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教我剛正不阿,母親教我賢良淑德,我心懷感恩 | 楊絳事跡一

2020-12-17 小刀三國
文 | super

也許是因為錢鍾書先生你認識了她,也許是因為閱讀過《我們仨》你認識了她,也許是因為一句話「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你認識了她。

2016年5月25日凌晨,楊絳先生在北京協和醫院安然離世,享年105歲。「遵照楊絳先生的遺囑,她去世後,喪事從簡,不設靈堂,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不留骨灰。」訃告稱。就這樣,我們仨終於團聚了。

為了緬懷楊絳先生,僅以數篇文章聊表寸心,本篇是其中之一,主要說說楊絳先生的家庭。

我們仨 | 圖片來源網絡

1

1911年7月17日,一個乳名叫阿季的嬰孩在北京呱呱墜地。也正是在這一年,辛亥革命爆發,中華民國推翻了清政府的統治,一場偉大的變革正在慢慢發生。

楊絳出生的那一天,父親楊蔭杭就給她取名為楊季康,後來,由於弟弟妹妹總喜歡把「季康」兩個字連讀起來叫成「絳」,於是就有了筆名「楊絳」。

在那個動亂的時代,阿季的童年生活無疑是幸福的,因為她有一個和睦的家庭,且在家中排行第四。許多年以後,楊絳先生回憶起少女時代時說:「那是我一生最回味無窮的歲月。」

楊絳先生幼年 | 圖片來源網絡

2

都說「女兒是爸爸的貼心小棉襖」,父親楊蔭杭對阿季那可是疼愛有加呢。

楊蔭杭本是江蘇無錫人,楊家在當地是有名的書香門第,楊絳的祖父、曾祖父在清朝時期都做過官,而且為官均清正廉潔,父親楊蔭杭當然也不例外。他從小學習成績優異,接受了高水準的教育,因「學潮」被北洋公學開除後,又考入了南洋公學,接著留學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後又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了法學碩士學位,學成回國後,楊蔭杭先後做過法官、律師、主編等等工作。

由於楊蔭杭為人剛正不阿,吃過不少的虧。其中有一件事是這樣的,當時他任職浙江省高等審判廳廳長,有一個後臺很硬的惡霸犯了事,是省長屈映光罩著他,地方上根本奈何不了他,楊蔭杭毫不手軟,依法判處死刑,於是惹怒了省長屈映光,太歲頭上動土?果斷找了袁世凱告狀。幸運的是,時任袁世凱機要秘書的張一麟是楊蔭杭的同窗好友,從中幫忙說情後,楊蔭杭這才逃過一劫,被調任到了北京。即使當時司法體制混亂,楊蔭杭依舊獨善其身,這是一個原則性很強的父親。

楊蔭杭 | 圖片來源網絡

由於受過高等教育,楊蔭杭的思想觀點比較modern,並不保守、傳統。工作之餘,楊蔭杭尤其喜歡收藏古玩字畫,對詩體音律也頗有研究,晚年的他曾閒下來專心著書,計劃好了書名就叫《詩騷體韻》,本來想著以後傳給阿季,可惜他自己對此書並不滿意,離世前銷毀了它。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應該是言傳身教。父親楊蔭杭對書籍的熱愛,讓楊絳和她的兄弟姐妹從小耳濡目染,基本也都喜歡閱讀。

值得現今廣大家庭學習的是楊蔭杭的教育方針,簡單來說可以概括為12個字:順其自然,鼓勵積極,獨立自主。楊蔭杭從來不給孩子們施加任何學業上的壓力,推崇無為而治,順其自然;同時,他鼓勵孩子們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比如說,阿季從小喜歡詩文,楊蔭杭經常給她買,阿季對什麼書感興趣,楊蔭杭就會偷偷地放到她的書桌上,如果阿季長時間沒看,楊蔭杭就又把書偷偷地拿走了,真是一個有趣的父親。

