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課件]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2020-12-11 搜狐網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及其在自然界的印證。

  (二)德育滲透點

  一切現象背後都有支配它的原因和規律。

  二、教學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和難點:地方時差的產生和計算。

  2.疑點:在地球上水平運動的物體真會偏向嗎?

  3.解決辦法:繪圖理解和演示。

  三、課時安排

  1.5 課時。

  四、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時差產生的原因和計算方法。

  2.地轉偏向力原理和自然現象。

  (二)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演示:在地球儀上標定一個紅點,旋轉地球儀,觀察並說出一個人在地表隨地球自轉

  所發生的地理現象(晝夜更替;產生時差;水平移動物體的偏向),逐一分析。

  討論:

  1.晝夜更替:此處需要注意,學生容易理解為自轉產生了晝夜現象,但地球不自轉仍

  有晝夜現象,在一年中地球公轉也會使某一地有一次晝夜變化,只有地球不停地自轉,才會

  產生晝夜更替現象。

 

  活動:請學生畫一張表達地球晝夜半球的圖。(注意:黃赤交角的度數,黃道與太陽光

  線的平行關係,晨昏線垂直於太陽光線,把夜半球塗成陰影)

  2.地方時:隨地球自轉,一天中太陽東升西落,太陽經過某地天空的最高點時為此地

  的地方時 12點,因此,不同經線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時。相鄰 15 度經線內所用的同一時間是

  區時(本區中央經線上的地方時),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時間是世界時(0度經線的地方時)。

  區時經度每隔 15 度差一小時,地方時經度每隔1 度差 4 分鐘。

  練習:北京與蘭州的地方時差是 49 分 44 秒,已知蘭州的地理經度為 103°53′,北京

  的地理經度是多少?

  1)計算 49分 44 秒的經度差:

  經度 15 度/1 小時;經度 1 度/4 分鐘;經度 1分/4

  秒鐘;

  第 2 頁 49 分鐘/4分鐘=12度餘 1 分鐘

  60 秒+44 秒=104秒

  104 秒/4 秒=26 分經度

  北京在蘭州的東邊故加上經度差

  103°53′(蘭州)+12°26′(兩地經度差)=116°19′

  (北京經度)

 

  3. 地轉偏向力: 自然事例, 水在進入下水道時是旋轉而下; 颱風是一個旋轉的雲團 (錄

  像或圖片)。在地球上沿水平方向運動的物體(固、液、氣)由於地球自轉產生的偏向力而

  發生偏轉,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活動:把一滴紅墨水滴在地球儀上,利用墨水滴的重力下落表示在地球上做水平運動

  的物體,觀察地球儀靜止時和自轉時的墨水軌跡,從感性上認識地球自轉偏向力。

  實例:讀圖觀察長江入海口,其右岸(南岸)不斷被衝刷,沉積的砂島不斷與北岸相

  連,河道不斷向南彎曲。

  練習: 用實線畫出下列物體運動的真正方向 (注意判斷方向時人與物體運動方向同向)。

  

  答:烏魯木齊在東 6 區,與北京時差為 2 小時,如果烏魯木齊的人們使用東 6 區的區

  時,作息時間會與北京相同,但烏魯木齊使用的是東 8 區的區時「北京時間」 ,所以他們的

  作息就在「北京時間」的基礎上延遲了2 小時。(圖解)

  第 3 頁 六、板書設計

  第五節 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一、晝夜更替現象(繪圖表示晝夜半球)

  二、地方時和時差的產生

  一天中大陽最高點為此地地方時 12 點,經度每差 1 度時間相差 4分鐘,從而產生各地

  時差。

  三、地球自轉偏向力

  與物體運動方向同向站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地球自轉」,共找到4,280個相關網頁.

