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數概念"一團糟:"遷移效應"來助力,提升數學思維

2020-08-27 康睿媽育兒

上周末,鄰居和我閒聊說:&34;我笑著說:&34;恰巧,健健奶奶帶著他走過來,健健媽催促健健&34;給我聽。健健一口氣從1數到100,數完後用神氣的眼神看著我,要我表揚他呢。我笑著拿出袋裡一張有十幾隻鴨子的圖片,請健健數一數圖片有幾隻鴨子,健健東指一隻,西點一隻,胡亂數著,最後說:&34;

健健媽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想指責健健,我對她搖搖頭。待健健和奶奶走後,我說:&34;

我們很多成年人都走入一個誤區,以為孩子學會了數數,就是掌握了&34;,&34;可以說是孩子數學思維啟蒙的開端,也是孩子後續開展一切數學活動的基礎。

一、&34;形成,核心在於事物和數的對應

概念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一般特徵和本質特徵的反映。概念是在概括的基礎上形成而來的,是用詞來標誌的。兒童對事物的理解,決定於他們的知識經驗水平和思維發展水平。

1、 幼兒&34;的形成依次經歷四個階段

在&34;的第一階段中,孩子主要表現出機械記憶,像背順口溜一樣。如同前面的案例中,健健從1數到100,他並不理解數的實際含義;到了第二階段的&34;,孩子要學會根據物體的數量一個一個的數,這個過程必須藉助手、眼、口、腦多種分析器官幫忙才能做到。大多數孩子在兩歲半左右,都能夠指物說到2和3;在第三階段&34;的過程中給孩子報一個數,他能夠取出對應數的物體,這也是第二階段&34;的逆向過程,也讓孩子順利到了第四個階段:掌握數概念,建立起清晰的認知。

有一段時間,家裡接近3歲的小侄子非常熱衷於和我們展示他剛學會的從1數到10。每次回到家門口,有一段將近二十級的臺階,一邊踏上臺階他就要一邊大聲數著:&34;每次數到9就卡殼了,媽媽問他怎麼不走了?小侄子回應媽媽:&34;1&34;數概念&34;數概念&34;數概念&34;數概念&34;3&34;3&34;5&34;第5個&34;數概念&34;數概念&34;睿睿,你兩個碗裡面的黃豆,哪只碗裡的豆子多呀?&34;這隻碗裡有幾顆黃豆?睿睿數一數,告訴媽媽是不是4顆?&34;指物說數&34;媽媽煮飯要用到豆子,你給媽媽拿3顆黃豆和4顆黑頭吧。&34;按數取物&34;遷移效應&34;遷移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具體來說,遷移就是一種學習獲得的知識、技能、學習方法和態度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34;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34;舉一反三、觸類旁通&34;正遷移&34;負遷移&34;幼小銜接&34;一周有多少天?&39;星期&34;今天是星期六,明天是星期幾?&34;過程教學&34;是什麼?為什麼?&34;怎樣做可以快速知道這裡有多少種雪花片?&34;怎樣知道各種顏色的雪花片有多少個呢?&34;如果要把3片雪花片分成兩堆,你會怎樣分?&34;過程教學&34;過程教學&34;如果…..會怎樣?&34;…..讓你想到了什麼?&34;為什麼?&34;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34;填鴨式&34;死知識&34;是什麼&34;為什麼&34;有沒有發現5的分成裡面有多少種方法?(4種)&34;這四種方法中有多少種方法的位置調換了?(2種)&34;左邊的數字和右邊的數字有什麼不一樣?(左邊數字不斷增多,右邊數字不斷減少)……

其實,在以前的學習中,孩子沒有掌握數的分和組成規律,即互換律和互補律。當孩子掌握了數的分和組成規律時,自然會舉一反三把其它數的分和組成學會。

所以,掌握數的分組成,從本質上說是從整體與部分的關係來掌握數的結構。數的組成揭示了一個數可以分成幾個數,反過來幾個數可以組成一個數。這樣使孩子從整體與部分的關係上理解數之間的關係,不僅加深孩子對數概念的理解,數學思維能力也得到發展。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採用&34;進行教學,讓孩子在分析、比較、概括中掌握知識,不但要&34;,而且要&34;。這樣,對孩子後續的學習能起到正遷移的作用。

三、巧借&34;等多種方式,讓孩子輕鬆掌握數的概念

在《兒童心理學》一書提到,&34;

