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力量使地球自轉了46億年?用科學來解釋

2020-12-15 暗星說影

地球會自轉,這是我們在初中的時候學過地理課就知道的事情,這是所有人公認的真理。

有了地球的自轉,黑夜和白天才能有區別,有了自轉軸與公轉軌道之間的夾角,一年四季才能有不同的變化。

然而我們親愛的地球母親自轉卻並沒有那麼的穩定,她也會轉地忽快忽慢,並且她旋轉的地軸也不是雷打不動,也會繞圈圈、各種擺動,導致歲差、北極點漂移等古怪現象。

我們不禁有了疑問:

地球為什麼要自轉?

地球為什麼轉個不停?

地軸為什麼是歪的,並且還一直在變?

下面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一一尋找答案。

地球為什麼要自轉?

地球被上帝踢了一腳,所以轉個不停。

顯然這種說法是我們信仰科學的人不能相信的,這個問題在太近的時間尺度上也不是輕易能解決的。

因此,想要弄懂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回到億萬年前的宇宙,來探索那些地理老師沒告訴我們的事。

為了解決我們的問題,我們引入角動量的概念:

角動量是描述物體轉動的一個物理量,物體質量越大,轉動速度越快,轉動半徑越大,角動量就越大。

角動量與能量相似,在沒有外界幹預的情況下,角動量也是守恆的,只能在物體之間交換,既不能憑空產生,也不能憑空消失。

有了角動量的概念,我們就有了一個分析旋轉物體的利器。然後我們回到46億年前的太陽系:

太陽系此時即將誕生,我們的太陽系此時還是一顆正在急速縮小的超新星,它即將要爆炸了。

一場劇烈的超新星爆炸,我們的太陽系誕生了,新生的太陽系宛如爐子上燒開的一鍋熱粥,大大小小的天梯四處亂竄,就像一顆一顆高速旋轉的陀螺,不斷地碰撞,摩擦,交換著彼此在此次爆炸中獲得的角動量。

在漫長的太陽系形成過程中,太陽、地球、太陽系的其它行星,還有小行星等所有天體,各自在這場角動量分配戰爭中得到了一部分屬於自己的角動量,恆星和行星開始穩定的公轉和自轉,太陽系才逐漸成為現在穩定的樣子。

地球為什麼在46億年一直轉個不停?

有了我們上一部分對於地球自轉形成的分析,這個問題也隨之迎刃而解:

因為地球在太陽系形成的時候分到的角動量並沒有用完。

地軸為什麼是歪的?

關於地軸傾斜的產生原因說法很多。科學家也難形成統一意見。其中「隕星撞擊說」較為流行。

地球早期只是一顆小行星,靠引力不斷俘獲外來天體壯大自己,而外來天體都是在相對地球高速運動的,所以俘獲的過程就是劇烈碰撞。

最大的一次撞擊發生在45億年前,一顆很大的小行星從側面撞擊了地球,使地球更加快速地旋轉起來,撞出去的物質與小行星形成了月亮,撞擊留下的大坑則形成了海洋。

如果沒有月球,地球就會搖擺不定,甚至顛倒。月球的引力是地球自轉軸最好的穩定器,它使地軸指向北極星附近,並使地軸與公轉平面保持66度34分。使地球一年有了四季。初始時地球自轉很快,一天只有5小時,是潮汐摩擦的減速作用成了一天24小時。所以,是慣性使它繼續旋轉,萬有引力引起的潮汐摩擦使它慢慢減速,並且以後會繼續減速。

引力潮汐

地軸圍繞旋轉的地軸為什麼一直在變化?

原因與冰河期後的反彈現象有關。在冰河期,地表被厚重的冰層壓住,等到冰河期一過,冰原融化了,壓力解除了,大地就像彈簧床緩緩回彈,使地表某些地區「長胖」了。

地球的形狀改變了,質量重新分配,自轉軸也會跟著微調,真正的北極點(自轉軸穿出北方地面之處) 也就換位置了。這還是角動量守恆的結果!你可以把同一塊橡皮泥捏成各種形狀,試著轉轉看,就會發現轉動軸真的會改變。

地球自轉還有什麼其他值得研究的嗎?

作為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我們對於地球或許無關緊要,但是地球對我們來說是我們目前唯一的家園,我們需要去更加了解她,從而保護她。

地球自轉能夠用來探索地球內部。目前我們的科技無法像科幻電影《地心歷險記》那樣潛入地心歷險,我們只能通過地表測得的數據來進行反演,包括地震波、重力場、地球自轉變化、磁場的變化量。

地心歷險記劇照

有科學家表示,地球自轉的快慢變化存在一個6年上下的小周期震蕩,因此推斷地球的內核和外核不是完美的圓形,中間又隔著液體層,所以內核在液體內可能會晃動,造成鐘擺般的簡諧運動。

當地球內核晃動,外面地殼因為角動量守恆就會跟著改變轉速,造成地球自轉周期性的改變。

只有富有想像力,地球自轉的研究方向是非常豐富的。

目前我們人類的科技發展蒸蒸日上,相信有一天我們會對地球了解的更深,並有能力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

歡迎各位讀者朋友點讚,評論,留下自己的足跡!

