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數學概念編成遊戲,德國人也太會玩了,這樣學數學太歡樂

2020-09-15 父母講堂

一提到數學,我就有滿滿的挫折感。不但我自己學數學困難,如今有了孩子,面對抽象的數學概念,我給孩子盡力講了,但是孩子聽不懂,真是讓我很抓狂!在我腦子裡3乘3就是等於9,而在孩子會問為什麼等於9,然後徒留默背乘法口訣的我

數學概念的抽象,成為很多孩子對數學產生厭惡感的開始。孩子連1、2、3……是什麼都不懂,父母就逼著孩子背到100;孩子根本不知道乘法是啥,就要背下來九九乘法表;什麼整數、奇數、偶數,光聽名字頭就大了!

縱觀那些學好數學的學霸,內心戲大多都是:「數學多有意思!」我之前看過一場華裔數學家的羅博深的演講,他也是美國奧數隊的總教練。他在演講的全過程中,都透露著對數學的喜歡,並且坦誠之所以對數學感興趣,是因為他的爸爸面對數學的時候那種快樂感染了他。

於是我開始想方設法地尋找數學的樂趣,但很難。無意間發現了德國人用遊戲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仿佛打開了我新世界的大門。把數學概念編成遊戲,不得不說德國人太會玩了!我舉幾個例子給大家看看!

一、平均分

我記得給孩子灌輸「平均分」這個概念真是難壞我了!我跟孩子解釋道,平均分就是咱倆人,你一半我一半。孩子又問一半是啥意思?這樣解釋數學概念的情節,每天都在上演,父母們苦口婆心說了一堆,實際上只是講給自己聽,孩子壓根沒懂!

那德國人是如何解釋平均分這個概念的呢?先是給孩子一個故事帶入,熊媽媽有兩個孩子,要給他們平均分食物。然後將分出來的食物圈出來。這種故事帶入、實物解釋抽象的數學概念,對孩子來講可以說屢試不爽,孩子在圈圈畫畫的過程記住了平均分。

二、加倍

加倍這個概念,我自認為我肯定給孩子解釋不明白,於是去查了一下定義。結果加倍的解釋是:增為兩倍大,指程度比原來深得多。看完這個解釋,我笑了笑,我自知給孩子講完會更蒙圈,那我們看看德國人是咋用遊戲表述的吧。

這個真是超簡單,我直接告訴孩子,你在旁邊的圖案旁直接畫一個一樣的,每個圖案旁都是如此。然後讓孩子數一數開始是幾個圖案,最後是幾個圖案,這就是加倍。這照著畫簡單啊,孩子玩得不亦樂乎,也明白了加倍的含義。

三、大於號和小於號

孩子可能懂得大小,但是一接觸到大於號、小於號,這種懂大小的能力就變弱了。經常把大於號和小於號搞反,這讓很多家長煩惱。這是因為孩子的思維還處於具體形象思維的階段,對於抽象符號的辨別能力比較弱

看看德國人怎麼用遊戲讓孩子了解這些抽象的符號吧!依然是設定一個角色,名字叫貪吃蟲,那貪吃蟲就要吃多的。比如13個蘋果比11個蘋果大,那貪吃蟲的嘴開口一定是張開向13這面,這樣孩子就輕鬆地記住了大於號和小於號!

四、偶數、奇數

我記得我小時候學奇數、偶數的時候就很吃力,現在想想雙數就是偶數,單數就是奇數多簡單,但是以當時那種思維來說根本不理解。只能遇到一個奇數背下來一個,那德國人是怎麼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記住奇數偶數的呢?

利用奇數對應的糖果,偶數對應的是小花,讓孩子去尋找,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就記住了奇數、偶數,這樣枯燥的數學概念,就在玩中習得,如果怕孩子記不住多玩幾遍就好了。

五、千米和時間

孩子到了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數學題裡的一大坎就是應用題。看看德國人如何讓孩子做應用題,直接用圖表述出來,然後讓孩子連線、測量距離,然後將釐米換算成千米,最終將路線相加,計算出走多久。一道題裡包含了數學思維,而孩子學習數學,說到底不是為了做多少題,而是擁有這種數學思維。

通過德國人為了讓孩子懂得數學概念所編的遊戲,讓我對學習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其實用對了方法,學習也可以不是一件枯燥、無趣的事情。

