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6日電 香港商報16日評論文章表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黨內「中國事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提出「維持兩岸現狀」基本原則,看似四平八穩且較容易理解,惟卻沒有說明現狀的定義及如何維持現狀的具體作法,仍了無新意,難逃「再度模糊」的質疑。事實上,蔡英文的「維持兩岸現狀」說,存在三個盲點與困境,使得她難以跨越與克服,陷於矛盾境地。
文章摘編如下:
主張「維持兩岸現狀」
近一年來,綠營內部營造出一種氛圍,認為「太陽花風潮」已改變臺灣社會,蔡英文可以跨越傳統的「大選」思維,不須提出兩岸政策路線,也不會重蹈2012年「大選」因欠缺具體的兩岸論述而敗選的覆轍。
惟「大選」日程逼近,近來民進黨一些重量級人士卻憂心兩岸政策未及早釐定,將對民進黨選情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相繼提出看法。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指出,蔡英文必須調整兩岸政策,不只是為了2016,更為了兩岸長久關係。
然而,蔡英文對這些民進黨重量級人士的兩岸觀點,仍抱持視若無睹的態度,依然顧左右而言他提出「維持兩岸現狀」的主張。此項主張是以「臺灣前途決議文」為核心,進而新增對追求臺海穩定的承諾。儘管用字遣詞迂迴,蔡英文仍意圖藉此傳達3項訴求:
第一,講給大陸聽,蔡首次把「維持現狀」放入黨正式文件,期待藉此消除各界對「臺灣前途決議文」隱含可能改變現狀的質疑;第二,講給美國聽,蔡表述民進黨在全球社會可以發揮和平穩定的作用,尤其民進黨未來勝選執政後不會刻意挑釁成為「麻煩製造者」;第三,講給臺灣人民聽,蔡強調兩岸政策仍須「尊重人民自決」,既想吸引中間選民支持,並與國民黨作區隔,又可以滿足「反中」勢力與「臺獨」支持者的需求。
三個盲點與困境
事實上,蔡英文的「維持兩岸現狀」說,存在三個盲點與困境,使得她難以跨越與克服。
第一個盲點與困境是,蔡若要「維持兩岸現狀」,必須能處理兩個「現狀」:一、「臺獨黨綱」的民進黨現狀:蔡若無法處理使民進黨內部陷入分歧的「臺獨」論述之現狀,又如何能維持兩岸現狀?二、「九二共識」的兩岸現狀:「九二共識」正是兩岸現狀的「共同政治基礎」,蔡說「維持兩岸現狀」,卻否定「九二共識」,這在邏輯上是不通的。
第二個盲點與困境是,只談維持兩岸現狀,卻不談兩岸現狀是什麼,如何界定兩岸現狀,也不談究竟要以什麼具體途徑與方法維持兩岸現狀。事實上,蔡即使僥倖能以維持兩岸現狀的宣示走完「最後一裡路」,但她勝選執政後仍須面對「如何」維持兩岸現狀的治理議題。宣示可以口頭說說,治理卻須憑政策,她必須扎紮實實地拿出具體政策去維持兩岸現狀。
第三個盲點與困境是,她心中的「現狀」定義為何,有必要說清楚。否則,對「獨派」來說,勢必從「臺灣主權」角度切入蔡的此項說法,而解讀蔡是支持「臺獨現狀」。更何況,蔡仍迴避兩岸關係最核心的政治定位問題,怎能期待她若執政能增進兩岸經貿交流、推進兩岸和平發展?
總之,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主張,已自陷矛盾之中。無怪乎,國臺辦點出「認同兩岸同屬一中是兩岸關係之錨」;陸委會也表示「蔡的說法缺乏具體實質內涵,此一核心問題無法模糊以對」。可見「九二共識」是維持兩岸現狀的政治基礎,此為美國、大陸及臺灣地區民調所支持的兩岸架構。
但蔡英文如今卻陷於「既宣示維持現狀,又不承認九二共識」的矛盾境地。蔡英文有無整合民進黨、帶領民進黨轉型的能力,才是她能否重返執政、穩住兩岸關係及「臺美」關係的基本考驗。接下來,蔡英文必須提出一套維持兩岸現狀的具體途徑,應已無可迴避。(潘錫堂,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