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概念!美國孩子這樣學數學!

2021-03-01 小花生網

花生君:最近聽英國出版社的人介紹,不少英國學校正在積極引入華師大的數學《一課一練》;這說明咱們在數學教育上確實有「長板」,老外尤其佩服中國孩子的運算能力。

不過,一直以來也存在這樣的疑問,就是: 和歐美孩子相比,為什麼我們的中小學數學這樣難,而能利用學到的數學知識進行創造發明的那樣少?為什麼孩子們花了12年學數學,最後絕大多數人除了簡單加減乘除以外的東西都忘光了?

對此,武漢理工大學計算機系的張能立教授在帶女兒學數學的過程中做過一些專門的研究,他認為和中國數學教材相比,美國的小學數學課本有三個特色:

1、更加注重讓孩子透徹理解基本概念

2、訓練孩子抽象思維,方式嚴謹而巧妙

3、注重解題步驟和策略的訓練


是這樣的麼?還是要眼見為實。Go Math 是美國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HMH,哈考特)出版的一套美國主流小學數學教材(約70%的學校在用)。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打開實際的課本,有興趣的朋友,咱們來看看,美國孩子學數學的路數,和咱們當年有什麼不一樣?和現在中國小孩有什麼不一樣?

Go Math 是一個覆蓋幼兒園到8年級的數學課本體系。我手頭有四年級的上下兩冊,正好也有咱們小學四年級的數學書上下兩冊,大家感受一下體量差別!

下面兩本厚的是Go Math四年級上下冊,上面兩冊薄的是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下冊

當然,這麼比,不公平。因為中國孩子學數學,功夫其實在課本以外,那麼多習題,普通的,奧數的,疊起來肯定比老美高得多!不過就課本本身,的確美國人要厚重不少!

兩國課本的學習內容、學習進度總體相差不多,但具體的學習順序不太一樣,不太好做精確比較。所以,我決定還是比較全面地展現其中一章的內容,讓大家感受一下美國小孩子學數學的「路數」,看看和咱們到底有什麼不同?

最後,別忘了投票告訴花生君,你覺得這樣的原版數學課本對孩子的數學學習、英語學習會有幫助麼?

好,下面就從四年級的平面幾何入門開始。最初的這一章,讓孩子理解 Two-Dimensional Figures(二維形狀)

在學習具體的知識之前,章節的開頭,分成兩部分:概念熱身、詞彙學習。

首先,讓孩子從簡單的練習開始,熱熱身,引入關鍵概念,比如vertices(頂點), sides(邊), pattern(規律)... 讓孩子結合生活裡的例子(海灘上的貝殼)來觀察這些概念在大自然中的實際表現。

然後,就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準備:學習詞彙,也是本章的關鍵概念(Vocabulary Builder)

讓孩子做些小練習,去 review words(複習已學詞彙/概念,如多邊形 polygon, 三角形 triangle, 四邊形 quadrilateral)和 preview words(預習本章將要用到的詞彙/概念,如鈍角 acute angle, 平行線 parellel lines 等)。

接著是兩大張詞彙卡(可以撕下來),介紹了16個關鍵概念。每張卡,正面是概念名稱,如 perpendicular lines (垂直交叉線) ... 

翻過來,反面是對這個概念的解釋,如 perpendicular lines 的定義:Two lines that intersect to form four right angles(兩條線交叉形成四個直角).  以及圖例。是不是感覺用英文解釋數學概念好像特別精確?

然後,讓孩子做個擲骰子遊戲,把這一路上的概念過個遍,point, line of symmertry, rhombus, acute angles, trapezoid, parellelogram ... 大家點開這張圖,看看上面這些平面幾何概念,你還記得幾個?

準備階段,還會讓孩子做些「文字工作」,談談對某些數學概念的看法,比如:

我相信,記住這些概念、記住中英文名稱、會做題,都不難,但是要讓我們的孩子用文字(不管是中文還是英文)把這些問題解釋清楚,那就有難度了。這方面,必須得說,是咱們的「短板」!

