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怎麼辦?

2020-11-16 超級育兒師蘭海

有父母問,你們說的那些養育孩子的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做不到,怎麼辦?

我想,我們必須要正式地介紹一下上瀕地這位大人物了!

成長顧問

成長顧問,是上瀕所獨有的一個教育角色,也是上瀕課程、營地不同於其他機構的靈魂人物。

成長顧問,也是上瀕招聘要求最嚴格的一個崗位,必須要求心理學或教育學背景經歷,而且要做專業的教育研究和教育支持。

成長顧問,他們到底在做些什麼呢?我們來看看成長顧問的記錄~

小玲,初二,在讀少年常青藤活書閱讀課程。

進入青春期的她,很多事情都希望自己獨立做主,但家人嫌棄孩子動作慢就替代她完成或者催促她。

小玲在被催促的時候經常發脾氣,家庭成員不理解她為什麼發脾氣,特別困惑向我求助。

我和小玲的爸爸媽媽都見過面,他們都是非常溫和、偏內向的人,對女兒也非常疼愛,以我的工作直覺,有如此溫和體貼的父母,孩子一般不會羞於表達自己的需要。

直到一次面談,我跟小玲長期生活在一起的姥姥溝通後才發現問題所在。姥姥是一個脾氣直爽,操持家務、與人溝通各方面能力都很強的人,看到外孫女動作慢就特別著急,有時乾脆直接替代外孫女做。

在教育方面姥姥和小玲爸媽意見不太一致,小玲爸媽希望適當放手,以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但姥姥忍受不了,看不下孩子動作太慢。

我的工作重點開始轉向姥姥,對姥姥提出我的困惑:「你們期待孩子像大孩子一樣,學會生活自理,獨立交往,但你們對待孩子就像對待嬰兒一樣,因為嫌慢包辦替代一切,她要從哪裡獲得成長機會呢?」

一向強大的姥姥第一次承認自己錯了,老人的勇敢讓我非常感動。姥姥意識到代替或催促孩子並不能幫助孩子,反而害了孩子,姥姥逐漸改變自己的態度。

我和小玲也通過談話確認了八項「獨立宣言」,分別代表她希望在生活、學習、交往方面獨立做主的事情,家人只在需要的時候幫她。

跟小玲談完後,我似乎看到一隻鳥兒終於突破囚籠,揮著翅膀飛向屬於她自己的天空。

小慄,三年級,在讀少年常青藤世界通識課程。

小慄爸爸是公司高管,平時工作非常忙,偶爾也會出差。媽媽是家庭主婦,照顧小慄的生活起居和學業生活。

來到上瀕時,媽媽最希望解決的是小慄寫作業拖拉磨蹭的問題。

第一次面談,我請爸爸和媽媽同時參加或者分別約時間單獨談話,如果家裡常住人口有爺爺奶奶輩,我也會跟他們隨意的聊聊。

因為,家庭中一個問題的發生,往往跟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有關,人人有份。長期的工作經驗也使我發現對於同一個問題,爸爸和媽媽看待問題的視角通常不一樣,我希望全面了解他們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媽媽認為孩子寫作業磨蹭是因為孩子態度不端正,專注度有問題,寫一會就東摸摸西看看,基於這樣的認知媽媽焦慮又生氣。

爸爸認為寫作業不是什麼大事,孩子的生活除了學習,還有身體健康、娛樂、遊戲、朋友,這不是什麼問題。

此外,基於我和孩子前期建立的親密關係,我又約了孩子單獨聊天,我希望從孩子的角度聽聽他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比如他怎麼看待寫作業這件事,他寫作業遇到了什麼困難嗎,對於寫作業這件事他有成就感嗎等等。

從全面角度進行了解後,我把所看到的全面視角和畫面分享給父母。

有意思的事情是,當我幫助父母看到更全面的實際情況後,改變就會發生。

父母通過我和孩子的談話,了解到原來孩子在寫作業上遇到了困難,學校最近換了新老師,新老師比較嚴厲,講課速度也非常快,小慄課上還沒理解透徹,所以寫作業特別慢。

但因為爸爸回家晚,他又不敢向媽媽求助,擔心媽媽批評他上課不認真聽講,所以小慄遇到困難也沒有辦法。

媽媽恍然大悟,原來孩子寫作業不全是態度問題,還有能力問題,媽媽知道原委後開始主動關注孩子的困難,並提供幫助。

東東,二年級,在讀少年常青藤世界通識課程。

東東每天放學後會到託管班完成課後作業,一天,託管班孩子小虎的爸爸告訴東東媽媽,說想要給小虎換託管班,因為東東老是打他。

東東媽第一時間詢問東東,東東說小虎喜歡大聲喊叫,大聲唱歌。東東覺得小虎太吵,一開始好言相勸,小虎不聽,然後東東就動手打了人。

東東媽聽完,跟東東說無論如何都不能動手打人,可以再想辦法。

東東再次解釋說,自己跟他說了好多遍都不聽,別人說他也不聽,都忍著,可是自己不想像別人一樣忍,才動手打了人。

聽到這,東東媽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能說再動手打人就扣你的零用錢!

