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男孩每天學英語、玩數學,很少出門玩,對孩子是不是太狠了?

2020-12-12 沐瀅讀書育兒

文 | 維尼媽媽沐瀅

這是我偶遇的一則家長提問,孩子每天讀繪本、讀英語、玩數學,很少出門玩。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看了提問媽媽的一段補充自述:

「孩子喜歡輪滑、語言表演和英語培訓課程,徵求他的意見後,就都給他報了班,每天上完幼兒園,就是培訓班,回家就是繪本閱讀、英語閱讀、數學遊戲。孩子很多英語單詞發音都不準,我教的辛苦,他練得也很辛苦。每次從小區過,看見其他孩子都在撒歡地玩,我孩子晚上幾乎沒出門玩過。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我很心疼他,少有玩耍的童年還算童年嗎?我心裡有驕傲也有難過。」

現在這個問題全面了,讓我們來全面分析一下,4歲的孩子究竟該怎麼玩與學,才叫「不苦」,才不是對孩子「太狠了」。

因材施教, 首先問問孩子自己的感受

先說說我的孩子吧,今年5周歲,幼兒園中班,她從初生開始我就開始了親子共讀這項漫長的「工程」。

一切從遊戲開始,逐漸地變成了讀圖、讀文字、一本書反反覆覆讀到稀爛,每天的閱讀時間逐漸慢慢地延長再延長。

時至今日,女兒每天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是:拿書看。

無聊了,玩一會兒,拿書看;

催她睡覺,她說讓她把那本書看完;

走到哪書包裡要揣本書,有時是故事繪本、有時是互動遊戲繪本,總是自己用讀書來打發無聊的時間。

這次疫情,幼兒園至今不能開學,女兒宅在家的這幾個月裡,我們家沒開過電視,我一邊帶她一邊忙工作寫文章,有時候真的是沒法顧及過來她,樓又下不去,她就自己給自己安排書看,自己拿筆畫畫,裝模作樣地「畫」字玩。

都說孩子靜悄悄準是在作妖,但是她靜悄悄的時候都是在看書、寫字、玩比較靜態的遊戲。聽不到我喊她。

當然她也畢竟是個孩子,也會粘著我給她讀故事,不會做的手工也會尋求我的幫助,但是相比較而言,她的一整天時間都是浸潤在自己的空間和閱讀氛圍中,並且享受於此。

去年他們的幼兒園開了蒙氏數學課,是另收費的課外班,我徵求她的意見,她屬於第一個舉手報名的那種,3個月後又要收費的時候,我問她「不學了行嗎?」她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一樣,不行不行必須學!

宅家這段時間,她的遊戲消遣中,居然會把數字連加當成一種遊戲,自己給自己出題玩……

最近半個月好不容易天暖了,樓下的孩子也多了,我也會帶孩子出去撒丫子一會兒,讓她跟其他孩子一起滑滑板車、跑跳、玩奇怪的小玩具,但一旦進入閱讀狀態,孩子又會很快進入並且瞬間專注。

想必也會有孩子和我的女兒差不多、把這些可能大人看起來很枯燥的東西當成了一種樂趣的。

那麼,這樣的孩子他樂在其中,他已經把這些當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又怎麼會覺得苦?

辛苦不辛苦,先問問孩子自己的感受吧!

有的孩子需要不斷地激勵、鼓勵,由簡入繁。

有的孩子自主性很強,覺得不管是閱讀還是學習都是生活中理所當然的事。

當你通過和自己的孩子溝通了解中,聽懂了他究竟是如何看待現在的生活的,再問問自己的內心,你究竟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他是否能夠成為那樣的人,比我們作為父母兀自在這裡問旁人要有效地多!

合理安排時間 做減法

在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特點,充分傾聽孩子的心聲和需求之後的因材施教,相較而言更得心應手了些。

但我們都不容忽視的是,學齡前的孩子,是整個人生中最好動、也最需要多動多玩的時候,如果在這個時候壓抑孩子動、玩、跑、跳,那麼在今後進入小學階段會暴露出很多問題,多動就是其中的問題之一。

那麼我們不妨給孩子在選擇興趣班和每日安排上做一個減法,做一個合理的時間安排。

例如:孩子現在選擇了輪滑、語言表演和英語三門興趣班,其實這三門課是有動有靜的,並且學齡前的語言類學習也並非就是孩子像在小學課堂上那樣,坐得立立正正地上課,而是通過情景對話、互動遊戲的很輕鬆的方式,所以其實只要孩子感興趣,他接受他認可這種方式,那麼就不要有任何的心理負擔,只要讓他去學,能接受多少接受多少。

