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的課堂上,孩子是如何學數學的?家長看完後或許會受到啟發

2020-12-15 騰訊網

數學大師丘成桐曾表示,任何一個國家想要成為科技強國,必先成為數學強國!這樣的言論並不誇張,小到汽車導航,大到把火箭送上太空,都離不開數學知識和數學人才。美國之所以在諾貝爾獎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與他們數學人才的儲備量息息相關。

那為什麼美國能培養出如此多的數學人才呢?這就不得不提到其數學的教育目標:

讓那些熱愛數學的人享有最高水平的挑戰,讓那些不熱愛數學的人也能享有最基礎的訓練。

可見其對於數學教育的重視程度!我第一次意識到美國孩子學數學和我們的方式不同,是因為一部電影,是由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為人師表》,講述了一個數學老師來到「最爛」的高中,通過他的教育把這些一個個貧民窟的孩子送進名校!

為了激發孩子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這位數學老師想盡辦法去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並且鼓勵孩子相信自己只要想學好,一定能學好。這個電影讓我認識到了,他們學數學不是考刷題,而是從興趣出發。從那場電影以後,我就開始研究起美國課堂是如何教數學的,我總結出了這3點!

一、用遊戲的方式學習數學

先思考一下我們平時是如何學習數學概念的?拿認識圖形來說,我們的教材會在正方形的下面寫上正方形;長方形的下面寫上長方形,老師會一帶而過,孩子該記不住還是記不住。那美國人為了讓孩子認識圖形,做了什麼呢?他把枯燥的數學概念設計成連線遊戲,比如下圖。

或者是像下圖這種實際物體與圖形相對應,然後讓孩子去配對。孩子在實操的過程中,能夠這些抽象的數學概念理解得更深刻,記憶得也更深刻!如果所有老師數學都能這麼教,相信很難有學生一見到數學就頭疼了!

二、在實踐中學習數學

美國的數學教育理念,鼓勵孩子用數學鼓勵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這種理念下,要求孩子有堅持不懈解決問題的精神;比起計算能力,更需要明白的是數量之間的關係;能夠建立數學模塊解決實際問題。比如我們在求圓形的周長時,利用的都是公式,我們卻不知道這個公式如何推導出來的。

在美國的數學課堂上,你會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孩子拿著量尺測量圓形的周長,然後再測量直徑半徑最終來確定為什麼這個公式成立,這不是浪費時間,而是讓孩子更深度地思考,建立數學思維,而非應付習題和考試。

三、運用工程思維學習數學

這種教學方式很新穎,很像逆向思維。通過給孩子布置一個工程任務,讓孩子親自去解決這個問題,這期間會運用到數學知識,這樣能夠激發他們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更能理解數學的意義,是解決問題。

比如老師可能會要求孩子製作一個降落傘,這期間就需要考驗孩子的邏輯思維,先要思考,把這一個大問題分成一個小問題一一解決。在這個過程中會運用到數學知識,比如測量傘面的直徑,還有降落傘的長度、滯空速度等等。在這其中會因為數學知識運用的錯誤而導致工程任務失敗,孩子能快速吸取教訓,對數學知識掌握得也更靈活!

說實話,我學習那時候要是趕上這樣的教育方式,沒準我也能為一個數學人才。當然這只是玩笑,但是我可以把孩子培養成數學人才,首先就要改變數學教育的方式,於是我專門買了一個《其實數學很好玩》,這是風靡美國小學的數學書,對孩子的幫助真的很大。

全書都是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在玩中學。比如通過扮演商販、買賣水果來識別貨幣,並且了解錢是怎麼用的,這樣的數學知識可是比算術實用多了!或者通過一些摺紙遊戲,讓孩子了解平面幾何和立體幾何的奧秘,建立孩子的空間想像能力。

不僅有摺紙,裡面還有迷宮、機器人等等有趣的遊戲,讓我我家孩子特別喜歡,所以他每天都會主動玩上15-20分鐘,玩了一段時間我最明顯的感受是,很多抽象的數學概念,他能很快記住,因為在玩中已經學過、也理解了,所以數學課上更容易記憶,所以數學成績也有所提高,我很欣慰