熱身完畢,終於開始上課了。這一章的學習,分成了7個lesson ... 

LESSON 1: Lines, Rays and Angles  

第1課:點、線、角

這是第一課,先介紹概念 ... 

比如,對 Ray 這個概念的解釋:先是簡單精確的定義(term and definition),然後是圖示(draw it),怎麼用「專業」的數學語言讀出來(read it)、寫出來(write it),最後是現實例子(example)。話說回來,Ray的中文定義是什麼,有誰還記得?

概念講解和孩子動手參與是結合在一起進行的。比如,怎麼區分各種角(鈍角、銳角、直角 ... ),教給孩子一個小竅門,就是用紙折一個直角,用作對比,比它大的就是鈍角,小的是銳角,等等。

在我們成人眼裡,這些概念如此簡單,還用講麼?但對孩子來說,為什麼要學這些概念,怎麼去理解,都是一個個極大的認知挑戰 ... 這時,講得清楚,結合實際,讓孩子親身參與,就很重要。

接著,通過一些練習,幫孩子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 這些題目,一點「機關"都沒有,還是反覆在強調 「概念!概念!!」

然後,就是做「應用題」。以一座橋為例,讓孩子用心觀察,這裡涉及到哪些平面幾何概念,也有一些小小的 「腦筋急轉彎」 融入在練習裡,總之,鼓勵孩子往三個方向發展:

這節課的最後,做練習;理解概念、解決問題、學會用文字表達數學概念和解決問題的思路 ...

每一課的設置都是一樣的。下面,第2到第7課,我就簡單講講其中給我留下印象的一些有趣的點 ... 

LESSON 2: Classify Triangles by Angles

第2課:三角形分類


平面幾何的學習,就這樣一步步展開。這節課講各種三角形,還是從名稱、概念、表達出發,讓孩子通過練習、活動,理解各種三角形到底是怎麼回事 ...

比如,你要能說出每種三角形叫什麼名稱,並且通過思維圖做分類。這些做法不複雜,但挺反映思維方法的 ... 

回答簡單的問題,卻也不容易。比如:

Which triangles do NOT have an obtuse angle? Explain.

哪類三角形沒有一個鈍角?請解釋。回答問題是簡單的,但解釋清楚就需要孩子對概念的把握更清晰。

LESSON 3: Parallel Lines and Perpendicular Lines

第3課:平行線和垂直交叉線

接著,說線的關係,從磁懸浮列車的軌道(平行關係)說起 ,還讓孩子回想一下平時接觸的街道之間縱橫交錯的「線」關係 ... 

有意思的是,很強調數學語言的運用。比如,線條的各種位置關係,都有數學專門的表示法,我不記得小時候學過這些 ...

LESSON 4: Classify Quadrilaterals

第4課:四邊形分類

說實話,看到這些圖形,我覺得叫出他們的名字一點都不難:梯型、平行四邊形、菱型、方形、正方形 ... 

但下面這個問題,還有點「難度」。看下圖右邊藍色背景部分,這個圖形到底可以歸入哪些分類(四邊形、方形、梯形、菱形、平行四邊形、正方形)?回答這樣的問題,還是要精確明白概念。

聯繫實際,看看羅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裡有哪些三角形、四邊形元素?

LESSON 5: Line Symmetry

第5課:對稱線

如果一個形狀按一條直線對摺後會完全吻合,就會說它有 Line Symmetry,會不會找不到對應的中文詞?對稱?線性對稱?

用好多結合生活實際的小練習,讓孩子尋找、辨別任何一個形狀裡的 「Line of Symmetry」,比如上圖好萊塢山上的哪個著名的標誌裡有多少條 Line of Symmetry ... 

只要理解概念,Yes 和 No 的答案很容易出來,但 again,學會通過精確的語言表達出來,並不容易,比如:下面這四個形狀,哪一個有 Line of Symmetry? 

