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他是南京鼓樓醫院的醫生,也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更是生於湖北、求學武漢的湖北伢子。「家鄉召,我必歸!」他就是鼓樓醫院第三批援武漢醫療隊隊員、消化科副主任醫師張明。「戰地日記 鼓醫心聲」,南京鼓樓醫院整形燒傷外科主治醫師徐曄醫生深情朗讀,帶領我們感受一位醫者,一位父親,一位深愛故鄉的赤子之心。
我老家在湖北隨州,在武漢求學生活十幾年,算得上是半個武漢人。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我的心情尤為複雜,不僅僅是因為身為一名醫生,也是因為對家鄉人民的擔憂與思念。我也幾番請戰,希望能為這個城市貢獻我的一點綿薄之力。
2020年2月12日,晚上11點多,我正準備入睡,卻看到上海仁濟醫院的陳主任發來一條微信,裡面提到:你們醫院要再組織一支160人的隊伍支援湖北!
家鄉召,我必歸!
那一刻我睡意全無,給領導發送消息,再次表達了我想回湖北、回家鄉,為抗「疫」作點貢獻的想法。
很快,領導便回復了我的消息,簡單明了:這次要辛苦你了!
幾乎是一瞬間的事,深夜的科室微信群開始活躍起來,4位醫生、7名護士的援助名單快速確認,同時又成立了幾個支援群,分別負責採購日用品和食品、準備藥品、準備個人防護用品等等。
由於之前醫院的防護物資已經出現緊缺,領導號召科室同事們捐贈N95口罩,為了確保我們的安全,很多同事都捐出了家中僅有的口罩,這讓我們感覺到了更多暖意。
2月13日早上6:30,鬧鐘還沒響我就醒了,看看時鐘,這一夜我才睡了3個多小時,卻也並不覺得疲累。得知我要去武漢的消息時,家人都很平靜,或許他們早就準備著迎接這一天的到來吧。只有9歲的女兒還有些懵懂,不停問我:你要去武漢幹嗎?你什麼時候回來呀?旁邊9個月大的兒子,則躺在床上咿咿呀呀地叫著,好像在喊「爸爸」。
對於孩子的問題,我無法回答。愛人則在一旁,平靜卻動作不停地把一切她認為有用的東西塞給我,包括家中僅有的十來個普通口罩。
8:30,我趕到江北院區;9:30,我們乘車抵達鼓樓本部;17:00,這隻由40名醫生,120名護士組成的醫護團隊已經搭乘飛機,抵達武漢天河機場。
搭載接送巴士前往酒店的時候,我看見記憶裡繁華的街頭,如今卻冷冷清清;曾經擁堵的道路,如今卻暢通無阻。而酒店門口的電子屏上滾動著:南京鼓樓醫院,武漢感恩有您!
我想起了科室裡為我們準備防護物資的護士,想起了出發前在醫院廣場上為我們分揀物品、打點行裝的同事,還有在機場為我們託送行李、貼心準備飲料食物的工作人員,再一次我確認,我們從來都不是孤軍奮戰。
無愧於心,無愧於情,不負彼此,不懼前程。
武漢,我回來了。
戰「疫」必勝,鼓醫加油。
朗讀者簡介:
徐曄
徐曄,男,中山大學醫學院博士畢業,現為南京鼓樓醫院整形燒傷外科主治醫師。《中國醫生》紀錄片醫生之一,28歲的他因為帥氣的面容和溫柔的性格,收穫了眾多粉絲,被讚嘆是「顏值與才華兼備的男神醫生」
交匯點記者 謝詩涵 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