這下子東東更加生氣,狠狠地把媽媽的自行車推倒了。

聽完東東媽的描述,我第一反應是東東做得真棒呀,特別為他感到驕傲。

我跟東東媽說:「你看,東東希望有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這個需求多正當合理呀!

他一開始也好好跟小虎說了,可小虎沒反應,東東一定是感覺到自己都好言相勸了,小虎還這樣,同時自己的努力沒有得到回報,感覺自己沒有被尊重,加上努力未遂的挫敗,一下子就會特別生氣,最後採用拳頭來解決了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東東需要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和被人尊重的心理需求都是合理的,他嘗試克制自己的情緒並努力想辦法解決問題了。只是自己的努力沒有收到預期的結果,他最後才選擇了使用拳頭來表達,當然這個行為是不對的。」

東東媽媽聽完有些恍然大悟,說:「哎呀,我都沒有看到東東做得好的一面,也沒有嘗試去理解他合理的需求。」

東東兩次跟媽媽解釋自己已經提醒過小虎好幾次了,可是並未得到媽媽的理解,反而媽媽說如果再打人就扣零用錢作為懲罰。

東東希望媽媽理解自己和得到公平對待的心理需求都沒有得到滿足。他會覺得我已經努力了可是媽媽沒有看見,分明是小虎先不對的,不光如此,未來有可能受到扣零用錢的懲罰,這太不公平了!

不被理解和不被公平對待下的雙重憤怒,最終通過推倒自行車的方式得以表達。

最後,我幫助東東媽媽定一個小目標——幫助東東認識自己的情緒並學會合理的表達方式,讓東東的憤怒找到出口的同時又不會給別人帶來傷害。並帶著媽媽反覆練習,媽媽終於掌握了可以真正幫助孩子成長的辦法。

這些,就是上瀕成長顧問工作的不同畫面。

當一個家庭進入到上瀕後,都會有一名專業的「成長顧問」來服務家庭,陪伴孩子和父母的成長。

成長顧問會通過面談、電話、簡訊、郵件等多種形式和父母進行溝通和互動,幫助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

幫助學員更好的成長

成長顧問通過持續觀察學員在課堂或營地活動中的表現,全面了解學員,幫助學員確認成長的方向,設計有針對性的教育措施,最終促使學員達成成長目標。

幫助父母成為教育專家

成長顧問關注的不僅僅是學員本身,環境也是影響創造力的重要因素。

所以,我們也致力於通過顧問服務調整學員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家庭環境,幫助父母了解學員的成長需求,提供專業的教育理念和方式。

成長顧問會通過溝通(面談及電話)、周期報告、針對性教育建議等方式和父母一同成長,讓父母成為「教育專家」。

所以,如果用一個詞總結,成長顧問給這些家庭提供了什麼幫助,那麼可以說成長顧問,就像是家庭的「第三隻眼」。

作為家庭的局外人,成長顧問以第三隻眼幫助家庭的成員看到被他們忽視的盲區,從而促進家庭成員互相理解,更好的解決問題。

表面上看起來,孩子每周只是到上瀕來上課,然而,上課的背後,還有這麼多細緻入微的工作。

相信你現在可以想像,為什麼孩子會如此喜歡上瀕的課程,因為每個孩子在上瀕,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受到如此重視的個體。

