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瀋陽:八旬老黨員寫下85篇戰「疫」日記

2020-12-20 瀟湘晨報

瀋陽八旬老黨劉桂華

《英雄華夏盡歡顏》

中華何懼疫情險,

萬眾一心只等閒,

群策群力除惡魔,

八方支援戰疾頑。

隔離消殺病源斬,

白衣戰士第一線,

眾志成城齊吶喊,

祈禱國泰民又安。

天佑中華渡險關,

依窗翹首盼春天,

更待春風吹綠柳,

英雄華夏盡歡顏。

這首名為《英雄華夏盡歡顏》的詩句,摘自瀋陽八旬老黨員劉桂華的戰「疫」日記。從2020年1月25日到4月15日,老黨員劉桂華歷經82天,以耄耋之年記下近四萬字的85篇戰「疫」日記。她在日記裡,記錄了一個個逆行而上的戰「疫」人,一樁樁感人肺腑的戰「疫」事。老人把感動寫在紙上,記在心裡,還把這85篇戰「疫」日記裝進了自家的家庭檔案。老人說,希望我們中國人英勇抗「疫」的事跡能讓人們永遠銘記於心,「在歷史的進程中刻上屬於這個時代的烙印,留給後代值得深思和延續的文字,對我一個八十歲的老人來說並不容易,但我盡心盡力了。」

劉桂華老人生於1940年,1990年入黨,退休前是瀋陽化工研究院的高級工程師。作為常年與實驗設備打交道的科技工作者,老人的科技成果曾經獲得過國家科技獎的最高榮譽——國家科技進步獎。離開工作崗位後,老人不忘發揮餘熱,現在是鐵西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成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引導和教育孩子們從小樹立家國情懷,是老人現在心目中最重要的工作。2019年,劉桂華老人榮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在老人的戰「疫」日記裡,記錄了生與死、苦與樂,求真、敬畏、責任、堅守、奮鬥、希望之情,體現得真切清晰。戰「疫」日記裡記錄的那些逆行英雄的背影,有醫護人員,有軍人和警察,有新聞工作者,有黨員幹部,他們逆行而上,步履匆匆卻勇敢堅毅。老人在日記裡說:「誰是最可愛的人?他們義無反顧,舍小家、顧大家,逆行衝鋒在戰鬥的最前沿,用自己的青春和熱情譜寫著一首首生命的讚歌。我們每一個有良知的人都應該向這些勇於擔當,守護安寧,用自己的生命去呵護百姓生命的平凡英雄致敬!」

在老人的戰「疫」日記裡,既有「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青山一道,同擔風雨」的情誼,也記錄了歧視與冷漠的傷害。老人在日記裡堅定地說:「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炎黃子孫毫無懼色,眾志成城的抗『疫』精神,又一次證明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非凡卓越。時間和事實證明,中國的犧牲、努力和貢獻,不僅護衛了家園,也為世界提供了經驗。2020年所經歷的一切已經融入未來,人間山河已恢復模樣,依舊江水團團,山花爛漫,櫻花漫天!更重要的是,祖國的明天會更好!」

附:劉桂華戰「疫」日記選摘

●感受戰疫下的紅、黃、綠

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場上,被劃分出三個紅區、黃區、綠區的維度空間,一個生死的世界。

紅,是拒止,要你停下前行的腳步。紅區裡,有死神的嘯叫,有生命的報警。你,偏偏向紅而行,紅,是你臉上疊加的印痕;紅,是你眼中蔓延的血絲;紅,是你心中如沸的熱血;紅,是你生命奏出紅梅贊!紅是黨旗,紅是戰士衝鋒的軍旗號令!紅是紅心向黨,紅是血氣擔當,紅是祖國江山一片紅。

黃,是暫停,要你放緩前行的腳步!你,偏偏無動於衷!黃,是你一直未洗的徵塵;是你日漸消瘦的容顏;黃,是膚色,黃是堅強,黃是炎黃子孫的傳承印記!黃是長江黃河,黃是奔騰向前,黃是黃沙百戰穿金甲。

綠,是直行,要你放鬆前行的腳步!有難覓的輕鬆,你,偏偏行色匆匆!綠,是你過去青蔥歲月;是你夢想發芽的初色;綠,是你始終勃發的鬥志,綠是生命奏出的綠馬仰秣!綠是希望,綠是活力,綠是上下五千年生生不息!綠是春回大地,綠是綠楊陰裏白沙堤。

願國泰民安!願世間再無傷痛!願一切還是本色!