楊絳先生幼年 | 圖片來源網絡

另外,楊蔭杭要求子女從小養成自力更生的習慣,並將美國的「勞動教育」理念帶到家中,採取幹活有賞的方式來進行。他還時常告訴子女家產是大禍害,只會讓他們不圖上進。

1945年,楊蔭杭因腦溢血逝世,終年67歲。很遺憾,臨終前阿季沒能陪在他的身邊,每每回到蘇州老家,看到父親的遺像,楊絳總會想起幼時和父親相處的點點滴滴。晚飯後父親吃水果,她專門負責削皮;父親要吃慄子、核桃等堅果,她又負責給父親剝殼;到了夏天,父親很怕蚊子嗡嗡地吵,在他入睡前,阿季總是會親自檢查一遍蚊帳,看看裡面還有沒有蚊子,好讓父親睡得安穩;冬天的時候,阿季為父親房裡的火爐添加煤炭......

可以說,是父親楊蔭杭鼓勵楊絳走上了文學之路,父親身上優秀的品格也「遺傳」給了她,還記得幾年前「楊絳不滿對錢鍾書私信拍賣一事」嗎?和父親一樣,原則性的事件她也從不退讓!

錢鍾書 | 圖片來源網絡

3

阿季不僅僅有一個好父親,還有一個好母親。

母親名叫唐須嫈,是個典型的江南女子,溫婉質樸,知書達理。雖說學識並沒有丈夫這麼高,但是倆人很聊得來,嫁給了楊蔭杭後,為他生兒育女,操持家務,做了一輩子的賢妻良母,是楊絳的「模範」。

唐須嫈一共生育了八個孩子,每天都要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忙得團團轉。可即便是這樣,唐須嫈還是很少發脾氣,性情特別溫和,即使有人當面損她,她也不生氣。

她完全沒有一副貴婦的模樣,對傭人也都很客氣,曾經收留過一個窮苦人家的孩子安排打雜,給他取名為阿福,還特意想教他做廚子,讓他以後能自己賺錢娶一房媳婦。有這樣的母親做表率,楊絳姐弟幾個也都很善良,不會瞧不起那些家境不好的人。

全家福 | 圖片來源網絡

夫妻間最重要的是朋友關係。唐須嫈和楊蔭杭夫婦倆之間的共同話題便是小說、劇本等等書籍,閒暇之餘,唐須嫈常常翻看《聊齋志異》、《石頭記》等等小說,有什麼新的想法總會和丈夫分享分享。有一回,唐須嫈做針線活累了,就翻出劇本集《綴白裘》來看看,還和一旁的女兒們交流起書中的人物來,整個家庭對書都如此痴迷。

錢鍾書先生心中最賢的妻是楊絳,而楊絳心中最賢的妻則是母親唐須嫈。楊絳曾說過:「我們姐妹中幾個結了婚的,個個都算賢妻,但我們都自愧不如母親待父親那麼體貼細緻。」

在這裡分享一些楊蔭杭和唐須嫈的小事情,例如楊蔭杭留學回來,為了反對清廷剪去了辮子,唐須嫈怕丈夫會有危險,特意為他做了一條假辮子;楊蔭杭時常在外,唐須嫈一個人獨自在無錫既要撫養子女,又要照顧老人;楊蔭杭的性格耿直衝動,總是被停職,唐須嫈非常理解丈夫,沒有怨言。

有一次,楊蔭杭病得很嚴重,高燒不退,滿嘴胡話。當時江蘇無錫並沒有普及西醫、西藥,而楊蔭杭偏偏不相信中醫,只相信西醫,每次醫生來看診,抽點血,取點大便還得去大城市化驗,要隔好幾周才能了解病情。為了丈夫能快點好起來,唐須嫈偷偷請來了中醫把脈,甚至連一些迷信的方法都用上了,費盡心思把中藥偽裝成西藥哄丈夫喝下,還把自己陪嫁的珍珠磨成粉裝到西藥膠囊中讓丈夫吃下補身體。所幸在唐須嫈的悉心照顧下,楊蔭杭真的好轉了。

