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奇峰,撲朔迷離勢雄奇險峻,領略「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意境
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小編的文章,喜歡的話可以關注小編哦。太乙村的西側,緊挨著太乙峰的,是連綿起伏的九奇峰。九奇峰山勢雄奇險峻,錦繡天成,擁有奇山、奇石、奇崖、奇谷和奇松等景點。站在峰頂上,面對著碧波千頃的鄱陽湖,可以東望五老峰,南眺漢陽峰,手拍太乙峰,俯瞰太乙村北觀大月山、牯嶺鎮。由此可見,九奇峰的位置極好,東西南北,四面都無遮擋,各種景致都可一覽無餘。
九奇峰腰際的一塊巨石上立有一座九奇亭,由粵籍將領黃申鄉將軍於1924年捐建。據說蔣介石和宋美齡在太乙村居住時,常登上九奇峰,站在此亭中縱覽湖光山色。可能宋美齡更喜歡這座亭子,來的次數要更多一些,故而有「到了九奇亭,如見宋美齡」之說。
此峰為什麼叫「九奇峰」?真的有「九奇」嗎?又有哪「九奇」呢?古往今來,並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廬山較早的史書《桑疏》中寫道:「九奇峰者,東起自含鄱嶺,而西方乎上霄峰,連山嵯峨,角立爭雄長,其奇者九,故云九奇,俗謂之火焰山也。」此文中提到「角立爭雄長,其奇者九」,「角立」究竟是指一座大山上凸起的九座小山頭(類似五老峰),還是指一座大山上有很多矗立的大石頭,並不明確;「其奇者九」更未明確是哪「九奇」。以後的廬山史書、志書都是引用、沿用《桑疏》的說法,沒有提出什麼新的具體意見。
不管是九座奇異的小山包,還是九塊奇異的大石塊,九奇峰的險峻詭特是可以肯定的。明代詩人陳昂《廬山九奇峰頂》詩就說得很明確:「九奇更深邃,九十九盤來。雲色淡於水,泉聲響若雷。日中聞叫嘯,天外插崔嵬。尚有六朝木,天年賴不才。」清代詩人陳允衡《泊舟匡山之麓,寄九奇峰匡雲長老》一詩中也有很精彩的描寫:「片艓指煙樹,湖波拂空渺。殘月明孤城,斜風下飛鳥。客心方靡靡,嶽色自皎皎。幽期坐荏苒,微軀涉紛擾。為問九奇峰,松門一何官。」
明代詩人黎元寬詩寫得最為風趣,他在《九奇峰寄釋匡雲》詩中竟與釋匡雲長老開玩笑:「飄風應不到匡廬,臥起匡公走訊予。為問九峰奇峰頂上,可容勞莤試騎驢。″九奇峰峰頂奇絕險峻,攀爬行走尚且艱難,如何能「騎驢」呢?你且來試試,不摔你個嘴啃泥算你走運,除非你已經得道成仙或者功夫十分了得,試試倒也無妨。
九奇峰到底有哪「九奇」,至今還是一個未完全解開的謎,引起越來越多的遊人,尤其是熱衷旅遊的發燒「驢友」的興趣和關注。近年來,廬山、九江、南昌乃至全國各地的有心人不斷,有意識地帶著疑問攀登九奇峰,在峰頂上流連再」左顧右盼,紛紛提出自己的見解。
其中秦永言、王冠山、劉之悅等人提出的觀點頗有一定的道理。他們認為,九奇峰的「九奇」既不是專指九個奇異的小山包,也不是專指九塊奇異的怪石,而是指在九奇峰頂上能看到的九種奇景。哪九種奇景呢?一是雄偉,二是秀氣,三是有奇形奇態四是有奇巖奇石,五是有奇泉奇水,六是有奇樹奇木奇花奇草,七是有變幻莫測的雲霧,八是可一覽無餘觀景,九是天地人合一。
先說第一奇:雄偉。九奇峰的位置特別獨特,無遮無擋,四面八方,東西南北都是美景。廬山第一高峰漢陽峰、第二高峰大月山、第三高峰五老峰、第四髙峰大乙峰全都盡顯眼中。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仿佛從腳下延伸到迷濛的天邊,而轉過身,看看廬山山上最大的神湖蘆林湖,則像一塊明亮的小圓鏡,嬌巧玲瓏,鑲嵌在群山的懷抱中,萬千寵愛集一身,楚楚動人,又不勝嬌羞。
再放眼遠眺,既能看見鄱陽湖畔的星子縣城,又能看到別墅鱗次櫛比的牯嶺山城,人間煙火和世外仙境仼你觀賞品評。此時此刻,你不能不感到九奇峰的雄偉闊達,豪邁之情油然而生。南北朝時期的著名文學評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所說的「登山則情滿於山」正是此時此刻的真實寫照。
