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城記》新書在漢首發 173篇日記見證武漢戰「疫」故事

2021-01-09 荊楚網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楊童舒)書寫武漢戰「疫」的真實故事,致敬同心戰「疫」的凡人英雄。11月3日上午10時,《英雄城記》新書首發式在武昌工人文化宮舉行,來自各行業各戰線的本書作者和讀者代表近300人齊聚一堂,聆聽書中感人的抗疫故事,走近抗疫英雄,學習、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英雄城記》收錄了疫情防控期間堅守一線的醫護人員、公安幹警、建設者、保供人員、志願者、下沉幹部、社區工作者、普通居民、青少年學生等173位作者的173篇日記。

日記作者中,有來自重慶、上海、福建、遼寧、四川、陝西、海南等17個省市自治區的人員共38人,有武漢本地作者134人,還有外籍人士1人。全書共約25萬字,搭配近百幅珍貴的圖片,按時間順序依次排列,展現了從1月23日上午10時封城到4月8日0時解封這76天裡武漢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面對疫情萬眾一心、守望相助的共同記憶。

這些日記記錄的都是疫情防控之下武漢的真人、真事、真情,講述的都是親歷、親見、親聞,最能反映當時武漢各方面的實際,展現了一條清晰真實的抗疫時間軸、一條同心抗疫的鋼鐵長城、一座英雄之城的精神硬核。

新書首發式在《江城重啟》的朗誦聲中開啟。武漢出版集團負責人介紹,2月中旬,該集團成立《英雄城記》編寫組,啟動抗疫主題圖書的徵稿、組稿工作。2月17日,「閱讀武漢」微信公眾號正式發布徵稿啟事,同時通過系統徵集、網絡徵集、定向徵集等方式向全社會徵集日記。編寫組編選的原則是,一定要是在疫情防控期間撰寫並在報刊、網站、各類公眾號和自媒體等平臺上刊載過,或者在一定範圍內流傳並有確實證據證明創作於疫情防控期間的作品。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編寫組收集、遴選、編輯整理來稿數千篇,最終集結成書。中宣部出版局、省委宣傳部、市委宣傳部領導先後對《英雄城記》給予了熱心指導和充分肯定。該書與中宣部2020主

題出版重點出版物《眾志成城——武漢戰「疫」記》(將於年內出版)一起,組成武漢出版集團「抗疫系列圖書」。

首發現場設置了訪談環節,特別邀請到了《英雄城記》一書中收錄的日記作者代表——疫情防控期間在雷神山醫院參與醫療救治工作的廣東省深圳市中醫院護士、廣東援鄂醫療隊隊員溫芳豔,援漢福建醫療隊醫生陳瑋,在江漢經濟開發區方艙醫院執行任務的武漢市公安局江漢區分局民警塗可藹,首批新冠疫苗志願者(009號)、退伍軍人、湖北工業大學學生朱傲冰,以及著名作家董宏猷,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彭富春等兩位專家。通過訪談,幾位抗疫英雄講述自己寫下日記時的感受,在抗疫戰場上的難忘點滴和心路歷程;兩位專家從專業的角度分析、闡釋了《英雄城記》一書「講好武漢抗疫故事,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的重要內涵和價值。

現場,有關領導和嘉賓為公安幹警、醫護人員、城管人員、地鐵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教師代表贈書,感謝他們為武漢抗疫作出的貢獻。

據介紹,武漢出版集團於近日開展了向基層贈書的活動,走進以江欣苑社區、芳草社區、西大街小學(英才校區)為代表的社區、校園、基層站所、社區衛生院等處,向曾戰鬥在一線的抗疫英雄贈書,向市民、學生宣傳抗疫英雄的故事。同時,武漢出版集團還將向3.5萬多名外地援漢醫療隊隊員贈書。

作者訪談

深圳市中醫院護士溫芳豔:來武漢戰「疫」特別值

溫芳豔參加與雷神山醫院有關的活動。

「今天看到《英雄城記》的紙質書,很激動。書裡記錄了武漢從封城到解封的每一天,它是歷史的底稿,非常有意義,而我的日記能收入其中,感到很榮幸。」深圳市中醫院護士溫芳豔說。作為廣東援鄂醫療隊隊員,溫芳豔2月17日到武漢,在雷神山醫院參與醫療救治工作。

《英雄城記》首發現場,作為作者代表,溫芳豔說,43個日日夜夜,她見證了雷神山醫院C6病區從建立、運行到病區清空,直至完成使命的全過程,包括看到他們救治的病人從入院到治癒出院,她覺得付出有了結果,這次來武漢特別值。