簡單的回答,就是:上排右邊那一個是對稱的。

但這不夠,要完成四個步驟:

a. 你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

b. 你怎麼判斷藍色的那條線是不是 line of symmetry?

c. 告訴我你解決問題的思路和過程

d. 最後,告訴我答案

會不會覺得答案簡單、過程好累?不過,孩子能注重這個思考和解決問題過程,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會更到位。

LESSON 6: Find and Draw Lines of Symmetry

第6課:尋找和畫出對稱線

看來,他們平面幾何的概念引入,好注重對稱線這個概念。這一課,讓孩子在各種形狀裡尋找多條對稱線 ... 

這個動手實驗還是有點挑戰的。讓孩子設計形狀,形狀裡只有1條對稱線?有2條或更多對稱線?沒有對稱線?

LESSON 7: Problem Solving - Shape Patterns

第7課:解決問題,尋找圖形規律

這一章的最後一課,讓孩子從「Pattern - 規律」這個角度去認識平面圖形。比如,這是蘇菲房間牆紙邊框的圖案,讓孩子說說這裡的 pattern 是什麼,接下來圖形會怎樣排列 ... 

問題很簡單,但「解題」步驟,還是很「方法論」。

首先,Read the Problem,又分三步:

然後是解決問題, Solve the problem, 要孩子對解決過程做完整的敘述 ... 

Two Dimensional Figures 也就是四年級幾何部分的第一章,其餘三章是 Angles(角度),Relative Size of Measurement Units (測量)和 Algebra:Perimeter and Area(代數之邊長和面積)。限於篇幅,不能一一展示,不過感興趣的朋友,還是能從這一章看出他們的數學教學思路。

看下來,我的感覺是,美國的小學數學課本有兩個特色:

花生君不是很熟悉現在孩子的數學學習情況(我小時候沒學過奧數),估計孩子們每天要做的數學題都很難。我感覺,這樣的書,對中國孩子來說,也許可以用在下面幾種情況:

說到這裡,很想問大家一下:

歡迎投票,也歡迎評論,告訴我哦!!!

本文由小花生編寫,轉載須授權

相關閱讀:

和你分享世界上先進的教育資源

周一:英文原版書開團

周二:真實教育實踐

周三:怎麼閱讀,怎麼學英語

周四:看世界,開視野

周末:新知、觀點 & 新書預告

相關焦點

  • 把數學概念編成遊戲,德國人也太會玩了,這樣學數學太歡樂
    一提到數學,我就有滿滿的挫折感。不但我自己學數學困難,如今有了孩子,面對抽象的數學概念,我給孩子盡力講了,但是孩子聽不懂,真是讓我很抓狂!在我腦子裡3乘3就是等於9,而在孩子會問為什麼等於9,然後徒留默背乘法口訣的我。
  • 孩子數學學不好,可能是概念、定理不懂,語文老師告訴你為什麼?
    既然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是一門基礎課程,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學生不及格呢?原因很可能是孩子沒有理解和掌握最基礎的數學概念和定理,在解答題目的時候,無法理解題目的要求,建立給定條件之間的聯繫,也就找不到解題的突破口了。
  • 數學啟蒙的事兒—數的概念
    所以數的概念,可以說是幼兒數學思維啟蒙的開端,也是孩子後續一切數學活動開展的基礎。 「數的概念」啟蒙的方法那麼具體應該怎麼教孩子數的概念呢?進行數學啟蒙,千萬不要像數學課一樣鄭重其事地坐下來,你教他學。或者做幾遍練習之後,就指望他能跟著你數下來。
  • 小學數學概念整理:把這些數學小概念吃透了,舉一反三很輕鬆!
    嗨嘍,大家好,這裡是教育者角度,今天教育者要為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小學數學的知識點哦!這次的數學知識點主要是公式和概念這一類的,內容看起來都比較的簡潔,孩子們也比較好接受。小學數學概念整理:把這些數學小概念吃透了,舉一反三很輕鬆!
  • 數學課 · 函數的概念 概念發展
    結合著相關的例子進行講解,讓學生在體會數學概念發展史的過程中獲得「再發現」的數學體會,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與數學素養。函數的概念這種概念課是非常難講的,難的不是知識點本身,而是如何講解枯燥無味還全是小細節的概念。我在本科期間參加省裡的比賽,其中的一個課題就是函數的概念,當時準備的內容與大部分老師上課基本上是一樣的,就是初高中函數概念的過渡,配合解析式、圖象、表格的三種形式,然後得出高中函數的概念,再進行強調總結。現在看好像很多老師講課還是這樣。
  • 美國娃1年掌握我們6年的數學概念,原來他們從小是這樣學數學的(免費領美國奇偶數超炫酷遊戲模板)
    美國初中生學的數學是咱們國家小學生學的水平,美國高中生學的數學是咱們國家初中的水平。那麼,為什麼很多需要數學的東西(如iPhone8的諸多科技創新,蘋果手機最初的拍照算法,以及各種技術發明)都是人家做出來的而不是咱們 ?為什麼我們的中小學數學這樣難,而能利用學到的數學知識進行創造發明的那樣少?為什麼孩子們耗費12年學數學,最後絕大多數人除了簡單加減乘除以外的東西都忘光了?
  • 想讓孩子數學成績好,一定要掌握概念和公式
    不少媽媽在輔導孩子做數學作業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明明把數學公式背得滾瓜爛熟,但是碰到難題就不會用,哪怕用了也會出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數學概念和公式就是孩子手中的武器,孩子要想學好數學,就要透徹地理解概念和公式,掌握這些武器的使用方式,才能更好地解決遇到的難題。具體來說,媽媽可以這樣輔導孩子記憶和理解數學公式。
  • 美國老師把樂高、比薩帶到課堂,只為學習這一大數學概念
    點擊👆【美國小學的日常】關注我哦美國公立學校老師分享美式教育美國公立小學老師美國雙語教育學碩士分享美式教育經驗談坐標加州很多美國人對華人的印象都是:「數學一流棒」,這不得不得益於很多華人家長們從小就開始讓孩子進行的「題海戰術」,曾有一位華人家長跟我交流:「朋友的孩子在上海,學校在一年級都已經教到50以內的加減法
  • 一年級下冊數學,哪些數學詞彙和概念孩子難理解?
    一年級下冊數學,哪些數學詞彙和概念孩子難理解?數學有一些專門的詞彙和概念,理解這些詞彙和概念是理解數學的前提和根本。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一年級下冊數學詞彙和概念孩子難理解?這個單元孩子們自己形成一個叫「斜邊」的概念,他們認為平行四邊形有一組對邊是斜的所以稱為「斜邊」,並以此來區分判斷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概念,「斜邊」是相對於直角三角的直角邊而言的,其他圖形沒有這樣的稱為。
  • 建立幼兒數的概念,提高孩子的數學思維,家長需要做到3點
    ​孩子學數學是很多家長的煩心事,在學習數的問題上就讓很多家長感到無比煩惱,因為很多孩子根本就不明白1、2、3等這些數字究竟代表的是什麼,更不用後面的加減法了。有些孩子從小就會念1、2等數字,但是當家長拿出三個蘋果問孩子「寶寶,這裡有多少個蘋果?」時,孩子瞪大了雙眼,就是喊不出來究竟有多少個。
  • 孩子數學概念發展有2個關鍵期,1個很早,父母如何給幼兒數學啟蒙