所以今天必須為我們可親可愛可敬的成長顧問們打call~~

相關焦點

  • 「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
    平常我們總聽到別人說起一句話:「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這些人的潛臺詞其實是:我知道我要控制脾氣,我知道早睡早起對身體好,但我這個人就是這樣,知道該這麼做,但就是做不到,所以還是算了。再比如,你和我說:「你知道下班回家要好好學習,別總是玩手機,但就是做不到。」那我問你:「下班回家要好好學習,為什麼很重要?除了玩手機,你知道自己該做點什麼事情嗎?你給自己訂過什麼目標嗎?」如果這些問題,你都答不出來,那你怎麼敢說,自己「知道」了道理,但就是做不到?
  •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
    市場部同事最近在和客戶談兒童劇的合作,他問我宮西達也老師的繪本《你看起來很好吃》,主要要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好和客戶交談。「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這句話再熟悉不過了,在做兒童教育的三年裡,不少家長找我推薦繪本,每個故事似乎都要總結出一個道理。類似」以後你也不能撒謊,知道嗎?「回家要好好做作業,和故事裡的小熊學習知道嗎?」
  • 「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說這句話人一定過得不好
    「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你有什麼辦法嗎?」聽到這樣的詢問,是否有些熟悉?你身邊或者你自己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時候?這句話其實暗藏了一個前提假設,就是「道理我都懂」。如果你一直在思考後半句「就是做不到」,並且陷入了僵局。那建議你要反過頭來想想前一句「道理我都懂」。
  • 指導技術:老師,你說育兒道理都懂,但是就是做不到,怎麼辦?
    文|花姐姐「老師,你講的道理我都懂,我知道對孩子發脾氣不好,我知道要肯定孩子,我知道要自我成長,但是就是做不到,怎麼辦?」這是作為家庭教育指導師,在具體的指導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一類來訪者。曾經,就有一個來訪者,在我們聊到願景,聊到目標的時候,她總能給予我積極的反饋:「老師,我知道我現在應該去找個工作,也對我的人生有規劃,可是因為從小原生家庭讓我非常自卑,我害怕走出去,因為自己沒有走出去,狀態也一直不好,知道對孩子發脾氣是不對的,但是就是忍不住想對孩子發脾氣,也知道需要表楊孩子,但是,孩子好像沒有一點優點。
  • 中產媽媽的焦慮和朋友圈: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說白了,就是害怕搶跑的副作用。最後她無奈地和我說,「道理我都懂的,就是做不到呀。」問題在於,所有的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那個萬裡挑一。道理都懂的,只是不甘心。當你拿到一封未來的信,並且告訴你這是無比正確的,你只要照著做就可以。你會充滿勇氣去執行嗎?哪怕周圍的人嘲笑你,阻撓你?即使拿到一個正確答案,你的不堅定,也會影響結果。更何況,我們根本不能跨越時空拿到所謂的正確答案。每一個選擇,都需要我們去承擔相應的結果。
  • 孩子什麼道理都懂,可就是學不進去,怎麼辦?
    讓你學習是為你好,你怎麼就這麼不懂事呢………」「此處要省略一萬字,老師,我真的不誇張,我媽就是這麼能嘮叨,我特別討厭她這樣,我知道我該學習,我也知道我懶,可我就是動不起來!」「我也想學習,可是我一學習,就犯困,我也控制不住自己,老師,我要怎麼辦?」
  • 一篇小學生作文走紅朋友圈,小學生都懂的道理,大人卻做不到!
    一篇小學生作文走紅朋友圈,小學生都懂的道理,大人卻做不到!最近,一名小學三年級學生寫的作文走紅朋友圈。他寫的是關於亂扔垃圾的不文明行為。不能亂扔垃圾,這是一個小學生都懂的道理,而作為家長的大人們卻做不到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位小學生寫的作文。
  • 動漫反派的自白:你們說的道理我都懂,但臣妾做不到啊!
    ,幾乎每次的敵人都能被他給洗腦了!靠著心靈毒雞湯,愣是將敵人給說哭了,不是自我反省就是立場動搖!已經被毀掉的木葉村以及幾乎死絕的村民,竟然都全部復活!反派自白:你要是喝過毒雞湯,你也變我這樣!不是介紹自己的過去,就是嘲諷男主,要麼就是將自己的底牌透露給豬腳!好像不說幾句全身就特難受!反派自白:你以為我想啊,不這麼說的話,誰能知道我的價值觀!不這麼劇透的話,豬腳不就沒機會翻盤了麼!
  • 虛心接受批評,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
    我們都知道要虛心接受批評這個道理,然而能夠做到並且做好的人寥寥無幾。很多人即使在成年以後,面對別人的批評,做出的回應仍和孩童時代毫無二致——逃避、反抗或者被迫接受,而這些回應和虛心接受批評相比都相差甚遠。 為什麼虛心接受批評這麼難做到?
  • 《認知覺醒》——如何破解「道理都懂,就是不做」?
