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九講 速度和位移圖像分析

2020-12-17 跟順哥學物理
方波形
波形

跟順哥學物理 第九講

我們經常看到大學實驗室裡或者電影中出現這樣一幕:超級專家利用電腦上出現的波形圖,來監測即將要發生的事件,他不斷輸入指令,控制遠端設備,讓人看了感覺很酷。

其實,在物理學中,會使用圖像來分析物體運動的規律是我們的基本功。

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基本的物體運動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等物理量,接下來我們用圖像法分析一下他們之間的聯繫和圖像規律。

第一、速度時間圖像

兩種圖像對比

(1)如果物體按照一定的速度運動,如果速度是恆定的,隨著時間段 變化,速度還是原來的速度,那麼可以做出一個速度和時間的圖像,如下圖

勻速

它是怎麼來的 呢?

圖像的形成,其實是由一系列的點,也可以說是無限多的點串聯而成的,這就是圖像形成的原理。在教材和本講義中,我們只畫了幾點而已,它應該是無限個點組成的一條直線,我們為了簡便,只畫了少數的幾個點。這些點表示什麼意思呢?我們分別取幾個點:

在時間為1s時,對應的速度是1m/s;

在時間為1.1s時,對應的速度是1m/s;

在時間為1.2s時,對應的速度是1m/s;

在時間為1.5s時,對應的速度是1m/s;

在時間為2s時,對應的速度是1m/s;

在時間為2.2s時,對應的速度是1m/s;

在時間為2.5s時,對應的速度是1m/s;

在時間為3.1s時,對應的速度是1m/s;

在時間為4.1s時,對應的速度是1m/s;

取更密集的時間點所對應的速度值,也是1m/s-------

如果我們要得到完整的線,就要無限制的細分時間點,無窮小的分下去,把所有時間點包含到這個線段裡,就會構成一條連續的線段。但在圖上,我們無法取到所有的點,只能做個示例。

把這些時間所對應的速度值用線連接起來,就構成一條直線,如圖所示,

勻速運動點的連接

這條直線就是圖像的速度圖像,它表示了速度在不同的時間點都是1m/s,從而得出,該物體是勻速運動。

(2)如果物體運動的速度不是恆定的,而是變化的,在不同時刻,速度大小不一樣,或許得到如下圖像

變速運動圖

它是怎麼得到的呢?

還是老辦法,我們分別取幾個點:

在時間為1s時,對應的速度是2m/s;

在時間為1.5s時,對應的速度是2.1m/s;

在時間為2s時,對應的速度是2.5m/s;

在時間為2.5s時,對應的速度是2.4m/s;

在時間為3s時,對應的速度是3m/s;

在時間為4s時,對應的速度是3.8m/s;

在時間為5s時,對應的速度是4m/s;

取更密集的時間點所對應的速度值,我們得到不同大小的速度值-------

把所有的時間點上對應的速度值取完之後,把這些時間所對應的速度值用線連接起來,就構成一段不規則的線。這條線是變速運動。如下圖

變速運動圖像示例

這條曲線表示了不同時刻,物體的速度大小不一樣,說明它是一個變速運動,而且變速的很不規範,為什麼說是變速運動而不是加速運動或減速運動呢?

因為從圖像中可以看出,它的速度不是線性變化的,有時候是增加的,有時候是不變的,我們就不能說它是加速的,因為正加速運動的物體,速度是一直增大的。所以它就是一個變速運動,至於怎麼變速的,從這條線來看,它比較複雜,這裡不再贅述,等你們到了大學再繼續自學吧。

第二,位移時間圖像

物體位移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關係,同上述方法一樣,位移時間圖像的產生,也是取無限多的點連接而成的。不過在不同時刻,對應的量是位移,而不是速度了。如下圖

位移圖像舉例

還是分別取幾個點:

在時間為1s時,對應的速度是1m;

在時間為1.5s時,對應的速度是1.5m;

在時間為2s時,對應的速度是2m;

在時間為2.5s時,對應的速度是2.5m;

在時間為3s時,對應的速度是3m;

在時間為4s時,對應的速度是4m;

在時間為5s時,對應的速度是5m;

上圖表示,隨著時間的變化,物體位移線性變化,即位移的變化是直線,表明物體是向同一個方向運動,且距離一直增加。

這是一個簡單的運動範例,物體作勻速運動。

請大家猜猜下圖的物體是做什麼運動?

時間位移圖像

忍住,別往下看,自己想一想。

隨著時間的變化,物體的位移沒有增加,一直保持為2m,什麼意思呢?

位移沒有變為什麼還是2.

因為在這個圖像裡,物體確實沒有運動,一直處於精緻的狀態。既然從開始就處於靜止的狀態,位移怎麼變成的2,為什麼不是0呢?