楊蔭杭 | 圖片來源網絡

為了「回饋」如此深情的妻子,唐須嫈臨產的時候,楊蔭杭特地從日本返回中國來探望;路過珠寶店時,給妻子唐須嫈買了顆大珍珠鑲耳環;他從不把工作上的脾氣帶到家庭中,以免影響妻子兒女的心情,在楊絳先生的印象中,從小到大,她沒見父母吵過架。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期間,唐須嫈不幸染了惡疾,從此一病不起,楊絳先生在外留學,也未能陪在母親的身邊,這是楊絳先生一生的遺憾。

4

在舊社會,有如此恩愛的父母,有如此溫馨的家庭,是一筆極大的財富。

母親唐須嫈平等對待僕人,使得楊絳並沒有「大小姐」的臭脾氣,母親唐須嫈深愛著夫君,使得楊絳樂於做一個「老媽子」以支持錢鍾書潛心創作小說《圍城》。

父親楊蔭杭嗜書如命,使得楊絳從小喜歡閱讀寫作,父親楊蔭杭從不阿諛奉承,使得楊絳也從來不會向惡勢力低頭。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錢鍾書和楊絳 | 圖片來源網絡

寫到這裡,真的羨慕楊絳的原生家庭,給她營造了愛的氛圍,讓她樹立起了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是啊,現今一般的家庭很難做到如此,且不說書香門第了,就是夫妻倆要做到和睦相處也不容易啊。努力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是每一個父母的責任。