相關焦點

  • 缺乏數學思維,以後很難學懂數學,看德國孩子如何用遊戲啟蒙數學
    作為家長,為了讓娃少吃數學的苦,自然是想要早早地給他數學啟蒙,但是總是找不到好的方法,不是天天教娃數數,就是讓娃刷題,不僅數學思維沒建立,孩子反倒越來越討厭數學。直到我遇到了一套德國引進的《好奇狗陪你學 數學啟蒙遊戲》,才好像解鎖了數學啟蒙的真正有效方式。
  • 數學啟蒙太枯燥?6個德國數學小遊戲,幫助孩子玩轉數學
    說到數學啟蒙,相信很多孩子都因為太過枯燥而厭煩,最後家長們也都不了了之了,最後等到孩子上小學、數學跟不上才後悔莫及。其實數學啟蒙,並不是學數學,只是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任何枯燥的形式都會起到反作用,所以我們不妨利用孩子的天性,來做到正確的數學啟蒙。
  • 概念!概念!美國孩子這樣學數學!
    不過,一直以來也存在這樣的疑問,就是: 和歐美孩子相比,為什麼我們的中小學數學這樣難,而能利用學到的數學知識進行創造發明的那樣少?為什麼孩子們花了12年學數學,最後絕大多數人除了簡單加減乘除以外的東西都忘光了?
  • 幼兒數學啟蒙秘籍:《德國好奇狗陪你學 數學啟蒙遊戲》
    其實對於沒有教育經驗的父母,並不建議盲目進行數學啟蒙, 因為你的方式一旦用錯,那麼孩子的數學將會徹底無藥可救,所以對於這類家長果兒媽更建議使用幼兒數學啟蒙秘籍:《德國好奇狗陪你學 數學啟蒙遊戲》。這是一套我去德國旅遊時看到的一個熱銷數學啟蒙書籍,據了解後才知道這套書已經在歐洲暢銷了30年之久,有數十個國家的翻譯版本,可以說是非常暢銷。
  • 3~6歲寶寶在家就能玩的7個數學遊戲!「玩」轉數學,讓寶寶更聰明
    而這樣能夠讓孩子在其中學會數學物理原理,這些都能夠在寶寶玩積木的過程中,無意中學到。這樣孩子才能自然地對數東西產生基本的概念。玩拼圖數學並不僅僅局限於算數上的加減乘除,還有幾何、拓撲學、三角學等重要概念,而寶寶在這方面提升的時候,拼圖就是最簡易、有趣、有效的遊戲。
  • 德國教育研究:數學啟蒙要融入生活,這些遊戲帶孩子走進數學樂園
    我漸漸的把孩子帶領到學數學當中,我可以把家裡吃的、用的、玩的都拿出來教琳琳學習數字,讓孩子的數學啟蒙不會那麼枯燥,各位家長也學一學吧!1.大家都知道,德國人更注重孩子的早期啟蒙,其實,早在1998年的時候,德國就有研究提出:1-6歲之間的孩子們的數學概念啟蒙會直接的影響到孩子們以後學習數學的成績。
  • 班主任:數學「拔尖」的學生,多半會有三種共性,學渣是學不來的
    在進行答題的過程中,你需要用到推理、判斷、概念等等,只有你清楚地了解了,才能更好的去 理解數學,那時候你就會發現,學數學是很有意思的事情。邏輯思維強的孩子,他們在答題的過程中,總能找到很簡單的算法,有時候老師都會對你刮目相看,而且他們懂得舉一反三,了解數學最深層的含義。
  • 德國好奇狗陪你學:幼兒數學啟蒙,一套遊戲書就足夠了
    其實家長總是覺得數學啟蒙難,只是用錯了方法,對於孩子來說學習本身就是一件反人類的事情,而「愛玩」才是他們的天性,違背孩子的天性讓他們做自己討厭的事情,所以才會讓數學啟蒙變得難上加難。其實「玩」和「學」並不衝突,甚至可以說是相輔相成,對於孩子的數學啟蒙,家長完全沒有必要營造一個嚴肅的學習環境,更沒必要逼孩子做那些很難的數學題,這樣只會消磨孩子的數學興趣。
  • 德國好奇狗:孩子數學總是學不會,多半是你啟蒙方式不對
    做錯了,所以導致了孩子在進入小學後,連最基礎的加減法都不會,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起來也很吃力,這樣慢慢孩子就會產生厭惡數學、害怕數學的心理。其實早在1998年的時候,德國就有研究提出:1~6歲孩子的數學概念啟蒙會直接影響到上小學後的學業表現,而在他們看來,數學啟蒙和其他的早教啟蒙應該是一樣的,都要融入生活的玩中學
  • 北師大碩士用數學原理教人玩LOL 網友:學霸太可怕
    日前,北師大一位理工科碩士生用數學教你玩LOL的實例引發網友熱議。照片中,這位老師利用數學建模的方法,將蓋倫的金錢、血量、護甲值帶入公式計算,得到性價比最高的裝備,完美做出蓋倫最優出裝的結論。同時,這位老師還利用數學集合的概念對LOL中不同屬性的英雄加以分類、延伸,最終得出集合的一般概念。網友表示,利用學生喜歡的遊戲為切入點,讓學生們深入的了解數學知識點,這位老師的教學方式非常棒。
  • 德國好奇狗陪你學20冊 數學啟蒙遊戲+專注力訓練
    ——莫扎特 現在的家長普遍存在一個誤區,那就是認為數學是一門學科,純粹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的。作為一名文科生的我,曾經也是這樣認為。直到我看了幾本關於數學的書,才了解到其實事實並不是像我想像的那樣,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數學,科技領域航空航天,可以說所有的發展底層都離不開數學。