只是,這些都是孩子選擇的,那麼選擇了就不能輕易放棄,學什麼東西都有一個爬坡的階段,有個需要走出舒適區的最艱難的階段,等過了這個階段回頭再看,大多數的孩子和家長也都會感謝自己當年的堅持。

回到家的時間,需要合理地安排,繪本閱讀、英語閱讀、數學遊戲,其實並不是每日三樣必有。

如果孩子從小就閱讀並且已經養成了閱讀習慣,那麼他會自然而然地拿起書去看,從這三樣中選出孩子最喜歡的、他最希望每天都要進行的,安排30分鐘左右的時間,然後按照每周一三五、二四六的這樣一周3次一周4次的節奏,每次30分鐘-1個小時的時長(舉例)來安排孩子,所謂細水長流,涓涓不息,孩子的習慣也養成了,又不會覺得任務太過繁重。

學齡前 玩中學 重在養成好習慣 不糾結

玩,還是必須的!

6歲前的孩子能多玩還是要多玩,小朋友們在一起,用孩子的方式解決矛盾和衝突,用孩子的方式去協作,其實就是讓孩子接觸他自己的小圈子,培養孩子的情商和獨立的處事能力的一個方式,這個時候玩是不白玩的。

孩子的興趣班中有輪滑這一項,我覺得這非常好,輪滑不僅僅訓練孩子的體能,彌補孩子靜態遊戲過多導致的運動量低,還能磨鍊孩子的意志,練習孩子的反應能力和肢體協調。

所以,同樣可以採用每周3-5次、每次1小時的時長方式讓孩子去和小區裡的小朋友撒丫子。

可以這樣給孩子安排,例如:

現在入夏了天也長了,幼兒園放學時間大約在4:30左右,培訓班下課7點左右,那麼我們假設最晚7:30孩子吃完飯,還能下樓和小朋友瘋到8:30,8:40—9:10刷一會英語分級,9:10—9:30睡前讀一會繪本,洗漱準備上床睡覺。

如果興趣班不是每天都有,那麼可以安排某一天晚上(例如周六周日)晚上6點-7點玩,7:20—8點數學遊戲、8:10-8:40刷一會兒英語分級,8:40之後想做一會兒手工或者畫畫都可以,讓孩子選他想玩的能在房間裡玩的遊戲,然後9點半左右準備洗漱睡覺。(舉個例子,拋磚引玉)

這正所謂勞逸結合,孩子尙不會做好,就需要我們去合理地安排一下時間。把時間管理得妥當,也會給孩子養成一個好習慣,這個好習慣會讓他入學後都受益。

其實我們在孩子學齡前做的所有的努力,更重要的就是讓孩子養成一個又一個好習慣。

縱觀那些學霸,有的先天聰慧,有的刻苦努力,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學習習慣養成得好,時間管理能力強,專注力高。

所以我們重點不是讓孩子在學齡前就獲得超越同齡人的什麼知識層面上的東西,而是讓他們能夠獲得良好習慣,而習慣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

