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的課堂上,孩子是如何學數學的?你看完後或許會受到啟發

2020-12-15 楠姐和你聊育兒

數學大師丘成桐曾表示,任何一個國家想要成為科技強國,必先成為數學強國!這樣的言論並不誇張,小到汽車導航,大到把火箭送上太空,都離不開數學知識和數學人才。美國之所以在諾貝爾獎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與他們數學人才的儲備量息息相關。

那為什麼美國能培養出如此多的數學人才呢?這就不得不提到其數學的教育目標:

讓那些熱愛數學的人享有最高水平的挑戰,讓那些不熱愛數學的人也能享有最基礎的訓練。

可見其對於數學教育的重視程度!我第一次意識到美國孩子學數學和我們的方式不同,是因為一部電影,是由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為人師表》,講述了一個數學老師來到「最爛」的高中,通過他的教育把這些一個個貧民窟的孩子送進名校!

為了激發孩子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這位數學老師想盡辦法去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並且鼓勵孩子相信自己只要想學好,一定能學好。這個電影讓我認識到了,他們學數學不是考刷題,而是從興趣出發。從那場電影以後,我就開始研究起美國課堂是如何教數學的,我總結出了這3點!

一、用遊戲的方式學習數學

先思考一下我們平時是如何學習數學概念的?拿認識圖形來說,我們的教材會在正方形的下面寫上正方形;長方形的下面寫上長方形,老師會一帶而過,孩子該記不住還是記不住。那美國人為了讓孩子認識圖形,做了什麼呢?他把枯燥的數學概念設計成連線遊戲,比如下圖。

或者是像下圖這種實際物體與圖形相對應,然後讓孩子去配對。孩子在實操的過程中,能夠這些抽象的數學概念理解得更深刻,記憶得也更深刻!如果所有老師數學都能這麼教,相信很難有學生一見到數學就頭疼了!

二、在實踐中學習數學

美國的數學教育理念,鼓勵孩子用數學鼓勵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這種理念下,要求孩子有堅持不懈解決問題的精神;比起計算能力,更需要明白的是數量之間的關係;能夠建立數學模塊解決實際問題。比如我們在求圓形的周長時,利用的都是公式,我們卻不知道這個公式如何推導出來的。

在美國的數學課堂上,你會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孩子拿著量尺測量圓形的周長,然後再測量直徑半徑最終來確定為什麼這個公式成立,這不是浪費時間,而是讓孩子更深度地思考,建立數學思維,而非應付習題和考試。

三、運用工程思維學習數學

這種教學方式很新穎,很像逆向思維。通過給孩子布置一個工程任務,讓孩子親自去解決這個問題,這期間會運用到數學知識,這樣能夠激發他們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更能理解數學的意義,是解決問題。

比如老師可能會要求孩子製作一個降落傘,這期間就需要考驗孩子的邏輯思維,先要思考,把這一個大問題分成一個小問題一一解決。在這個過程中會運用到數學知識,比如測量傘面的直徑,還有降落傘的長度、滯空速度等等。在這其中會因為數學知識運用的錯誤而導致工程任務失敗,孩子能快速吸取教訓,對數學知識掌握得也更靈活!

說實話,我學習那時候要是趕上這樣的教育方式,沒準我也能為一個數學人才。當然這只是玩笑,但是我可以把孩子培養成數學人才,首先就要改變數學教育的方式,於是我專門買了一個《其實數學很好玩》,這是風靡美國小學的數學書,對孩子的幫助真的很大。

全書都是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在玩中學。比如通過扮演商販、買賣水果來識別貨幣,並且了解錢是怎麼用的,這樣的數學知識可是比算術實用多了!或者通過一些摺紙遊戲,讓孩子了解平面幾何和立體幾何的奧秘,建立孩子的空間想像能力。

不僅有摺紙,裡面還有迷宮、機器人等等有趣的遊戲,讓我我家孩子特別喜歡,所以他每天都會主動玩上15-20分鐘,玩了一段時間我最明顯的感受是,很多抽象的數學概念,他能很快記住,因為在玩中已經學過、也理解了,所以數學課上更容易記憶,所以數學成績也有所提高,我很欣慰