最後我想用數學家陳省聲的話提醒一下,想通過刷題提升孩子數學成績的家長!他說:「我們每個人一生都花了很多時間來數學,但我們其實只是學會了計算,而不是數學」。

相關焦點

  • 在美國的課堂上,孩子是如何學數學的?你看完後或許會受到啟發
    我第一次意識到美國孩子學數學和我們的方式不同,是因為一部電影,是由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為人師表》,講述了一個數學老師來到「最爛」的高中,通過他的教育把這些一個個貧民窟的孩子送進名校!為了激發孩子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這位數學老師想盡辦法去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並且鼓勵孩子相信自己只要想學好,一定能學好。這個電影讓我認識到了,他們學數學不是考刷題,而是從興趣出發。從那場電影以後,我就開始研究起美國課堂是如何教數學的,我總結出了這3點!
  • 高途課堂:100分不說明會學數學,孩子跟誰學不可能吃大虧?
    對此,史丹福大學數學教授Jo Boaler認為,並沒有所謂的天生數學腦,孩子對數學的敏感,或許極大程度上是因為父母抓住了孩子最關鍵的幾個數學學習階段。比如:在零歲到12歲,這中間孩子會經歷3個所謂數學敏感期:3到6歲,6到9歲和9到12歲。「過了12歲,孩子學習數學的敏感期就錯過了」。高途課堂小何老師說。那麼,如果孩子在6到12歲,思維能力的地基沒打牢,其數學就很容易出問題。
  • 初中生如何有效提高學習成績?家長該如何引導?看完你會受到啟發
    文/暖媽說教育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每名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能夠取得非常好的成績,突飛猛進。但在初中階段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家長在孩子學習上稍有不注意他們就有可能成績下滑。他們可能會和家長和老師的想法背道而馳,家長和老師希望他們在學習的上有所提升,有時會給孩子一定的壓力,很容易讓他們產生逆反心理,影響學習成績。學習的方法有個有效率的學習方法很重要,我們都知道方法的重要性,好的方法真的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美國含金量最高的數學競賽,為何受到家長熱捧?
    中學生按年級報名AMC8、10、12,成績達標後進入美國數學邀請賽(AIME),績優生參加美國數學奧林匹克,之後精英選手組成美國奧數夏令營,最終留下6名選手組成IMO美國國家隊。那麼,這些競賽旨在選拔怎樣的數學人才?中國家長深陷「奧數熱」,美國家長是否也為「奧數」狂?是否所有孩子都適合數學競賽,或者,是否所有孩子都適合學數學呢?AMC 10創始人Harold B. Reiter曾經先後任職AHSME/AMC委員會主席、SATⅡ數學委員會主席;Jonathan M.
  • 為什麼猶太人特別會賺錢?看他們教育孩子的方式,或許會給你啟發
    為了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猶太家庭在女人懷孕的時候就經常閱讀,給孩子進行胎教。等到孩子出生以後,父母會在書本上塗抹蜂蜜,讓孩子去舔。這樣孩子自小就能將書籍與甜蜜聯繫到一起,更容易培養閱讀習慣。據說在猶太家庭裡有一個習俗,床頭位置上要放一本書,為了表示對書籍的熱愛和尊重,書籍是不可以放在床尾的。除此之外,猶太人還會在墓碑前放上書籍,寓意學無止境。而猶太家庭的家長讀書的習慣對孩子耳濡目染,並且可以把自己讀過的書講給孩子聽,例如扎克伯格女兒才3個月,他就給女兒讀繪本了。
  • 如果你家孩子數學很差,學一學「新加坡數學」,讓成績不再卑微
    1980年,新加坡教改決定以西方以人為本的教學方法,結合亞洲的習題訓練和培訓效率,創造出「新加坡教育模式」用一道數學公式來表現就是:新加坡數學=中國「填鴨式」數學+美國「建構式」數學,具體到教學層面上,表現為既有大量的封閉式題目,也有啟發孩子思考的發散性的問題。老師在課堂上不僅教孩子運算,還會借鑑美國的方式,啟發學生用論文的方式闡述如何得出計算結果。
  • 家長經常問孩子這4個問題,會啟發其數學思維,越問孩子越聰明
    很多大人提起數學,都會覺得非常難,不僅學起來吃力,而且數學考不好還會影響整體成績,所以數學對於很多學生來說,是一座很難翻越的大山。其實這都是因為從小沒有形成數學思維,所以在日後學習中就會力不從心。那該如何啟發孩子的數學思維?
  • 孩子專注力差,成績總是上不去?蒙臺梭利的做法或許能給你啟發
    一項活動,要求孩子專注的時間必須超過多長時間,不達到規定時間不準停下。2、激將法。說別人的孩子能如何如何專注,想藉此激發起孩子的「鬥志」!3、粗暴控制法,限制孩子參與某些家長覺得無用的活動,把心思用在「正事」上。等等。
  • 孩子上三年級後數學掉隊了,課堂上聽不懂!老師:3個方法
    不少家長詢問:孩子上了小學三年級以後,不知怎麼的,數學似乎一下子變難了,孩子的成績,一再後退,直到掉隊。而且家長詢問後得知,孩子表示課堂上有些聽不懂,含含糊糊的,作業也是通過「抄襲」才能勉強完成,怎麼辦呢?
  • 國外孩子如何學數學
    另外,在數論、概率論和數理統計以及多項式函數等方面,北美學生也比國內學得深。其次,北美沒有全國統一高考,高中學生也就避免了做題機器般的訓練。對於基礎比較好的孩子,完全可以學習更高級別的課程。在北美,每年都會有近百萬中學生在學完中學數學課程後去修讀AP微積分課程。AP是一個系列課程,共有20多門,是美國大學理事會給中學生開設的大學1至2年級的公共課程。