1、 運用&34;,選擇符合孩子學習的方法和內容

小侄子很喜歡小汽車,這時,他媽媽就會和他一起一邊點一邊數,數一數小汽車有多少輛?不同顏色的小汽車各自數量有多少?然後會請他到數字卡片來找出和小汽車相對應的數字。

心理學家認為,環境和教育條件是影響幼兒有關數的認知發展水平的主要原因。因此,父母和老師採取正確的教育方法,對於發展孩子的數概念具有重要影響。

  • 利用實物或圖片進行講解演示。教2-3歲的孩子,學習認識數字&34;時,可以向孩子展示有1個蘋果或其他表示1個的圖片,學習&34;就展示2個蘋果的圖片;教5-6歲的孩子學習&34;,可以先拿出一顆糖果,再拿出一顆糖果等類似方法…..我們父母或者老師邊展示邊講解,可以幫助孩子理解並記住數字。

  • 充分運用故事和歌謠,幫助孩子理解數字在生活中的意義。比如《數字歌》:1像鉛筆會寫字,2像鴨子水中遊,3像耳朵聽聲音,4像紅旗隨風飄…..還有:&34;&34;等等朗朗上口的歌謠,都是幫助孩子學習簡單數數的最好幫手;還有數字繪本故事《好餓的毛毛蟲》、《14隻老鼠》等。
  • 多操作和多練習。利用數字卡片、積木、數字掛曆、小動物圖片、不同形狀的卡片等,讓幼兒動手操作,比如比較多少,孩子拿出數字&34;,再把圓點放在數字&34;的右邊,接著轉一行放數字&34;……然後請孩子說出誰多誰少?多幾個?少幾個?等不同方式鞏固數的概念。

2、 靈活多樣的數學遊戲,助力孩子數的概念形成

重視孩子的個體差異。孩子在數概念的形成中,由於概括抽象能力和生活經驗的不同,可能會表現出學習速度和風格的差異,設計不同層次、不同難度的數學遊戲活動,滿足不同孩子的需求,是我們要考慮的。

在孩子學習認識6以內數的相鄰數時,大三班的鐘老師會精心準備好三份材料,一份是根據圖的物品寫出6以內的數字;一份是每一張圖裡面的三個數字少了中間或者左邊,讓孩子根據數和圖的順序填出合適的數字;一份是直接中間一個數字,請孩子寫出左右的相鄰數。這樣的話每一個層次的孩子都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得到了進步。

  • 數字遊戲。&34;的遊戲,在地上畫幾個大圈,將數字寫在圈內,遊戲時讓孩子根據數字搶進圈內,圓圈裡的孩子和數字匹配的組勝出;
  • &34;的遊戲,讓孩子按照父母或老師的要求,取出相對應數字的物品,比一比誰更快。還有&34;、&34;、
  • &34;的遊戲。準備好4-5個動物頭飾,粘貼在大紙箱做的箱子,然後請孩子根據遊戲情節投上相應的數字。
  • &34;的遊戲。孩子們手裡拿著10以內的任意一個數字,然後根據老師的遊戲口令,快速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比如&34;從而讓孩子加深對相鄰數的認識。
  • &34;。每個孩子一套10以內的數字,在規定的時間快速從1到10排出,或者從10到1都可以。

3、充分利用&34;和&34;,讓數概念變得好玩又有趣。

暗示效應是指在無條件的對抗下,用含蓄、誘導的方法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造成影響,從而間接地促使其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動或接受意見,使其思想、行為與暗示者期望的目標相符合。

有一次,中二班的孩子們正在操場玩跳呼啦圈遊戲,準備結束時,小朋友們都很熱情幫著老師收呼啦圈,這時,李老師說到:&34;小健很快跑過來說是5個。其他小朋友馬上指出來說不對,是6個。看到小健失落的眼神,我蹲下來拉著小健對大家說:&34;

積極的暗示就像潤物細無聲的細雨,悄悄滋潤著孩子稚嫩的心靈,當孩子在認識數概念時,難免會出錯,這時我們父母和老師不是用消極的評價,而是積極的評價和積極的暗示,孩子就會不斷進步。

隨機教育,是指在教育計劃之外的,隨客觀提供的教育時機而臨時組織進行的教育。美國的著名教育家約翰.杜威說過,&34;。

  • 利用隨機教育,培養孩子的數學概念。比如,和孩子一起坐電梯,可以讓孩子自己按電梯,或者隨口說出一個數字,讓孩子找出來;和孩子走樓梯,可以讓孩子大聲地數梯級:&34;
  • 分東西。利用在家裡大家一起吃東西時,比如吃西瓜的時候,把一個西瓜切成20片,請孩子給爺爺3片,奶奶3片,媽媽…..&34;1&34;1&34;2、3、4…..&34;要打好數學基礎有兩個必經過程:先學習、接受&34;;再消化、提煉&34;