相關焦點

  • 熱力學基本定律否定了永動機,那地球自轉了46億年怎麼解釋?
    工業革命中的大機器生產工業革命以後,機器大生產取代了原本的人工勞動,生產力得以快速提升。有人說不是,地球自轉了大約46億年都沒有停下來,這不就是個永動機嗎,事實真的如此嗎?地球的自轉和永動機不是一回事認為地球是永動機的人,連永動機的概念和需要克服的條件都沒有弄清楚,這兩個不是一回事。永動機是永恆運動的機器,而物體在做運動的時候,都會和周邊的空氣產生摩擦,受到空氣給它的阻力。如果外界不給它一個作用力,物體的運動終究會停下來。
  • 地球為什麼自轉46億年不停止,它的能量從哪來呢
    46億年,這難道不算永動機嗎?地球繞太陽運行地球自轉46億年,表面上沒有外力,這似乎是一種永動機,但如果深入研究,你會發現地球自轉並非由自身造成的,而是需要依靠外力才能產生的,那麼引發地球自轉的外力究竟來自何方?
  • 可地球自轉已持續46億年,它的能量到底是什麼?
    其中有人提出了能量守恆,有人提出了物質磨損,反正一切都好像直指矛頭,在否定這一全人類美好願景的科學實驗,那麼關於永動機這一問題,它是否有著矛盾的源頭呢,所以才引申出了這樣那樣的科學命題,讓無數的人為之爭論反覆證明。其實,是有的!
  • 地球為何能轉幾十億年?地球自轉是慣性還是規律,動力從哪來?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裡。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現有40~46億歲,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
  • 地球是個永動機?自轉46億年沒有停歇,這還不足以說明一切嗎?
    地球是個永動機?自轉46億年沒有停歇,這還不足以說明一切嗎?在人類出現之後,我們從無知一直發展到現在的高速發展的科技時代,自從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之後,我們才知道引力是無處不在的,就是這一概率的提出,讓很多人有了一個新的猜想,永動機。
  • 地球已經旋轉了46億年,自轉速度有變化嗎?會不會停止旋轉?
    我們的地球從出現至今,已經過去了46億年的時間,在這一段時間內,地球除了圍繞著太陽公轉以外,還會不斷自轉。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它們在誕生之初,受到各個星球的引力作用,有了一個初速度,而太空中幾乎沒有阻力,所以地球會不斷旋轉下去。自從誕生以後,地球的自轉速度有發生過變化嗎?
  • 為什麼有人認為地球是「永動機」?自轉46億年未停,真相意想不到
    千百年來,人類一直都幻想著能夠發明一種不需要能量就可以對外做功的機器,我們稱這種機器為永動機。人類為了發明永動機,嘗試了各種方法,但是都沒有成功。後來,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才發現在現實中根本不可能存在所謂的「永動機」,因為自然界的任何物體都遵守愛因斯坦提出的質能守恆定律,而「永動機」則明顯違背了質能守恆定律,所以不僅在地球上,在太陽系 銀河系甚至整個宇宙中都不可能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永動機。我們都知道,地球至今已經誕生超過46億年,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它就一直圍繞太陽旋轉,自己也在不斷地進行自轉。
  • 地球自轉了45億年的時間,那麼地球自轉的動能來自於哪裡?
    我們地球有45.5億年的歷史,目前每23小時56分4秒自轉一圈,在赤道處的自轉線速度高達460米每秒;根據轉動動能公式進行估算,地球自轉的動能高達2*10^29焦耳,相當於2500萬億顆廣島原子彈釋放的能量。如此高的能量,那麼地球的自轉動能來自於哪裡呢?
  • 默默自轉46億年的太陽,其自轉形式竟與地球大不一樣,讓我們一起
    1613年,伽利略在筆記中寫道:「這表明了它們的周期性運動與太陽有關」,可是他同時也寫道或許是黑子是運動的而太陽是靜止不動的,「對我來說,我更認為是太陽自身在運動而不是其他別的東西。」伽利略發現太陽和其他天體一樣,也繞著自身的地軸選擇。但是除了自轉時間長短之外,太陽自轉的方式也不同於地球這樣的巖質星球。
  • 憑什麼說地球已有46億年壽命,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
    昨天我們有篇文章寫道「有神秘力量庇護地球長達46億年,只為保證人類順利繁衍」。這個引發了小夥伴們的熱烈評論,其中也有不少小夥伴反問:憑什麼說地球已有46億年歷史了?這個說法科學嗎?我們今天就來回答這個問題。
  • 地球已經轉動了45億年,它的動力來源是什麼?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根據一系列的證據,地球的誕生時間可以追溯到45.4億年前。數十億年來,地球不斷圍繞著自轉軸自轉,同時還環繞太陽公轉。那麼,地球持續轉動的動力來自於哪裡?地球是永動機嗎?
