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

2020-12-14 情感故事間

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這是英國詩人蘭德的《我和誰都不爭》,因為楊絳,而為諸多中國讀者所熟知。

如果以花相喻,那她便是夏日清荷,不妖不媚、出淤泥而不染,夏越盛,香愈遠;如果以草相喻,那她便是森林翠竹,性格堅毅、淡泊有節,林愈深,竹越茂,她靜坐在時光之中,將歲月譜寫成詩,她緩緩走來,便帶來兩袖清風。她是溫婉的江南女子,卻被世人尊稱為先生,他一生多有波折,卻始終以淡然處之,他就是,楊絳。

楊絳才思斐然、聲名在外,不僅精通,多種語言,翻譯了大量文集,還具有傑出的創作能力,是我國著名的作家,翻譯家。

01一生深情,細水長流

講起楊絳,沒有人會不羨慕她和錢鍾書之間的愛情,錢鍾書稱楊絳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他們在同一片屋簷下讀書行文做學問。各安一隅,互不幹擾。工作學習之餘一起去吃館子逛公園,看動物,他們彼此扶助相依相守。錢鍾書生活方面有些笨拙,很多小事做不好,楊絳就耐心等幫她做,毫無怨言。錢鍾書也慢慢的學會了做飯,他會為楊絳精心準備一道早餐,讓讓楊絳感動不已。

02人淡如菊,笑對浮生

不管面臨什麼樣的困難,楊絳始終保持著樂觀向上的精神。即使遭受時代磨難,即使面對同時代人離去的身影。即使被眾人唾罵,楊絳仍然頑強樂觀的活著。楊絳脊背英挺,不遜鬚眉,沉著秉持著一位真正的讀書人的節操和匹夫不可奪志的氣概,令人仰視。

一棵濃密的樹,站在太陽裡,像一個深沉的人;面向耀著光,像一臉的高興,風一吹,葉子一浮動,真像個歡快的笑臉」,這是楊絳先生筆下的一段文字,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心向陽光的人,楊絳先生文如其人,在她平白樸素、簡單從容的文字裡,總有一些句子不經意觸動你的心靈之機,觸疼了你心中的某一處柔軟。

桑尼這樣描寫楊絳:「世間女子,萬千絢麗多姿。唯有她一人靜好如詩,如花盛放。」楊絳一生如秋日盛開的菊花般恬淡,不爭不搶、淡泊名利,只求內心的平和與安定。她「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但是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就是內心的從容和淡定」,她一生經歷的風風雨雨,最終都歸於平靜。

她用自己的風雨人生啟示我們:人生是雙層的。青春年少時,我們滿懷理想、抱負、追求,一路馬不停蹄向前奔跑,慢慢的,我們老了,腳步變得遲緩,人生便也在不覺中邁入歸程--記憶的回溯。

人生在世,「一帆風順」不過是個美好的祝福,磨難在所難免,最重要的是如何保持堅韌,跨過時間的黑暗,走向黎明,如同楊絳這般。縱然她已遠去,但她的深情和優雅則依舊在歲月的輪迴中靜靜水流深,且生生不息。