不要糾結,做好調整,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多和孩子溝通,多鼓勵。

相關焦點

  • 四歲男孩,每天都是繪本閱讀,很少出門玩,對孩子是不是太狠了?
    作為一個孩子的媽媽,看到四歲的男孩,每天繪本閱讀、英語閱讀、數學遊戲,最關鍵的是很少出門玩,實在是覺得我家孩子是不是過得太輕鬆了,被別人甩在了起跑線上!其實現在關於超前教育,焦慮的家長和「雞娃」的討論層出不窮,相關的話題熱度一直很高。
  • 4歲男孩每天中英文閱讀+數學遊戲,很少出門玩,這個媽媽太狠了
    四歲男孩,每天都是繪本閱讀、英語閱讀、數學遊戲,很少出門玩,對孩子是不是太狠了?看上去這位媽媽是想好好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語言能力和邏輯思維。但是這是家長限制孩子的玩樂的主觀決斷,還是孩子自覺自愿並樂在其中的選擇,才是我們需要深刻探討的問題。
  • 四歲孩子每天繪本閱讀、英語閱讀……很少出門玩,是不是太狠?
    導讀:最近網絡上總是會時不時的出現一些「小神童」之類的視頻,前有6歲音樂天才女孩周昭妍火爆外網,後有4歲小男孩王恆屹能通背500多首古詩。這些小孩子就好像是一個個高山擺在父母們,總覺得自己家的孩子也不能過得太過平凡。
  • 四歲男孩,每天都是繪本閱讀、很少出門玩,對孩子是不是太狠了?
    這個問題很簡單,只要考慮孩子是不是樂在其中就可以。有個朋友把不到4歲的孩子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看一下她「雞娃」的日程表就可見一斑。這還是一整天下來擠時間報的線上課程,線下的培訓班更不用說了。每天「雞娃」,從不懈怠。
  • 4歲男孩,每天繪本閱讀、英語閱讀、數學遊戲、是不是太狠了?
    但是,男孩才4歲,每天都是高強度的閱讀訓練,我覺得這確實是有點超前。在玩中學,在學習中找到樂趣,使其培養起來的閱讀興趣具有持久性。很少出門玩,每天都是繪本閱讀,英語閱讀、數字遊戲,我覺得這一點不好。要在玩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這對於一個4歲的小男孩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 8歲男孩每天偷跑出去「玩泥巴」,成品曝光後,網友:真屈才了
    其實父母可能不太理解孩子為什麼喜歡玩泥巴,孩子喜歡玩泥巴是因為孩子從小就有一種創造力今天說的是8歲男孩每天偷跑出去「玩泥巴」,成品曝光後,網友:真屈才了最近,一名8歲的小男孩因為熱愛玩泥巴,被父母責罵,別的孩子一放學都是窩在家裡學習、看動畫片,但是這個孩子總是跑到後山的一片空地上玩泥巴,每次回家都是髒兮兮的。
  • 不讓玩遊戲男孩拿凳就打人,手機不是育兒神器,別再給孩子玩了
    最近,看到一個視頻,一個5歲左右的男孩坐在地上聚精會神地玩著手機,家人走過來將手機拿走了,結果男孩尖叫著,抄起凳子就要砸人,最後家長把手機給他,他才放下凳子,停止了尖叫。看到這個視頻,讓人心底發寒,這麼小的孩子,因為不讓看手機就抄凳子砸人,如果不好好引導,長大後又怎麼得了?
  • 8歲男孩玩手機導致「視網膜脫落」,孩子沉迷手機,父母怎麼辦?
    樂樂今年8歲了,他的父母平時工作很忙,樂樂在家就拿著手機看動畫片、玩遊戲,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不管是吃飯還是睡覺,手裡完全離不開手機。整整兩個月暑假,樂樂就宅在家裡玩手機,直到有一天,樂樂喊著眼睛疼看不見了,去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樂樂玩手機的時間過長,導致視網膜脫落失明。
  • 8歲男孩天天玩泥巴,父母看到傑作後很意外
    一位四川的8歲男孩就讓爸爸媽媽收穫了意料之外的驚喜。8歲男孩玩泥巴,父母看到傑作後感到很意外四川對夫婦近來十分頭疼,因為他們發現自己8歲的兒子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玩泥巴。孩子每天回家後臉上、衣服上都是一片片的泥巴;無論父母怎麼厲聲制止孩子都當做耳旁風。這天他們又發現自己的兒子偷溜出去玩泥巴,於是夫妻倆就決定偷偷跟著兒子,打算一次制止他。但當他們發現兒子用泥巴造出的東西時卻傻了眼。
  • 6歲玩數獨,12歲獲數獨世界第一,從小玩數獨的孩子有多優秀?
    這個男孩叫胡宇軒,他從6歲就開始玩數獨了,而且要比大多數的孩子都玩得好,在歲就曾參加中國數獨錦標賽獲得了初賽的冠軍。 不僅如此在他12歲的時候曾在《最強大腦》節目中,打敗了「世界數獨第一人」森西亨太,成為數獨世界第一
  • 6歲玩數獨,12歲獲數獨世界第一,從小玩數獨的孩子有多優秀?