劉桂華 2020年3月11日

【來源:東北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瀋陽「日記爺爺」筆耕不輟:57年寫下76本日記
    「日記爺爺」筆耕不輟:57年寫下76本日記  特有料:8個蘿蔔的婚禮、遼籃比賽、瀋陽的變化……  挺動人:他的日記就是這半個世紀瀋陽人的日常從25歲記錄第一篇日記開始,那些或已泛黃或還嶄新的紙頁,記錄了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而他個人大半生的酸甜苦辣及退休後安享晚年的經歷,更是在日記中清晰呈現,宛若一本人生自傳。3月2日,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翻開那一本本厚重的日記,試圖從密密麻麻的字裡行間去觸摸一個人、一座城的往事新變。
  • 《英雄城記》新書在漢首發 173篇日記見證武漢戰「疫」故事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楊童舒)書寫武漢戰「疫」的真實故事,致敬同心戰「疫」的凡人英雄。11月3日上午10時,《英雄城記》新書首發式在武昌工人文化宮舉行,來自各行業各戰線的本書作者和讀者代表近300人齊聚一堂,聆聽書中感人的抗疫故事,走近抗疫英雄,學習、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 四川榮縣新城醫院醫生寫下28篇戰「疫」日記 彰顯共產黨人的擔當情懷
    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分會「全國社會辦醫防控疫情系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牽動所有人的心,既有數不清的社區黨員志願者,更有衝鋒陷陣的黨員醫務工作者,他們用血肉之軀共同築起了抵禦病毒的堅實堤壩。28篇戰「疫」日記字裡行間,詮釋著共產黨人的擔當,訴說著國難當頭一名醫生的責任與使命。今天,我們在張洪的28篇的日記中,摘取8篇呈現給大家。2020年1月24日 晴今天是除夕,我在放射科值診斷班。早上7點,技術組的醫生小吳說有一個上腹部疼痛的急診患者CT片需要診斷。我迅速穿好衣服,急匆匆趕往醫院。
  • 星星點燈,東大黨員助力戰「疫」前線!
    星星點燈,東大黨員助力戰「疫」前線!八旬退休教師黨員的「微薄力量」電氣工程學院兩位85歲退休老教師張德璟(中共黨員)、杜極生伉儷捐贈善款12萬元分別支持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東南大學醫院和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疫情防控工作。
  • 前線日記——入境關口翻譯團願為瀋陽人民築起疫情「防火牆」
    遼寧省委網信辦與人民網遼寧頻道聯合推出《前線日記》系列報導。通過戰「疫」一線工作者的經歷和故事,共同感受這場嚴峻鬥爭中的遼寧擔當、遼寧力量。 前線日記——入境關口翻譯團願為瀋陽人民築起疫情「防火牆」 記錄者:瀋陽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英語翻譯 王諄 2020年3月27日,星期五,晴,瀋陽。
  • 微博上的戰"疫"日記 網絡連接起素昧平生的人
    原標題:微博上的戰「疫」日記 2月7日,中日友好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陳文燕在第三次進病房上班前寫下了這樣一條微博。沒過多久,這條微博的點讚已經過萬,評論裡幾乎全是網友對她的鼓勵。陳文燕沒想到自己隨手發的一條微博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說實話有點嚇著了」。   陳文燕不是唯一一個將自己感受分享在微博的一線人員。
  • 《上海街鎮報告》一線戰「疫」日記入藏市檔案館
    《上海街鎮報告》一線戰「疫」日記捐贈儀式在市檔案館外灘館舉行。 孫中欽 攝中新網上海4月7日電 (記者 張亨偉)7日,《上海街鎮報告》一線戰「疫」日記捐贈儀式在上海市檔案館外灘館舉行。從2020年1月28日起,一線戰「疫」日記共收入了近4000篇抗擊新冠疫情的感人事跡,以《上海街鎮報告》的形式被保存下來。日記以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全媒體的形式,記錄了社區封閉管理、居家隔離防控、交通道口巡查、愛心捐款捐物、口罩預約登記、企業復工復產、嚴防境外疫情輸入等事無巨細的防疫工作。
  • 江淮戰「疫」黨旗飄揚|一位老黨員的抗「疫」日記(三)
    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役中,千千萬萬基層黨員,以最美「逆行者」的身影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 57歲的章佳斌,是一名有著37年黨齡的老黨員,2004年12月從部隊轉業到安徽省合肥市財政局。疫情就是集結號,黨員就是先鋒隊。
  • 《戰「疫」日記》:記錄一線最真實、生動、溫暖、感人的戰「疫」故事