楊絳將會教我們如何讀人、閱世、為我,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守住人的底線,唯真理與良心之首是瞻,做你該做的人,做你想做的人,寫你想寫的字,九蒸九焙,九死而不悔。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楊絳:一切浮華歸於平淡,不爭便是最好的爭
    形容楊絳最多的詞就是不爭和甘於平淡。一首源於英國詩人蘭德《生與死》中的詩句: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這是楊絳最喜歡的句子,也是她的內心寫照。所謂知足者常樂,愛情和家庭都算圓滿,還有何所求?這是她的處世態度和大智慧。並不是不爭,而是沒有什麼可爭的。人生對她來說,「不爭」便是最好的爭。
  • 不屑與人相爭,大自然和藝術是我最愛
    01楊絳和錢鍾書是文壇伉儷,楊絳先生是這樣翻譯的: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03「七月詩派」的代表詩人綠原先生這樣翻譯:我不與人爭,勝負均不值。且以生命火,溫暖我之手。火焰熄滅時,我即悄然走。05無招勝有招,不爭則不敗。
  • 楊絳: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不爭!
    楊絳先生說:「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初看這句話就感覺眼前一亮,過了好幾年無意中再次讀到時,奉若經典。沒有什麼華麗的辭藻,道理卻質樸實用,越咀嚼越有味。經歷才知道,爭是必然,不爭是智慧。一、比來比去,只會苦了自己人到中年,煩心事是一籮筐一籮筐的,幸福感也是最低的時候。因為這時候你的負擔和壓力特別多,人也容易變得執著,尤其對物質方面無法做到真的放下。
  • 錢鍾書書信手稿被拍賣,楊絳女士是這樣做的!
    「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這是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楊絳先生鍾愛的一句詩但是2013年的那個夏天一起拍賣事件卻逼得這位102歲的老人非要「爭上一爭」錢瑗、錢鍾書、楊絳一家三口資料圖片究竟是什麼事情令楊絳先生如此憤怒別著急跟著法哥一起來了解一下當時的具體情況
  • 楊絳很經典的一段名言,寫出了人生的至高境界,值得現代人學習!
    要知道我們這一生錢是永遠賺不完的,怕我們忙碌一生,都在賺錢的過程中而永遠也沒有過上理想的人生至高的境界吧。我們不妨讀一下楊絳很經典的一段名言,寫出了人生的至高境界,值得現代人學習!文字如下: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 餘生,靜而不爭~
    幾十年光陰,我們只能聽天由命不停走下去,任何人都不能給自己量身定做,唯有順其自然。 不得不說,人到了一定年齡後,心態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從年幼無知的幼年,狂妄不羈的少年,追求夢想的青年,至踏進不惑門檻的中年,整個人都在不斷變化中,身不由己。
  • 10句楊絳的名言,語文老師喜歡看,作文用了可得高分
    然而,我依然願意堅守內心的信念,哪怕是變成一塊石頭,也要繼續守望著我已經看不見的小船。」5.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楊絳)釋義:我希望自己像清水一樣清清白白,平平淡淡,而不願意像肥皂水一樣浮誇膨脹,鼓起泡泡。適用於「務實」、「低調」、「拒絕浮誇」等主題。
  • 往後餘生,靜而不爭
    假如你選擇與我擦肩而過,祝你早安、午安和晚安!幾十年光陰,我們只能聽天由命不停走下去,任何人都不能給自己量身定做,唯有順其自然。不得不說,人到了一定年齡後,心態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從年幼無知的幼年,狂妄不羈的少年,追求夢想的青年,至踏進不惑門檻的中年,整個人都在不斷變化中,身不由己。
  • 百歲楊絳:心靜如水過好每一天
    她的同事,也是工作中的後輩薛鴻時介紹,楊絳先生每天自己下樓已經有點困難了,就在房間裡面鍛鍊身體,往往凌晨一點才睡覺,六點多起來,午飯後再睡個午覺,每天都寫字。楊絳的一生,低調是出了名的。有一年,她的新著出版,出版社有意請她「出山」,召開作品研討會。楊絳坦陳:「我把稿子交出去了,剩下怎麼賣書的事情,就不是我該管的了。
  • 楊絳:沒有內心的平靜,很難有外在的優雅
    但是,當你有很強的治癒能力,並且能淡定從容地面對問題,對待事情都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心態,這樣的人則更容易接近幸福。你的少語、你的沉默,不是不爭,而是看淡。就像林語堂在《風聲鶴唳》中說的:「不爭,乃大爭:不爭,則天下人與之不爭。」
  • 超讚高考「作文素材」:10句楊絳經典名言,快來驚豔「閱卷人」