本期就分享這麼多了,如果各位讀者喜歡,敬請期待《大王廟小學、啟明女校、振華女校、東吳大學的歷程 | 楊絳事跡二》。

參考文獻:《楊絳傳》慕容素衣著、《回憶我的父親》等書籍

原創作品請勿轉載,配圖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古時候,賢良淑德才能當皇后?那是你不了解隋唐時期的這些悍婦們
    溫柔大方,賢良淑德,又或者是世家大族。雖然在歷史上也曾經出現過一些平民成為皇后的例子,不過畢竟是少數,大多數時期都是權貴之女和皇家的結合,而到了隋唐時期的皇后們,不僅家庭顯赫,他們的性格也真是比男人還男人,兇悍無比。
  • 「感恩季」感恩父母生我,養我,教會我做人的道理
    我住過最貴的的房子是母親的子宮,在那裡我安心的度過了十個月,一步步從一個受精卵發育成人形。我吃過最好的食物是母親甘甜的乳汁,它給我提供營養,增強抵抗力。我吃過最好吃的菜是母親做的菜,雖然比不上酒店大廚做的菜,但是飯菜裡滿滿的都是母親對我無私的愛。
  • 楊絳: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是養出感恩的孩子
    楊絳,錢鍾書、女兒錢瑗《詩經》中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一位母親,含辛茹苦的供自己的孩子讀書,出國學習。這個男孩在國外留學五年,經常出入高檔場所,每年光學費和生活費就需要差不多四十萬,而母親一個月只能賺七千多元。當母親無法再提供高額的生活費時,這個男孩居然在機場,拿刀刺向了自己的母親。
  • 我感恩我的母親,從小叮囑我帶著覺察,用心生活
    我一直都非常感恩我的母親,在我小的時候,經常給我們講故事,培養了我們許多的好習慣與好的觀念!給到了我生命中的很多啟發!當時都是沒有感覺到這些道理與故事多麼的有用,當我進入了社會,我就開始感覺好用了,因為我可以非常容易的得到我想要的。
  • 看楊絳先生《我們仨》:要是我丈夫這樣,病得再重也要爬起來離婚
    /01/ 一個人的時光裡只為遇見你楊絳出生於江蘇無錫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當地的大律師。楊絳出生時,父親取名為季康,小名阿季。從小在父親的薰陶下,她自幼酷愛讀書,最愛做的事情便是捧著喜歡的書在父親房裡消磨時光。當父親問她:「三天不讓你看書,你會怎麼樣?」她回答道:「不好過。」父親又問:「一星期不讓你看書呢?」她不假思索答:「那一星期都白活了。」
  • 擅長經營婚姻的星座女,賢良淑德、勤儉持家,適合娶回家
    主筆:老巫在婚姻大事上面,很多男生都會非常謹慎地對待,希望能娶到一個賢惠的老婆,而以下這幾種星座女就很適合娶回家,她們賢良淑德,勤儉持家,非常擅長經營婚姻。結婚之後,她們所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了這個家好,賢良淑德、勤儉持家,能夠讓丈夫毫無後顧之憂地在外打拼。她們擅長經營婚姻,很多時候都懂得且行且珍惜,不會因為一些小事而斤斤計較,能夠讓丈夫安心,是個非常適合娶回家的伴侶人選。
  • 本一直「賢良淑德」,今卻成為壞女人的代名詞,網友表示反差太大
    本一直」賢良淑德「,今卻成為壞女人的代名詞,網友表示反差太大隨著清宮劇《延禧攻略》的熱播,演員們又火了一把,該劇主線其實很簡單,就是講述了宮女瓔珞憑勇往直前的勇氣、機敏靈活的頭腦、化解宮廷上下的重重困難,最終成為襄助乾隆盛世的令貴妃的故事
  • 徐小平: 隧道裡的風景 母親教我的歌
    三,艱難歲月裡的幸福  母親的樂觀主義不知從何而來。這可能就是她善良美麗的天性,或者,也許這是她面對有時候並不美好生活的一種選擇。  我的外祖母,是一個地主,60年代受盡歧視和壓迫,但我從來沒有聽母親嘴裡流露過什麼怨毒。我的父親,參加革命很早,本來可以做更大的官,但因為嶽母的成份問題,仕途一直不順,但在我成長過程中,更沒有聽過母親有任何抱怨。
  • 4大星座女生,克勤克儉,乖巧俏麗,有責任感,顧家賢良淑德
    娶一個孝順媳婦,相對於一整個家庭而言基本都是極其幸運的事兒,會讓自身日常生活如願以償,也會讓長輩踏實心安,其功效是至關重要的。不要說找不著好女人,如果你認真卻找,一直能尋找最合適自身的那一個。越發精明能幹,溫和謙遜的女孩子越是能見解獨到,也會很討長輩們的喜愛。
  • 初次見面,錢鍾書說:我沒有訂婚,楊絳回:我也沒有男朋友
    楊絳1911年出生於北京,中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相傳從小楊絳就比較懂事,有一次她去書房拿書,看到正在午休的爸爸,大氣不出,靜靜地翻閱,就是遇到上廁所,也是腳步輕輕,像一個小貓一樣,陪侍在父親的身邊。父親醒來看到自己的女兒,心中驚喜:「其實我喜歡有人陪陪,只是別出聲。」從此以後,午休都要楊絳陪侍在側。
  • 楊絳《我們仨》走心的10句話: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讀來淚流滿面