    讓我猜猜,每天早上你醒來的第一件事是做什麼?是立刻穿衣起床,還是回想昨夜的夢境?不,都不是,你會去看手機!哈哈,是不是猜對了?因為我也是這樣。可以說現在我們絕大部分「手機族」都是如此。如果僅僅是通過看手機知道下時間那也沒什麼,問題是現在手機裡吸引我們的APP實在太多了,我們一拿起它就忍不住把自己喜歡的APP都掃一遍。
  • 大道理我知道你都懂,可你就是辦不到,感情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現在社會雞湯和語錄太多了,每個人的道理都懂得一大堆,不管是生活上的還是情感中的,可是道理你都懂,能不折不扣的辦到的又有幾個呢?何況辦到了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嗎?其實感情如此,人生亦是如此。有時候是因為我的自控力不行,有時候真的就是身不由己。
  • 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4種方法告別自律性差,做一個行動者
    對於很多人來說,好像什麼道理都懂,但做起事來不盡人如意,在知道與行動之間仿佛隔著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我們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計劃看一本書,手機卻好像和手黏在了一起。我們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制定運動計劃,卻躺在沙發上暴飲暴食。
  • 夜讀| 你什麼道理都懂,所以一事無成(有聲)
    網際網路時代,海量的信息和資訊每天都撲面而來,天文地理,醫學養生,學習方法,娛樂八卦,人生道理,只要你想,你可以隨時獲得最全面,最權威的資料,我們仿佛一下子變成了通曉萬物的人。聽到什麼觀點和道理,我們都不覺得新鮮,別人一張嘴,我們早已準備好「那個我知道」,「這個我聽說過」,「你說的我都懂」 來回應對方。
  • 道理我們都懂,卻始終做不好產品
    因地制宜地實施方法論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我曾經認真學習了別人做內容運營的方法論,依然很難在實際工作中做到完美。所以,我開始認真思考:為什麼道理我們都懂,卻始終做不好產品?聽起來有道理的,你還得好好再想想:我舉一個有趣的例子。前段時間有個PM跟我說了一個道理,他說:任何的產品未經驗證之前,都不該貿然投入資源和市場,應該去市場裡驗證,然後再做定奪。
  • 我就是做不到理解孩子,怎麼辦?
    ,一句話歸納就是:「我知道應該站在孩子角度去理解他,可一到事兒上就是做不到,事情還那樣,我依然會憤怒、失望、失控,那該怎麼辦呢?」他自己可能都覺察不到,大多數還伴隨莫名的難過、自責、愧疚,「我怎麼可以這樣對爸媽說話呢?!」
  • 為什麼道理都懂,還是會感覺到痛苦呢 | 原著解析
    在我之前諮詢過程當中,我經常會遇到一些朋友跟我抱怨說:「老師,我道理都懂,但是我卻沒有辦法去做到,森田療法當中所說的「順其自然,為所當為」這些我都明白,那為什麼我還是會感覺到痛苦呢?我還是感覺做不到呢?」那麼今天說的「境遇的選擇」問題,和我們今天大家的這個困惑,就是有非常大的關係。我們說要打破我們的思想矛盾,才能讓我們徹底從強迫症的這個痛苦當中解脫出來。
  • ...我就是做不到理解孩子,我依然會憤怒、失望甚至失控,我該怎麼辦?
    家教 | 我就是做不到理解孩子,我依然會憤怒、失望甚至失控,我該怎麼辦?卻收穫了一枚炸彈——溫尼科特作者 | 冰千裡來源 | 冰千裡青春期孩子的媽媽常對我提出許多問題,一句話歸納就是:「我知道應該站在孩子角度去理解他,可一到事兒上就是做不到,事情還那樣,我依然會憤怒、失望、失控,那該怎麼辦呢?」
  • 我再也不會說臣妾做不到
    每個禮拜天、禮拜六都是上醫院心理門診神經內科去拿藥,一個禮拜只能拿一次藥。所以基本上十多年都是在這樣渡過,各種抑鬱症、焦慮症的藥都吃過。各種學習法門我都試過。我也曾經到佛門閉關內觀禪修七天。師傅跟我說:你一定要快樂哦。我說:師傅,我要快樂。可是臣妾做不到啊!是的啊,道家我也拜了師傅。不是說不好。佛門也好,禪修也好。
  • 道理我都懂,鴿子為什麼那麼大,到底是什麼梗
    鴿子為什麼這麼大是什麼梗最近網上很多人經常說一句話『道理我都懂,鴿子為什麼這麼大』,讓不明白真相的人摸不著頭腦,分分鐘想打人。那麼鴿子為什麼這麼大是什麼梗呢?有一些熱心網友,為了解釋這個鴿子為什麼這麼大,就做了一些照片加文字的解釋。鴿子站在牆上,形成了同一水平線的錯覺。儘管他做了這個圖片,還解釋了為什麼那麼大。但是仍然較真的網友,繼續提問鴿子為什麼這麼大?他為了更詳細的解釋,又重新做了一張圖,這次是透視圖,相信這群網友應該能懂了吧。
  • 網絡流行語科普時間到 道理我都懂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時間到 道理我都懂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19-09-28 16:52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時間到 道理我都懂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般用來贊同(敷衍)某人講的話是有道理的,接下來往往發表截然不同的看法或毫不相干的事情轉移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