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榮縣新城醫院醫生寫下28篇戰「疫」日記 彰顯共產黨人的擔當情懷

2020-12-17 騰訊網

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分會

「全國社會辦醫防控疫情系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牽動所有人的心,既有數不清的社區黨員志願者,更有衝鋒陷陣的黨員醫務工作者,他們用血肉之軀共同築起了抵禦病毒的堅實堤壩。

在榮縣新城醫院,有一名年齡48歲黨齡19年的醫生,面對病危母親與抗擊疫情的「單選題」時,他託付兄妹選擇了重返崗位;面對養育之恩母親離開人間,他化悲痛為力量戰鬥在崗位告慰天堂的媽媽。28篇戰「疫」日記字裡行間,詮釋著共產黨人的擔當,訴說著國難當頭一名醫生的責任與使命。今天,我們在張洪的28篇的日記中,摘取8篇呈現給大家。

2020年1月24日 晴

今天是除夕,我在放射科值診斷班。早上7點,技術組的醫生小吳說有一個上腹部疼痛的急診患者CT片需要診斷。我迅速穿好衣服,急匆匆趕往醫院。大清早的街上冷冷清清,偶爾吹過的寒風有些刮臉,路燈杆上懸掛的紅燈籠左右搖擺,顯得有些孤單。

特殊時期,醫院積極響應,部署防控措施,醫院的分診24小時在崗。我對分診人員的工作態度打心裡佩服,他們是保障患者、職工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到放射科辦公室,小吳給了我一個醫用外科口罩,並要求在新冠肺炎應急物資領用登記表上簽字。因冠狀病毒疫情,防護物資緊缺,全體職工都應該積極支持。看完患者CT片,是一個急性胰腺炎,報告外科醫生危急值,並做好登記。到食堂吃完醫院提供的免費早餐回到放射科,時間還不到8點,開始一天緊張的工作。

2020年1月25日 小雨

今天是正月初一,我一早起床便匆忙趕去醫院,將熬製好的中藥送到腫瘤科母親所在病房。然後準備和三哥一道回何市老家,與老家親戚商量母親的後事。母親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已經連續幾天滴水未進,腫瘤科李醫生已經下了兩次病危通知書,我每次在病危通知書上簽字,手都在打顫。母親一生不容易,含辛茹苦拉扯大了七個子女,將要和我們永久別離了,心中的悲痛無以言表。

上午9點過,車行在G348國道,突然接到醫院辦公室電話,要求取消休假,立即回單位開會,疫情就是命令,我立即掉頭趕回醫院。大敵當前,一切以抗擊疫情為重!

2020年1月26日 晴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全國多地不斷新增疑似和確診病例,戰疫形式嚴峻。醫院第一時間根據疫情形勢,不斷修訂各項疫情工作流程。為加強院內所有職工對新冠肺炎防控知識的認識,自22日起,我作為科教科的科長,陸續組織院內全體職工開展新冠肺炎知識培訓考試。

2020年2月3日 晴

連續幾天沒有進食的母親身體越發虛弱,被病痛折磨得骨瘦如柴,也不能說話,偶爾在清醒的時候拉著我的手示意要回家,這是母親在世的最後一點時間,她有很多留戀和不舍,養育我們長大的母親就要離開我們,內心的悲痛無法言表。23點20分,母親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母親,永別了,天堂沒有病痛,來世我們再做母子。

2020年2月4日 晴

在榮縣殯儀館,我們兄弟姐妹七人和母親做了最後的告別,將骨灰暫存於此。回城的路黑漆漆的,走在馬路上,沒有一個人說話,路邊上的人家關門閉縫,大家都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不外出,不串門,居家隔離,只能聽見偶爾的一兩聲狗叫和我們沉重的腳步聲。

凌晨2點,路過新城醫院大門,看著預檢分診的醫務人員仍然堅守在冬日的寒風裡,盡職盡責地履行著預檢分診工作。

2020年2月7日 晴

新冠肺炎疫情進入了關鍵時期,上午10:00點,醫院積極響應疫情防控醫療救治後備人選倡議。得知倡議後,我覺得我作為黨員應該挺身而出,率先做出表率,於是立即報名。此外,全院也有40餘名醫務人員積極報名,加入新城醫院抗擊疫情後備團隊,為抗擊疫情時刻準備著。

2020年2月14日 晴

在醫院忙了一整天,我拖著疲倦的身體回家,街上只有零星幾人,所有人都步履匆匆,仿佛身後跟著什麼可怕的怪物。哎,都是被這疫情給鬧的!我氣喘籲籲地爬到六樓,正準備摸鑰匙開門,門卻突然從裡面開了,讀初一的兒子手捧兩支玫瑰,微笑著衝我喊道:「爸爸,情人節快樂!一支玫瑰給你,另外一支給媽媽(同為醫生),祝你們兩個幸福平安!」

