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並非清明時節的景色,那「清明」二字是什麼意思?

2020-12-14 大咖說史

《清明上河圖》想必大家都知道,就算不了解其中的細節,也會知道中國有這麼一幅規模宏偉的畫作。這幅畫長528釐米,寬24.8釐米,不管放在哪個時代,都是一幅受人歡迎的巨作。

畫中所描述的是北宋年間的都市生活,裡面的每一個景象,每一個角色都畫得非常細緻、清晰。對於現代人來說,該畫的價值除了體現在畫作方面以外,還體現在它的歷史價值,為專家研究北宋提供了明確的依據。不過,關於這一幅畫,有一個專家搞不明白的問題:畫作中的「清明」到底什麼意思呢?

在各種條件的推動下,清明上河圖是紅了,然而,隨之而來的卻是關於畫作的種種不解。

圖片:《清明上河圖》一角資料截圖

一、畫紅人不紅

自從文人墨客看過這幅畫後,個個都想要得到並且珍藏,就連皇帝都讚賞不已。然而時至今日,如果到大街上隨便找人打聽張擇端的名號,肯定過半的人都會被問懵。

這也是這幅畫的其中一個亮點,人人都知道這幅畫的價值有多高,但是卻沒幾人知道這幅畫的主人到底是誰。在現代,如果大家在網絡上聽到哪首歌好聽,或者看到影視劇中某個角色好看,肯定會搜遍整個網絡,為的就是找到這位歌手,聽他的其他歌曲,又或者找到這名演員,看他的其他作品。

然而,這些都沒有體現在張擇端身上,關於他的簡歷,人們最多就知道他是一個畫家,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生,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死亡,如果再問下去,抱歉,可能全都答不上來了。

圖片:張擇端人物畫像劇照

北宋有那麼多文人,比如王安石、辛棄疾等等,他們既有無數作品流傳於世,本人在當今社會也很紅。然而,有這麼多文人墨客的名號在現代都很紅,卻偏偏沒有張擇端的名字。

關於這個問題,有人提出了另一種說法:可能上河圖並不是他畫的,因為畫上並沒有他本人的籤名。按理說,作為一名畫家,就算不像唐伯虎一樣隨身攜帶諸多私章,也應該會籤名才對。

唐伯虎就是每次畫完就直接加上自己的印章,或者籤上名字,所以大家一看到畫作,都知道是他所畫的。可是張擇端卻沒有這麼做,如果不是金人張著題跋中註明了張擇端的身份,可能根本沒有人知道,他就是那位畫出這幅巨作的畫家。

圖片:畫完後加上自己的印章劇照

如果有誰真以為張擇端在搞盜版,估計被會人打死吧。古代可不像現代,什麼雞湯文、論文、歌曲,全都可以抄襲,古代的版權可是非常嚴格的,大家經常可以聽到現代版的抄襲,可有聽過多少古代版的抄襲呢?

既然作者沒有搞錯,更加不存在抄襲的嫌疑,那就只有一種可能,作者確實是張擇端本人,只是上面的署名是通過北宋皇帝之手替他寫的。

皇帝為他籤名的過程也非常簡單:他畫好這幅畫以後拿著進宮,故意在皇帝面前說些好話,然後皇帝御筆一揮,為他的畫作提名,還有他的名字。

經過皇帝題字的畫作,可比張擇端自己的籤名值錢多了,如今看看,真品被收藏至故宮,這價值可不是普通畫作能比得上的。

圖片:張擇端把畫送進宮資料截圖

二、畫作中「清明」的意思

1. 畫的內容是清明時節的景色

在大部分人看來,張擇端在畫中描繪的是清明時節的春景,北宋時期的清明節是非常隆重的,不但要祭祀,還有非常盛大的遊街活動,從畫的內容來看,顯然與這種習俗有關。

著名人士鄭振鐸、徐邦達等人也一致認為,畫作內容是清明時節的汴梁之景。

圖片:《清明上河圖》掃墓歸來資料截圖

2. 「清明」是個地名,畫的內容是秋景

然而,隨著人們對畫作的不斷研究,卻又提出了新的意見。有人提出,畫中所描繪的時間不應該是在春天,反而像是秋天。仔細觀察畫作,就會發現畫中有很多拿著扇子扇涼的人物,還有很多光著身子玩耍的小孩。在河岸上,還有正在賣西瓜的攤販,攤販的桌子上還放著草帽等其他防暑物品。

汴梁地處黃河中下遊地區,這裡清明時期的平均氣溫為10℃,根本用不上這些防暑物品,孩子們更不會光著上身玩。從這一點來看,畫裡的景象顯然不是剛開始回溫的北方景色。

其次,畫中酒肆的招牌上寫著「新酒」二字,按照賣酒的習俗,每年中秋過後就開始賣新酒,因此得出畫中內容至少是在中秋過後的景色,而畫中的「清明」,則是指「清明坊」,也就是說,這幅畫所畫的內容應該是從「清明坊」到汴河口的盛景。