    我是,幼兒園高級教師、園長,喜愛讀書。致力於親子教育和家庭教育。

    -END-

相關焦點

  • 建立幼兒數的概念,提高孩子的數學思維,家長需要做到3點
    所以,教孩子數學並不是簡單地教會他念數字,更重要的是對數學邏輯思維的培養。幼兒時期的數學思維是孩子日後學習數學的基礎,家長要重視。該如何才能建立孩子「數」的概念,提高數學思維呢?建立孩子關於數的概念是一件需要耐心以及方法的事,提高孩子的數學思維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家長花更多心力。
  • 思享2018|數學的思維遷移
    還把一些需要解決的新問題,納入曾經解決過的舊問題的範疇,表現出聯想思維遷移的積極作用。所謂遷移性思維是指人腦在發展創造性的思維過程中,根據已經獲得的知識、技能和方法等因素,來獲取新知識、新技能和新方法的思維能力。【關鍵詞】正遷移 負遷移 聯想是思維的火花,是接通解題思路的橋梁。加強思維遷移,有助於提高數學解題的能力。
  • 「數學啟蒙」就是學數數?真正的數學思維,可不止如此
    後來朋友就去一些專業的育兒機構,也找了一些在育兒方面比較專業的朋友了解,通過對孩子啟蒙的深入了解,朋友漸漸發現單純教孩子數數,時間久了孩子只是學會了這項語言技能,數學能力依然沒有得到提升。什麼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數學啟蒙呢?
  • 幼兒園孩子怎麼學數學,這3個方法提升孩子數學思維
    家長朋友們,今日份的數學思維題來啦~幼兒園小、中、大班,幼小銜接班的孩子都可以參與答題哦~小朋友,請仔細觀察圖片並發現規律,想一想最後一個空格裡應該填什麼樣的圖形呢?答案:解析:幼兒園孩子怎麼學數學,這3種方法提升孩子數學思維很多家長反應孩子數學不好,從小就開始數數、心算、刷題輪番上。
  • 別再教孩子數數和加減法了,數學啟蒙的打開方式,是開啟數學思維
    我至今也沒弄明白,一個在小學時數學成績比語文還好的孩子,為什麼到了初中後期數學就慢慢變差,甚至到了高中以後連課都聽不懂了?現在我才知道,不是因為我不努力,而是因為我缺乏數學思維能力。提前積累數數和加減法的確可以讓孩子在進入小學時不那麼猝不及防。但若止步於此,就會像我一樣到初中跟不上節奏把數學給落下了。
  • 數學啟蒙的事兒—數的概念
    如果孩子能流利地從1數到10,卻不知道1 2 3分別對應多少個物體,那就是只記住了數的順序,沒有理解數的概念,如果孩子既會數數又知道數的實際意義,就說明他的抽象思維開始發展了。 所以數的概念,可以說是幼兒數學思維啟蒙的開端,也是孩子後續一切數學活動開展的基礎。
  • 學齡前用這三種方法教孩子數數,孩子才會愛上數學,形成數學思維
    自從被專家證實,孩子在幼兒時期受到的教育,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命運,導致幼兒時期的孩子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各類機構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而家長也費盡心思,提升孩子的各方面能力。近日,在一個學齡前的媽媽群裡,和別的家長聊天,有的家長反饋:她的孩子數數能從1數到100,但卻連簡單的計算都不會,比如給孩子出了一道題,羊圈原本有2隻羊,又關進去2隻羊,農夫又牽走了1隻,現在還有幾隻?
  • 從數蘋果到求面積,小學生思維可以用這樣簡單的方法來培養!
    面積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要想讓孩子真正理解,需要根據他們的思維特點,用以前的知識來聯繫,才能真正弄懂、弄通。 由具體到抽象 孩子對於抽象概念的認知是需要過程的,是需要從具體事物,逐漸過渡到抽象的。比如,孩子最先學習語言,都會最先接受常見的人或物品,而對於開心、快樂、悲傷等抽象詞語是很難理解的。 因此,對於較抽象的數學內容,要用他們以前接觸過,並能理解的內容來進行,就會更好的效果。
  • 了解數學思維這三大特徵,針對性教育,才能真的提升孩子數學成績
    關於數學思維的重要性,這些年無論是媒體報導還是教育部門的文件,都屢次提到,並強調思維打基礎的關鍵時期是在幼兒時期,幼兒時期培養孩子的思維,比學習知識更重要,越來越多的家長也因此開始重視思維,但數學思維到底是什麼呢?這是很多人很難理解和明白的,本文就數學思維的三個特徵,給大家做一些闡釋,供大家參考。
  • 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抓住「數感」是關鍵,父母可別忽視了
    在學齡前的數學啟蒙當中,有一個非常核心的概念,就叫做「數感」。 想要培養孩子的「數感」,那麼數學啟蒙首先就是第一步,這種事情說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會有很多容易做到「不到位」的地方。