溫芳豔說,2月20日中午他們開始接收病人。第一位患者是位老大爺,不怎麼說話,她一有時間就去和老大爺聊天,查房的時候也多關心他的病情。老大爺後來說話多了,主動聊他的經歷和家人。老大爺治癒出院時對大家豎起大拇指,不斷說著感謝。那時,她覺得,武漢,她來對了。

溫芳豔說,隨著時間推移,武漢話聽得越來越熟悉,患者逐漸成為身邊的大哥大姐。在武漢的43天,每天上下班可以在車上看看長江江面,有一次在路上兜個圈從車窗裡看了黃鶴樓。還有一天在雷神山醫院的入口,夕陽特別漂亮。這一幕幕她記憶猶新。

(長江日報記者萬建輝)

援漢福建醫療隊醫生陳瑋:已把武漢當第二故鄉

支援武漢戰「疫」時的陳瑋。

來自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的醫生陳瑋,作為第一批援漢福建醫療隊的一員,1月26日接到通知,1月27日啟程來漢。58天的援漢經歷中,最初的5天在武漢市中心醫院,當時物資還緊缺,為節約口罩、防護服,他上班儘量撐更長時間,雖然工作強度更大,但他仍咬牙堅持著。

在《英雄城記》的第44頁,收錄了1月31日陳瑋的一篇題為「同心、同向、同行」的日記,陳瑋寫道:「在臨時黨支部會議上,醫療隊的黨員重溫入黨誓詞。而我,作為一名農工黨黨員,所要做的,便是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向、同行……雖然確診病例數字還在上升,但我堅信我們所面對的,並非是一個無法預知的未來,而是充滿希望的明天!」

5天後,陳瑋隨醫療隊來到金銀潭醫院,在這裡一直幹到3月24日。他說:「2019年4月到武漢開過一次會,抗疫在武漢待了58天,這次再來武漢,已經把武漢當第二故鄉了!忘不了不管多晚,醫院外公交司機一直等著我們!忘不了不管多晚,賓館工作人員都給我們準備好工作晚餐!」

陳瑋說:「今天拿到《英雄城記》紙質書,非常感動!英雄的武漢人民的抗疫信念感染著我,而我們在武漢的點滴努力如今被武漢人民以書的形式記錄下來,作為永久紀念。」

(長江日報記者萬建輝)

武昌城管二橋清潔隊環衛工高上元:更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

高上元在新書首發式上。

武昌城管二橋清潔隊環衛工高上元是《英雄城記》173位作者之一。3日上午參加新書首發式後,下午他又回到工作崗位,「看到車水馬龍的武漢,更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

高上元在方艙醫院34天的抗疫日記被收錄書中,文字傾注了他的真情實感。2月6日,他接到前往支援武昌方艙醫院的通知,感到既榮幸又激動,「終於可以為抗擊疫情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初入方艙,辛苦的工作讓他幾乎吃不消。「一天的工作結束後,防護服裡面的衣服全部溼透了,可以擰出水來,一點都不誇張。不過患者很配合我們的工作,能得到患者的理解,我就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有價值。」

「回想起在方艙醫院和醫護人員一起並肩作戰的日子,都是那麼有意義。很感謝這些支援我們武漢的醫護人員,他們是真的英雄。」高上元告訴記者,他進方艙醫院沒和家人說,兒子在朋友圈看到他發的照片才知道,當即在電話裡哭了,「他怕我出事,老婆去世後,兒子是我一手帶大的,從來沒離開他這麼長的時間。現在這本書出來了,我想給他看看。我也要跟兒子說,一要感謝那段時間所有人的堅守,二要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工作和生活。」

(長江日報記者王慧純 通訊員殷莉紅 高嫣嫕)

