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說地球已有46億年壽命,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

2020-12-11 自然探秘

昨天我們有篇文章寫道「有神秘力量庇護地球長達46億年,只為保證人類順利繁衍」。這個引發了小夥伴們的熱烈評論,其中也有不少小夥伴反問:憑什麼說地球已有46億年歷史了?這個說法科學嗎?

我們今天就來回答這個問題。

大家都知道,最早的有智慧的古人類是尼安德特人,他們生活在距今二、三十萬年,也就是說地球上有人類也就是區區二、三十萬年的事,相比地球的46億年的歷史,簡直就是一眨眼的功夫。那麼憑什麼存在時間那麼短的人類敢於斷言地球已經存在了46億年?

其實科學家們主要是利用了兩種石頭來確認地球的年齡:一種是地球上的巖石,另一種是月球上的巖石。

較早的時候,人們還沒有什麼工具來測定巖石的年齡。直到1896年,人們發現了放射性元素後,發現它們的衰變時間基本不受環境變化影響,而是以一種恆定的速率變化。聰明的人類立即意識到,這就是用來測量巖石年齡的工具!但是地球表面的巖石一直都在變化,有可能沉入海底也有可能變成高山,由於地表的運動和化學變化,地表的巖石經歷了多次分異、熔融和改造。

好在,雖然根據大陸漂移學說,地球的大陸一直在運動在變化,但到目前為止依然存在著一些古老的穩定地塊,如西格陵蘭、西澳大利亞和南非等地區。這些地塊上的巖石在地殼形成的初期就已經存在了,而且沒有發生過後期的重熔改造。人們通過鈾-鉛衰變法,發現了地球上最古老的巖石是加拿大的Acasta Gneiss巖,距今已有42億年。還發現了最古老的礦物是一顆鋯石的碎屑,距今也有44億年。

這麼看來地球的年齡至少也在44億年以上了。

那麼地球年齡的上限呢?利用元素起源的理論可以推算出地球年齡的上限。

元素形成以後才形成太陽星雲,繼而地球等行星又從太陽星雲中分異凝聚形成。根據核子合成的理論,鈾和鈾的同位素的比值,人們估算鈾元素的年齡為66億年。儘管不同的理論對鈾同位素形成時豐度比的估算存在差別,但這一年齡不會小於50億年。

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太陽系成員,月球表面比較穩定,仍保留了許多它形成時的原始物質。用鉛-鍶等時線法測得月球表面上最古老的巖石年齡為45.2~46.0億年。普遍理論認為,太陽系中的行星大體上是在同一時間形成的。隕石又是小行星破裂的碎塊。人們將目前在地球收集到的許多隕石的Pb-Pb等時線,發現基本上都落在一個時間線附近,同樣,地球上的現代鉛也落在這條線附近。這進一步證明了所有隕石與地球是大體同一時間形成的假設。根據各類隕石及其不同礦物的Pb-Pb等時線計算表明,地球年齡為45.3~45.7億年。

