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有機會進入北大讀本科及研究生呢?這個問題恐怕是萬千高中學子、家長及考研學子共同的問題。
讀本科
從高考的角度說,要考進北大,難度之大,恐怕也接近於登珠峰了。
按照統計數據來看,2018年北大(校本部)招收的本科新生數量為3047人(包括內地及港澳臺及數學英才班),其中招收的內地普通高中學生人數為2963人。
北大本科招生,其實主要是依靠特殊渠道招收,純粹通過高考以裸分進去的比例很小,大約只有10%左右,絕大多數都是「特招」。而「特招」又主要包括博雅計劃、自主招生、築夢計劃(即農村專項招生)等,當然還包括數量相對不大的保送生。
如果要以高考裸分進入北大讀本科,至少得排名全省(或直轄市)前50名、高考分數接近700分,才可以成功。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幾乎不現實。如果能通過「特招」的途徑,就可以大大減少難度,才有成功的機會。這就需要參加北大暑期綜合營以便為博雅計劃做準備;參加夏令營、金秋營、冬令營、學科奧賽等為自主招生做準備。
讀研究生
相對考進北大讀本科而言,進入北大讀研的難度雖然也很大,但還是要小一些。
考研北大,是很多有「北大夢」的本科學生進入北大的一條有效途徑(當然保研是更好的選擇)。每年北大大約招收4000名研究生新生,除了保研佔用了大約2000個名額之外,剩下的將近一半都是考研生。
雖然總體而言,考研北大也很難,但考研的最大特點是:即便是同一所大學,不同專業,考研難度是可以有較大差異的;學科實力強大而且熱門的專業,難度往往較大,反之,學科相對較弱且比較冷門的專業,難度相對較小。這個規律也適用於考研北大。
所以,如果想考研進入北大,除了紮實的備考之外,還可以考慮,適當避開難度很大的熱門專業,比如北大強大的文科類和經管類專業,而選擇難度相對較小的工科類專業。
當然,無論是高考進入北大,還是考研進入北大,都是很難的,都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成就一個優秀的自己,才可能成功。
對此,你怎能看?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