相關焦點

  • 這本《英雄城記》,有你一份
    11月3日上午,《英雄城記》新書首發式在武昌工人文化宮舉行,來自各行各業的本書作者和讀者代表近300人齊聚一堂,聆聽書中的感人的抗疫故事,走進抗疫英雄,學習、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 《英雄城記》出版,寧夏護士沈丹陽《一封未拆封的信》被收錄
    「感恩您為武漢拼過命。」11月25日上午,寧夏中醫醫院暨中醫研究院護士沈丹陽收到一本快遞來的書,打開包裝看到封面上醒目的文字讓她驚喜、興奮不已。這是一本武漢出版社剛剛出版的《英雄城記》,收錄了武漢76天裡全國各行各業一線人員抗疫的173篇日記,而沈丹陽的《一封未拆封的信》被刊登其中,也是寧夏唯一入選日記。
  • 佛山戰疫英雄日記集結成書,鍾南山院士作序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韜遠 李斯睿 周哲 姜雪媛8月18日下午,一本記錄佛山各界戰疫故事的書籍《戰疫日記—站在最需要我的地方》在佛山萬科金融中心正式對外首發。這本《戰疫日記》記錄了63名佛山不同領域的戰疫人的故事,將戰疫人鮮為人知的一線站疫故事展現在世人面前。當天,一批日記的主人公將來到現場,傾情分享自己在戰疫當中親歷的感人故事。
  • 著名詩人郭曰方所創《戰「疫」之歌》英文版新書在京首發
    9月30日,由海燕出版社出版、著名詩人郭曰方創作的《戰「疫」之歌》英文版近日由美國普利尼斯出版社正式出版,新書全球首發式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線上舉辦。中原出版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總裁、副董事長王慶,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張紀臣,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麗穎,海燕出版社有限公司總編輯李喜婷等參加新書首發活動並分别致辭,該書作者郭曰方和譯者子思、溫惠娟分別發表了創作感言,發布會還節選書中作品進行了中、英文詩朗誦。
  • 《凱哥日記》講述一個加拿大人眼中的中國戰「疫」故事
    現在,他推出了一本《凱哥日記》,這本書還有個副標題:「一個加拿大人的重慶戰『疫』」。《凱哥日記》作者喬拉·凱·伍德(Jorah Kai Wood,中文名:王凱)自2014年8月起,與妻子王曉琳在重慶生活,就職於重慶外語學校,是重慶國際傳播中心iChongqing的兼職審稿編輯,被大家暱稱為「凱哥」。
  • 《戰「疫」日記》:記錄一線最真實、生動、溫暖、感人的戰「疫」故事
    為了更好地展現出此次新冠肺炎阻擊戰中英雄的中國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犧牲與奉獻,致敬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廣大醫務工作者、人民解放軍指戰員、各條戰線的同志們,《戰「疫」日記》一書,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由光明日報社武漢一線報導組編寫,直擊一線,深度挖掘、全面闡述,用一篇篇生動、溫暖、感人的文字報導,跟進式展現中國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的真實場景,展現出此次新冠肺炎阻擊戰中英雄的中國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犧牲與奉獻,勾勒出各行各業湧現在城市抗疫一線的英雄群像。為解讀各行各業打好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提供重要參考。
  • 武漢戰「疫」全景紀錄片《英雄之城》
    首部武漢戰「疫」2個月全景紀錄片一部感天動地的中國抗「疫」群英譜新華社記者勇闖「紅區」 60多位記者「疫」線拍攝很多年後,當人們回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戰「疫」,一定會想起2020年初,武漢關閉離漢通道那個遙遠的日子。隨著關閉而開啟的,不是魔幻現實主義的劇情,而是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 致敬那些不平凡的英雄!這是青島市市立醫院戰「疫」日記
    他們在戰「疫」一線披星戴月,夜以繼日只為早日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他們在隔離病房屏住呼吸,只為忍住眼淚;他們走出ICU,脫下防護服後,泣不成聲。他們不是戰士,卻在城市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他們是抗擊疫情的英雄,是陰雲密布的「疫」空下最閃亮的星星……疫情總會過去,戰「疫」英雄們的付出卻值得永遠銘記。鳳凰網青島特別策劃「青島市市立醫院戰『疫』日記」原創專題,致敬那些生而平凡,但又因肩上的那份責任而變成了不平凡的英雄。
  • 《我的戰「疫」日記》:有些故事可以盛開在時光深處
    在這樣的特殊時刻,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推出了融媒體系列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節目每集5分鐘,由醫護人員、普通市民、外地援助者等不同側面的武漢疫情親歷者們,採用「視頻日記」的主觀視角講述整個武漢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的溫暖故事。
