間的矛盾?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後,身為母親要照顧孩子,她是不是就應該犧牲工作、事業和她的理想?
  • 【安姐姐課堂】| 孩子學不進去怎麼辦?快來get高效學習的秘訣吧~
    【安姐姐課堂】| 孩子學不進去怎麼辦?2.開發孩子的思維能力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慢慢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的邏輯思維,慢慢由認識具體的實物到可以接受一些符號、圖形類的東西,去做一些更複雜的邏輯推理。有些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無論講多少遍,ta就是聽不懂,那很有可能是孩子思維的邏輯沒有準備好。
  • 孩子都懂的道理大人卻難明白,成人世界太多無奈唯有向前問心無悔
    大人都是從孩子成長來的,現在孩子懂得的道理,也都是大人們一點一點積累下來教育孩子的,要說大人懂的沒有孩子多,誰信?可是為什麼大人們總是明知道這樣做是錯的,卻還要向錯誤的道路前進?很多大人真的不如孩子懂道理現在的很多大人真的不如孩子懂道理,亦或者不是他們不懂,他們就是不願意遵從對的道理。只是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人越長大就越容易迷失自己,走上錯誤的道路?
  • 高中生學不進去,理科聽不懂,怎麼辦?
    高二,感覺上課聽不進,數學不行,化學基本聽不懂,估計問題有如下三點。一是最近學習根本不在狀態。搞學習心煩意亂,根本沉不下心來搞學習。自己心裡又清楚學習搞不好的嚴重性,心中一急燥,心態更不好。數理化各科又難,沉不下心,聽不進也更加聽不懂課。
  • 吃虧也學不來,只有經歷社會才能懂的道理和能力
    導讀:吃虧也學不來,只有經歷社會才能懂的道理和能力在這個社會裡,總有一些經驗是在書本上學不到,只能在日積月累的生活中發現的道理和能力,這就是所謂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因為生活的經驗有許多是吃了虧才懂得,但有些東西甚至是吃虧也不能明白
  • 孩子讀不懂英語小故事短文怎麼辦?
    很多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給孩子報名了補習班、買了英語書、買了早教機,然而學習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其實是家長沒有幫助孩子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對於一個英語小白來說讓他們讀英文書可謂是天方夜譚,孩子看不懂自然也沒有興趣去學,為了讓孩子拓展視野又不得不讓他們讀一些英文書,如何選擇英文書成為今天我們討論的重點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