雖然要獲得地球更精確的年齡有待進一步研究,但目前人們相信,地球的年齡應該在46億年左右。

相關焦點

  • 地球誕生至今46億年,我們身體內的原子是否也有幾十億年的歷史?
    太陽系誕生至今已有46億年的歷史,地球的年齡也大約有46億年。人類是由原子構成的,那麼是否也意味著人類身體內的原子的壽命也有46億年?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深挖一下,構成該宏觀物體的粒子的壽命與宏觀物體的壽命一樣嗎?原子有壽命嗎?它的壽命是多少?
  • 太陽已經誕生了46億年之久,它的壽命到底有多長?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人類終於可以靈活運用天文知識來了解太陽,天文望遠鏡的誕生讓我們了解到原來太陽是一顆紅色星球,人類對它的熱情不減,更多的科學家參與到太陽的研究工作中,為我們揭開太陽的神秘面紗。在此同時,我們最想知道的就是太陽的壽命到底有多長?太陽誕生於46億年前,從誕生便開始了它的傳奇一生——燃燒。46億歲的太陽現在是處於青年、壯年還是老年時期呢?
  • 地球已有46億歲了,她曾經歷過哪些風雨?
    我們知道,地球已有46億歲了,而人類不過是個250萬歲的「幼童」。在人類還沒出現的日子裡,地球曾經歷過哪些風雨呢?全球空氣大換血距今27億年前,當時的地球還是一個「血氣方剛」的青年,脾氣火爆,火山噴發、地震頻繁以及不時的「火併」事件(隕石撞擊)讓他顯得「生人勿進」。
  • 是什麼力量使地球自轉了46億年?用科學來解釋
    地球被上帝踢了一腳,所以轉個不停。顯然這種說法是我們信仰科學的人不能相信的,這個問題在太近的時間尺度上也不是輕易能解決的。因此,想要弄懂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回到億萬年前的宇宙,來探索那些地理老師沒告訴我們的事。
  • 熱力學基本定律否定了永動機,那地球自轉了46億年怎麼解釋?
    工業革命中的大機器生產工業革命以後,機器大生產取代了原本的人工勞動,生產力得以快速提升。隨著蒸汽機的問世,人們都認識到了機器在生產中的作用,人們終於不用再做那些繁重又重複的勞動了,把它們交給機器來做就好。但是機器也有一個缺陷,它需要能量來支撐它工作,能量中斷供給,機器就罷工了。所以人們就想要尋找永動機,它不需要供給能量就可以不停地運動,理論上它擁有無窮無盡的動力,故名永動機。
  • 都說太陽的壽命還有50億年,那麼地球還有多少年呢?看後大吃一驚!
    太陽與地球是同類的,壽命應該也是同等的,宇宙空間唯一不一樣的,就是地球上有了人類,而且人類的進步每天都在發展著,而太陽和地球的能量每天都在消耗著,太陽就靠它的內核在產生熱能量,還有50億年的壽命就不錯了,而地球上的資源也在被人類利用著,還有50億年壽命也算不錯了。
  • 為什麼地球的自然壽命比太陽還長?可以達到100萬億億億年
    太陽已經存在50億年了,再過50億年,太陽將變成紅巨星,併吞噬地球,所以地球還能剩50億年的生存期。太陽的壽命是100億年,地球的壽命略小於太陽,大概是94億年。小學科學課本知識告訴我們地球已經46億歲了。卻沒有人告訴地球能存在多久。
  • 地球為何自傳46億年未曾停止?它的能量誰給的?
    地球為何自傳46億年未曾停止?它的能量誰給的?永動機在人類的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歷史上有人因為它廢寢忘食,也有人因它創造騙局,欺瞞大眾賺得盆滿缽滿!這種種一切都是人類對物理的本質看不透徹,如今要有人提起我要發明永動機,或者發明出了永動機那麼他肯定會被一個初中物理的學生識破,沒錯就是能量守恆定律!
  • 地球為什麼自轉46億年不停止,它的能量從哪來呢
    永動機圖例如,我們駕駛的汽車需要消耗汽油燃燒所產生的熱能來驅動,我們使用的風扇需要消耗電力所產生的能量來驅動,我們消耗的核能來自核燃料釋放的能量,因此在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純粹外部做功的物體。,然而地球卻已自轉46億年,這難道不算永動機嗎?
  • 世界地球日:看看地球46億年都發生了什麼
    說到地球的歷史,可能會讓人感到困惑又著迷。之所以感到困惑,是因為地球的歷史太久遠了(46億年),人類文明與之相比較,只是瞬息之間。但地球在漫長的46億年裡,過得並不乏味,經歷了大陸的聚合與分離、生物物種的大爆發與滅絕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去探尋這些事件的起因、過程及結果,又是令人著迷甚至回味無窮的。
  • 葉羅麗:地球已經存在46億年,龐尊和毒夕緋怎麼會是新能源仙子?
