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裡。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現有40~46億歲,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裡,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我們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在不停自轉的!地球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從北極點上空看呈逆時針旋轉,從南極點上空看呈順時針旋轉。地球自轉軸與黃道面成66.34度夾角,與赤道面垂直。地球自轉是地球的一種重要運動形式,自轉的平均角速度為4.167×10-3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轉線速度為465米/秒。地球自轉一周耗時23小時56分,約每隔10年自轉周期會增加或者減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地球自誕生以來,幾十億年來都在轉動,不禁讓人想起了永動機,當然根據能量的守恆原則來說,永動機是不可能存在的。那麼地球的動力來自哪裡呢?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知道的越多,就會越覺得真相不會只有一個,因此關於地球的動力來源一直有著多種說法。
地球自轉是要消耗能量的,但是我們人類在地球上面是無法感知到地球所消耗的能量到底是多少,地球的能量來自於哪裡我們也不得而知,我們只知道它是來源於外部的,地球的公轉是和太陽引力相關的,地球的自轉也不完全是依靠著地球自身的,還依靠著太陽的太陽風的動力,但是地球能夠轉幾十億年,這一切都要追溯到太陽系形成初期,太陽的形成過程決定了這一切!
在太陽系中僅僅只有一顆恆星,如果是比較多的恆星的話,太陽系不會如此的穩定。而且如果有多個恆星的話,很多行星會受到其他的引力影響,可能自身的軌道就會產生變化。氣體雲開始向引力稍大的地方聚集,隨著時間的積累,引力越來越大,開始吸引更多的氣體雲和塵埃分子,質量開始越來越大!在這種過程中,氣體雲會發生旋轉運動,這種運動也能夠觸發地球的自轉,而正是這種自轉給了地球自轉的力量,源於「角動量守恆定律」,太陽自轉的角動量分配給了地球,所以地球會一直自轉下去,長達數十億年之久!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