相關焦點

  • 兩種方法巧記地球自轉方向
    如果從南極上方看,地球自轉呈順時針,那麼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不過再複雜的圖和題,都是來自最基本的知識:你得理解地理是怎麼自轉的!這樣給學生解釋以後,地球自轉與公轉方向和極點結合起來就記憶為 「Nn」和「Ss」,學生既好記,又不容易混淆了。
  • 解析地球自轉的意義
    分2014天津,11,4分2014廣東,8,4分2013浙江,11,4分2013廣東,6,4分2013江蘇,1、2,4分全國新課標卷對該地球自轉運動的地理意義的考查較少,自主命題試卷對該考點的考查較多,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是高考必考內容;考查的形式主要以選擇題為主,只有上海地理和江蘇地理試卷中有填空題,其難度係數0.5
  • 初中地理《地球的運動——地球的自轉》答辯題目與解析
    1.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有哪些?【參考答案】1.產生晝夜更替(晨昏線)2.產生時差(地方時、時區和區時、日期變更線)3.產生地轉偏向【參考答案】1.晨昏線平分地球,是過球心的大圓。2.晨昏線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3.晨昏線永遠平分赤道。4.晨昏線只有在春、秋分時才跟經線圈重合。5.晨昏線在二至時跟極圈相切。6.晨昏線自東向西移動的角速度為15°/小時,跟地球自轉方向相反。
  • 全動畫講解《地球的自轉和公轉》PPT,讓你愛不釋手!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在老教材就是第一章的內容,還是熟悉的配方。| 地球的自轉關於地球的自轉與公轉,一定逃不脫繞轉中心、方向、周期、速度這四個方面。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課件中涉及到的部分圖片都進行了重繪,而且全部設置了動畫。
  • 【地理題庫】高考題分類彙編6:地球自轉地理意義
    如果你是在讀高中學生,置頂樊勇地理工作室!如果你高三畢業了把老師的工作室公眾號傳給你的師弟師妹們!名師點睛,學法指導,全部是「地理乾貨」。>分類彙編6:地球自轉地理意義考點:時間計算與日期變更2018全國2恩克斯堡島(圖3)是考察南極冰蓋雪被、陸緣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 地球的自轉速度,是怎麼計算得出的?又是誰算出來的呢?
    亞里斯多德最著名的理論是「地心說」,他認為地球處於宇宙的中心位置,並靜止不動,所有天體都圍繞著地球轉。「經院主義」(指把亞里斯多德的哲學和基督教神學融合起來,並指出了這種融合對於人生的意義的學說)對後世的影響是巨大的,本質上阻礙了科學的正常發展。直到17世紀,從唯物主義立場出發的「經驗論」改變了我們之前對世界的認識,並且讓我們重獲新知。
  • 地球面貌,經緯線與地球自轉
    請大家結合課本與地圖冊,我們一同來複習一下七年級地理第二章第一節,第二節的相關知識。坐穩了 王老溼開車啦!
  • 地球自轉方向的判斷方法
    高老師按由易到難的順序總結歸納一些我們在做題過程中常用到的判斷地球自轉的方法。強調北是「N」,南是「S」。例1.讀太陽光照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據圖回答下列問題。記住一些常見的地理事物如河流、山脈、城市所在半球。例2.讀「以極點為中心的投影圖」,回答問題。
  • 地球自轉時時有,為什麼我們察覺不到?
    地球自轉時時有,為什麼我們察覺不到? 哈嘍大家好,大家應該都了解,其實大家所居住的地球,是一直在旋轉的,儘管大家並不能直接的感覺到這種旋轉,但即使是大家坐在一個地方一天不移動,其實也已經發生了空間上的移動,這種移動其實就是地球自轉所帶來的。
  • 雙語地理01:地球自轉速度比過去幾十年都快
    科學家隨後發現地球自轉是有變化的,而地球過去幾十年在緩慢的降低自轉速度, 但去年開始地球的自轉變快了,以至於有人建議是否需要引入負的閏秒。科學家指出去年的7月19日是有記錄以來最短的一天——比標準時間少了1.4602毫秒。
  • 常識積累: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行測常識判斷考點範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夥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
  • 【複習專題】地球的自轉