圖片來源於網絡:畫中的眾多人物

3. 清明為「天下清明」

除了這兩種看法以外,關於「清明」還有另一種說法,也就是政治開明,人們生活自由,安居樂業的意思。《詩經》裡面有一句「肆伐大商,會朝清明」的詩句,這句詩裡所提到的人物是姜太公,意思是說等到姜太公輔佐武王討伐成功,天下就會清明。從這角度來看,畫中的清明,同樣有「天下清明」的意思。

當時,張擇端是專門為皇家畫作的人物,他特意把「清明」二字敬獻給皇帝,想必也有歌頌北宋皇帝功德的意思在裡面吧。

張擇端之所以選擇描繪秋景而不是春景,是因為秋風吹送下的汴梁才是最為壯觀的,而秋日裡的汴梁又以汴河兩岸的風景最為美好,所以才會選擇這麼一種景象入畫。

圖片:歌頌北宋皇帝功德劇照

畫中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酒肆、茶館等地方人流量都非常大,但是專賣祭祀用品的店門口卻沒有幾個人存在,如果張擇端所畫的是清明時節的景象,以北宋的風俗,賣祭祀用品的店門口應該有很多人購買才對,但是畫中哪裡都那麼熱鬧,偏偏這類店門冷冷清清,進一步說明作者畫的並不是清明時節的北宋。

