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8月27日,由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林學會、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第八屆北京森林論壇在京舉行,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二級巡視員王小平出席開幕式並講話。來自市園林綠化相關部門、科研機構、企業代表共計130餘人參加了此次論壇。
本屆北京森林論壇在北京市實施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的背景下召開,旨在通過專家的研討,為工程建設的順利實施獻計獻策,提供技術支撐,打造高質量的城市森林。本屆論壇以「城市森林設計及建設」為主題,邀請了園林設計、生物多樣性、森林土壤、鄉土花草、森林生態、森林培育和節水集雨等方面的專家學者從城市森林的空間布局、樹種選擇、土壤改良、生物多樣性保護、發揮生態功能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與討論。
王小平表示,生態環境建設作為北京「四個中心」建設的綠色基礎設施,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載體,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2018年開始啟動的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現在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完成從注重數量到高質量、從造林綠化到生態修復、從單一功能到多功能、從關注自然到關注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上來。目前城市森林發展面臨「八多八少」的挑戰,即山區多平原少、郊區多城區少、北部多南部少、森林多溼地少、數量多質量少、樹木多鳥獸少、地上多地下少、建設多服務少。因此城市森林的設計和建設上要注意實現景觀思維到生態思維的轉變、到為人服務思維的轉變,實現從植物到動物、微生物生態系統思維的拓展。
與會專家主要從七個方面闡述了城市森林設計及建設:
一、擬自然方式打造北京森林城市
為了新一輪百萬畝造林中加大先進理念、適用技術和管理模式的落地生根,用生態的辦法解決生態的問題,專家倡導在不同空間尺度與生態景觀需求的項目中,通過探索該區域自然林地的生境類型、群落特徵及其在全球氣候變化下的演替規律,利用生態景觀學的手法,模擬自然群落的生境條件、空間結構、物種組成,以本土物種為核心,個別區域結合非本土物種進行組合設計,並形成穩定且物種豐富的近自然景觀群落,最大化支持生物多樣性。
二、基於生物多樣性支持的北京城市森林營建
專家在介紹了城市森林建設的背景、國外城市森林發展概況、北京城市森林建設概況及存在問題後,重點介紹了基於生物多樣性支持的北京城市森林營建策略。營建基本原則為彈性、地域性、可持續性,即格局近自然(規劃策略)、外貌近自然(設計策略)、材料近自然(植物選擇策略)、過程近自然(管護策略)、功能近自然(目標策略)。其中,外貌近自然可細化為林斑形態近自然、群落結構近自然、群落演替近自然、生境營建近自然、資源要素近自然。植物選擇要注重鄉土性、多樣性、抗逆性、高效性、自生性、文化性。管護過程中要注重分圈層管理、智慧管理、公眾參與管理。
三、園林綠化種植土壤質量要求
健康的土壤不僅是植物生長的保障,其自身也是城市景觀的一部分,要避免裸露和沙化。同時,理想的土壤還是天然的林褥,能夠像海綿一樣雨季蓄水、旱季釋水,有效適應環境變化,提高生態系統彈性。土壤與人類文明密不可分,土壤的生態功能在園林綠化中極為重要。專家結合林地、綠地、溼地、沙地、草地等不同的土壤類型,介紹了土壤質量的國標、行標、地標,以及土壤障礙因子。為了營造高質量的城市森林,勘察設計、施工時同樣要對土壤進行檢測,按要求使用土壤並改良。加強土壤的管理與經營,倡導使用廢棄物熟腐肥、有機肥、菌肥。
四、鄉土花草在林下景觀提升中的應用
為了在核心區和中心城區構建更高質量的城市森林生態體系,更加突出鄉土、長壽、抗逆、食源、景觀等各類樹種科學配置,鄉土花草界的「草根專家」介紹了鄉土花草在林下景觀提升中的應用,倡導以自然法則選育鄉土花草、以包容心態應用鄉土花草、以跨界思維發展鄉土花草。同時,「鄉土化」不能絕對化、不能僵化,要在因地制宜的基礎上加以合理的搭配。
五、北京百萬畝造林工程之適地適樹適類型
分享了關於成功造林的基本理念、北京主導立地因子及立地類型劃分、北京百萬畝造林中的適地適樹、北京百萬畝造林中的造林模式,提出:適地適樹是造林設計中的根本大法,要深入了解北京山地和平原的立地條件;開展造林設計之前,要認真、詳細、系統地調查造林地的立地條件,要有每個立地類型的典型設計;向大自然學習,向近70年的造林經驗學習,創新要有依據;要考慮營造森林未來的發展,不要讓娃娃輸在起跑線上,構建地帶性森林建群樹種主導下的有自我更新和完善能力的復層異齡混交恆續林。
六、北京市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建設技術導則
專家系統介紹了總則、規範性引用文件、規劃設計、苗木質量、造林技術、撫育管理、設計中常見問題和建議。為了更加突出大尺度、互連互通和生物多樣性,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規劃設計總體思路是構建森林生態系統(組成、結構、功能);用生態的辦法解決生態問題(生物鏈、適地適樹、與環境協調)。
七、北京市重點林地綠地節水集雨技術
專家在分析了北京城區綠地灌溉用水量分析與評價、北京市節水植物篩選配置與利用、北京市建成區綠地植物潛在年耗水量估算、北京市林地綠地節水集雨技術,提出規劃設計先行,優先採用低用水量植被。
本屆森林論壇將主題確定為「城市森林設計及建設」,對新時代園林綠化建設與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也是促進學術交流、推動科技創新,首都林業科技界凝心聚力、為首都北京生態文明建設出力獻策、貢獻智慧的重要平臺。
北京森林論壇是由北京林學會創辦的品牌學術論壇,每兩年舉辦一屆,自2006年舉辦首屆北京森林論壇以來至今共舉辦了七屆,分別以「森林綠地與宜居城市」「林業碳匯與生物質能源」「低碳經濟與碳匯林業」「森林與低碳北京」「城市森林與宜居首都」「森林療養與健康中國」「建城市森林、享綠色福祉」為主題,緊扣園林綠化建設的難點、熱點和焦點問題,匯集國內外林業專家、學者共同研討並為政府建言獻策。論壇充分發揮首都人才與信息優勢、學習借鑑國際先進經驗、研究探討林業行業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為首都乃至我國的林業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歷屆論壇均取得了圓滿成功,並連續七屆被列入北京市科協重點學術活動和綜合性論壇,在林業學術界產生了良好的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