  • 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別只顧數數加減法,教會數學思維更重要
    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光是修復自信就要花費很多精力。這就是提前機械式學習帶來的後果。學齡前孩子的思維特點是形象思維,如果生硬地教他們加減法,孩子們只能用機械記憶的方法記住。但因為不理解背後原理,無法做到靈活運用,這樣的機械背誦只能應付一二年級淺顯的學習內容,等到了三年級,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變通要求增加,孩子們就很難適應。二是限制孩子抽象邏輯能力的發揮。
  • 鯨冪數學思維,讓孩子愛上數學
    鯨冪數學思維讓孩子愛上數學「鯨冪數學思維」是目前在數學思維領域發展非常迅速的品牌,它是貝爾科教集團STEAM教育矩陣的重要組成部分,專注3-8歲孩子的數學思維啟蒙培養,致力於提升孩子的AIQ(人工智慧能力指數
  • 2歲孩子進入數學啟蒙期,記住知識遠不夠,培養數學思維是關鍵
    那麼,家長們可以藉助哪些方式來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助力孩子智力的開發和數學學習呢結合生活實踐,幫助孩子打造數學思維;數學思維是孩子基於對數學的認知和理解並能夠靈活運用的能力,絕非對數學概念的死記硬背,認知源於生活,結合實踐更有助於孩子打造數學思維。父母們可以抓住生活中一切和數學相關的事物,引導孩子學習認知。
  • 用遊戲建構孩子的數學思維
    數學就是教孩子數數嗎?數學就是讓孩子認識數字,算數學題嗎?數學,這個詞,很多成年人一聽便頭痛不已,而作為父母這一代人,從接受教育開始,數學就是一套既定的、嚴格的規則與法則,是枯燥的學習,也是作為父母的自己很難逾越的一道關,在教育孩子時便更不知道如何著手了。
  • 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別只顧數數加減法,父母教會數學思維很重要
    其實,對於學齡前的孩子在數學方面準備,如果只是簡單地教會孩子學習加減乘除,是遠遠不夠的,這會讓孩子對數學更加的厭惡,從而會影響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數學的本質是通過邏輯和推理得來解決實際問題,也可以說數學不只是有數學知識,還包括邏輯思維能力,數學思維,才是決定孩子未來學習能力的關鍵。
  • 孩子數學考100,也未必是真「學霸」,還要看是哪種數學思維
    看來,很多家長對孩子參加補習,很多情況是盲目跟風,根本沒弄明白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應該怎麼補習才最有幫助。以上面那個孩子為例,為什麼我說他數學考滿分,也不代表數學能力就提升了呢?有些名義上的奧數訓練班,實際上沒有精通數學思維、能引導孩子數學思維的老師,只是買一堆奧數資料,給孩子們大量刷題,然後和孩子們對比一下標準答案,這就算完成了奧數訓練。
  • 數學啟蒙從幫助孩子建立數感開始
    家長學會放寬心 文德路小學鄧老師表示,公辦小學面試中數學題目難度適中,而且沒有選拔目的,大部分孩子能解答,入學後老師也會從零教起;部分民辦小學的面試題目難度加大,但「跳一跳,夠得到」,部分孩子如能綜合、遷移幼兒園所學知識,也有機會解答。家長無需擔心超齡、逆天的題目,讓孩子跟隨老師,正常學習即可。 幼兒數學怎麼教?
  • 孩子討厭數學,成績落後怎麼辦?3個方法提升數學思維能力
    小學階段一共有18個高頻基礎概念,初中也有20多個知識點。理解數學概念就是理解公式背後的過程,概念之間的差別。掌握了數學概念,才能提升審題能力和解題方法。小學18個高頻基礎概念:增加,減少、相差、多出、一半,一倍、最大,最小,最多,最少,同向,反向,相向,往返,順序,間隔,連續,作意,餘下,輪流。
  • 以數學家的思維來引導孩子學習數學
    提到上學,數學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低年級孩子的數學思維培養問題尤為重要,這需要我們家長能用數學家的思維來精心引導。基於以上原因,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充分引導孩子的數學思維:首先,針對孩子不願意主動思考,家長可以培養孩子對於數學的成就感,並且幫助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 價值千元的數學啟蒙學習資源,提升孩子數學思維能力,免費下載
    上周跟大家聊了新加坡數學後,收到蠻多朋友都在問我,有沒有更多的題可以列印出來給孩子做。原來大家除了咱們測評的四大熱門數學練習冊(《新加坡數學》、《摩比數學》、《加州數學》、《公文數學》)之外,還想要結合咱們推薦的《新加坡數學》的思維模型,給孩子更多的鍛鍊空間。