  • 孩子上三年級後數學掉隊了,課堂上聽不懂!老師:3個方法
    不少家長詢問:孩子上了小學三年級以後,不知怎麼的,數學似乎一下子變難了,孩子的成績,一再後退,直到掉隊。而且家長詢問後得知,孩子表示課堂上有些聽不懂,含含糊糊的,作業也是通過「抄襲」才能勉強完成,怎麼辦呢?三年級現象,由來已久,孩子之所以在三年級數學掉隊,是有原因的!
  • 如何啟發孩子的覺性?
    by Helena Lopes  有很多做家長的學員會問,如何啟發孩子的覺性。整體來講,啟發孩子的覺性有三個方面可以做。第一,是保護孩子本來就有的覺。小孩子其實時常就在一個很寬廣的覺的狀態。父母只要不是沒事去打斷他就好。第二,可以幫助孩子練習覺察,也就是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 我們的孩子為何會患上「數學恐懼症」?(附超經典的數學思維體驗+遊戲)
    在咱們國內,初等數學教學的比重和內容偏向於計算和運算,從背乘法口決、訓練心算,我們的孩子被訓練地快速精準地計算結果,我們的家長和考試體系也習慣於以計算能力來衡量孩子的數學學得好不好。而在美國,相比算術,他們更加看重的是孩子在生活中如何認識和應用數學,他們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去用數學思考,他們從孩子的數學學習中去培養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
  • 如何在生活中引導孩子學好數學?特級教師支招,遵循數學認知規律...
    兒童對於數學的認知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良好的學前教育的首要策略是讓孩子慢慢長大,而不是揠苗助長,指望兒童跨越式發展。老師、家長應該如何順應孩子的發展?本文介紹了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的途徑。學數學不可能跨越式發展首先應當了解兒童對於數學的認知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
  • 有特長和沒特長的孩子,上高中後有什麼差別?看完或許就明白了!
    在當今社會,很多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所以一旦孩子出生以後,就開始給孩子報各種特長班,尤其是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這種現象會更加的明顯。但是很多的家長就希望給孩子減輕壓力,不給孩子報特長班,其實對於這些有特長和沒特長的孩子來說,他們在上高中以後是有差別的,早知道早收益!有特長和沒特長的孩子,上高中後有什麼差別?看完或許就明白了!
  • 二年級的孩子,家長如何自己在家輔導孩子奧數?
    有一些家長問我,二年級有沒有必要學奧數,你這裡還收不收二年級的學生。對這類問題,我的回答一般都是家長能在家裡陪伴孩子,提供必要的輔導,帶領孩子做一些益智類的遊戲,完全不需要參加課外的培優輔導,當然,有一部分孩子天資很聰慧,家長希望孩子提前學習奧數知識,我也會提供在線輔導。對於絕大多數二年級孩子,如何在家裡進行奧數學習呢?
  • 輔導孩子學數學,崩潰的家長應如何自救?
    看點    不少家長都有過令人崩潰的數學作業輔導時間。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輔導孩子數學呢?
  • 美國「發展式數學」的教學適合咱們的孩子麼?數學要怎麼學
    許多70、80後的家長們非常看好美國教育,若是在中國教育和美國教育兩者之間做選擇,他們會毫無疑問地希望孩子接受美式教育,畢竟「中國填鴨式」教育害慘了不少人。於是不少經濟條件好的家庭會選擇讓孩子出國學習,希望孩子有個好未來。
  • 「千課萬人」第二屆全國小學數學「學本課堂」研討觀摩會圓滿落幕
    雖然不同的傳統學派可以強調不同的側面,然而正是這些互相對立的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們綜合起來的努力,才構成了數學科學的生命力、可用性和它的崇高價值。他認為不僅要教孩子數學知識,更要讓他們學會一些數學思想方法;浙江省杭州市採荷第一小學教育集團的趙小藝老師、浙江省海鹽縣齊家小學的顧志能及浙江省東陽市外國語小學的葛敏輝老師均以微課堂的形式呈現教育課堂新模式,縮課堂時間長度而不減課堂效度;廣東省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發展研究中心的黃愛華老師的課非常有指向性,入題乾淨利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在如何培養孩子的探索能力方面完全讓與會老師眼前一亮;而來自臺灣新北市新莊區榮富國小的胡錦芳老師和新北市新莊區昌平國小的馬恬舒老師則是帶來了臺灣課堂理念
  • 今晚直播 | 如何讓孩子愛上數學?K~12孩子家長必看
    說起孩子的數學成績,很多家長都頭疼不已,從低年級過渡到高年級,孩子數學成績變差屢見不鮮。究其原因都出在了興趣上,40%以上的孩子會隨著年級的增長越來越牴觸數學。為何越來越多的孩子討厭害怕數學?如何帶孩子走進數學的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