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娃很喜歡逛超市,除了可以買好吃的,好像是對超市的各種設備情有獨鍾。像超市的購物推車、收銀機,每次去超市都要自己推購物車,買單的時候都是目不轉睛的看著收銀員怎麼操作。
回家就讓我跟他玩超市購物的遊戲,大概兩歲的時候就開始玩了,不過之前大多時候都沒有涉及到數字。都是假裝這個東西多少錢,然後就讓我用手機假裝支付。
現在娃對數字有一定的概念了,10以內的加減法也大概知道, 只不過很多時候還是需要用手指來數數。
我尋思著有什麼辦法,來讓娃能夠從生活中學習到數字加減法?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超市購物遊戲。
但是,平常去超市買東西,基本都是手機支付,很少有用到現金的時候。娃可能對錢的概念並不是很深,況且在此之前玩超市遊戲都是用「手機支付」。
這一次,我覺得有必要引進「現金」,真實的錢幣我覺得有點髒,不太合適給娃拿來玩,而且家裡也沒有這麼多零零散散的現金。所以,就用白紙製作了代金幣,在紙上面寫上了金額。
第一次用「現金」來玩這個遊戲,娃可能覺得遊戲升級了,特別期待,也忙碌著為超市「開張」做準備。
娃用積木準備好了超市要賣的東西,分別是糖果(1元/粒)、棒棒糖(2元/支)、雪糕(5元/支)。我再幫娃製作了幾個價格卡片,放在貨架前面。
就這樣,母子倆的超市買賣遊戲開始了,娃做收銀員,我來買東西。
我把現金分成兩份,一人一份,每一份有1張10元,2張5元,2張2元,3張1元。
一開始從簡單的買賣開始,單獨買一份,算法簡單,讓娃玩得更有自信,覺得自己是個很棒的收銀員。
簡單的買賣把1、2元的零錢全部花出去,然後再接著買就需要找零了。
比如拿著5元,要買3個糖果需要找多少錢?要找2元可以有兩種方式,直接給一張2元的或者是給兩張1元的。
根據娃的接受程度,慢慢的增加算術的難度。還可以把娃喜歡的公仔一起帶上,又有更多的情景可以假設了。
如果把現金都花完了,可以跟娃互換角色。如果娃還是想當收銀員,那也可以用別的方法把娃手裡的現金「賺」回來。
我們經常玩的就是理髮的遊戲,我把現金都花完了之後,我就幫娃「理髮」,用積木拼的一個理髮器,學著理髮師的模樣,在娃頭髮上比劃幾下,就把十塊錢賺回來了,又可以繼續玩買東西的遊戲了。
我家娃很喜歡玩這種模擬生活場景的遊戲,其實,他並不知道老母親的用意,只是在遊戲中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計算。
陪娃玩了那麼多次超市購物遊戲,總結了幾個遊戲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 不要把「打算用這個遊戲來學數學加減法」這件事告訴孩子。
這只是個遊戲,不要讓娃察覺出來你的用意。就算是遊戲過程中娃計算錯誤了,也不要太過於嚴肅去糾正。
可以用娃喜歡的方式,引導他學會計算。娃計算出錯了,大人也可以適當「裝傻」,可以告訴娃,「哎呀,我也不知道這些加起來是多少錢?我們一起來數數看吧?」
然後把商品擺出來,跟著娃一起數,娃最後算出來了會特別有成就感,特別是他覺得大人都不會計算的我會耶,玩得就更起勁了。
2、 從簡單的買賣開始,循序漸進,不要一開始讓娃被計算難住了。
雖然我們是打算用這個遊戲來讓娃學加減法,但是也不可以操之過急,如果娃屢次算不出來,會有很大的挫敗感,可能就對這個遊戲失去興趣了。
3、 商品定價儘量貼近生活實際價格。
這個遊戲不僅是用來數學啟蒙,也是財商啟蒙。在這個數字貨幣的時代,娃對物價比較沒有概念。通過這個遊戲,可以把抽象的數字具體化,娃會更容易理解。
平常有機會我也會讓娃參與進來購物買單這個環節,如果是去便利店買幾塊錢的東西,我會準備好零錢,讓娃去完成付款這個工作。
超市購物遊戲是我家娃特別喜歡的遊戲之一,最近天天玩。你們家娃又喜歡玩什麼親子遊戲呢?關於數學啟蒙,又有什麼好的親子遊戲分享呢?歡迎評論交流!
我是芮至,一個愛生活、愛分享的寶媽,和娃一起成長,遇見更好的自己。
動動你的手指點個讚吧,你的認可是對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