恍然間,才意識到今天是西方情人節,我看著懂事的兒子,鼻子一酸,眼淚不停地在眼眶裡打轉。

2020年2月15日 陰

受西伯利亞寒流影響,榮縣降溫明顯。妻子同為院內醫生,今天西門車站體溫檢測點輪班到她,天才蒙蒙亮,她就起床洗漱了,簡單套上衣服吃了點蛋糕便匆忙趕去工作地點。八點,我上班時專門去了一趟車站,給她和另外一名護士拍了一張合照,這是妻子抗疫第一線的紀念,值得特別珍藏。

日記裡,沒有驚天動地,也沒有豪言壯語,但記錄著張洪的那份守望,記錄著張洪的那份責任擔當。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張洪夫妻倆選擇了逆行而為,在千千萬萬的戰「疫」夫妻擋中,他們就是其中一對。疫情不退,我們不退!這就是共產黨員、醫生張洪夫妻對人民的承諾。

作者:蔣兵

來源:人民網 - 四川頻道

繪畫作者:徐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遼寧瀋陽:八旬老黨員寫下85篇戰「疫」日記
    這首名為《英雄華夏盡歡顏》的詩句,摘自瀋陽八旬老黨員劉桂華的戰「疫」日記。從2020年1月25日到4月15日,老黨員劉桂華歷經82天,以耄耋之年記下近四萬字的85篇戰「疫」日記。她在日記裡,記錄了一個個逆行而上的戰「疫」人,一樁樁感人肺腑的戰「疫」事。老人把感動寫在紙上,記在心裡,還把這85篇戰「疫」日記裝進了自家的家庭檔案。
  • 武漢東湖學院:文法學子戰「疫」線 家國情懷顯擔當
    在這場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疫情防控嚴峻鬥爭中,武漢市東湖學院文法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湧現出了預備黨員陳輝銘跟隨母親奔赴戰「疫」一線的事跡,在他的感召下,十多名入黨積極分子紛紛投身當地戰疫一線工作,體現了當代大學生戰「疫」的家國情懷。
  • 「戰「疫」說理」戰「疫」彰顯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
    這一方面同大學生居家狀態有關,疫情暴發,戰「疫」總體戰阻擊戰打響,同學們和父母、家人在一起有利於克服恐懼感。另一方面,同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疫情,採取了切實有效的措施抗擊疫情並取得顯著成效有關。    參與戰「疫」:既服從大局又積極參與,展現家國情懷    疫情防控中,全國各地援助醫療隊奔赴武漢、湖北,成千上萬醫護人員作為逆行者投入抗疫戰鬥中。同時,全國各地也成為更大的戰場,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都積極防控,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信念激勵著每一個人。
  • 《英雄城記》新書在漢首發 173篇日記見證武漢戰「疫」故事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楊童舒)書寫武漢戰「疫」的真實故事,致敬同心戰「疫」的凡人英雄。11月3日上午10時,《英雄城記》新書首發式在武昌工人文化宮舉行,來自各行業各戰線的本書作者和讀者代表近300人齊聚一堂,聆聽書中感人的抗疫故事,走近抗疫英雄,學習、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 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戰「疫」者有「畫」要說
    路美 中國軍網記者 高輝心聲是默默的藏在內心的力量,而在戰「疫」一線醫護隊員勾勒的畫幅下,顯得栩栩如生。《手提夜燈的南丁格爾》,代表著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三科全體醫護人員無私的奉獻精神。(韓婷 畫)南丁格爾甘於奉獻的精神激勵著在武漢泰康同濟醫院工作的每名醫護人員。感染十三科病區樓道的牆壁上,一副「白衣天使」必勝的畫作尤為醒目,勾勒出一線戰「疫」人員鬥志昂揚、敢打必勝的精神風採。彰顯全體醫護人員戰「疫」路上的敢打必勝的決心!
  • 在抗「疫」一線寫下的入黨申請書
    「想要入黨的迫切願望和堅定信念,來自這些天我在抗疫一線的經歷……身邊的黨員主動擔當衝鋒在前的使命,以血肉之軀抗擊來勢洶洶的疫情,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中國共產黨的偉大與光榮,也更加堅定了向黨組織靠攏的決心。」這是延邊大學附屬醫院首批馳援武漢醫療隊隊員、傳染科副主任醫師陳寧,在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一線寫下的入黨申請書。
  • 這是青島市市立醫院戰「疫」日記
    他們不是戰士,卻在城市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他們是抗擊疫情的英雄,是陰雲密布的「疫」空下最閃亮的星星……疫情總會過去,戰「疫」英雄們的付出卻值得永遠銘記。鳳凰網青島特別策劃「青島市市立醫院戰『疫』日記」原創專題,致敬那些生而平凡,但又因肩上的那份責任而變成了不平凡的英雄。
  • 【戰"疫"日記①】「我並不是什麼英雄,只是懷著初心救死扶傷」
    【戰"疫"日記①】「我並不是什麼英雄,只是懷著初心救死扶傷」 2020-02-03 2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個人書寫——讀仁濟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所寫的《查醫生援鄂日記》
    在這個冬天和春天,中國舉全國之力控制疫情、救治患者,形成一段可歌可泣的戰「疫」大歷史。最近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查醫生援鄂日記》,正是這段戰「疫」大歷史中的生動個人書寫。當湖北省特別是武漢市成為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地方,全國各地行動起來,超過4萬名醫護人員逆行馳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醫生查瓊芳就是其中的一名。
  • 微博上的戰"疫"日記 網絡連接起素昧平生的人