問得好。在這個圖像裡,位移從開始就是2,是我們在選取坐標的時候決定的,你把物體的原始位置定位在了2m處,也就是把坐標系的原點定位在離物體2m處,這樣物體從一開始在坐標系上就是2,隨著時間的推移,坐標系中還是一條與時間平行的直線。從而得到物體一直處於靜止狀態的結論。

在物理學分析中,我們總會遇到很多的圖像題,同樣在數學中也會遇到,在大學裡將會學到跟多,因為圖像能用最簡潔的方法,表示複雜的數據,同時顯示事物的發展趨勢。我們必須要學會 這種非常實用的技巧,通過簡單的分析就能發現其中隱含的數據信息,把握其中的規律,就能很容易獲得高分。

雖然剛開始學習實用圖像時會遇到點困難,但你們還是要堅持實用圖像來分析物體計算,它無非就兩個物理量,縱軸和橫軸,加以練習,相信大家會掌握的。

跟順哥學物理 期待您的參與

相關焦點

  • 「高中物理」高一物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位移關係教學設計
    這是省優質課獲獎教學設計,分享給大家教 材 分 析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位移的關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四節的內容。該內容是學習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前兩個規律的基礎上,繼續對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深入和拓展。
  • 高中物理 第五講 矢量和標量
    高中物理第五講 矢量和標量在物理學中,我們分析物體的運動,不會只是看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還要分析它的軌跡,即運動方向。就像地面監測衛星運動狀態一樣,你不能只是監測它的運動速度,它的運動狀態即飛行軌跡更重要,這時就需要鎖定軌跡。
  • 高中物理圖像問題解題的幾個關鍵點
    高中物理圖像問題解題的幾個關鍵點今天,學習有途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圖像問題解題的幾個關鍵點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用圖像表示物理規律是高中階段常遇到的問題,雖然不要求會利用圖像解決問題,但是對圖像的物理意義分析清楚,會有利於我們對問題的分析,加深對規律的理解.解決問題時,會顯得很方便.處理圖像問題,一般要注意以下幾個關鍵問題:即軸、點、線、面、斜、截的含義.弄清直角坐標系中,橫軸、縱軸代表的含義,即圖像是描述哪兩個物理量間的關係,是位移—時間關係?還是速度—時間關係?
  • 高一物理難點突破:用速度圖像判斷質點的位移和兩次相遇問題
    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在於掌握解題方法,我們今天討論應用圖像來解決此類問題。速度圖像所包圍的面積與位移的關係如下圖所示:明白了圖像的物理意義,我們就可以解決實際問題,比如:例題:某質點的運動規律如圖所示。下列關於它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質點在第一秒末運動方向發生變化B.質點在第二秒內、第三秒內的加速度相同C.質點在第二秒末返回出發點D.質點在7秒內的位移始終不會為負值解析:
  • 高中物理——1.2時間和位移
    時間和位移是整個高中物理運動學的基礎,很好地掌握這兩個概念,為今後解決運動學的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知道時間和時刻的含義以及它們的區別,知道在實驗中測量時間的方法。2. 知道位移的概念。知道它是表示質點位置變動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線段來表示。3. 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區別。
  • 【高一物理】附加速度、運動的圖像知識總結
    ◎ 例題評析 【例1】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時刻速度大小為v1=4m/s,1S後速度大小為v2=10m/s,在這1S內該物體的加速度的大小為多少?【分析與解答】根據加速度的定義,圖像的優點是能夠形象、直觀地反映出函數關係。2、位移和速度都是時間的函數,因此描述物體運動的規律常用位移一時間圖像(s—t圖)和速度一時間圖像(v一t圖)。
  • 高中物理 第十一講 魏瓔珞的運動速度計算例子
    第十一講 時間和速度的計算例題問:學習物理,數學還得學得好才行答:可能吧。問:你都上高中了,時間和位移都會嗎?答:我會啊,速度乘以時間嗎,就是位移。簡單!問:哈哈哈,這麼說,你還是沒有學很好。答:呵呵。
  • 高中物理《運動學1直線運動》知識整理和典型例題分析
    本篇文章旨在為你梳理運動學概念,建構運動學知識框架,並對高考要求的經典例題進行分析。一:知識梳理高中物理的研究目的就是確定物體的運動。3:路程和位移路程:運動軌跡的長度。 位移: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線段。位移是一個有方向的物理量:從家到學校,從學校到家這是兩個完全不相同的位移。這就是位移要比路程更精確的地方。
  • 高中物理——速度的意義及練習題
    01基本概念理解高中物理明確了速度這個物理量是一個矢量。1.速度同時具有大小和方向,速度的大小叫速率,速度的方向在軌跡的切線方向。2.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通常不是速度的平均 ,平均速度只有同具體的運動過程或時間過程聯繫才有意義。