    ——楊絳《我們仨》提起錢鍾書,總離不開他的妻子楊絳先生;提起楊絳,又總是不自覺想到錢鍾書。似乎兩個人的名字註定形影不離。奇怪的是,似乎人人都知道錢鍾書寫過一本《圍城》,還能念出其中幾句經典:"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但說到楊絳,大家只知道她是中國為數不多的被稱為"先生"的女性之一,卻不清楚她有什麼作品。
  • 「詩意重陽 感恩父母——我的父親母親」主題徵文活動西安開啟
    重陽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同時也是敬老節,在重陽之日享感恩敬老,詠唱高德,傳承至今。今日上午,"詩意重陽 感恩父母--我的父親母親"徵文大賽暨頒獎盛典新聞發布會在西安舉行。徵文活動起止時間為8月21日至10月10日,以「我的父親母親」為題,講述故事,傾訴親情,以文感恩,旨在展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承尊老愛老美德,促進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和美德代代相傳。並於10月24日重陽節前夕,隆重舉辦"詩意重陽 感恩父母——我的父親母親"大型徵文頒獎盛典。
  • 楊絳父親病重,母親偷將西藥膠囊倒空換中藥救一命,不敢貪吃了
    每提楊絳先生,就會想到人淡如菊,氣質如蘭,想到一個女人在波瀾壯闊之學海裡的淡定、堅定、執著與堅持,我想這得益於楊絳先生原生家庭:在那個年代,父親開明,母親賢淑。楊絳先生出生於無錫書香之家,但是那個年代的女性,並非家境好就算有出路。
  • 【鄭平:您養我長大,我陪您老去——局首屆道德標兵候選人先進事跡展播之十四】
    從小母親就教育鄭平要懂得感恩,要知恩圖報、善良做人、報效國家。鄭平是家中姊妹八個中最小的一個。父親在他六歲時就離開人世,母親獨自一人將他們八姊妹帶大。小時家裡條件極其艱苦,他從小就深知母親的不易,要不是母親熬更守夜、一針一線縫好每一件衣服掙錢養家,估計家人都要餓肚子。他結婚後對妻子說,「母親養我長大不易,我們要一起陪她慢慢老去。」
  • 人美心善的三大星座女,賢良淑德,能幹又旺夫,一生婚姻幸福
    看起來文靜的金牛座其實賢良淑德,能幹又旺夫,在事業上有不少成績。和金牛座女人在一起真是不愁吃穿!處女座處女座不僅人美心善表,而且能力很出色,處女座賢良淑德,能幹又旺夫,一生婚姻幸福。所以處女座美女總是充滿魅力。處女座女人執著,對朋友、家人忠誠,做事能堅持到底。行動上端莊賢淑,言行上優雅。
  • 席慕蓉:父親教我的歌
    父親教我的歌席慕蓉從前,常聽外婆說,五歲以前的我,是個標準的蒙古娃娃。雖然生長在中國南方,從來也沒見過家鄉,卻會說很流利的蒙古話,還會唱好幾首蒙古歌,只可惜一入小學之後,就什麼都忘得乾乾淨淨的了。隱約感覺到外婆語氣裡的惋惜與責備,可是,我能有什麼辦法呢?
  • 誰能教我忘記
    誰能教我忘記  誰也不能叫我忘記,那些孩子們清澈的眼神,還有盛開的果凍花。——題記  一些關於大學和愛的記憶  大學那年,父親是真高興,將第一次離家的我親自送到四千裡之外的學校。擠了兩天兩夜的火車,在火車站睡過夜,沒買到坐票,站著,父親跟我在人來人往的車廂連接處,談起了他上大學時的情景。父親考大學時,文革結束沒幾年,高考重新推行。他靠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我看過他當時的照片,喇叭褲,一臉的正經鄭重,很有那種風華正茂的氣概。我記得他曾經不無遺憾的告訴我,其實,他最喜歡的是考古學,時代的原因,他當了老師,不過,他並不覺失敗。
  • 電影《尋槍記》作者: 我的父親母親
    父母教給我最早的文化,是教會我學會寫自己的名字。父親手把手教我,後來我知道這個世界上最普通最不起眼的,是我的名字。我不知道父母要把這樣的名字賜給我?我接受下來,直到現在。船工終於被母親請來,父親被抬到河邊,上了船。悽涼的夜晚,風吹水緊,我站在漆黑的岸邊,望著明明滅滅的星零船火,諦聽漂搖的槳聲,將我父親送到對岸……父親的病至今沒有治好。每當揚花季節,父親的病總要嚴重發作,一患就是兩個月。他的病對粉狀的東西特別敏感,一受刺激就立即復發。
  • 張馨予和方媛,婚後都變得賢良淑德,是妥妥的一枚好妻子
    她變得居家、變得接地氣;變得賢良淑德;變得更有人間煙火味。 方媛嫁給郭富城後,放棄了自己的事業,一心一意在家相夫教女,照顧家庭。方媛會在大清早起來給郭富城做早餐,會在郭富城出門工作前,幫他收拾行李,會給他做各種各樣的美食。
  • 請聽口述:我的父親母親
    這些雜誌就是我母親(伍乃茵)從廣州用匿名或者假名字寄過來的,這樣就給我當小學老師的父親有了宣傳革命、舉辦進步讀書會的一個武器。一年多以後、兩年不到,我母親被捕了,後來被釋放出來已經不能在廣州工作了。他們在林基路和何幹之老師的鼓勵下,同意去東京做進步留學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