    原標題:微博上的戰「疫」日記 2月7日,中日友好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陳文燕在第三次進病房上班前寫下了這樣一條微博。沒過多久,這條微博的點讚已經過萬,評論裡幾乎全是網友對她的鼓勵。陳文燕沒想到自己隨手發的一條微博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說實話有點嚇著了」。   陳文燕不是唯一一個將自己感受分享在微博的一線人員。
  • 政協第十四屆自貢市榮縣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閉幕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5月28日上午,政協第十四屆自貢市榮縣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閉幕。  大會宣讀了「同心抗疫、齊心戰貧」表揚通報;通過了政協第十四屆榮縣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的決議和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閉幕式現場 攝影 劉瑞  榮縣縣委書記韓明祝指出,會議期間,各位委員以胸懷全局的政治站位、心繫民生的為民情懷和務實有為的奮進姿態,緊扣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圍繞「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爭創全省農產品主產區縣先進縣
  • 奮戰「疫」線——石棉縣法院抗擊疫情彰顯法院人擔當作為
    奮戰「疫」線——石棉縣法院抗擊疫情彰顯法院人擔當作為 2020-02-10 2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核心價值觀的彰顯
    戰「疫」讓無數國人深深懂得:愛國是本分,也是職責;作為公民,應該主動替國分憂、為國盡力。戰「疫」過程中,國家危難、人人有責,國家利益、集體利益至上,沒有國哪有家、舍小家為大家等觀念深入人心,並轉化為絕大多數國人的自覺行動。正是因為這種「自覺」,才匯聚起戰「疫」的磅礴力量,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湘雅三醫院援鄂國家醫療隊劉倩護士,出徵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
  • 戰「疫」日記 | 鼓樓醫院湖北籍醫生張明:家鄉召,我必歸!
    交匯點訊 他是南京鼓樓醫院的醫生,也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更是生於湖北、求學武漢的湖北伢子。「家鄉召,我必歸!」他就是鼓樓醫院第三批援武漢醫療隊隊員、消化科副主任醫師張明。「戰地日記 鼓醫心聲」,南京鼓樓醫院整形燒傷外科主治醫師徐曄醫生深情朗讀,帶領我們感受一位醫者,一位父親,一位深愛故鄉的赤子之心。
  • 企業抗疫復產典型事跡|福牌阿膠:戰「疫」擔當
    來源:新浪財經編者按: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廣大企業積極支援抗疫一線,在物資生產供應、物流運輸保障戰線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們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踴躍捐款捐物,彰顯責任擔當和家國情懷;他們聽從政府指揮,精心組織、全力以赴地開展復工復產,奮力實現「抗疫復產兩不誤」。
  • 10件新媒體戰「疫」精品的創作秘笈
    01人民網《武漢日記——人民網前方報導團隊武漢採訪實錄》推薦詞:春節前夕,人民網記者深入重症監護室、火神山和雷神山建設工地、居民社區、援鄂醫療隊駐地、方艙醫院開展系列報導,60多天連載40多篇日記、24條
  • 山西大同大學:戰「疫」中上好思政課
    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時期,醫學院老師們集專業所長,融學科特色,強化育人意識,提升育人本領,他們把戰「疫」一線的事跡變課堂資源,把戰「疫「戰場作為最好的思政課堂,把戰「疫」英雄樹為最好的學習榜樣,教導學生承擔起學醫從醫的社會責任,在開學第一課中傳達醫德、構建醫魂。
  • 寫下67篇日記的查醫生出書了,系國內首部援鄂醫生抗疫日記
    從除夕夜馳援武漢到3月31日回滬,在武漢金銀潭醫院整整68天裡,第一批上海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上海仁濟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查瓊芳寫下67篇抗疫日記。如今,這些日記被編撰成《查醫生援鄂日記》,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這也是目前國內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援鄂醫生親歷的抗疫日記。4月20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仁濟醫院獲悉上述消息。
  • 搶救透析患者生命 四川榮縣9名醫護人員挽起袖子緊急獻血
    9月20日早上,醫生查房後,對患者吳仕水的家屬囑咐道。不一會兒,護士進來為患者進行輸血,血液慢慢地流進老人的血管內,家屬在旁邊不住地感謝。原來,今年75歲的吳仕水家住四川榮縣東佳鎮趙家橋村7組,因腎衰竭長期在榮縣新城醫院血液透析治療,一個多月前因胃穿孔做了手術,9月18日,因消化道出血危及生命。
  • 【抗疫英雄譜】一線「指揮員」 戰「疫」顯擔當
    一線「指揮員」戰「疫」顯擔當 ——記四川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李惠梅 個人名片 李惠梅:女,50歲,市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雅安醫院)(以下簡稱:市人民醫院)感染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1992年畢業於雅安衛校(現雅安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專業。20多年的護理職業生涯中,先後在醫院內、外系大部分科室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