最後我想用數學家陳省聲的話提醒一下,想通過刷題提升孩子數學成績的家長!他說:「我們每個人一生都花了很多時間來數學,但我們其實只是學會了計算,而不是數學」。

相關焦點

  • 在美國的課堂上,孩子是如何學數學的?家長看完後或許會受到啟發
    我第一次意識到美國孩子學數學和我們的方式不同,是因為一部電影,是由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為人師表》,講述了一個數學老師來到「最爛」的高中,通過他的教育把這些一個個貧民窟的孩子送進名校!
  • 高途課堂:100分不說明會學數學,孩子跟誰學不可能吃大虧?
    數學學習上如此坎坷呢?真的是這些孩子沒有「數學細胞」嗎?據跟誰學旗下高途課堂小何老師介紹,有些孩子學習數學之路不順利,是這些孩子缺乏「數學細胞」嗎?對此,史丹福大學數學教授Jo Boaler認為,並沒有所謂的天生數學腦,孩子對數學的敏感,或許極大程度上是因為父母抓住了孩子最關鍵的幾個數學學習階段。比如:在零歲到12歲,這中間孩子會經歷3個所謂數學敏感期:3到6歲,6到9歲和9到12歲。「過了12歲,孩子學習數學的敏感期就錯過了」。高途課堂小何老師說。那麼,如果孩子在6到12歲,思維能力的地基沒打牢,其數學就很容易出問題。
  • 為什麼猶太人特別會賺錢?看他們教育孩子的方式,或許會給你啟發
    為了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猶太家庭在女人懷孕的時候就經常閱讀,給孩子進行胎教。等到孩子出生以後,父母會在書本上塗抹蜂蜜,讓孩子去舔。這樣孩子自小就能將書籍與甜蜜聯繫到一起,更容易培養閱讀習慣。三、財商從小培養我們很多家長並不喜歡跟孩子談錢,但猶太人恰恰相反,從孩子三歲開始就開始談錢!或許正是這種財商要從小培養的觀念,才讓猶太人成為了「最會賺錢」的民族。
  • 如果你家孩子數學很差,學一學「新加坡數學」,讓成績不再卑微
    1980年,新加坡教改決定以西方以人為本的教學方法,結合亞洲的習題訓練和培訓效率,創造出「新加坡教育模式」用一道數學公式來表現就是:新加坡數學=中國「填鴨式」數學+美國「建構式」數學,具體到教學層面上,表現為既有大量的封閉式題目,也有啟發孩子思考的發散性的問題。老師在課堂上不僅教孩子運算,還會借鑑美國的方式,啟發學生用論文的方式闡述如何得出計算結果。
  • 看了真實的美國課堂,才知道美國為何能培養出那麼多精英?
    比如在High Point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會在IPad上玩一款「數學與殭屍」(Math Vs Zombies)的遊戲,教師已講授完學習的內容,會通過這款遊戲來測試學生們的掌握情況,幫助學生提高加減乘除的技巧
  • 我們的孩子為何會患上「數學恐懼症」?(附超經典的數學思維體驗+遊戲)
    在咱們國內,初等數學教學的比重和內容偏向於計算和運算,從背乘法口決、訓練心算,我們的孩子被訓練地快速精準地計算結果,我們的家長和考試體系也習慣於以計算能力來衡量孩子的數學學得好不好。而在美國,相比算術,他們更加看重的是孩子在生活中如何認識和應用數學,他們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去用數學思考,他們從孩子的數學學習中去培養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
  • 如何培養小孩數學思維,看完這篇你就知道了
    如何培養小孩數學思維,看完這篇你就知道了 2020年12月09日 11:20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有的人會問:小孩數學思維能力真的那麼重要嗎?
  • 數學課堂遊戲(完)
    孩子們瞪大眼睛,緊張地盯著那旋轉著,跳躍著的小東西,剛停下來不動了,孩子就快速準確地說出答案。 每天我都要學生出生活中的數學來考同學,他們大多都用流暢的語言來表達他們的思維,口編的應用題貼近生活,語言簡潔明了。
  • 孩子專注力差,成績總是上不去?蒙臺梭利的做法或許能給你啟發
    看看這些雷你踩了沒?1、直接時間訓練。一項活動,要求孩子專注的時間必須超過多長時間,不達到規定時間不準停下。2、激將法。說別人的孩子能如何如何專注,想藉此激發起孩子的「鬥志」!3、粗暴控制法,限制孩子參與某些家長覺得無用的活動,把心思用在「正事」上。等等。這些方法,或許可以在短時間內改變孩子的行為,表面上確實能促進孩子專注力的發展,但是從深層次來說,根本無法真正有效的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很多家長紛紛表示,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難於上青天啊!
  • 國外孩子如何學數學
    另外,在數論、概率論和數理統計以及多項式函數等方面,北美學生也比國內學得深。其次,北美沒有全國統一高考,高中學生也就避免了做題機器般的訓練。對於基礎比較好的孩子,完全可以學習更高級別的課程。在北美,每年都會有近百萬中學生在學完中學數學課程後去修讀AP微積分課程。AP是一個系列課程,共有20多門,是美國大學理事會給中學生開設的大學1至2年級的公共課程。