  • 幼兒數學啟蒙建議:遊戲與數學的巧妙結合,輕鬆建立孩子數學思維
    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曾提出過孩子敏感期的概念,並表示2-6歲是孩子數學啟蒙的敏感期,若是錯過這個時期,孩子的數學啟蒙將會難上加難,所以家長務必抓住機會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數學啟蒙。如何將數學啟蒙與遊戲巧妙結合對於數學啟蒙和遊戲的結合,其實家長只需要掌握這2點即可:將幼兒數學的內容遊戲化,藉助遊戲達到學習數學的效果。
  • 幼兒數學啟蒙遊戲:貼近生活,簡單易懂,玩中學數學。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超市購物遊戲。但是,平常去超市買東西,基本都是手機支付,很少有用到現金的時候。娃可能對錢的概念並不是很深,況且在此之前玩超市遊戲都是用「手機支付」。我們經常玩的就是理髮的遊戲,我把現金都花完了之後,我就幫娃「理髮」,用積木拼的一個理髮器,學著理髮師的模樣,在娃頭髮上比劃幾下,就把十塊錢賺回來了,又可以繼續玩買東西的遊戲了。我家娃很喜歡玩這種模擬生活場景的遊戲,其實,他並不知道老母親的用意,只是在遊戲中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計算。
  • 印度數學為什麼那麼好?居然是玩出來的!
    比如數學、序列、群組、重量、高矮、大小、粗細、多少、前後、上下、左右、集合、排序、規律、跳躍式數數、比較、大於、小於、等於、數軸、劃記法、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等數學概念。大開本,全遊戲,玩兒到手軟。遊戲形式豐富,讓人愛不釋手!還可以親子玩兒、同伴玩兒,單人遊戲、雙人遊戲、多人遊戲,擲骰子、插旗子.怎麼玩,都歡樂!這套書一共244頁,每一頁都有美麗可愛的圖片。
  • 神秘的拓撲學,起源於遊戲的數學,柔軟的數學
    數學遊戲,作為一種運用數學知識的大眾化的智力娛樂活動,因其趣味性,往往容易激發人們的數學熱情與興趣,因而對普及數學而言是非常有益的。另一方面,從歷史角度看,數學遊戲還曾對數學的發展起到過重要而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它曾直接導致過新的數學分支的創立,拓撲學就是典型的例子。
  • 數學啟蒙試試這樣邊學邊玩
    02 Kumon「公文式」Kumon「公文式」源自日本,於1958年創立,始創人公文公先生為高中數學老師,他發現兒子因失去對數學的興趣,成績退步,遂決定按孩子實際能力自編教材,效果非常理想。另外書中居然還有練習數字的書寫,對於他們這個年齡,似乎更沒必要了,但孩子喜歡,就隨便他玩了,真的是玩。03 邏輯狗邏輯狗是源自德國的,是不錯的幼兒教材,綜合性的把數學、觀察力、語言、智力、邏輯思維能力以遊戲的方式融合在一起,讓孩子邊動手,邊玩遊戲,邊學知識。
  • 體驗團購我的第二套數學遊戲主題盒-讓娃在數學遊戲中輕鬆學數學
    文章一經採用,前10名將獲得豆豆魔方第三套數學遊戲主題盒新品5折購買的獎勵機會一次和其他新品體驗裝的機會。孩子天性愛玩遊戲,不愛學數學怎麼辦?S爸認為,幼兒數學應該是可看,可摸,甚至是可吃的!孩子們對數學的接觸是從實際操作開始。這樣的數學課孩子怎會不愛!
  • 數學還能這樣學——2020小學生必備書單
    數學這是一本來自瑞典的,德國、丹麥、挪威、芬蘭、日本小學生都在看的數學書,暢銷20餘年!作者是享譽世界的兒童文學作家、插畫家斯文·諾德奎斯特。太喜歡了!數學看了這本書你會發現,生活中的一切都與數學息息相關,找對方法,數學就會變得很簡單。找對方法,數學越學越喜歡,越學越自信!
  • 孩子6歲前學數學,家長牢記「3忌3法」,小學數學成績差不了
    其實孩子掰手指頭是運算的實物化,這樣孩子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真正懂得什麼是加法、什麼是減法。家長用刷題的方式,希望能讓孩子在數學方面領跑。但往往這種刷題方式,也是在死記硬背的條件下,孩子不但不能建立數學思維,還可能厭學,因為本身數字就太抽象,孩子會覺得非常枯燥無趣。
  • 德國《數學虎》年銷20000冊,80%學校和家庭的首選,助孩子輕鬆養成數學腦!
    這套書讓孩子從易到難開始,加強孩子的自信心,改變孩子學數學的畏難心理。你知道孩子為什麼學數學難嗎?就是數學太抽象。這套書裡面用了很多具體的設計,讓孩子更容易懂。原價119.2元,海豚團購價88元,會員超級福利價83,6元很多家長會為孩子報各種思維訓練班,一個學期學下來動輒就要數千元。把這套德國數學思維訓練冊帶回家,孩子再也不用報高價培訓班,在家自己學,數學照樣好。數學虎在德國家喻戶曉。它是小學生數學思維培養和數學習慣養成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