    不過掌控強大的能量是需要代價的,此前毒夕緋無法掌控自己身上的毒,被毒紋爬到了自己的臉上,而在最近的劇情裡,白光瑩揭發了龐尊也受到了雷電的反噬,七怪的是地球已經存在46億年了,雷電和毒素也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為什麼龐尊和毒夕緋會是新能源仙子呢?這一切似乎都不符合邏輯。
  • 地球這46億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地球46億年究竟發生了什麼?這期節目我們主要去思考的話題就是地球46億年發生了什麼?下面資料有點多,但阻止不了我們對地球這46億年的好奇!●生物出現:古生物學家迄今發現的遠古生物歷史可追溯至6.35億年前的歐巴賓海蠍,這些地球最早期生物的生活方式非常像現今的海綿,根部扎在海底,過濾水中的食物顆粒。化石記載地球上最早在大約35億年前出現生命。
  • 地球的壽命還有多久?人類還能居住多久?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地球,作為現已知能夠提供人類生存的行星,已經有了億萬年的歷史了,自誕生以來,地球上便產生了生命,那麼,現如今的地球壽命還有多久呢?而人類又能夠在地球上居住多長時間呢?答案可能會令許多人震驚。作為太陽系中自內而外的第三顆行星,地球不管是從密度、質量、直徑還是資源空氣來說無疑是最適合人類居住了,身為人類的母星,地球表面71%都覆蓋著海水,而只有29%的面積僅供人類居住,可以說,人類對於地球母親的開發並未到達極致。
  • 大型科普叢書「46億年的奇蹟:地球簡史」 亮相上海書展
    億年的奇蹟:地球簡史」,並於書展首日,在上海展覽中心中心舉辦了新書首發分享會,就少年兒童的科學教育和科普閱讀等話題進行了一番暢談。 據九久讀書人總經理黃育海先生介紹,這套叢書從海外引進,是一套兼具科學與美學的大型地球科學叢書,完整講述了地球46億年的演進歷程。
  • 埋藏40多億年的秘密被發現!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很快便知曉
    地球是我們生活的家園,但是我們對它的探索,一直沒有停止過,最近就有消息稱,埋藏40多億年的秘密被發現,地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很快我們便會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大家對於地球有過了解了,它已經有著46億多年的壽命。不過我們人類在地球上的歷史,才不過幾百萬年。一直以來,我們對於地球的探索,就沒有停止過,儘管我們覺得地表,廣袤無邊。但是在整個浩瀚宇宙當中,地球也只不過是,滄海一粟的存在。最近就有好消息傳來,埋藏40多億年的秘密,被科學家們發現了。
  • 太陽的壽命仍然是年,為什麼地球上的生物只剩下年了
    根據科學家,太陽的壽命只有100億年,現在是一半的時間了,許多人會認為地球上的生命和太陽共存,因此地球上的生命應該能夠存活50億年左右,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地球上的生命可能會在10億年後消亡左右,除非人類能夠飛離開太陽系前往其他星系,否則,一切都將消失,發生什麼事?
  • 旅行者2號距地球約200億公裡,43年從未斷信,它如何與地球聯繫?
    在距離地球大約200億公裡的星際空間裡,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旅行者2號(Voyager 2)」探測器已工作了43年,也是第二個離開太陽圈(heliosphere)的人造物體(第一個是『旅行者1號』)。而在這幾十年裡,旅行者2號只有在去年1月出現故障和地面唯一收發信號站需升級天線斷聯8個月外,都一直保存著聯繫。
  • 上海書展|150個故事展現46億年奇蹟,這套「地球簡史」被眾多名師推薦
    有一場對話很特別,它是從46億年前開始的。書展首日,上海九久讀書人攜手人民文學出版社,面向少兒讀者推出了一套大型科普叢書——《46億年的奇蹟:地球簡史」》。這套叢書的新書首發分享會「與46億年對話——名師教你閱讀未來」在中心活動區舉辦。
  • 鯊魚在地球上生存了4億多年,成功躲過5次生物大滅絕,憑什麼?
    我們都知道地球在宇宙中已經存在46億年的時間了,而地球上第一個生命誕生至今也已經走過30多億年的歷史,人類如今雖然是地球上的絕對霸主,但是放眼整個地球的歷史,人類區區百萬年的時間真的是彈指一瞬間的事。
  • 太陽正在變亮,10億年後地球不宜居,人類能夠度過這一劫嗎?
    有人問:雖說太陽還能持續50億年,但距殺死我們只有10億?是真的嗎?這個問題很大,且對於只有幾千年文明史的人類太過久遠了。但我們可以試著討論一些這個問題,看看人類還有多久未來。這是科學預測,是不是真的要等到那個時候才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