  • 援漢、戰毅、神山……戰「疫」寶寶的名字是不是很英雄很硬核
    男孩叫援漢、戰毅、漢升、盛凱 …… 而女孩叫媛涵(諧音:援漢),這些孩子是名副其實的戰 " 疫 " 寶寶。由於他們一出生便自帶 " 故事 "、自帶 " 內涵 ",所以父母們給他們起的名字都顯得硬核而大氣。
  • 10件新媒體戰「疫」精品的創作秘笈
    報導採用日記體例,融合圖片、人物特寫、現場直播等表現形式,記錄了幾十個鮮活的人物故事,為戰「疫」報導提供了微觀視角,也是一次兼顧傳播效果和社會效益的全媒體報導生動實踐。創作感言人民網記者王欲然:真實反映武漢戰「疫」狀態是「武漢日記」這部作品的初衷。
  • 【戰"疫"日記①】「我並不是什麼英雄,只是懷著初心救死扶傷」
    【戰"疫"日記①】「我並不是什麼英雄,只是懷著初心救死扶傷」 2020-02-03 2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遼寧瀋陽:八旬老黨員寫下85篇戰「疫」日記
    天佑中華渡險關,依窗翹首盼春天,更待春風吹綠柳,英雄華夏盡歡顏。這首名為《英雄華夏盡歡顏》的詩句,摘自瀋陽八旬老黨員劉桂華的戰「疫」日記。從2020年1月25日到4月15日,老黨員劉桂華歷經82天,以耄耋之年記下近四萬字的85篇戰「疫」日記。她在日記裡,記錄了一個個逆行而上的戰「疫」人,一樁樁感人肺腑的戰「疫」事。老人把感動寫在紙上,記在心裡,還把這85篇戰「疫」日記裝進了自家的家庭檔案。
  • 2802的一天「武漢:我的戰「疫」日記 17」
    共同戰疫《武漢:我的戰「疫」日記》2020年春節前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從武漢逐步向全國蔓延。CCTV-9紀錄頻道2月22日起,每晚19:54連續播出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微9時段全天滾動播出。為觀眾呈現危難中的守護相望,真實的「武漢時刻」。
  • 平凡一天「武漢:我的戰「疫」日記 19」
    CCTV-9紀錄頻道2月22日起,每晚19:54連續播出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微9時段全天滾動播出。為觀眾呈現危難中的守護相望,真實的「武漢時刻」。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持續推出的融媒體系列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系列,每集5分鐘,由醫護人員、普通市民、堅守崗位的普通勞動者等不同側面的武漢疫情親歷者們,採用 Vlog(視頻日記)的主觀視角講述整個武漢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的溫暖故事。
  • 守望家國|外國人眼中的武漢戰「疫」(二)
    對於處於疫情重災區的湖北省和武漢市,習總書記更是指出「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CCTV-6電影頻道與湖北各地市級電視臺聯合出品,於2月20日起推出打贏疫情防疫阻擊戰特別節目《守望家國》,記錄疫情之下湖北人民守望家國的動人瞬間、勇敢戰疫的英雄氣概。從荊楚之地出發,吹響打贏全國疫情防控戰勝利的號角。
  • 《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向世界講述中國抗疫故事
    《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向世界講述中國抗疫故事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王俊 2020-12-09 17:27 來源
  • 繪戰「疫」,畫英雄|最萌正能量!小學生畫筆中的戰「疫」故事
    「疫」作品為武漢送去溫暖傳遞滿滿的抗疫正能量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戰「疫」小先鋒的畫中「話」希望這些「00後」孩子的作品能夠給予大家溫暖和鼓勵我畫的是一位武裝了無數疫苗的醫生,相信在全國人民的支持與團結下,我們必定能打贏這場戰「疫」。作品我從構思到完成大約用了一個半小時。為了主題突出,我選擇了最簡潔的方式來創作。接下來我會繼續創作,表達我對於這次抗擊疫情的信心。我要對醫護人員說:武漢加油,中國必勝,祝所有的一線醫護人員和志願者們身體健康,戰勝疫情,平安歸來!
  • 戰「疫」日記 ▏「我本是懷著一腔熱血來到武漢,沒想到還被照顧得...
    海南醫護人員湖北戰「疫」日記 ▏「看到患者病情慢慢好轉 我感到很欣慰」海南醫護人員湖北戰「疫」日記 ▏「所有人都在拼盡全力,勝利不會太遠,會如黎明一樣到來。」海南醫護人員湖北戰「疫」日記 ▏元宵節快樂,讓我們在春天相見,沒有口罩遮擋著笑臉海南醫護人員湖北戰「疫」日記 ▏在疫情面前,祖國何其強大!
  • 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戰「疫」者有「畫」要說
    路美 中國軍網記者 高輝心聲是默默的藏在內心的力量,而在戰「疫」一線醫護隊員勾勒的畫幅下,顯得栩栩如生。《手提夜燈的南丁格爾》,代表著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三科全體醫護人員無私的奉獻精神。(韓婷 畫)南丁格爾甘於奉獻的精神激勵著在武漢泰康同濟醫院工作的每名醫護人員。感染十三科病區樓道的牆壁上,一副「白衣天使」必勝的畫作尤為醒目,勾勒出一線戰「疫」人員鬥志昂揚、敢打必勝的精神風採。彰顯全體醫護人員戰「疫」路上的敢打必勝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