  • 生完孩子後,要不要上節育環避孕?別著急,看完後或許會清楚!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看完再做決定也不遲,就是在之前人們在生完孩子之後也是需要帶節育環的,其實對於女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是一種摧殘,是一種沒有人性的表現,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國家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所以不再強制女人佩戴節育環,但是如果在以前沒有佩戴節育環,那麼也會有人去你家裡找你或者威脅你,最為嚴重的就是不給孩子上戶口,那麼孩子也是無法上學的,
  • 「千課萬人」第二屆全國小學數學「學本課堂」研討觀摩會圓滿落幕
    為探究數學課堂的「學本」魅力,「千課萬人」組委會於2015年4月16-19日在西子湖畔隆重舉辦了「千課萬人」第二屆全國小學數學「學本課堂」研討觀摩會,此次大會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名師雲集,以最前沿的教學理念推進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同時來自新疆、內蒙、甘肅等27個省、直轄市的老師也參加了研討。會場座無虛席,這是一場小學數學的盛會,「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 小學生課堂上玩撲克牌學數學
    小學生在課堂上玩撲克牌?其實,他們是在用撲克牌玩24點算術遊戲,這也是數學老師張先彬教學方法裡重要的一部分。「比練習綜合算術好玩多了」上課前,張先彬先把3副撲克牌分發到了班上的12位同學手中,然後問了一個與課堂似乎不太相干的問題:「撲克牌,大家都聽說過哪些玩法?」問題一出,課堂上突然活躍了起來,「我知道乾瞪眼!」「我知道鬥地主!」
  • 教學反思 | 別讓課堂太像「課堂」
    若面對一群這樣數學沒學好的學生,你相信他們還能學得好嗎?補差提升工作你會從何處入手呢?又怎麼讓這些學生對數學重新產生興趣,激發起學習的動力和欲望呢?最近,給一個由20多名數學成績不及格的學生組成的臨時班級,上了一節數學課《簡易方程》。
  • 我們為什麼會患上「數學恐懼症」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每5人中就有一個害怕數學的  國外學者的研究或許會讓「數學恐懼症患者」們稍感安慰。根據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學系伊恩·萊昂斯博士的說法,全世界大約每5個人就有一個數學恐懼症患者。研究發現,這種對數學的焦慮,就像表白遭拒一樣,會刺激大腦的後腦島,引發生理性疼痛。
  • 沒有思維就沒有數學——讓學生深度參與的數學課堂是如何煉成的?
    會「悟」會「看」的教育是一種經驗的積累(包括思維的經驗和實踐的經驗),需要受教育者本人的思考和實踐,因此,受教育者本人參與其中的教育教學活動是至關重要的。2、生活情境在劉豔看來,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數學教學情境,必然會改變學生對於數學的認識。將簡單的,以生活為背景的數學建模引入課堂,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
  • 課堂上說英語會被投訴 看重慶妹兒在美國如何教小學生學中文(組圖)
    受訪者供圖  不說一句英語在美國教中文?是的你沒看錯。重慶90後女孩陳夢琳在美國當了一年的小學中文老師。雖然她的英語水平已達到專業八級,但對她的教學卻一點幫助也沒有。如果她在教學中說了一句英語,還要被學生或家長投訴。然而,就是這樣的全中文教學,卻讓這裡的小學生到五年級畢業時,中文水平能達到HSK(中國漢語水平考試)三級。
  • 美國孩子這樣學數學!
    對此,武漢理工大學計算機系的張能立教授在帶女兒學數學的過程中做過一些專門的研究,他認為和中國數學教材相比,美國的小學數學課本有三個特色:1、更加注重讓孩子透徹理解基本概念2、訓練孩子抽象思維,方式嚴謹而巧妙3、注重解題步驟和策略的訓練是這樣的麼?還是要眼見為實。
  • 如何能在美國大學課堂拿到「A」的好成績?
    然而,事實證明,並不是每一位留學生都能如願以償,甚至有學生因課堂學習吃力而慘遭退學。 那麼,究竟如何能在美國大學課堂上拿到「A」的好成績呢?最關鍵的是,要了解美國等國家大學課堂學習所必備的技能。 說到學習,西方尤其是美國的教育方式,注重學生獨立和探究能力的培養。
  • 小學數學怎麼學?看完這篇就夠了
    小學是打好學習基礎的最重要時段,數學更是基礎學科中重中之重,決定後續的理科學習。相信很多寶爸寶媽在輔導家裡神獸數學時候會頭疼、暴躁,覺得自己優良基因怎麼都沒有傳承下去(狗頭)。我們跟很多家長了解後,總結了小盆友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在養成的一些不好習慣。而這些習慣不及時更正,會伴隨終身。注意力難集中:學生年齡小,很難在一堂三四十分鐘的課堂,從頭到尾都保持關注,常常聽了一半就開小差,摸東摸西,想東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