    這個男孩叫胡宇軒,他從6歲就開始玩數獨了,而且要比大多數的孩子都玩得好,在歲就曾參加中國數獨錦標賽獲得了初賽的冠軍。《最強大腦》節目中,打敗了「世界數獨第一人」森西亨太,成為數獨世界第一。 因為玩數獨還「玩」進了中國數獨隊,而且他在最厲害的是在15歲時就被保送北大,成為2019年北大最小的新生。
  • 玩啊玩,一直玩到18歲,輸在起跑線上的德國教授,輕鬆反轉人生
    他開口就把我們驚到了:我其實到十八歲才開始學習。 我倆面面相覷,不敢相信是不是聽錯了。 「那你在十八歲之前都在做什麼」? 在玩。多米尼克一臉風輕雲淡。 真的嗎?那玩什麼,總不能傻乎乎的玩吧。 多米尼克:還真沒有限制,我父母不怎麼管,什麼都玩。
  • 4歲男孩玩這個「玩具」,手指被夾傷導致截肢,別再讓孩子玩了
    在前不久,就有一名廣東佛山的孩子,因為健身器材使用不當,不小心夾到了手,經過醫院檢查,這名孩子的指關節已經粉碎,唯一的辦法就是截肢,這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場災難,更何況這名男孩今年才四歲,以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4歲男孩飆英語走紅,掌握單詞高達2千,大學生:比我說得還好
    最近,有一個四歲的小男孩在網上飈英語,一口純正的英語口語說得非常流利,很多網友看後驚得目瞪口呆。   照片中的這名小男孩叫言言,今年四歲。最近,一段他在網上教大家學英語的視頻走紅,只見他說著一口流利純正的英語口語。
  • 「你們真是好命」父母躺在床上玩手機,7歲男孩認命自己做早飯
    導語: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父母想盡辦法都想對孩子好,有什麼好的都想給孩子,有很多家長就捨不得讓孩子幹活也捨不得讓孩子幹一點累的事情。但是有些父母就是反面了,不僅對孩子非常的粗心,而且自己本身就非常的懶惰,平常就什麼事情都不幹全都甩給自己的孩子,就連做飯這種事情自己也不做等著孩子做。
  • 孩子的童年,每天面對的是何種補習班,對孩子是不是太狠了?
    雲老師總結了幾點一、要學會怎麼玩父母小的時候,生活的還沒有現在那麼無憂無慮,很少有上各種補習班喘不過來氣的小孩兒,在農村的孩子更別提補習班了,他們擁有的是一個愉快的童年,是真正有童年。但反觀現在,那麼小的孩子就有上不完的課,堆積的作業,家長只是盲目的在報班而不考慮孩子。他們只關注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優秀,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孩子,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們這麼做都是為你好!
  • 11歲男孩玩槍誤殺2歲妹妹後開槍自殺,小孩子玩槍類玩具安全嗎?
    一名11歲男孩在玩弄其父親的槍枝時,不慎打中了自己2歲的妹妹。隨後該男孩開槍自殺,當場身亡。   據《鏡報》消息,該手槍是男孩父親的,是具有槍枝許可證的合法槍械。據稱,3日夜間,這名男孩在玩弄一把手槍時,不料擊中了自己2歲的妹妹。目睹了意料之外的這一瞬間後,男孩開槍自殺。女孩隨後被送去醫院搶救不治身亡,男孩當場死亡。
  • 「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會玩,竟然對孩子這麼重要
    湖南有位爸爸給孩子做的暑期安排很有意思,他沒有給9歲兒子報補習班,而是讓孩子學習各種戶外活動,比如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為了保護孩子的視力,爸爸要求孩子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他甚至對孩子說:「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
  • 把數學概念編成遊戲,德國人也太會玩了,這樣學數學太歡樂
    無意間發現了德國人用遊戲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仿佛打開了我新世界的大門。把數學概念編成遊戲,不得不說德國人太會玩了!我舉幾個例子給大家看看!這樣解釋數學概念的情節,每天都在上演,父母們苦口婆心說了一堆,實際上只是講給自己聽,孩子壓根沒懂!
  • 教育素質全球第一的芬蘭,幼兒園每天都在玩什麼
    長期在公眾號撰寫原創文章,分享適合0-12歲孩子的親子閱讀方法和經驗。芬蘭的孩子,7歲才開始上學。在7歲之前,他們不學任何數學、閱讀和寫作,而是在日託中心和幼兒園,玩遊戲、唱歌,參加各種戶外活動。Morning circle早上9點半,男孩女孩們排隊進入教室,開始玩Morning Circle的遊戲。孩子們和老師圍成一個圈,大家會先用唱歌的方式來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