    為了更好地展現出此次新冠肺炎阻擊戰中英雄的中國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犧牲與奉獻,致敬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廣大醫務工作者、人民解放軍指戰員、各條戰線的同志們,《戰「疫」日記》一書,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由光明日報社武漢一線報導組編寫,直擊一線,深度挖掘、全面闡述,用一篇篇生動、溫暖、感人的文字報導,跟進式展現中國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的真實場景,展現出此次新冠肺炎阻擊戰中英雄的中國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犧牲與奉獻,勾勒出各行各業湧現在城市抗疫一線的英雄群像。為解讀各行各業打好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提供重要參考。
  • 戰「疫」日記---平凡的一天
    戰「疫」日記----平凡的一天 2020-02-19 2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移動遼寧公司黨員先鋒亮劍通信保障第一線
    在這期間湧現出了一批「不忘初心敢作為,牢記使命勇擔當」的黨員先鋒模範,他們在遼寧防控疫情陣地上寫下了濃重一筆,詮釋了通信人的使命擔當。  「我是一名老黨員,任務緊急,我得衝上去,想不了那麼多了」  「滴滴滴……滴滴滴……」2月2日凌晨3點,瀋陽分公司5G信號全覆蓋工作微信群還在響個不停
  • 瀋陽援鄂醫生的「抗疫日記」在沈出版首發
    沒有華麗的文筆,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瀋陽援鄂醫生賈佳每天利用換班間隙寫下的「戰地日記」曾感動萬千網友。這些真實記錄武漢抗疫前線點滴的日記被結集成書,命名為《戰「疫」正前方:賈佳戰地日記》,並由瀋陽出版社出版發行。22日,這本書在瀋陽首發。
  • 「社區防疫」戰「疫」一線的「情人節」日記
    但翻開湘湖街道躍進湖社區書記仲文亮的日記,這一天的筆記本上已經寫滿了密密麻麻的防疫工作安排。時間回到大年二十九,湘湖管理局發出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緊急通知,從未聽過的新冠疫情傳播首次寫入了這位基層書記的工作日誌。
  • 【戰"疫"日記①】「我並不是什麼英雄,只是懷著初心救死扶傷」
    【戰"疫"日記①】「我並不是什麼英雄,只是懷著初心救死扶傷」 2020-02-03 2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美媽媽」助養孤兒14年 寫下千餘篇成長日記
    劉抗美(右)夫婦和助養兒童她是10個孩子的「媽媽」,儘管只是助養,但她不僅給了孩子們家庭溫暖,還為他們寫下《成長日記》,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2005年開始,她默默地用行動告訴人們,助養不是花架子,需要真情的付出和恆久的堅持。
  • 戰「疫」前線 一群年輕人寫下入黨申請書
    1月28日,一群年輕人寫下入黨申請書。我們成立了醫療隊臨時黨委,目前有56名黨員,考慮到隊員們來自衡陽市和株洲市,設立了兩個黨總支。臨時黨委成立一天時間,就收到了24份入黨申請書,都是年輕人,最小25歲,最大35歲。」高紀平在電話裡介紹。   記者在照片中看到,入黨申請書長短不一,有的是用駐地賓館的信紙書寫的,有的是撕下筆記本的紙張寫的;有的筆跡娟秀,有的稍顯潦草。但字裡行間,情真意切,催人奮進。
  • 2802的一天「武漢:我的戰「疫」日記 17」
    共同戰疫《武漢:我的戰「疫」日記》2020年春節前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從武漢逐步向全國蔓延。CCTV-9紀錄頻道2月22日起,每晚19:54連續播出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微9時段全天滾動播出。為觀眾呈現危難中的守護相望,真實的「武漢時刻」。
  • 我的戰「疫」日記——手機攝影大賽作品徵集
    在廣東這個充滿溫暖和正能量的地方,也湧現了許多美好的抗「疫」故事,在鏡頭的記錄下成為城市最珍貴的回憶。疫情下廣州的眾生相 中國新聞社廣東分社記者/攝  在廣州越秀區北京街都府社區,黨委書記聯合社區醫生、民警為出入的社區居民測體溫。由「黨員+警員+醫生」組成的廣州「社區力量三人組」每天逆行而上,腳踏實地排查可疑病例。
  • 前線日記——線上開庭!
    遼寧省委網信辦與人民網遼寧頻道聯合推出《前線日記》系列報導。通過戰「疫」一線工作者的經歷和故事,共同感受這場嚴峻鬥爭中的遼寧擔當、遼寧力量。 前線日記——線上開庭! 記錄者:瀋陽市法院賠償辦員額法官 曹世軍 2020年3月30日,星期一,晴,瀋陽。
  • 【戰「疫」日記】佟盛磊:我和我的戰「疫」姐妹們
    【戰「疫」日記】佟盛磊:我和我的戰「疫」姐妹們 2020-03-07 1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