  • 【科學向日葵】地球停止自轉會發生什麼
    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有著公轉和自轉。地球圍繞太陽的運動是公轉。公轉一圈是365天6小時9分9秒,地球公轉所能決定的是: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的形成、五帶的形成。小時56分4秒,而地球自轉決定著晝夜交替、地方時和區時、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轉、天體的周日運動。
  • 千百年來只一面對著地球 誰給月球自轉踩了剎車?
    誰給月球自轉踩了剎車    對地球而言,月球曾是一位「多面伊人」。但數億年來,月球自轉速度不斷變慢,慢到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幾乎一樣,導致它始終是同一面對著地球。那麼——  本報記者 劉園園  1月份,月球將在天幕獻上「專場演出」。1月初的超級月亮之後,1月31日月全食又將上演。
  • 若地球停止自轉1秒鐘,會有什麼後果?看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大家好,我是論科學的時代,很高興與大家一起探索宇宙的奧秘。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若地球停止自轉1秒鐘,會有什麼後果?自人類探索宇宙以來,發現了宇宙的浩瀚,我們的地球也不過是宇宙當中的一粒塵埃罷了。宇宙當中的星球是一直在進行著自轉跟公轉的,那麼我們地球也是同理。地球一直在無時不刻的進行著自轉,而這一個自轉的速度是跟緯度的變化有關係的,隨著緯度的升高,自轉的速度是指降低狀態。
  • 世界地球日:看看地球46億年都發生了什麼
    說到地球的歷史,可能會讓人感到困惑又著迷。之所以感到困惑,是因為地球的歷史太久遠了(46億年),人類文明與之相比較,只是瞬息之間。但地球在漫長的46億年裡,過得並不乏味,經歷了大陸的聚合與分離、生物物種的大爆發與滅絕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去探尋這些事件的起因、過程及結果,又是令人著迷甚至回味無窮的。
  • 地球為何會自轉,它逐漸加速的原因是什麼?為何地球自轉從未停止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天文航天系列徵文賽。要回答這個難題,我們就要回到45億年前剛誕生的地球來提出我們的疑問:「為何地球在誕生之初就開始了自轉?」當我們的太陽系由一種叫做星雲的氣體雲團形成時,在重力的作用下,眾多宇宙塵埃與氣體聚集在一個並環繞著一個中心開始旋轉。
  • 為什麼我們感受不到地球自轉?——教科書背後的故事
    用知識愛上學習,大家好,我是大於老師。在上期節目中,我們討論了一下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形成原因。在最後的時候,我提到了一個詞叫做:叫做角動量守恆。不知道你有沒有再去查查這個詞呢?這是一個物理學的名詞,而物理學解釋我們這個宇宙中大到星系旋轉、小到原子如何運轉的一門科學。當你遇到它的時候希望你能夠喜歡這門神奇的科學。現在讓我們繼續回到地球的旋轉中。
  • 宇宙內沒有永動機,那麼地球依靠什麼動力,運轉了46億年?
    地球上沒有永動機,為何它能轉動46億年,背後是什麼動力?現如今的地球和之前地球有很大不同,環境的汙染和溫室效應的變化,都對這個地球造成了很大傷害,從發展科技開始,人類就一步步索取地球上的資源,資源的索取讓地球已經慢慢開始「空蕩蕩」,再也經受不住人類的「折騰」,現實就是這麼殘酷的,人類怎麼對待地球,地球就會怎樣對待人類,現在氣溫一直是直線升高的狀態,簡直是一個天然的大蒸籠。
  • 地球自轉為什麼越來越慢?
    從人類開始擁有智慧起,就開始根據每天太陽東升西落的自然現象來計算時間,習慣了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而太陽東升西落的原因是地球自轉,所以人們理解的一天就等於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古代人的計時工具也都與太陽有關,如日晷、華表、漏壺等等——對於這些需要藉助太陽光的計時工具來說,都存在一個致命的弱點——下雨天用不了。直到機械時代才結束了這種尷尬局面,人們開始使用鐘錶。
  • 愛科學:地球為什麼會自轉?有一天會停下來嗎?
    自46億年前形成以來,地球每天都會繞著地軸自轉一圈,因此地球上萬物才能感受到周而復始的日升日落。如果沒有外力的改變,地球將永遠地自轉下去,直到世界毀滅,直到太陽膨脹成一顆紅巨星吞沒地球。但是,為什麼地球會不停地轉動呢?這首先要從地球誕生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