從另一方面來講,如果不是北宋生活果真美好,那麼就是作者拍皇帝的馬屁。看來,大家以為默默無聞的張擇端,才是拍馬屁的高手啊。

當然,不管畫裡描繪的是什麼時候、哪裡的景象,都無法否定該畫的價值。隨著後人對這幅畫的深入研究,說不定以後還會發現新的內容。不管怎樣,這幅畫都是中國的瑰寶,作為研究北宋生活的依據,該畫還有可能在歷史領域中展現出更高的價值。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清明上河圖》「清明」二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宋徽宗趙佶曾在《清明上河圖》卷首題五籤,詩中有一句「水在上河春」,後世因此公認這幅畫描繪的是春天景色,然而1981年《美術》雜誌第二期開封市教師孔憲易先生發表的《清明上河圖的「清明」質疑》一文卻認為是秋天景色,理由大致有:1、畫卷右首有馱負10簍木炭的驢子,為農曆十月汴京始進暖爐炭;2、從畫中細節,比如人物拿扇、孩童赤身嬉戲追逐、出現草帽、竹笠、「口暑飲子」、
  • 清明上河圖的「清明」是啥意思?4種意見專家爭執不休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1101年由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繪畫,現在屬於國寶級文物,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如果一提起《清明上河圖》的「清明」二字,大家恐怕首先就會想到的是清明節,這個時節要去祖先墳前掃墓,天氣也應該是陰雨紛紛的樣子。
  • 《清明上河圖》中的「清明」是什麼意思?第三種說法最具說服力
    《清明上河圖》局部這就是宋徽宗時期,著名畫家張擇端繪畫的《清明上河圖》。畫作名字中的「清明」是何意?眾說紛紜,現在概括起來有三種說法。第一種,「清明說」。持這種說法者,認為圖中描繪的是清明時節,宋朝都城的居民們進行掃墓、踏青、探親等各種活動。比如說宋徽宗在畫卷上題了首詩,有一句「如在上河春」,表明描繪的是清明時節的景色;上河就是上墳的意思;圖中有小孩在放風箏,在踏青。
  • 「清明上河圖」的「清明」怎樣翻成英語?
    但是,一位沒有留下姓名的網友就這道題的英語翻譯中的「清明」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認為該畫的內容並不是指清明節的時候,並指出《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存世間的一幅精品。該畫以精緻的工筆記錄了北宋末期、徽宗時代首都汴京(今河南開封)郊區和城內汴河兩岸的建築和民生。該圖實際描繪的是秋季景色,「清明」二字是描繪當時正值清明,天下太平,並非清明時節。因張擇端是一位宮廷畫家,他的畫是為宮廷服務的。
  • 《清明上河圖》畫的是清明節嗎? 清明節掃墓有哪些禁忌
    ­  誤解二:掃墓只有「正日子」最好?­  每到清明,各地周邊的墓園都會進入祭掃高峰,交通常常出現嚴重擁堵。這是因為有不少人認為,掃墓只有「正日子」才最好。­  實際上,過去掃墓本來就不是在清明當天進行的。按照傳統習俗,對大多數人來說,掃墓最好在節前的10天內或節後的10天內完成。
  • 獻完《清明上河圖》,張擇端去哪兒了?
    藝術從來都不是靠規模來吸引人的,但這要看是什麼樣的規模,如果規模大到了描畫一座城市,那性質就變了。張擇端是一個有野心的畫家,《清明上河圖》證明了這一點。時至今日,我們對張擇端的認識,幾乎沒有超出張著跋文中為他寫下的簡歷:「東武人也。幼讀書,遊學於京師,後習繪事。」他的全部經歷,幾乎只有這寥寥16個字。
  • 《清明上河圖》至今仍留下多個謎團
    他繪製《清明上河圖》的年齡大概是四十歲。後人最初所知張擇端的生平,就是在畫卷卷尾有金代監管御府書畫的朝臣張著所題寫的八十五字跋,說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人,自幼讀書,遊學於京師,後來學習繪畫,他擅長畫界畫,尤其是畫舟車、橋梁、城廓和街肆等,自成一家。 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出生於一個什麼樣的家庭。
  • 故宮本《清明上河圖》是殘卷?那被割走的小半截,畫的是什麼?
    故宮本《清明上河圖》是殘卷?那被割走的小半截,畫的是什麼?《清明上河圖》流行於世的版本多達幾十種,其中公認的真品是藏於故宮的版本。但是看過《古董局中局》的朋友們可能都知道,該系列第二部鑑別真贗《清明上河圖》的核心就是被割走的那小半截。
  •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清明上河圖
    活動來源:  《清明上河圖》教育活動是一節美術欣賞課。該欣賞活動主要是通過引導幼兒欣賞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使幼兒了解、認識祖國經典繪畫的博大精深。從而激發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感。其目的是把「清明上河圖』』作為古代藝術及文化啟蒙的種子播灑在幼兒心中,為幼兒今後的成長鋪路。
  • 初中美術教案:《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福建省林潤生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讀中想像,感悟古畫《清明上河圖》內容、特點。3、學習專題研究,了解古畫《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教學重點感悟古畫《清明上河圖》的內容、特點。
  • 江蘇英語清明上河圖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用於調侃江蘇省的英語...
    江蘇英語清明上河圖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用於調侃江蘇省的英語高考卷時間:2020-07-24 16:36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江蘇英語清明上河圖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用於調侃江蘇省的英語高考卷 調侃江蘇省的英語高考卷子非常長,有16頁,簡直就是一張清明上河圖。
  • 藏在《清明上河圖》裡的200個秘密
    研究到宋代的時候,當然就免不了要注意《清明上河圖》。它最偉大的地方在於「真實」二字。畫家張擇端對其中684個人物、95匹畜牲、122座房屋、29艘船隻、15輛車、20多家店鋪及8頂轎子,都描繪得真實且縝密。為我研究北宋時的汴京,提供了很大的依據。
  • 清明時節話清明 作者:齊曉鈺(甘肅武威)
    清明時節話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默念著這樣的詩句,低語著又一個清明節來到了,心中不免有了些許的傷感。清明,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三月初一前後,公曆4月4至6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
  • 從《清明上河圖》看宋代藝術生態
    《清明上河圖》無疑是中國古代繪畫作品中的經典之作,一般認為《清明上河圖》是描繪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清明時節的風光,圖中所繪可與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相關內容相對照。一《清明上河圖》的「俗」與宋朝所具有的同一特質有密切的關係。張光直先生指出:「文明沒有財富是建立不起來的」,我們要認識中國文明的特點,關鍵就是要看「它的財富是怎樣積累起來,同時,又是用什麼手段把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裡的」。那麼,中國歷代王朝是怎樣累積併集中財富的呢?
  • 《清明上河圖》題跋驚現天機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共有金元明三朝13家的14段題跋,其中曝出許多驚天鑑語,值得深究。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共有金元明三朝13家的14段題跋,其中曝出許多驚天鑑語,值得深究。
  • 我國歷史名畫,清明上河圖,米點山水
    米友仁自稱的「墨戲」,並不是毫不負責任地亂畫,而是通過細緻深人地觀察,進行高度地概況和提煉,使用獨特的技法,表現出山川景色的精髓。明代著名畫家董其昌,曾拿著米友仁的畫,泛舟於洞庭湖上,對照著畫卷,觀賞周圍的景色,發出由衷的讚嘆。現代藝術大師徐悲鴻,也曾高度評價「米家山水」,把它同十九世紀在西方影響最大的「印象派」,繪畫,相提並論。
  • [分享]清明上河圖su資料下載
    >瀏覽數:576 摘要:河北唐山農民企業家斥資1.5億打造泥塑《清明上河圖》,該泥塑《清明上河圖》許多人物好似在奔跑,栩栩如生
  • 實拍:世界上最大的一幅《清明上河圖》石雕
    眾所周知,《清明上河圖》,是中國著名的傳世古畫,相傳,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存的絕世精品,屬於國寶級文物,目前,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內,價值連城!能親眼見到這幅畫的人,很少很少!但是,沒關係,如果想看《清明上河圖》,可以來清明上河園看看,原因有兩個,且應我細細給你道來。
  •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清明上河圖》教案模板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清明上河圖活動來源:《清明上河圖》教育活動是一節美術欣賞課。該欣賞活動主要是通過引導幼兒欣賞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使幼兒了解、認識祖國經典繪畫的博大精深。從而激發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感。
  • 程民生談《清明上河圖》的文化效應
    其流傳頗具傳奇色彩,雖然歷經坎坷,但其光芒從未被泯滅,產生的巨大影響出現了奇蹟:一是其影響隨時間推移越來越大,二是其範圍遠遠超越了繪畫、藝術領域。   引發模仿熱,推動市肆風俗畫發展   該圖感染力強,欣賞價值高,內行人能看出大門道,外行人能看到大熱鬧,深受世人的廣泛喜愛,因而自古以來臨摹該圖之風就很盛行,形成一股《清明上河圖》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