    (楊絳)適用於「深情」、「聚散」等主題。比如,寫「深情」主題時,可以這麼用:「文革十年,無數浩劫過後,楊絳、錢鍾書和錢媛又聚在一起了。久別重逢,格外令人振奮,也讓人珍惜。錢鍾書先生發誓說,從今以後,咱們只有死別,再無生離。這種誓願,包含著濃濃的深情,至今讀來,依然震撼人心。」
  • 一枝一蔓寫進靈魂——《楊絳淡定從容便是優雅》
    「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的雙手炙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這是楊絳先生翻譯的英國詩人瓦特·蘭德(Walter Landor)作品中的句子,這也是她的心語。兩鬢斑白,手指顫抖,一位老人,橫跨北京街區,一面照顧生病的女兒,一面照顧病重的丈夫,如此堅強的女子,在心力交瘁之際,在丈夫彌留之際,仍然能夠說出「有我呢,你放心」。用神仙眷侶來形容錢鍾書和楊絳不足為奇。如果建築業的佳話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話,那文學上的伉儷情深就是錢鍾書和楊絳。
  • 你怎麼爭,都爭不過天道(深度好文)
    好的婚姻,不爭對錯,只要幸福。說一個很多人熟知的故事。錢鍾書和楊絳因為一個法語的發音在輪船上吵架。楊絳覺得錢鍾書的發音有口音,不純正,錢鍾書不服氣。兩人找一個會講英語的法國人斷公,結果楊絳是對的,錢鍾書錯了。楊絳回憶時稱:愛得愈深,苛求得愈切。
  • 錢鍾書與楊絳的筆墨,滿滿書法味
    楊絳先生走了,105歲,即使在彌留之際,思維和言語中,始終不離「錢鍾書」三個字。高尚的節操,有目標有志趣的生活,任光陰流轉,萬物消長,而內心依舊篤定從容。1932年春天,楊絳考入清華大學並與錢鍾書相識。第一次見面,錢鍾書就說:「我沒有訂婚。」
  • 人生感悟:不爭、不比、不計較
    和朋友爭,爭輸了,自己不開心,爭贏了,朋友就少了;和親人爭,爭輸了,自己生悶氣,爭贏了,自己也不一定開心,而且,爭來爭去,親情也就淡了;和伴侶爭,爭輸了,自己不高興,爭贏了,感情就會慢慢出現問題。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 楊絳送給年輕人的12句話,值得一讀再讀
    連張勳復闢時,楊絳的父親也沒能帶領全家逃離北京,只在一位英國朋友家裡躲避數天。1919年,楊絳的父親辭職南歸,楊絳跟著父母啟程回鄉。1932年春天,楊絳考入清華大學並與錢鍾書相識。錢鍾書曾在詩歌裡追憶他見到楊絳的第一眼:「頡眼容光憶見初,薔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靦洗兒時面,曾取紅花和雪無。」第一次見面,錢鍾書就說:「我沒有訂婚。」「我也沒有男朋友。」楊絳回答。
  • 吳玲《永不色褪色的優雅:楊絳》:讀後筆記
    全書的內容和書名一樣,永不褪色的優雅。講述了這位跟著歲月走來的世紀老人,用她平靜的雙眼,從容淡定的心態,優雅自若的過一生。前半段是從旁人慕豔的角度描繪了順利的童年和錢楊的愛情。中段因世道的顛沛與戰爭的淪亡,母親病故於逃難,初嘗人生之苦,在記憶中多了些傷痕。
  • 《道德經》中最睿智的一句話,僅12字,道盡「爭」的最高境界
    楊絳曾說:「我和誰都不爭, 和誰爭我都不屑。」老子在2000多年前的道德經裡面提到過,不爭再是最高境界的爭!但是,現世大部分的人都對此疑惑,「不爭,豈不是消極的生活態度?」世人大多誤解了老子的意思,老子所說的不爭,並非是「無為」、「柔弱」,並不是啥也不爭,什麼時候都不爭。反而,他講究的是,爭,也應當找準時機,相機而動。接著,老子又說:"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
  • 楊絳先生談教育,談婚姻,談自由,12句箴言,建議收藏
    1997年,被楊絳稱為「我平生唯一傑作」的愛女錢瑗英年早逝。一年後,錢鍾書臨終,一眼未合好。深受失親重創的楊絳卻附他耳邊輕聲說:「你放心,有我吶!」內心之沉穩和強大,令人肅然起敬。96歲仍能推出《走到人生邊上》純真至美的散文集,與世人探討人生的價值和靈魂的去向。隱於世事喧譁之外,陶陶然專心治學。楊絳曾借用英國詩人蘭德的詩這樣形容自己:「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楊絳先生送給年輕人的12句話,讓你讀懂生活的真諦,重新認識當下的自己。
  • 父親教我剛正不阿,母親教我賢良淑德,我心懷感恩 | 楊絳事跡一
    文 | super也許是因為錢鍾書先生你認識了她,也許是因為閱讀過《我們仨》你認識了她,也許是因為一句話「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你認識了她。楊絳出生的那一天,父親楊蔭杭就給她取名為楊季康,後來,由於弟弟妹妹總喜歡把「季康」兩個字連讀起來叫成「絳」,於是就有了筆名「楊絳」。在那個動亂的時代,阿季的童年生活無疑是幸福的,因為她有一個和睦的家庭,且在家中排行第四。許多年以後,楊絳先生回憶起少女時代時說:「那是我一生最回味無窮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