    >考點二 地球上日期的分布與變更考點三 晨昏線的特點與判讀考點一 地方時、區時計算【例1】 (2016·江蘇地理)下圖為某主題公園所在城市分布圖。1.地方時的計算地方時的計算依據:地球自轉,東早西晚,1度4分,東加西減。求地方時的步驟與規則:
  • 地球自轉、晨昏線、晝長、夜長——2020年上海捲地理第3題
    ①地球的自轉方向為:自西向東,從北極點看為逆時針,南極點看為順時針,即「北逆南順」;②圖中為極點的俯視圖,地球逆時針旋轉(紅色箭頭),因此該極點為北極點。(2)分析此時的季節、晝夜長短。知識點1、地球的自轉地球沿著地軸,自西向東的旋轉,叫做自轉,自轉一周為23時56分4秒,地軸始終指向北極星方向。
  • 地球自轉了45億年的時間,那麼地球自轉的動能來自於哪裡?
    地球自轉的動能,來自於地球形成前太陽系原始星雲的引力勢能。我們地球有45.5億年的歷史,目前每23小時56分4秒自轉一圈,在赤道處的自轉線速度高達460米每秒;根據轉動動能公式進行估算,地球自轉的動能高達2*10^29焦耳,相當於2500萬億顆廣島原子彈釋放的能量。如此高的能量,那麼地球的自轉動能來自於哪裡呢?
  • 七年級(上)地理——《地球和地球儀》課件
    在剛剛步入初中地理的第一課中,我們要點燃學生求知的欲望。在古時候天文、地理是一家,我們地理的學習也是從天文知識開始得,大家可以從《流浪地球》等影視劇或者科幻片引入課題,也可以從中國當下的新聞熱點,「北鬥導航」、「火星探測」等引入課題。
  • 中圖版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地球的運動》教案
    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及一些基本數據:周期、速度、公轉的軌道、黃赤交角。2.理解由於地球自轉運動造成的晝夜交替、地方時,掌握時間的有關換算,能正確判讀晨昏線。3.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係,理解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的過程及原因,並能演示其運用規律。4.理解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和緯度變化,並能解釋生活中的地理現象。
  • 2019初中地理知識點:地球的運動
    · 初中地理地球的運動 地球自轉: 地球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從北極點上空看呈逆時針旋轉,從南極點上空看呈順時針旋轉。關於地球自轉的各種理論目前都還是假說。地球自轉是地球的一種重要運動形式,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轉線速度為465米/秒。地球自轉一周耗時23小時56分,約每隔10年自轉周期會增加或者減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 [名師答疑]地理經緯網的詳解
    一、根據經緯網確定地理坐標  利用經緯網可以準確地確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點的地理坐標。從不同視角看經緯線的形狀不同。  1.側視圖和圓柱投影圖     如圖所示,方向沿經緯線方向延伸。緯線為直線,緯度數值向北增大的為北緯,向南增大的為南緯。
  • 中考地理複習:地球與地圖,專題訓練,最容易出錯的知識點!
    地理是從初中開始接觸的一門學科,對於學生來說,學好地理非常重要,雖然一些地方地理不參加中考,但是會考的成績也會加入到中考的總成績裡面,所以還是要好好學習地理,而且學好了地理在高中階段也比較有優勢。地球與地圖是初中地理必須學習的知識,也是最基礎最簡單的知識,所以學生一定要好好複習,好好練習,這樣才能在之後的學習中有進步。關於地球的相關知識點:地球運動規律 (1)注意從繞轉中心、方向、周期、速度和地理意義等方面比較自轉與公轉的差異,側重理解太陽日與恆星日的差異、地球公轉速度的變化等難點內容。
  • 是什麼力量使地球自轉了46億年?用科學來解釋
    地球會自轉,這是我們在初中的時候學過地理課就知道的事情,這是所有人公認的真理。有了地球的自轉,黑夜和白天才能有區別,有了自轉軸與公轉軌道之間的夾角,一年四季才能有不同的變化。地球被上帝踢了一腳,所以轉個不停。顯然這種說法是我們信仰科學的人不能相信的,這個問題在太近的時間尺度上也不是輕易能解決的。因此,想要弄懂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回到億萬年前的宇宙,來探索那些地理老師沒告訴我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