再來說說第二奇:秀氣。廬山風景的特點本是奇險和秀美的完美結合,所以白居易在《廬山草堂記》一文中開篇就贊道:匡廬奇秀甲天下山!九奇峰的峰巔類似五老峰,距離較長。當你站在峰頂的高聳處,你會感到奇險雄偉,而當你在峰間小路徜徉流連,出現在你眼前的,不再是斷壁千尺。到處是嬌美恬雅的花花草草,到處是潺潺流動的清泉,到處是千姿百態的松樹和山石,清風像輕盈的小鹿在林間奔跑,淡霧像柔美的紗巾在林間繚繞。此時此刻,你不會感到溫馨淡雅的秀美嗎?讓你身心完全放鬆,極為舒適安寧。
現在來說說第三奇——奇形奇態和第四奇—奇巖奇。九奇峰的形態和緊鄰的太乙峰有相似之處。太乙峰完全被第四紀冰川的冰流切削成鐵骨鋼筋,極少泥土植被。而九奇峰也有明顯的被冰流擠壓、切削的痕跡,到處是懸崖斷壁,蔚為壯觀;峰巔上奇巖奇石極多,遊人往往會對很多橫七豎八、相擁相疊的巨大奇石百思不得其解,天風沒有這麼巨大的力量,洪水也不可能將巨石衝到山頂上來,究竟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擺弄這些巨石?第四紀冰川學說最終解開了其中的奧秘,這就是冰流巨大的力量反覆切削的結果。
然而,九奇峰和太乙峰也有不同之處,冰流對九奇峰還算是手下留情,九奇峰還保留了一定的泥土和植被,這就是九奇峰的第五奇——奇泉奇水,第六奇——奇樹奇木奇花奇草了。廬山雨水豐沛,又多雲霧的滋潤,只要有植被,就會有泉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你在九奇峰的山巔上行走,小道旁常常會看見清澈的泉流小溪,叮叮咚咚地淺吟低唱,歌聲在靜謐的山巔顯得格外嬌嗔脆生。溪水在巖石間朓來蹦去,有時會回頭朝你嫣然一笑,濺起一朵朵小浪花,又相互追逐著向前奔去。而溪水一旦流到斷崖前,又會形成一條條大大小小的懸瀑,你呼我喊,義無反顧地向下衝去。
廬山仙人洞洞門旁有塊「蟾蜍石」,巨石的縫隙裡長了棵「石松」,備受遊客的追捧,成了遊客爭相與之拍照的「明星」。像這樣的石松在九奇峰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比它更奇、更怪、更吸人眼球的也比比皆是,讓遊人應接不暇,驚嘆不已。此外,九奇峰上還有很多有名或沒名的野花野草,相互鬥豔,常令遊人細細觀賞,流連再三,不忍離去九奇峰的第七奇是能盡情欣賞變幻莫測的雲霧。
有時從對面的漢陽峰山巔瀉下瀑布般的雲霧,如同千軍萬馬衝下山谷,氣勢極為磅礴,轉眼之間,太乙村、含鄱嶺鄱陽湖就被掩蓋得嚴嚴實實,這是從上而下的雲霧,還有從下而上的雲霧。有時從五老峰的山麓湧上大片大片的雲霧,漫山漫谷縹縹渺渺,再翻過九奇峰,向牯嶺山城湧去,幢幢別墅時隱時現,牯嶺山城如同是雲霧中的仙境。此時的九奇峰猶如雲海中的孤島,令人不禁生出飄飄若仙的幻覺,極為愜意。
最後再來說說九奇峰的第八奇 覽無餘觀景和第九奇—天地人三體合。我們在九奇峰的第一奇「雄偉」中已經說道:九奇峰的位置特別獨特,無遮無擋,四面八方,東西南北都是美景,像這樣可一覽無餘地觀賞四面風景、湖光山色,在廬山諸峰中實屬罕見。但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第八奇」與「第一奇」多少有些相似之處,似乎有一些「湊數」的感覺,不能不說是有點遺憾。
站立在九奇峰上,你既會盡情領略「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意境,也會油然產生「山登絕頂我為峰」的豪情,更會產生天地、人三體合而為一的感覺,人與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物我兩忘,心遊萬極。這是人們在旅遊中追求的最高境界,不僅飽覽了風景,更促進了人生境界的升華。不九奇峰到底有哪「九奇」,有心人還在不斷地探索、總結,進一步加以完善,力爭拿出一個讓人完全信服的答案。
親愛的遊客,當你下榻太乙村時,可不要忘了加人探索「九奇」奧秘的隊伍喲,也許,答案就在你付出辛勤的汗水之後。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大家看完以後有什麼感受呢?如果喜歡今天的文章的話可不要忘記給我們點讚收藏哦,如果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者給我們的建議也歡迎大家發表在評論區,小編都會仔細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