    那感覺就是如果學了文科,將來我會找不到工作,沒有飯吃的樣子。 一晃眼兒,20年過去了,我自己的孩子也上了學。再看看教育界,依然將數學放在緊要的位置。小升初、中考、高考和保送,數學成績都是非常重要的考核標準。以至於很多家長都會把孩子送去學奧數,讓孩子參加數學競賽。
  • 孩子"數概念"一團糟:"遷移效應"來助力,提升數學思維
    待健健和奶奶走後,我說:&34;我們很多成年人都走入一個誤區,以為孩子學會了數數,就是掌握了&34;,&34;可以說是孩子數學思維啟蒙的開端,也是孩子後續開展一切數學活動的基礎。當孩子掌握了數的分和組成規律時,自然會舉一反三把其它數的分和組成學會。所以,掌握數的分組成,從本質上說是從整體與部分的關係來掌握數的結構。數的組成揭示了一個數可以分成幾個數,反過來幾個數可以組成一個數。這樣使孩子從整體與部分的關係上理解數之間的關係,不僅加深孩子對數概念的理解,數學思維能力也得到發展。
  • 數學概念學習的本質
    數學概念是反映客觀事物在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方面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是人們通過實踐,從數學所研究的事物對象的許多屬性中,抽象出其本質屬性概括而成的。概念的形成,標誌著人們已經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數學概念是進行數學推理和證明的基礎和依據,數學中的推理和證明實質上有一連串的概念、判斷和原理組成,而數學中的原理又都是由一些概念構成的。因此,數學概念學習是數學學習的基礎,數學概念的教學是數學教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 數學概念VS數學答案機器 | 臺灣大學數學系教授黃敏晃、朱建正談《漢聲數學圖畫書》
    那麼,孩子害怕數學的癥結到底在哪裡?我們又該如何解決孩子缺乏數學概念,以及數學成績差的問題?有鑑於此,漢聲在許多年前就開始到世界各國尋找解決之道,希望能及時解決孩子怕數學、討厭數學的嚴重問題。他們終於在1985 年到美國找到了一套凝聚專家智慧心血的數學圖畫書。這是一套與眾不同的兒童數學圖畫書。
  • 在美國的課堂上,孩子是如何學數學的?家長看完後或許會受到啟發
    數學大師丘成桐曾表示,任何一個國家想要成為科技強國,必先成為數學強國!這樣的言論並不誇張,小到汽車導航,大到把火箭送上太空,都離不開數學知識和數學人才。美國之所以在諾貝爾獎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與他們數學人才的儲備量息息相關。
  • 「一元一次方程」上熱搜,父母欠數學差的孩子一個理解概念的機會
    不過卻可以借這個機會好好聊一聊數學中「概念」這個話題。大家應該不至於沒聽過「一元一次方程」這個概念,但是概念對數學到底有多重要?孩子又該怎麼去掌握概念,了解的人可並不多。不誇張的說,數學成績的好壞,完全取決於孩子對各種概念的認知深度。為什麼類似的題目總做錯?
  • 優質數學概念英文童書
    優質數學概念英文童書 2012年11月12日 16:41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但這個國家過去所出版的童書,多充滿說敎味,同歐美的童書,有明顯的分別,是成年人的觀念強加於孩子身上的「童書」,但最近見到一套新加坡Marshall Cavendish Education出版社出版的幼兒叢書,All Kids R Intelligent!個個孩子都聰明,有點眼前一亮,對其中有關培養「數商」的十本書,尤其喜愛。
  • 數學從根本上玩的是概念,而不是技巧!
    中學數學容易給人一種錯覺,概念是不重要的,對於數學重要的是技巧。很多人上了大學,哪怕是到了數學系也抱著這種看法。根據我上大學以後搞數學研究的經驗,數學根本上是玩概念的,不是玩技巧。技巧不足道也!熟能生巧,數學競賽的人都是要培訓的,巧都是學來的。數學概念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首要表現在概念的形成。
  • 在美國的課堂上,孩子是如何學數學的?你看完後或許會受到啟發
    我第一次意識到美國孩子學數學和我們的方式不同,是因為一部電影,是由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為人師表》,講述了一個數學老師來到「最爛」的高中,通過他的教育把這些一個個貧民窟的孩子送進名校!為了激發孩子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這位數學老師想盡辦法去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並且鼓勵孩子相信自己只要想學好,一定能學好。這個電影讓我認識到了,他們學數學不是考刷題,而是從興趣出發。從那場電影以後,我就開始研究起美國課堂是如何教數學的,我總結出了這3點!
  • 高中數學《函數的概念》說課稿
    高中數學《函數的概念》說課稿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函數的概念》。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