  • 高中物理知識易錯知識點集錦 高中物理易錯知識點匯總
    高中物理知識易錯知識點集錦 高中物理易錯知識點匯總高中物理是理綜中當之無愧的「大哥大」,很多理科生在物理上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其實在學習高中物理時也不應該盲目的做題,很多同學連最基本的知識點都沒有記準,就妄想者通過做題提高自己的分數。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物理易錯知識點。大家可以通過本文來彌補自己知識的不足。
  • 高中物理:辨析S-t圖像與物體的運動軌跡
    分析:這道題是高一物理必修一基礎題,但屬於易錯題。知識梳理:一、正確理解S-t圖像1.S-t圖像表示的是物體的位移隨時間變化的規律,並不是物體實際運動的軌跡。3.圖線的斜率表示物體的速度,勻速直線運動斜率不變。4.圖線的交點表示在該時刻兩個物體相遇。二、易混淆位移和路程位移是矢量,大小是從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的長度,只與初、末位置有關,與中間運動及運動過程無關;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小蟲爬環角位移
    04-03-17_小蟲爬環角位移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共同來研究一個角動量定理的綜合應用的題目,雖然初步看來,這個題目所涉及到的運動過程並沒有非常複雜,但是只要認真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這樣一個看似非常簡單的運動過程,卻蘊含著相互聯繫的三個運動
  • 高中物理解題方法探討
    還有類似的上拋運動,物體先做勻加速運動,到速度為零後,反向做勻加速運動,加速過程的加速度與減速運動過程的加速度相同。此類問題要注意到過程的對稱性,解題時可以分為上升過程和下落過程,也可以取整個過程求解。二、極限思維在必修一第一章「運動的描述」中引入的第一個矢量是位移,第二個矢量是速度。
  • 高中物理知識:運動學圖像問題
    凡是考察圖像的問題,首先要看坐標軸,看是V-t圖象、x-t圖象,還是加速度時間圖象,然後看看坐標軸上的標度、單位。位移時間圖象:上面甲圖表示位移時間圖象。描述的是物體位移隨時間的變化情況。要點在:1.「點」,甲圖的t1時刻的位移為x1,線三條線的交點表示那個時刻三個物體處於相同的位置。2.「線」,首先觀察線是直線還是曲線,如果圖象是直線,那麼線的斜率對應了運動的速度,斜率的絕對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如果圖象是曲線那麼曲線上某點的切線斜率對應速度。
  • 高中物理 第十講 計算平均速度或速率
    跟順哥學物理 第十講 計算平均速度和速率速度計算平均速度和速率也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距離是標量,但給出方向後,你就得到位移了,所以這是個向量,到北方5km的位移,他在一小時內走完,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你可以看到速度的很多定義方式,不過速度是一個向量。為了區分向量和標量,我們在向量上加一個箭頭,一般還把它加粗一下,有了箭頭,這就說明,我們不僅關心他的大小,還要關心它的方向。
  • 數學問 高中數學 第九講 三角函數的圖像與性質
    關注「數學問」*@微*@信*@公*@眾*@平臺,回複數字「d9」免費獲得下載地址回復「d1」,獲取「高中數學第一講 集合與邏輯用語」電子版回復「d2」,獲取「高中數學第二講 一元二次函數、方程和不等式」
  • 高中物理第一學期期末複習知識點詳解——速度
    01速度基本知識1.物理意義: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2)特點: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相等。(3)圖像(4)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和瞬時速度的物理意義及研究對象並不相同。vt圖像的應用(1)由圖像能看出每一時刻對應的瞬時速度,並且可以據圖判斷速度大小的變化及其方向。
  • 【物理教育】高中物理光學和熱學知識點實用口訣
    壓強分析封閉物,牛頓定律幫你忙。狀態參量要找準,PV比T是恆量。  1.第一定律熱力學,能量守恆好感覺。內能變化等多少,熱量做功不能少。  正負符號要準確,收入支出來理解。對內做功和吸熱,內能增加皆正值;對外做功和放熱,內能減少皆負值。  2.熱力學第二定律,熱傳遞是不可逆,功轉熱和熱轉功,具有方向性不逆。
  • 高中物理提分技巧 抓好這些中檔題
    高中物理提分技巧:直線運動問題題型概述:直線運動問題是高中物理考試的熱點,可以單獨考查,也可以與其他知識綜合考查.單獨考查若出現在選擇題中,則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與圖像結合;在計算題中常出現在第一個小題,難度為中等,常見形式為單體多過程問題和追及相遇問題.
  • 高一物理關於速度位移時間公式
    高一物理關於速度位移時間公式 2009-10-10 13:34:39 來源:網絡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